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藝萌的畫
送交者: 安博 2017年10月10日04:10: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在萬維璀璨的博主群當中,藝萌是特別耀眼的一位。她的博文主要介紹她的畫和相關生活,讓人把藝術和生活結合起來,從而感受到平時不容易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美。 我喜歡藝萌的作品也正是從這一點開始的。她畫裡的加州田園,新州農場,甚至她自家的屋旁後院,都讓人在司空見慣的景物中看到不曾留意到的美。正所謂“世上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但一個出色的畫家遠不止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如果僅僅是發現美,記錄美,一位攝影師完全就可以做到,並且相機可以更忠實更細緻地記錄生活中美的一偶一瞬,這樣畫家就完全沒有必要了。但實際並非如此,即使在照相錄像以及電子影像技術廣為普及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特別是有點閱歷的人,熱衷於繪畫藝術。

1507633033939913.jpg

1507632937287259.jpg

《午後》

《夏日月色》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挺簡單:攝影用的是眼睛,而繪畫用的是心靈。一個畫家畫出來的其實是一種感受。她/他把一個事件一個場景記錄在畫紙/布上,讓人見畫就能聯想起那個事件那個場景,從而勾起當時的感受。也許正是由於繪畫比攝影細節少,主題更突出,一幅畫比一張照片能引起更廣泛,特別是非當事人,的共鳴。比如藝萌的《冬天的童話》畫的是她和女兒冬天滑雪的故事,但一下子就讓我聯想到了我和兒子小時候在一起玩的一個場景。透過畫面,仿佛仍能聽到孩子們的嬉戲聲。那低沉的天空讓人想到北方冬日天短,孩子們在夜幕降臨前仍然依依不捨,不願回家的情景。一個滑雪的畫面把童年把家都表現出來了。

1507633202377512.jpg






《冬天的童話》 

也許同作為從中國來的同時代人我們有許多相識的經歷,藝萌的許多作品都能引起我的共鳴。比如《夏日月色》裡作物的茂盛和月色的恬靜表現出了一幅富庶祥和,朝氣蓬勃的景象。這簡直就是我夢想中的農莊。

當然,我的這些個人偏好不足以說明藝萌繪畫的水平。我覺得真正體現藝萌繪畫水平的是她畫的水與光。藝萌顯然結合了中國畫裡的暈染和現代西洋畫裡光的處理,結果達到了比傳統中國畫更有質感,比西洋畫更有意境的效果。把光和水都畫活了。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效果是她的那幅《荷》,那水真實得讓人忍不住想用手觸,仿佛一把下去就可以抓到一條濕淋淋的魚兒。在此藝萌完全擺脫了中國傳統文人畫裡關於荷的高潔程式,讓荷綻放出自然的生命。後來看到她畫的《威尼斯仲夏》,光線在水面上跳舞,似乎是過往遊客歡笑的回應,而那水稠得一如斑駁的石牆,承載着歷史的流淌。她的《生命的沙漠》隔着畫面都能感到炫和熱,即使在沙漠中仍能感到生命的張力。而她的《雪景》是那樣的靜謐和溫情,讓人忘記了寒冷。

1507633264370221.jpg

1507633393987449.jpg

1507633318224362.jpg

1507633418452708.jpg

 

 

 

 左上:《荷》

 左下:《威尼斯仲夏》

 右上:《沙漠的生命》

 右下: 《冬雪》

 

作為一位非藝術專業之人,我最喜歡的是藝萌作品裡所透出的生命力, 無論是她的童趣畫,手工作品,還是嚴肅題材的作品,無一不沁透着強烈的生命力。《最是橙黃橘綠時》是至今為止我最喜歡的一幅藝萌作品,湛藍的天空,精褐的樹幹,斑斕的樹葉,從下向上望的構圖,給人帶來的是力量和嚮往。我想這應該就是藝術的最高境界了。內在的生命力永遠都是令人嚮往、讓人着迷的,要有疑問就且看《珠寶女孩》的眼睛。

1507633481739065.jpg

1507633589937364.jpg

《最是橙黃橘綠時》

《珠寶女孩》 

聽說藝萌的博文最近獲了“漢新文學獎”*,她的藝術作品也正在新州進行畫展**,逐寫下我對她的畫的感受。儘管遠隔千里,從未謀面,但借着網絡,感受到她對於生命的理解和追求,我很榮幸在萬維認識了藝萌。她的追求和成就實在是值得特書和慶賀的!

            春陽:頒獎典禮上的萬維緣(http://blog.creaders.net/u/2813/201709/303052.html

**  Youtube: Yimeng Ling Art 20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LuRGXQldh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四十萬 易金, 十四王, 其來源 易經繫辭
2016: 51.成一切種智(上)
2015: 玄門麼麼,所有人將看到TPP真正是個埋
2014: 諾貝爾獎,地域偏向或大於種族偏向
2014: “从範例哲学看”提ಫ
2013: 魚米:我這樣看諾貝爾獎
2013: 溝通技巧:“粘性學”(上)
2012: 不承認雙重國籍是一項過時政策
2012: 再見驢十八: 國學的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