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也談清華生物系
送交者: gjb 2005年05月18日14:38:3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近年來清華生物系發展迅猛,復系20年,整體實力在高校應該是排名前三的。看到版上對
生物系的討論,也有一些感慨。在這裡願意拿出來與各位關心生物系發展的朋友們交流。

生物系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了。以前聽趙南明老師講述當年剛建系時,促據於舊
體邊上的小平房的慘狀,再看看現在的新館,反差可真是大啊。老趙(包括後來的系領導
)經常引用的例子就是80年代末,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清華有生物系,老趙去參加高校的
生物系發展研討會,卻只有列席的資格。即算是10年前,清華很多其它系的學生還會奇怪
的問:咱們清華有生物系麼。今天,生物系卻在所在的領域給清華掙了不少的面子。

我想,清華生物系發展之所以迅速,可能與下列有關:

1, 在80年代初,清華生物系復系的時候,全國的生物學研究水平都不高。因此,復系
後,在研究水平上跟其它兄弟院校沒有明顯的差距。而老牌的生物系存在的問題,比如各
研究室水平參差不齊,閒雜人員多,經費平均分配等,在新建的系裡不存在。實驗室少,
有限的經費可以充分利用。

2, 切入點比較好。當時挖人不象現在這麼方便和普遍,回國的人很少,全部引入生物
科班出身的人不現實。而清華的人本身基本上都是工科出身,聯繫最密切的也就是工程物
理,化學工程畢業的了,所以依據這個特點,選了生物物理這個方向全力突破。所以沒幾
年就拿下了全國唯一的生物物理重點學科。在當時看來,是個最佳的選擇。不過,這也讓
人覺得清華生物系的研究跟其它院校的有很大不同。另外缺乏生物出身的學者,也限制了
生物系科研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現在清華生物系在國內科研實力是比較強的,而且比較有朝氣。版上的多個生物系同學都
說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消息。但對我們清華自己來說,更應該看到不足。我覺得,目前而言
,生物系不足之處有:

1, 長期規劃不明確。現在的狀況是,已經有幾個實驗室單獨做的不錯了,但是缺乏一
個整體的發展戰略。也沒有一定規模的研究平台。這與中科院的一些研究所相比,存在先
天不足。

2, 各實驗室基本各自為戰。所謂的重點實驗室不過是用來申請經費的招牌(這個全國
都差不多),實驗室間聯繫極少見。其實,國內生物領域的研究多數與國際上的主流研究
方向有不少差距(個別方向除外)。因此要想作出漂亮的工作,實驗室間取長補短,互相
支持尤為重要。象去年的Science文章,孟老師實驗室長於基於斑馬魚的胚胎發育學方面,
陳老師實驗室在Molecular Biology的技術上則能力較強,缺一不可。

3, 現領導班子衝勁不足。系主任非常沉穩,而且足智多謀,如果用來守業是非常好的
,然而不幸的是,就現在生物系的現狀而言,還遠不到馬放南山的地步。我們更需要的是
有一個領導大家創業的人。在這一點來說,我其實更看好饒老闆。他雖然有時候比較囂張
,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他更有闖勁,動作也比較大刀闊斧。有時候可能會有失誤,但是相
對於為求平穩而縮手縮腳,抱殘守缺,我更傾向於前者。這兩年感覺系裡引進人的力度不
大,即使引進了一些人,其中也有些奧妙,在此不多言。不知道這是否與學校整體規劃有
關,比如建立醫學院後讓生物系保持小而精?可惜,雖然學校里比較看重他,系裡卻不買
帳。唉。

4, 不知道我是否太理想化了,總希望系裡的老師們能夠把系的發展當作自己事業的一
部分,但是好像絕大多數老師只不過把這個位置用來當作謀生的手段和實現自己的價值。
真正關心全系發展的也有幾個,但不多。而且大多是系裡的一些老人,沒有什麼勢力了。
新來的人,多是為了找個工作,對他們而言,哪裡給的條件好就去哪裡,在這點上,清華
北大其它學校都沒有什麼感情上的差別。誰也不會為了系裡的全局利益去犧牲個人的小利
益。

5, 窮廟富和尚。985,973讓各個老闆都多多少少分了一勺不菲的羹,但是系裡留下的
公用的錢卻好像很少,這總讓人感到奇怪。系裡沒有公用的儀器室,很多實驗室反而買了
一年用不好幾回的超速離心機之類的東西,浪費不少。有意思的是,系裡廁所配不了手紙
,發生了幾次外國學者呆在裡面出不來的情況,於是每當系內有外國人參加的學術會議時
,臨時在廁所放上手紙,會後拿掉。呵呵。

6, 現在把好幾個實驗室劃歸醫學院,如王釗實驗室、結構實驗室、基因組研究所等,從本質上這些實驗室仍然涵蓋在生物系下面。但是,若在將來幾年逐漸把這些實驗室歸屬清晰劃歸醫學院,那麼當前就必須對生物系的發展方向與布局做出明確而高明的規劃。這是一個對生物系進行結構調整的良好契機,希望系裡領導能看到做到。

7, 結構的調整包括兩方面,一是方向規劃與人才引進,我覺得還需要更大引進遺傳學特別是群體遺傳學、植物學與植物基因工程等相關人才。說一點,現在有好幾個是從香港那邊引進的,不知學校方面為什麼把引進人才的目光放在香港,除了主動應聘外,希望加強對世界上那些牛人的主動延引。

二是系裡科研結平台的調整,你說到公用平台的欠缺實在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知為什麼至今沒有提上議事日程。生物系目前還非常缺乏內部交流與合作的促進機制,只能是各自為戰,非到不得已不去和其他實驗室合作。一個實驗室的力量相對都比較單一薄弱,這往往使很多實驗室不得不做一些小碎的課題,如果從多角度合作的層面上看待科研探索,就有可能合力構建更有挑戰性新穎性的課題,還不僅僅是智力上的互補碰撞。

8, 饒老師目前是生物物理所所長,不知這一屆之後的歸屬重心在哪,目前學校方面讓其擔任基礎醫學研究院副院長,似有挽留於清華之意,但願不再像楊衛。


要說的太多了,再寫就象某姐的裹腳布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一流大學的“偉哥效應”
2004: 交大,惟有文科可以將你拯救
2002: 西方國家的學術審稿制度
2002: 現代化的大餡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