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談藝錄(123)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10月28日16:00:0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彭運生談藝錄(123)


漢語古詩句首的特點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是陶淵明的一首“飲酒詩”。每一句詩的前兩個字合成的詞語分別是:結廬、而無、問君、心遠、採菊、悠然、山氣、飛鳥、此中、欲辯。這八個詞的共性是:都有相對完整的含義。這樣的情形可以命名為“一般格式”。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雪中,故人從此去”,這是一首漢代古詩的前四句,每一句前兩個字分別是:步出、遙望、前日、故人。也屬於“一般格式”。

漢代詩“長歌行”曰:“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每一句前二字合成的詞語分別是:青青、朝露、陽春、萬物、常恐、焜黃、少壯、老大。也屬於“一般格式”。

早在《詩經》時代,“一般格式”已經十分普遍了,譬如“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君子求之”、“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等等。

屈原的詩卻屢屢展現了另一種情形。“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目眇眇兮愁予”、“路漫漫其修遠兮”,等等。這些詩句句首的三個字合在一起,才具有相對完整的含義。不妨把這樣的情形命名為“屈原格式”。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人陳子昂“登幽州台歌”,可以說是上所言屈原詩的那一特點的迴響,其強化的程度不遜色於屈原本人——四句詩的每一句的前三個字合在一起,才具有相對完整的含義。在我看來,要是沒有深邃悠長的言外之意,大概也就沒有人認為陳子昂此“登幽州台歌”是詩了。這是“屈原格式”的登峰造極。

“一般格式”幾乎是中國詩人無意識式的追求,這一無意識追求可以引起倒裝。“看天邊淥水,見海上青山”,當是受“一般格式”的內在驅使,李白將之改寫為“天邊看淥水,海上見青山”。

但李白似乎是對“熟悉感”懷有叛逆衝動的詩人,“柳與梅爭春”,這屬於“屈原格式”;“暮從碧山下”,這或許是十分少有的詩句,因為這個句子的第一個字“暮”,與後面的“從”結合成“暮從”——這是無意義的詞語;與後面的兩個字結合成“暮從碧”——也是無意義的詞語。實際上,孤零零的“暮”才是有意義的。另外,“飄若浮雲且西去”、“水與心俱閒”,還有“去若浮雲沒”,“山隨平野盡”、“雲從石上起”,數不勝數,都如此。李白對此種格式情有獨鍾,可以將之命名為“李白格式”。

中國古詩為什麼對“一般格式”有偏愛?且把這個問題留給讀者諸君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嚴肅客觀的美大選觀察及結論:完了。
2016: 在這我早列出上天給的據實具形俱規模的
2015: 徐罡:大雁塔變野鵝塔:誰之過?
2015: 修真最大的問題不是缺武功秘訣, 而是思
2014: 思想,只有思想,才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第
2014: 方舟子為什麼在中國被封?
2013: 慕容青草:中軍博的問題和答案
201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禁止領導幹部的子
2012: xpt 信譽丟失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