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七葷八素 > 帖子
不要離開儒家講道德(外五篇)
送交者: 余東海 2021年11月30日01:09:25 於 [七葷八素] 發送悄悄話

不要離開儒家講道德(外五篇)
道德不能空談,不能脫離實踐;也不能泛泛而講,不能離開儒家文化去講。不同的文化體系對道德有不同的理解和標準。各種學派宗派也講道德,或輕或重都有問題。重則或偽或邪,背道而馳,不是真正的道德;輕則出偏出差,東倒西歪,道德度不高。離開儒家講道德,即使講得不錯,正確性也有限,往往似是而非,毫釐千里。

例如道學。《易傳?說卦》言“立人之道曰仁與義”,人道就是仁義之道,何其平平坦坦正正蕩蕩,老子偏要將仁義與道德割裂開來對立起來,要以反仁義、反禮制、反常道的方式去追求道德。老子說:“大道甚夷而民好徑。”大道平坦,民眾卻喜歡抄小路。這句話用在他自己身上特別恰當。

我說過,除了儒學,佛道兩家是最好的道德學。但與儒學相比,差距就大了。唯有儒家,對道德理解證悟最為全面正確,真正執得大象。

講道德必須落實到仁義,講仁義必須落實到五常五倫,在政治上落實到王道和禮制。正如《禮記?曲禮》所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祭祀鬼神,非禮不誠不莊。”

禮的核心是三大制度: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和教育制度,可謂禮之大者,其中政治制度又是大中之大,核心的核心。制度非禮是最大的非禮。所謂制度非禮,意謂制度違反了禮制精神,即違反了仁義原則和天理天道。《禮運》有“禮必本於大一”、“禮必本於天”、“禮本於義”、“仁者,義之本”等說法,將大一、天、仁、義、禮統一起來了。禮本於義,義本於仁,仁和太一,即性與天道。

所以,要將仁義道德講正確,非深入儒家登堂入室不可。儒學即仁義之學,儒教即仁義之教,儒門即仁義之門,孔孟之道、中庸之道、聖賢君子之道即仁義之道。仁義是儒家的核心原則,儒家是仁義的最高標準。2019-10-25


禮主敬,樂主和
統而言之,禮樂是文物典章制度的統稱。周公制禮作樂,就是製作、建設禮樂制度,簡稱禮制,作用是營造既有序又和諧的人際關係。

分而言之,禮樂作用和精神有所區別,禮重在敬,表達內心的恭敬,維護秩序的良好;樂重在和,體現關係的和諧,營造情感的融洽。小康社會側重於禮,未來大同時代側重於樂。

《禮記?樂記》說:“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者,天地之和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大樂必易,大禮必簡。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則禮行矣。”

《荀子?樂論》說:“樂也者,和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合同,禮別異,禮樂之統,管乎人心矣。窮本極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2019-10-27


何謂行道
聖賢自有踐履功夫,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中道,所言所行都在道上。是亦行道,然作為個人修養和內聖功夫,一般不稱為行道。所謂行道,特指建設仁政,推行王道,將中道文化付諸於政治實踐。《論語?公冶長》:“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

顏之推 《顏氏家訓?終制》:“然則君子應世行道,亦有不守墳墓之時,況為事際所逼也。”王禹偁 《孫府君墓志銘》:“公即評事之次子,少孤力學,舉進士不第,退而修經世之務,欲以布衣干天子,取顯位而行道。”王安石《答錢公輔學士書》:貴為天子,富有四海,苟不能行道,適足以為父母之羞。”這些“行道”都指政治實踐。

行道,即“達則兼濟天下”(孟子)、“明明德於天下”,即“行義以達其道”。《論語?季氏》說:“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朱熹註:“求其志,守其所達之道也;達其道,行其所求之志也,蓋惟伊尹、太公之流可以當之。”

《孝經?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裡的行道包括孝道實踐,但立足於政治實踐。儒家以孝治天下,把實踐和弘揚孝道視為實現王道政治的關鍵。《孝經》前面說:“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這裡的道,或理解為孝道,明皇註:“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或理解為禮樂,即王道之制。鄭註:“至德,孝悌也。要道,禮樂也。”我以為鄭注更為準確。2019-10-26


何謂行道(二)
傳道和行道都是修身之法,然兩者有別。有道就可以為師,為師就可以傳道,而行道必須為政,為政必須得位。不得位無以行道是儒家共識。

《論語憲問》記載: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孔子將道之行廢付之於天命,是一種盡人事而聽天命的達觀。公伯寮決定不了道之行廢。道不自行,有賴於君子行道。君子行道,必須擁有相應的權位。君子沒有權位,道之將廢就是邏輯的必然。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公孫丑上》)朱熹註:“此承上章,又設問孟子,若得位而行道,則雖由此而成霸王之業,亦不足怪。任大責重如此,亦有所恐懼疑惑而動其心乎?四十強仕,君子道明德立之時。”

孟子引《傳》之言曰:“孔子三月無君,則皇皇如也。”因為行道必須出仕,“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權位是君子行道的工具,就像農夫耕種需要工具一樣。無君意味着沒有權位,沒有權位意味着道不能行,故孔子皇皇如也。(《孟子?滕文公下》)孔子說:“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這是孔子形容自己期待行道機會的迫切。

孟子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滕文公下》)“不得志,脩身見於世”就是“窮則獨善其身”,就是修身守道。“得志澤加於民”就是“達則兼善天下”,就是替天行道。

明何瑭說:“瑭惟古之聖賢,得位行道則不暇著書,其著書者大抵多出於窮居困阨之士,蓋其學問識見既足以經濟天下,而目前之事又有以感觸其心,欲起而治之不可得,故不得已而寓於著述之間,使後世有能信而行之者,則施設之權雖不自我出,而道固已行矣。孔子之作春秋,朱子之作綱目,皆此意也。”(《栢齋集-通鑑綱目前編序》)

《文史通義》說:“若夫六經,皆先王得位行道、經緯世宙之跡,而非托於空言。故以夫子之聖,猶且述而不作。”又:“或曰:文王拘幽,未嘗得位行道,豈得謂之作《易》以垂政典歟?曰:八卦為三《易》所同,文王自就八卦而系之辭,商道之衰,文王與民同其憂患,故反覆於處憂患之道而要於無咎,非創製也。周武既定天下,遂名《周易》,而立一代之典教,非文王初意所計及也。”

《段正元文集》中有如是一段問答:“問:道即孔子,孔子即道,道原無所不能。而春秋之作,能誅亂臣賊子既往,而不能得位行道,誅亂臣賊子於當時,是何故也。答:孔子如得位行道,則亂臣賊子不敢動作,一有動作,必懲之。小懲大誡,此小人之福也,而生民亦受其福。無奈小人功德淺薄,罪惡貫盈,必至殺身亡家。生民罪孽亦深,應遭塗炭。故孔子之不得位,非道之厄窮,由斯人無福以載之也,於孔子何損,於道何尤。”

以上所論都是關於得位與行道的因果關係。

或問:“不從政,是否就沒有了行道的機會?”東海答:從政也未必就有行道的機會,還必須大權在握才行。孔孟都曾從政,但都未能行道,就是因為未能掌握大權。故他們只能守死善道和努力傳道。

注意,行道這個詞有正寬二義。正常而言,實踐王道才是行道。這是行道的正義和儒家習慣用法。寬泛而言,日常生活中踐行中道,也可稱為行道。就像為政,一般都指治理國家,執掌國政。但孔子也說:“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雲,說居家孝友也是為政---其實兩者終究有別。東海學舌曰:“守死善道,傳道授業,施於天下後世,是亦行道。”然守道傳道終究與行道有別。2019-10-26


為己、無私和自利
為己與無私相輔相成,同歸於仁,唯側重點有所不同。為己側重於內聖範疇,學習實踐是為了成就自己的德性;無私側重於外王領域,強調的是為政公道,王道無私。

孔子三無私是就政治道德而言。《禮記?孔子閒居》載:

子夏曰:“三王之德,參於天地,敢問何如斯可謂參於天地矣?”孔子曰:“奉三無私以勞天下。”子夏曰:“敢問何謂三無私?”孔子曰:“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奉斯三者以勞天下,此之謂三無私。”

奉三無私以勞天下,意謂象天地日月那樣公道地對待和管理人民。《洪範》說:“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這就是王德無私、王道無私最好的說明。

為己是文化道德層面的利己,利己是物質、利益層面的利己。利己和無私亦無矛盾。
儒家強調見利思義,道義掛帥,反對利益掛帥,反對貨悖而入和不義之財,但不反對合情合理合法的利己行為。

而且,維護民眾合情合理合法的權利和利益,正是王道題中應有之義。“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被儒家視為政治之恥。黃宗羲說:“後之為人君者不然。以為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我,我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亦無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明夷待訪錄-原君》)

把天下視為私產,“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公”,這是君本位思想,與“三無私”精神背道而馳,受到黃宗羲的嚴厲批判。2019-10-26
[UserDefined]
LogToFile=0
[SystemRecord]
TZD=59dffebfc687d36b3ad2cd1ccf6487d9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0: 核桃酥,一併送給你。零食
2020: 洋芋,願你一展廚藝。
2018: 烤箱做香辣烤魚 美食 更入味
2018: 人生沒有白吃的苦 運氣和成功都是苦難
2017: 美食的秘密 蒜蓉粉絲扇貝
2017: 美食的秘密 香煎小土豆
2016: 老北京的盒子菜
2016: 煙袋斜街的傳說(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