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對這件事張滂和邢其毅是這樣說的--
送交者: mutant 2008月10月15日08:43:3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白字秀才: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研究的意思白字秀才 於 2008-10-14 17:44:32
陳文並未說合成牛胰島素"沒有生理學上的意思",他只說了"從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講,牛胰島素也不是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或者蛋白。"兩者的意思相差還是很遠吧?

我也看了張滂在接受<<科技中國>>採訪時的回答,覺得他說得有一定道理 --

##############################
《科技中國》:請您介紹一下人工合成胰島素工作,好嗎?

  張滂:我基本沒有參與胰島素工作。

  《科技中國》:但我在生化所的檔案中看到了您和他們的通信。所以我知道您剛開始時做過一些相關工作。

  張滂:他們那個時候希望讓我去生化所工作。後來我沒去。

  《科技中國》:1958年您是不是去上海參加了胰島素工作的第一次文獻會議?

  張滂:胰島素這個事情是這樣的。生物化學研究所提出來要合成胰島素,而這是個有機合成的問題。他們的人力比較貧乏,因為他們很少有機合成方面的人才。所以她就同上海的有機化學研究所聯合了。有機化學研究所也很願意搞這個工作。兩個所聯合後,就想到:是不是也邀請北京大學有機化學教研室參加這個工作?所以他們就到北京來,大家討論這個問題,北京大學有機化學教研室也願意參加。所以胰島素工作是三個單位進行——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還有北京大學有機化學教研室。北京大學參加的人主要是青年教師,一個主要的人物是邢其毅教授。因為我們不需要用兩個教授同時去做這個事情,所以邢其毅去了我就沒去。但是往往他們也找我參加一些討論或開會。所以你看到的檔案中有曹天欽寫給我的信,原因就在這裡。

  《科技中國》:您剛才提到的合作會議,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還是在上海舉行的?

  張滂:合作是在上海進行的。我們北京大學的人去上海工作。

  《科技中國》:1963、1964年的協作會議您也參加了嗎?

  張滂:那些會議我也參加了。合成出來後,大家開會討論、鑑定、評審、慶祝,這些會議我都參加了。

  《科技中國》:我看檔案材料,發現1966年初,北京大學化學系、生物系對胰島素工作有一些反對意義。有人懷疑沒有真正合成,有人認為這項工作意義不大。

  張滂:合成是肯定合成了,這一點不容懷疑。但如何評價,這是個問題。因為20世紀60年代胰島素的合成並不只我們一家在做,當時世界上還有兩個國家—— 一個是美國,一個是德國——也在做,他們比我們國家早合成成功。在我們之後,又有四五家合成成功了。所以在這項工作上,中國不能說是領先的,並沒有處於領先的地位。

  所以就有人覺得,你不是領先的嘛,你是落後的;而且胰島素合成之前的很多工作中國人也沒做,主要是外國人做的,所以覺得價值不大。這個意見我覺得不對。因為中國整個的科學是落後的,所以你在追趕的時候,你不能一下就超越世界的水平,不可能。你得一步一步的跟蹤,跟蹤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價值就在這個地方。現在中國的科學水平已經遠遠比1960年前後要高得多了,而且中國的學者也有得到國際授獎的。所以這就說明跟蹤是不可缺少的,在跟蹤中趕上世界水平。這個過程是不可能沒有的。

  《科技中國》:您剛才說到,在德國、美國、中國之後還有四五家也合成了。能詳細介紹一下嗎?

  張滂:胰島素的合成為什麼連續有幾家合成?人家已經合成了,你又合成,這到底是為什麼?這是因為同一東西的有機合成可以有不同的路線,有些可能比較短,有些可能比較長。這是一方面。第二,合成的方法可能不一樣。譬如過去都在溶液中進行合成,但後來發明了固相合成——在高分子個體上進行合成——這樣做效率要高得多。

  《科技中國》:不過固相合成法發明得比較晚,對吧?

  張滂:對。所以合成的路線不一樣,合成的方法不一樣,就可以有不同的合成,看哪一種渠道比較好。不過可以說,就胰島素合成而言,大家所希望的一個目標一直沒有成功——就是希望最後胰島素主要由人工合成,而不是從天然來源中去分離、提取。這個目標沒有成功。現在看來,也不可能成功。因為合成的成本比從天然來源中提取要貴得多。所以沒有工業生產的價值。

  《科技中國》:也不大可能改進得比較便宜?

  張滂:開始很貴,後來改進,使其成本降低,這對某些化合物是可能的,但對胰島素不行。

  《科技中國》:為什麼?

  張滂:因為它的分子太複雜。你要合成像胰島素這樣的分子,現在可以說沒有辦法使它能夠很便宜,不可能。這方面的工作後來沒人做,原因就在此。但是,過去的工作不做也是不行的。因為只有在合成以後,才能要證明它的合成價格太貴,才能下這個判斷。你沒有合成,怎麼知道花錢太多呢?這條路必須要試一試。胰島素這個物質很重要,它和糖尿病關係密切,治療糖尿病的唯一藥物就是胰島素,所以要盡一切可能來看一看合成胰島素能不能方便的得到。如果你換另一種化合物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為它們沒這麼重要。

  美國、德國比我們先合成

  《科技中國》:美國、德國確實是比我們先合成嗎?

  張滂:他們是比我們先合成。

  《科技中國》:但是他們的正式論文比我們發表得要遲些吧?

  張滂:發表文章是這樣的。國際上發表文章,常常是我一合成,馬上就以letter的形式通知刊物我已經合成了。所以你什麼時候合成,就可以什麼時候發布結果。人家發布得早,就是早合成;你發布得晚,就是晚合成。

  《科技中國》:我們國家的單位,譬如復旦大學1960年就宣布自己已經合成了,可後來發現他們實際上並沒有合成。所以僅僅通過letter宣布一下,不說出具體的方法,不給別人以檢驗的機會,結果完全可以是錯誤的。

  張滂:復旦大學的那不叫合成。他們根本就是錯誤的。他們合成了嗎?我沒聽說有這個事情。

  《科技中國》:但他們確實報過喜。

  張滂:這是胡鬧,大躍進中的胡鬧。

  《科技中國》:但最初僅僅只是一個宣稱,過幾年後才把合成論文拿出來發表,能說幾年前就合成了嗎?我覺得還是存在疑問的。

  張滂:這個問題要看。

  《科技中國》:美國、德國是不是存在這個問題?

  張滂:我舉個例子。譬如說,有機合成領域最有名的教授是伍德沃德(R. B. Woodward),他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有機合成教授,也是得過諾貝爾獎的。他的工作都是寫封letter,告訴美國化學會“我已經合成了什麼什麼東西 ”。他就是合成了。但是他的全文,他整個的實驗是過了若干年之後才發表。而且有些東西他始終沒有發表全文。你說他合成了沒有?

  《科技中國》:是啊,我覺得這存在疑問啊。

  張滂:這個是這樣。你要寫本書匯報的話,你說伍德沃德(Robert B. Woodward )[2]合成了什麼東西,first announced by a letter, and his full paper was publish in 什麼什麼時候。這就說明了。至於到底真正什麼時候合成,這東西用不着證明,一般並不需要證明。只有在需要證明的時候,你才去想法子證明。譬如魯賓遜(Robert Robinson)[3]和伍德沃德都合成了某物,他們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人家就根據letter說一個合成早,一個合成晚。要是他們倆打架,魯賓遜說我不相信你比我合成早,我不相信,你證明我看。這才需要證明。證明之前先得有這樣的要求。按照我們一般的習慣,我宣布合成了就是合成了。

  《科技中國》:這是當時的慣例?

  張滂:是的。如果人家非得找你的毛病,你才需要證明。不過這種事情沒有人干。因為教授的信用大家都是承認的。除非你證明他說的是假話,或者他欺騙了人。

  《科技中國》:所以您認為德國的查恩(Helmut Zahn)教授確實1963年就合成了,美國的卡佐亞尼斯(Panayotis G. Katsoyannis)也是1964年就合成了。

  張滂:對,那是真的。至於為什麼美國、德國先合成,這不難理解。這你得知道,合成蛋白質的方法首先是在英國和德國建立起來的,中國是落後的,只是因為想合成胰島素,所以我們才搞蛋白質合成。我們處於落後的地位啊,所以我們晚合成也是合情合理的。在合成蛋白質方面,我們是中學水平,德國、美國是大學水平,人家當然比我們快啊。他們的條件也比我們的好啊。所以人家先合成,這並不奇怪。

  《科技中國》:不過在胰島素工作上,確實至少有三家在競爭。所以他們也完全可能在即將完成,但尚未真正完成之前就宣布出來,因為這樣可以搶一個先嘛。

  張滂:這個東西要實事求是。比如說美國、德國宣布合成時,並沒說自己拿到了胰島素,他們並沒有拿到胰島素結晶,只是做生理試驗,發現產物有抗糖尿病的功能,所以他們認為自己合成了。而中國宣布合成了胰島素確實拿到了胰島素的晶體。所以,你確實可以說中國比德國、美國做得更完善。但你也不能說人家合成就完全沒有優先。因為其產物確實具有抗糖尿病的活性。所以爭論這個問題沒有很重大的意義。只有在授予諾貝爾獎的時候可以爭論,你到底是授予美國,還是德國,還是中國,還是三家都授予?但這個工作沒有授予諾貝爾獎的問題,這個問題提不出來。

  胰島素合成不過是一項普通的研究工作

  《科技中國》:據我了解,做完這項工作後,卡佐亞尼斯得到的榮譽很少。直到現在,連美國科學院院士都沒能當上。

  張滂:你是說卡佐亞尼斯?這個合成在美國算不了什麼事情。

  《科技中國》:可這項工作在我國被說了幾十年。

  張滂:對於我們來講,我們重視胰島素的合成是有理由的,因為這是我們向國際水平進軍的一個標誌。在國外沒有這個問題,胰島素合成不過是一普通的研究工作而已。在英國、美國、德國,你就是得了諾貝爾獎的,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在劍橋時的導師,托德勳爵(A. R. Todd)[4]後來就得了諾貝爾獎。他是研究核酸的,他是個諾貝爾獎得主。他合成了核苷酸,這個東西過去沒人合成過,他合成了,他的合成引發了對核酸的研究。所以諾貝爾獎金的獲得,必須要有開創性意義。只有這樣的工作才可以被授予諾貝爾獎金。

  《科技中國》:也就是說得諾貝爾獎的應當是引導世界潮流的工作,它們應該開闢新的研究方向、研究領域。

  張滂:對。拿楊振寧來說,他的獲獎論文就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科技中國》:合成胰島素是不是開創性不夠?

  張滂:合成胰島素,嚴格的說,沒有新的概念,都是應用前人的一些思路和方法,所以它沒有被授予諾貝爾獎金的價值。能不能說它完全沒有新的東西呢?也不是沒有,但是不多,數量很少。

  《科技中國》:所以有人說這是一個工程,因為它目標非常清楚,基本方法也有,主要是個工作量的問題。

  張滂:在合成蛋白質之前,有一個人在合成方面得了諾貝爾獎。誰?維格納奧德(V. du Vigneaud)[5]。他就有很多創新的工作。他合成了催產素,這是劃時代的工作。劃時代的工作,這是最重要的。

  《科技中國》:是不是催產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個有生物活性的多肽?

  張滂:當然。它有各方面的價值,你得衡量。譬如合成多肽,費歇爾(Emil Fischer)[6]也合成了多肽,但他的方法不行,沒有廣泛使用的價值。而維格納奧德在合成方法上有很大的改善。

  《科技中國》:是不是找到把二硫鍵引入多肽鏈中去的方法也是他一個很大的貢獻?

  張滂:對。以前把二硫鍵引進去是很困難。維格納奧德用苄基來保護硫(-SH),這是他首先創造的。他是提出了新方法的。

  諾貝爾獎從未考慮授獎給中國的胰島素合成

  《科技中國》:1978年的慶功大會您也參加了,是吧?

  張滂:是的。我就參加了。慶功大會總得找人參加,我就是參加人之一,並不是因為做過什麼事。

  《科技中國》:但被邀請的人並不是很多啊,為什麼找了您而沒找別的一些人呢?

  張滂:三個合作單位,北京大學是其中之一啊。我是北京大學的教授,所以他們請我去了。

  《科技中國》:討論的情形您能介紹一二嗎?

  張滂:討論的情況?這個我記得不清楚了。也沒什麼討論,就是成功了嘛。

  《科技中國》:社會上一直流傳一個傳說,說這項工作本該獲得諾貝爾獎的,只是因為我們推舉出來的候選人太多了——最多三個,而我們推出了四個——才沒獲獎。

  張滂:不是這樣的。如果合成胰島素夠得上授予諾貝爾獎的話,諾貝爾獎的委員會會來安排如何授予。你懂得我的意思了嗎?

  《科技中國》:嗯????

  張滂:我們這項工作要獲得諾貝爾獎了,我們有四個人,應該給我們這四個人頒獎,這只是我們中國的說法,諾貝爾獎委員會並沒有這樣說。獲獎只是我們中國的願望,這個願望沒有成為事實。如果它成為了事實,到底授予幾個人,這不是由我們中國來決定的,而是由諾貝爾獎金委員會來決定的,用不着我們來傷腦筋。所以上述因人多而未得獎的說法是錯的。所以不是人多了,而是諾貝爾獎金委員會根本就沒決定把諾貝爾獎金授予胰島素的合成。

  《科技中國》:當時選擇那四個人,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張滂:這個我不知道,這是他們內部的事情。我沒有參加胰島素的合成,我只是一個客人,I am only a guest in the things of insulin。

  [1]張滂教授此處的記憶不太確切。在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所和北京大學合作研究人工合成胰島素一年多之後,中國科學院有機化學所才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據熊衛民、王克迪.合成一個蛋白質.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

  [2]Robert B. Woodward (1917-1979),美國化學家。他因為在合成複雜有機化合物方面的卓越貢獻而獲得了196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3]Robert Robinson(1886-1975),英國化學家。他因為在生物鹼方面的研究而獲得了194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4]A. R. Todd(1907-1997),英國化學家。因為在核苷酸以及核苷酸輔酶方面的研究,他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5]V. du Vigneaud(1901-1978),美國生物化學家。他於1953年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多肽激素——催產素——的合成,因此而獲得了195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6]Emil Fischer(1852-1919),德國化學家。他是結構有機化學鼻祖凱庫勒的弟子,被尊為生物化學之父。1902年,因研究了多種化學物質並促進了它們的工業應用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


北大的邢其毅也參加了合成牛胰島素的工作。郭保章在<<無盡的思念——痛悼邢其毅先生>>中寫過:
。。。。。
"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是否夠得上獲諾貝爾獎,也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特別是從4個人當中挑出3個來推薦作為諾貝爾獎候選人更是敏感話題。對此先生並沒有多說,他只是說推薦上去也評不上,因為我們用的是傳統方法,沒有源頭上的創新,真正具有源頭創新的梅里菲爾德的固相多肽合成法才夠得上獲諾貝爾獎。但是不容否認,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仍然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在化學領域內最重要的成就。邢先生還補充說:“據我所知,建國以後,在大陸惟一獲得諾貝爾獎提名的人是病毒微生物學家湯飛凡(在國際上首先分離並培養砂眼病原體成功),可惜此人在1958年去世”。"
。。。。。。
##############################
0%(0)
0%(0)
  張滂教授,你不能這樣說的。 - molecule-bj 10/15/08 (394)
    每年被提名的有上千人之多 - mutant 10/16/08 (322)
      提名有幾千,就能說我們不可能? 你根據啥? - molecule-bj 10/16/08 (302)
        但總不能說我們的東西就一定比別人的價值大吧 - mutant 10/16/08 (256)
          為何不可以這樣說。 - molecule-bj 10/16/08 (281)
            既然這樣那就再等20多年看諾獎委員會的解密資料吧  /無內容 - mutant 10/16/08 (292)
              所以呀,今天的人們不要急於貶低自己人的工作 - molecule-bj 10/16/08 (264)
                人不可妄自菲薄,但也不能妄自尊大 - mutant 10/16/08 (263)
                  我沒資格評論這件事,但我也反對你們這樣評論 - molecule-bj 10/16/08 (247)
  這些搞有機化學的怎懂AB鏈拆合的意義 - 白字秀才 10/15/08 (372)
    關於Anfinsen - mutant 10/15/08 (326)
      去看他1961年發表的兩篇文章 - 白字秀才 10/15/08 (31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吳征博士:致錢偉長先生的公開信
2006: 書壇北派泰斗季羨林先生的人格魅力
2005: 丘成桐思想是中國科技教育腐敗的總根源
2005: 摘星子外傳
2004: 撕開美國大學腐敗的冰山一角
2004: 解讀南開歷史
2003: 北京--你什麼都不是
2003: 關於載人宇航再說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