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不對吧?應該是“裸奔回國論”
送交者: 5yuan 2008月08月14日18:39:1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處女回國論:極端分子要求華人從美國回國要淨身出戶位甚麼 於 2008-08-14 18:17:00
小心方XX打屁股哦



◇◇新語絲(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誰叫你自稱“裸奔”了?

·方舟子·

有一個自稱是我的“學兄”而我不知何時與他同學過的人、中國科學院化學
研究所的王鴻飛在其妻子任職的《科學時報》主辦的科學網博客上撰文《教授回
國不能立即裸奔》,認為我在《也說說施一公究竟是不是全職回國工作》一文中
“說了一大堆不太着邊際的東西,在這件事上應該算是吹毛求疵。”“因為如果
施一公要符合方舟子文章中的那些要求,除了立即裸奔之外怕是沒有別的選擇。
教授回國絕對不要立即裸奔,需要有較長一段時間的過渡。……請一個有成就的
年富力強的國際知名的教授回國,大家不問國家給別人提供的條件和補償夠不夠,
是不是有足夠的施展空間和基本的保障,只問人家有沒有裸奔回來,泱泱的中華
人民共和國絕對不可以這樣子對待真正的人才。”

我不知道這位“學兄”從我的文章的哪個地方看到了我要求教授回國必須立
即裸奔。我不過是說,你明明是穿着運動服、甚至是西裝革履地在奔,卻聲稱是
在“裸奔”以吸引眼球,並以“裸奔”的名義申請資助,這樣做滑稽得有點無恥,
以為路人都瞎了眼。正如施一公做為一個改入美國國籍的人,卻希望到清華大學
給本科生開一門愛國主義課“激發學生的愛國共鳴和熱情”,一樣的滑稽,難道
是要激發中國大學生愛美國的共鳴和熱情嗎?畢竟,在你改入美國國籍時,已宣
誓完全放棄對中國的忠誠而必須真誠地效忠美國。“泱泱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難
道就應該把裝奔當成裸奔,就應該讓一個美國人來教育下一代如何愛中國?(我
並不反對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改換國籍,也不認為加入了美國國籍就不能再愛中國
或為中國工作。我只不過認為既然改入了美國國籍,就別好意思把自己當成愛中
國的典範去教育別人了。)

這位中科院“學兄”還說:“我從來不認為要求方舟子裸奔回國來做學術打
假是正當的,所以,方舟子其實也不應該總是理直氣壯地去要求別人立即裸奔回
國,不管國家給不給錢。”這就奇怪了,我自己裸不裸奔,和別人裸不裸奔,有
什麼邏輯聯繫?我又沒有聲稱裸奔,更沒有以裸奔的名義去要過錢,你管我有沒
有裸奔幹什麼?難道我自己沒有裸奔,就不能理直氣壯地指出某個自稱裸奔的人
其實穿着衣服?就不能理直氣壯地要求那些獲得裸奔資助的人必須裸奔?

這位“學兄”在文中說,《科學時報》那篇宣布施一公已裸奔回國的報道
《我被信仰追問——回國為什麼是最好選擇》是他的妻子王丹紅寫的。原來他算
得上是這一“裸奔”騙局的同謀的親屬,難怪有如此奇特的、與中科院研究員的
智力不符的邏輯推理能力。這位“學兄”還聲稱:“對方舟子的打假事業,我從
來都是溫和道義派。”但我不知道他曾經對“方舟子的打假事業”給過任何實質
性的具體支持(當然我也不稀罕這種人的任何支持),我只看到他對我的攻擊和
為造假者的辯護,所以他應該算是個幫閒派,幫的是造假者的閒。

又,今天發現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的網站對施一公的介紹由“正在學
術休假,假期到2009年9月(On sabbatical until September 2009)”改成了
“正在休假,假期到2009年9月(On leave until September 2009)”,不管是
什麼樣的休假,不管有何藉口和苦衷,都改變不了他仍是普林斯頓大學全職教授,
現在並未“裸奔”回國的事實。

王鴻飛的博客文章因其聲明不許轉載,不附。

(XYS20080813)

◇◇新語絲(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0%(0)
0%(0)
  樓下比方要求高的多 /無內容 - 位甚麼 08/14/08 (186)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記憶中的王小波
2006: “傳宗接代”與現代遺傳學
2005: 我國院士制度應該廢除
2005: 季羨林先生是“國學”大師嗎?
2004: 北外校長又如何?
2004: 耶魯大學博士:計劃經濟辦不出一流大學
2003: 含淚問教育:你憑什麼產業化?
2003: 趨富斥貧的教育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