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胡安國、胡宏與湖湘學派的創立
送交者: 5000 2005年02月23日11:20:5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http://www.csonline.com.cn/infomation/rlwhzdu/t20030808_1226.htm胡安國、胡宏與湖湘學派的創立 2003年09月09日14時38分 星辰在線

  宋代最重要的文化特徵,是理學的形成。理學以“理”為宇宙的最高本體,以“理”為哲學思辯的最高範疇,它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最精緻、最高備的理論體系。作為理學一個重要流派的湖湘學派,也就在這一時期於長沙地區形成,並對湖南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湖湘學派最早源於宋代湖南道州人周敦頤。周敦頤,字茂叔,又稱源溪先生,他在自己的早期作《太極圖說》中把“無極”作為宇宙的本源,提出了從無到有,陰陽對立,五行相生,變化無窮的宇宙生成論;又在晚期著作《通書》中提出了以“誠”核心的心性論理論體系,從而奠定了理學思潮的哲學基礎,後人稱他為理學宗主。程穎、程頤都曾受學於敦頤。周敦頤的理論是以後湖湘學派的思想淵源,不過在他生前影響不大,所以還沒有形成獨立的學術派別。

  湖湘學派正式形成於南宋。有意思的是,這個以“湖湘”命名的學派,創始者卻不是湖南籍人,而是原籍福建崇安的胡安國、胡宏父子。胡安國從小就聰慧好學,剛學會說話時就能背誦部分《訓童蒙韻語》,使家中父母非常驚訝,預言:“這個小孩一定可以廣大我們家的門戶。”15歲那年,胡安國到州學就讀。一天,一個戲班子在州學前演出,州學學生都棄學外出看熱鬧,僅剩胡安國一人還留在書齋中誦讀,州學教授發現後非常感動,賞贈他紙筆佳硯。兩年後,胡安國進入太學學習,這段時間他接受了程頤、程穎學說,成為理學的堅定信奉者,極力推崇二程是孔孟之道的直接繼承人。1097年(宋哲宗紹聖四年),胡安國進士及第,踏入仕途,先徙居潭州城南,提舉湖南學士,在官6年。以後還任過中書舍人等職。由於仕途坎坷,他在晚年乾脆辭職退隱,致力於學術研究。北宋末年,黃河流域戰爭頻頻,中原士人紛紛南下,給長江流域的文化興盛創造了機遇。胡安國也於南宋建炎(1127-1130)年間,率家人、弟子從荊門來到湖南,在潭州湘潭建碧泉書院,“前後居潭三十餘載”。然後又在衡山山麓辦文定書院,以講學撰述為業,除自己的子侄胡寅、胡宏、胡憲等外,還吸引了眾多湖湘士子前來就學。其中僅長沙人就有治《春秋》和《資治通鑑》的譚知禮,以孝友信義著稱的黎明等,從而開始奠定了一個在中國古代學術史上具有特殊地位的理學派別——湖湘學派。1138年(紹興八年)春,胡安國在湖南逝世,葬於湘潭陰山。他的傳世著作有《春秋傳》、《資治通鑑舉要補遺》等。其中《春秋傳》是他以畢生精力纂修而成,成為元明兩朝科舉取士的經義定本,也是湖湘學派的代表著作。

  胡宏是胡安國的次子,字仁仲,因長期寓居湖南衡山五峰下,人們稱他為五峰先生。胡宏從小就在父親胡安國的督導下研習經學,尤其服膺二程理學。他年僅15歲時就撰寫了《論語學》和《程子雅言·序》,認為二程繼承了孔孟之學的真傳。1125年(宣和七年),20歲的胡宏進入太學,師從程門四大弟子之一的楊龜山,成為二程的再傳弟子。金兵南侵時,他和父兄一起遷居潭州,創辦碧泉等書院,並曾到寧鄉靈峰書院(位於今寧鄉縣朱良橋鄉靈峰山)講學。胡安國逝世後,胡宏獨立治學,他以振興道學,醇化風俗為己任,表示“道學衰微,風教大頹,吾徒當以死目擔”,寫成了《知言》、《皇王大紀》等著作。其中,《知言》是胡宏的代表作,內容包括哲學、政治、倫理、教育等各個方面,被湖湘學派奉為經典,是傳授師說的重要範本。當時,一批批志學求道的青年紛紛來到衡山追隨胡宏研經讀史。至此,在思想體系和人才群體上完全奠定了湖湘學派作為南宋一個重要理學派別的基礎。因此,後人評價胡宏“卒開湖湘之學統”。在他教授的學生中,張、彪居正、吳翌、趙師孟等後來都是著名學者和湖湘學派的砥柱人物,尤其是張,更成為湖湘學派的一代宗師。

  張栻,宇敬夫,號南軒,四川綿竹人。父親張浚是南宋名相,曾任樞密使,封魏國公。張栻自幼親受庭訓,打下了深厚防學術根基。少年時,張隨父親遷居湖湘,從此湖南成為他一生中居住時間最長的地方。年輕時,勤奮好學的張即已在學林中嶄露頭角。之後,他又奉父親之命到衡山拜胡宏為師,學習二程理學,經潛心苦讀和四方講學交友,學業日進。胡宏曾稱他“聖門有人,吾道幸矣。”張對宋代理學的發展作出了推動。宋代理學家強調義和利的對立,張更進一步指出率種對立實質上是天理與人慾的對立,利就是人們違背天理的心理活動,所以人們必須進行內心反省,以便使思想、言論、行動均符合天理的要求,而天理演化為社會政治道德就是綱常倫理,因此人們必須接受綱常倫理的規範。張描還注重“力行”,反對空言,強調道德踐履,行至言隨。此外,在宇宙論、人性論等方面張的議論也有其特點。因而,他成為南宋著名的理學大師,和朱熹、呂祖謙合稱“東南三賢”。其時朱熹兩度來到長沙;呂祖謙也寓居潭州所屬醒陵城北,居民感其教化,建有東萊書院。“東南三賢”都來潭州講學,可見湖湘學派盛況空前。 l165年(南宋乾道元年),張在長沙城南寓所授徒傳業,後又主講嶽麓書院,從學者廣及江西、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名聲遠播,湖湘學派規模得到很大擴展。如果說胡安國、胡宏父子是湖湘學派的開創奠基者,那麼是張使湖湘學派達到了極盛。當時學者就評價:“方今學術源流之盛,未有出湖湘之右者。”這一現象,深深影響到以後千餘年的湖南文化歷史。

  太凡一個著名的學派都有一定的學術風尚,宋代湖湘學派也不例外。其學風主要有:

  首先是尊奉理學。湖湘學派主要人物的學術思想,都直接淵源於宋代程朱理學的開創者程頤、程穎。胡安國認為自己的學問主要來自二程,胡宏以二程的私淑弟子‘自居。張栻也稱二程為“聖學淵源”,學術“亦出程氏”,並請朱熹前來長沙會講,此後湖南士人一直與朱熹保持着密切的學術聯繫。張栻去世後,他的學生許多改從了朱熹。朱熹在就任湖南安撫使期間,又致力于振興嶽麓書院,經常和生徒講論問答。於是,程朱理學在湖湘占據了學術的主導地位。雖然以後也有心學、農學滲入湖南,但這一主導地位始終沒有動搖過。

  其次是重經世務實。宋代的許多理學家都有空談心性,不究實用的傾向。湖湘學派雖然也是理拿中的一派,卻自創立之初就反對“腐儒”學風;主張“通曉時務”,“留心經濟”。胡宏提倡實際生產勞作,提倡學者不妨鋤鋤地種種菜;張認為君子之學,最重要的就是一“實”’宇,除經史之外,還必須致力於兵、農等經世實學,在他自己的著作中對這類知識就多有涉及。由此,在知行關繫上,湖湘學派闡述“知行互發”,特別注重“行”的作用,強調“踐履”,即實踐,認為“知之非艱,行之惟艱。”因為湖湘學派重視務實,所以後人評價他們都是有用之才,而非“迂談道學者”。

  湖湘學派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不存門戶之見,抱兼容並蓄態度,對與程朱理學不同的陸九淵心學派、陳亮事功學派並不一概否定,而是互為取捨。如胡宏、張等人提出的“性,天下之大本也”的性本體論體系,就兼容了二程的理本論與陸九淵的心本論。

  中國是由許多區域構成的,而一定區域內某些極具特色的傳統學風,往往會積澱為若干文化基因,它們綿延流傳,對該區域的歷史文化產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宋代以長沙為中心的湖湘學派,是湖南文化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個學者群體,它那尊程朱理學、重經世務實和包容眾家之在等特定學風,衍化成湖湘文化基因,氤氳於三湘四水之間,歷千百年而不竭。從魏源、曾國藩、譚嗣同、黃興到楊昌濟、毛澤東;自嘉道湖南經世致用派、咸同湘軍集團、戊戌維新群體、辛亥革命志士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參與者身上,都或明或隱,或多或少地閃現出這些傳統文化基因的影—響,因而湖湘學派對近代湖湘文化演變所起的作用是極為深遠的。 上一條:朱張長沙講學與湖湘學派的發展下一條:長沙“希白帖”與“獐猿畫家”易元吉 (稿源:)(作者:)(編輯:鄧紅纓) 未經授權禁止複製 【關閉窗口】 ·相關鏈接 ·湘中古越文化的孕育 (10-22 08:43) ·古長沙青銅文化的繁盛 (10-22 08:43) ·楚文化的入湘與積澱 (10-22 08:43) ·屈子懷沙 許身憂國 (10-22 08:43) ·賈生謫楚 辭賦留名 (10-22 08:43) ·宋元時期隱居著述與文學之盛 (10-22 08:43) ·一代宗師歐陽玄 (10-22 08:43) ·嶽麓山上的文化典故 (10-22 08:43) ·宋代長沙的雕版刻書之風 (10-22 08:43) ·經學名士易彥章 (10-22 08:43)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有感於《炮轟中國教育學》
2004: 人類靈魂的豆腐渣工程是如何建造的
2002: 為清華羞
2002: 清華學生真的那麼幼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