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跟帖
“為什麼說....”系列:“在”-對哲學的總結
送交者: hare 2015月09月23日03:48:3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回  答: “為什麼說....”系列:絕學的hare 於 2015-09-22 09:48:28


“為什麼說....”系列:“在”-對哲學的總結



 



在絕學中的五個範疇中,有二個是前人提到過,由絕學擴展了意義,如“存在,定在”。其他三個,思在,在,和絕對,是以前沒有人提到過的概念(如果你說前人提到過“絕對”的概念,如謝林,黑格爾等,前者意為“自然”,後者意為“精神”,與絕學的絕對意義不是一回事)。在這篇里集中談的是“在”作為範疇。



 



有個故事。一條鯉魚出去旅遊,看見不遠另一條鯉魚正要游過自己的身旁。這條鯉魚一個打挺,驚呆了游過來的另外那條魚。受了驚嚇,那條魚忙問,“喂喂,請問,前邊水很冷嗎?”“沒見我冷得哆嗦?!”,打挺的鯉魚說,“但“水”在哪裡?”



“在”就是這麼一種無所不有的狀態。小到我們周圍,大到整個世界;具體到物質,抽象到精神,隨你想,隨你看,隨你感受。沒有任何一物不在-
因為如果事物不在,也就不存在一物,您也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說,沒有,是因為“有”而有意義。有,如巴門尼德(見他的“論自然”詩)所說,是我們知識的基礎。如果我們以“無”作為世界的基礎,我們就學不到任何東西。



 



知識是這樣,抽象事物是這樣,具體物質更是這樣。存在,或有,就是世界,就是精神,就是一切。但我們必須注意到,凡是存在,必然要有一個邏輯過程或一個時空的秩序,或兩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說,任何存在不是憑空掉下來的。任何存在都有一個“醞釀”的過程,都是逐漸產生和出現的。換句話說,任何存在都是由“潛在到存在到定在”的一個過程:“任何將來的,無不在現在之中。任何現在的,無不在過去之中。任何過去的,無不在潛在之中。任何潛在的,無不在將來之中”(“範例解釋”)。



 



世界是我們存在的基礎。哲學是專門來研究這個存在的學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說,在,是對我們的思想精華,哲學,的總結和概括。這就是為什麼“存在”是哲學,是人生,是世界的根本意義。任何不存在,都不是研究對象,都是作為研究對象存在的附屬品來研究的。



 



但是任何存在,任何潛在,任何定在,都是有限的,相對的,有條件的。它們有生,必有死。有存在,必然有非存在。這就是相對事物的界限。如果我們人類自己的一切都是如同世界的其他物質一樣,就只有相對的性質,我們就不會產生不滿意,不會失望,不會尋求完美和崇高。正是由於這種尋求突破相對事物局限的欲望,使人類永遠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績,總想繼續前進,取得更大的成績。總想克服相對事物的缺陷達到十全十美的境地。對於不懂哲學,不善於深刻思維的大眾,他們發現了宗教,將自己對完美事物,對絕對事物,的追求託付給了上帝。



 



對少數知識分子,對知識造詣深刻的科學家和哲學家來說,他們沿着理性和邏輯的鏈條走到了因果關係的最後一環,在那裡彷徨無法前行。牛頓這時的選擇只有上帝,和大眾一樣。斯濱諾莎和愛因斯坦,在這裡選擇了“自然”作為他們的神,來解釋一切。其他人則遵循他們的榜樣,在二者間擇一作為自己的選擇
- 這就“在的困境”:因為自己在某物中,所以無法跳脫“某物”的限制,“在”。哲學和其他一切學問一樣,雖然最抽象,但畢竟不能將事物像魔術師一樣變不見了。這就是為什麼說“在”是哲學研究的根本:哲學是研究“某物”的學問。



 



直到絕學出現,哲學永遠無法走出“在”的迷宮:只有絕學才是研究“nothing
else”的學問,才能最終跳出這個“某物”的龍門。



 



“為什麼說...”系列:絕對 - 絕學繼承哲學的根據



 



如果我個人作為一個"哲學家"(shameless? It is actually a
humble word for me),有什麼真正值得驕傲的,那就是這個“絕對”的發現了- 而且不止一個,是“三個”:絕對作為背景(大絕對),絕對作為思維部分(小絕對),和絕對作為意識部分(小絕對二)。當然這個發現的過程曾使我差點成了神經病,中國人所謂“大難不死必要後福”,或“If it didn't kill you it will make
you stronger.”,一個意思。



 



用海德格爾的話來說,人類是被“thrown here”。這個“throwness”意味什麼?答,意味我們人類從一出生,“不可避免地”必然會來到“相對世界”,用盧梭的話叫作“自然狀態”。而人類的最高任務,是“re-examine life”(Socrates),既擺脫自己的“原生態”,想清楚怎樣作,而作一個“選擇”(薩特)。



 



也就是說,我們人類必須擺脫一切我們生來就有,沒有經過我們思維考慮的東西,我們必須建立文明,必須給自己和自然界指出一個方向,而真正成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個目標就包括我們首先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和世界的關係,人類之間的關係,等等。人類必須發現自己,和自己所生來的世界的,“birth defect”。然後克服它們。



 



想想看,我們人類迄今為止僅僅有二十幾萬年的歷史。而宇宙已經137億年了,太陽系和地球的年齡也有60多億年了,我們人類還是“baby”時代呢。迄今為止,我們人類一切自相殘殺,那次不是為了利益?那次不是為了自己的虛榮心?那次不是自私的結果?物質,是什麼東西?不過是保持人類像動物一樣肢體存在的“豬槽”!人類像動物一樣,遑遑不可終日地找食吃,驅暖避寒,不過是,終將是,人類文明未從整體上脫離動物界的暫時現象!人類歷史更長世界的文明應該是在人類早已解決“物質需要”基礎上的精神文明時期。那時舉行的世界範圍的競賽,大家所羨慕崇拜的人,可能就是“奧林匹克詩歌”大賽的冠軍,“奧林匹克藝術”大賽的首席藝術家?那時的人們回首我們現在會說,“我們的可憐的動物時代的同胞”。只有豬,才需要堆砌起“高高的豬槽”,人,為什麼要這樣作?物質的需要只是,僅僅是,用來“維持”生命,如“維他命”一樣。吃得過多維他命就會死人不是?且不是愚蠢到家?



 



絕學,同它的哲學同胞一樣,最終的目的,是建立一種新的世界觀,帶來一種新的價值思想,開闢人類遠望未來新的新的地平線
- 如果作不到這一點,就是失敗的哲學,因而也是失敗的絕學。也許達到整個目標需要數年,需要幾代人時間,正如叔本華所說:“真理可以等待,因為真理的壽命很長。”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漢字百年曆4次危機 瞿秋白曾提拉丁化新
2014: 政府公文,漢字實用例子之一
2013: 對“非誠勿擾”節目的一個的建議
2013:
2012: 欣賞一下這個 referee 評審報告
2012: xpt 愛國,還是一個邪惡的字眼
2011: 中國政治的傳統 - 高壓下必產生的“二
2011: Faster-than-light::: neutrinos
2010: 肖傳國針對方舟子的部分復仇言論(轉載
2010: 桂銘: 關注肖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