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海歸的困惑和痛苦:我倒貼錢給學校教課
送交者: 唐庭斌 2005年06月15日11:11:1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作者:唐庭斌(中央美院教師)
我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畢業於美國賽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美國最大的藝術與設計學院,持有MFA(MasterofFineArts)學位,“為美國工業設計領域的最後學位”(留學生學位認證書上的鑑定)。設計的作品被芝加哥雅典娜博物館永久收藏。曾在佐治亞州Trisenx HoldingsInc.擔任設計總監。曾榮獲GoodDesign 2004,作品曾被《時代周刊》報道。之 所以列舉我的簡歷,是為了表明,我不是一個在國外混不下去的“海代”在這裡發發牢騷。

懷着一腔激情回國,但現實生活的殘酷卻讓人迷惘

在美國時,聽說國內發展之神速,所以害怕錯過了發展的最好時機,斷然決定回國發展。又得以榮幸進入中國最好的美術學院任教,本也不該再有任何不滿。中央美院有這麼多年的歷史積澱,美院歷史上,現在的許多人物也很讓我欽佩敬仰———我們的院長放棄美國大學教授的教職,舉家回國更讓我感動。所以一衝動,不顧女朋友還在國外並強烈反對,雖然自己的工作簽證還有兩年時效,仍然是搬了回來。

懷着一腔激情回國,但現實生活的殘酷卻讓人迷惘。局外人絕對不會相信,我們自己也羞於啟齒,中國美術最高高等學府的基本工資居然只有可憐的1300元人民幣,加上課酬,也不過總共在2500徘徊,沒有住房分配,我的合同上的住房補貼一項是70元。北京的消費很高,我最初住的一居室月租就是1500元,加上其他費用,每月總是入不敷出。現在搬到遠郊居住,房租是下來了,可每天得花2小時在公交上。倒貼錢教課的日子如果一直就這麼撐下去,我也不知還能撐多久。

我現在在美院負責把交通工具設計組建發展起來,我覺得很有挑戰性,很有一種使命感。但如果像現在這樣,生存都成了問題,我的使命感也很難再興奮起來了。

我現在可以回到美國或換工作以擺脫困境,但是,因為我回來發展交通工具設計這個專業,專業已開始招生,我不想半途而廢。我還可以找份兼職,已經有家廣告公司希望我做他們的創意總監。可因我對於將要發展的交通工具設計專業有極大的責任心,而籌備工作也很忙,因此我為了專心我的教學而拒絕了。

中國真的沒有人才嗎?還是我們這個社會不認為中國有人才?

我既然回來就不是為了錢,當我看到滿大街跑的都是外國車,看到中國民族品牌因為涉嫌抄襲設計而被告的一樁樁案例,我更迫切希望為中國汽車設計的發展做出一點事情。我認為事業的成功不一定是與錢成正比的,更不是用錢來衡量的。可是至少應該滿足一個基本的生活需求,更何況我背負着一個大家庭———我的母親及繼父早就下崗很多年了,我的很多親戚均在農村,一個大家庭全指望着我這個“有出息的海歸”支持。中國還沒有一個完善的全民健康保險計劃,如果我的親人得了重病,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回國後,我看到了很多喜人的變化,但這些變化還都是在硬件上,而對於人的尊重,對於軟件的投入還太少,浮躁之風很盛。就我的專業領域為例,“美國《財富》雜誌2004年7月公布的最新一屆全球500強名單中,上汽集團首次名列其中。上汽集團的主要企業是上海大眾和上海通用,生產的主要是外國品牌。上汽自己既無品牌也無技術,只是作為一個加工型企業靠數量進入全球500強”。“在合資汽車企業中,外方只是投入所謂的技術和管理,可外方分得的利潤是中方的三倍。”這就是我們缺乏軟件投入,缺乏對人才的尊重所付出的代價。中國汽車企業每年付出無數的美元請來國外設計師做設計,但只要一看到是中國面孔的設計師,設計費立即迅急下降,同時還會拿出幾張國外汽車圖樣,說,“你不用設計了,照這個改改就好了。”中國真的沒有人才嗎?還是我們這個社會不認為中國有人才?

大學學費年年在漲,高校老師們卻還在為生計而奔波

我為了我的教育,在美國投入了至少十幾萬美元,合一百多萬人民幣。家裡是絕對拿不出這筆錢的,而這筆錢是我辛辛苦苦在美國餐館工作,在大街上為遊人畫肖像掙來的。風裡雨里,箇中辛酸有誰知?所謂的智力投資的財力與時間照現在看也是收不回來了,誰讓“海歸”

也太多了呢?留學之風盛行,很多國家僅僅為了錢而吸引留學生,一年也能拿碩士學位。去英國的,去澳洲的,去瑞士的,去俄羅斯的,去馬來西亞甚至南非的,真的假的,魚目混珠。

而國內各院校的紛紛盲目擴招,教學質量下降,碩士博士也開始有點濫了。魚龍混雜,稗麥夾雜,安心學術、安心研究的很少。很多老師變成了老闆,學生們變成了老師的廉價打工仔。也有的老師在外面兼職,兼職的工作似乎變成了全職,而教書變成了一個兼職,遲到甚至不來上課是常有的事,學生在學校反而很難見到老師一面。我所在的教研室里八張桌子,可空蕩蕩的經常就我一個人。不能怪老師們,當他們的生存都受到威脅時,總得找點活路吧?雖然我對未來充滿信心,也願意全力以赴,並且不計較眼前的得失,可是我還需要等待多久呢?

我又能支持多久呢?

大學學費年年在漲,而且國家還對每個學生的學費有所補貼,招生數量也在一年一年增加,可高校老師們卻還在為生計而奔波着。現代化的教學樓在一幢幢建起,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開始裝備了各個教室,可見國家對於教育的投入還是不少的。可是在這現代化的教學樓里,站在講台上的老師們卻囊中羞澀,這實在是一種令人辛酸的尷尬。要知道,在全球經濟的競爭中,如果我們輸了教育,我們就必然會輸了發展,輸掉了未來。(新京報 )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火熱高考與大學畢業生“滯銷”
2004: “讀研究生,讓我心虛!”
2002: 華裔首次獲圖靈獎(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2002: 清華當有自己的自信、自負--兼論清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