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伊伊她姑:白煮肉,從宮廷傳到民間
送交者: 伊伊她姑 2016年08月25日23:47:59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20160826_141346_003.jpg

白片肉,又稱白煮肉、白肉,袁枚說:乃滿洲“跳神肉”。最早是滿人習俗,宮廷、王府祭祀攛盤、擺件子,民間時興的燒燎白煮席等都與 “吃白肉”相關。此菜起源於清代,從宮中傳到民間。什麼是跳神肉呢?滿人信奉薩滿教,清朝入關後定都北京,也帶來了滿族的薩滿文化。清朝皇族有這一套嚴格的祭天祭祖的制度,祭祀天、地、日、月、各路神佛,行朝祭,夕祭,日祭,月祭儀式。不論宮廷、王府祭祀時要“省牲”(即殺豬)、“擺件子”(即將屠宰後的豬各部位的肉與內臟擺放在樺木大槽中呈一整豬形)上祭。

白肉也叫白肉片,即用大沙鍋白水煮肉,白肉出鍋,晾涼後,切片,而後碼盤上,蘸調料吃。後來白煮肉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把煮好的白肉、下貨再加工成特色菜餚,稱為“小燒”。因菜盛裝在六寸的淺盤中因此叫“燒碟”。 在砂鍋居的菜餚中有 “64燒碟”的說法。“碟”,按行業內人的說法,7寸(23厘米)以下的盤子為碟,其菜式豐富堪稱一絕。說是燒實則為炸,將煮製後的原料再用油炸製成菜餚。如鳳眼肝、炸鹿尾、炸肥腸、芝麻丸子等,炸成後,蘸以椒鹽食之,外焦里嫩,香脆可口。當然也製成的與水果相似的甜菜----小燒碟,如木樨棗、蜜煎海棠、蜜煎棗,大紅杏干、棗乾等,上桌時用小碟盛放,名字叫得可蒙人了,您可記住了,這些可都是葷菜,是標準的以葷托素,您可別上當呀。最早的燒碟僅有8種,有炸排骨、炸腰花、炸脂油卷、炸里脊、炸肥腸、炸肝尖、燒子蓋、燒臉子等。後經發展到24、 32、48、64個燒碟。全盛時期,燒碟品種多達130個之多。賣法有整桌,砂鍋半桌、砂鍋一角,“64燒碟”也叫“砂鍋全桌”,16個燒碟叫“砂鍋一角”(即1/4桌)。每桌的小燒碟隨撤隨上可多至72色、48色,因全部菜餚皆以豬肉為原料,因材施藝,一口豬從皮到肉從頭至尾,乃至心、肝、肺、肚、腸等,廚師們用燒、燎、白煮等技法烹製,因此謂之:“全豬席”亦稱“全虎席”。


燒、燎、白煮是滿族祭肉的正宗吃法,說完燒,再說燎和白煮,燎原是滿族人進關前,祭祀時所用的生燒火燎豬羊肉的做法。將帶皮的五花豬肉、肘、蹄、頭等,用旺而不烈的火來回翻烤,待皮上起一層小泡後,經溫水浸泡,刮去糊皮,放入清水沙鍋中煮熟。成品具濃郁糊香味,外皮金黃,肉質白嫩,蘸上配好的調料食用,滋味絕佳,以“糊肘”最為盛名; “白煮”是砂鍋居最富特色的烹飪技法,將上等原料洗淨後放入砂鍋中,用旺火燒開微火慢煮,湯味濃厚,煮好的肉嫩香、酥爛,去骨去皮切片後蘸特製味汁食之。這種席面是典型的滿式餚饌,最終形成白肉席。清代詩人袁枚與京師成親王交情甚厚,估什是從王爺那得到此菜。袁枚稱白煮肉此是北人擅長之菜,南人效之終不能。煮白肉很講火候,選當年的豬,將豬洗滌分檔, 將豬身上行動之處的肉,就是腿肉,以前腿為好,碼入大鍋,一次放足清水,燒開改文火再煮兩小時,中途不能加水,這樣煮出來的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肉晾涼後,切成寬不足兩寸,長不過四寸的薄片,整齊地碼在盤內,成菜片薄如紙,粉白相間,蘸上用醬油,腐乳汁,蒜泥,韭菜花,辣椒油,香油等佐料調製的味汁兒,吃上一口,鮮嫩異常,風味獨特,嘿,那叫一個美。白肉也可以配以香菇,海米,雞胸,粉絲,豆腐等做成砂鍋白肉熱吃,吃白肉關建在片,切白肉最見工夫的,片越大越薄越好,以肥瘦相參,橫斜碎雜為佳,此肉粉白相間,片薄如紙,放在報紙上都能透過字來,您就說有多薄了。此菜肉片薄如紙,粉白相間,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鮮嫩異常,湯味濃厚,肉質酥嫩香爛,美味無窮。


0%(0)
0%(0)
  食指大動  /無內容 - changli 08/26/16 (3221)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5: 【美味乾鍋蝦】
2015: 【鵪鶉蛋紅燒肉】
2014: ladybug:山寨版湖北豆皮
2014: 《周末特供》20140825台客狂饗曲 依嬤
2012: 平凡的幸福,平凡的菜
2012: 罐悶王八
2011: 2011北卡外灘度假歸來談吃吃吃
2011: 東北餃子王的三椒腰片和餃子,太好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