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丘成桐與“學術腐敗”(1)
送交者: 天地正氣 2005年10月04日20:38: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今年以來丘成桐先生在各種媒體上發表了一系列反對“學術腐敗”的言論,
儼然以反腐英雄的姿態抨擊國內教育和科技界的“學術腐敗”。本人以為:
打出“反腐敗”的旗號固然可以引來許多贊同和支持,然而其言論中充滿了
太多對事實的歪曲和武斷,特別是把火力過於集中於北大和他以前的學生
田剛院士,不能不讓人懷疑他的真實用心。隨着他的言論逐步升級,對他
懷疑和站出來駁斥他的人越來越多。顯然,“謊言重複千遍就會成為真理”
的日子已不復存在,有良知的有識之士在日益增加,這正是中國學術界的
希望。

我注意到,最近署名唐十七的文章《也談“事實真相”》已經對丘成桐的
許多言論作了批駁。雖然還可以做更多的深入分析和更有力的批駁,在這
里要強調的是:用卑劣的手法誣衊和攻擊他人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這本身已構成了嚴重的腐敗和違法行為。在此要奉勸丘成桐先生:不要拿
自己已經岌岌可危的名譽作賭注,更不要把善良的人們看成傻子和懦夫,
否則是非常危險的。

從丘成桐過去的所作所為來看,他現在的言行有其必然性。(當然,他身
邊的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推波助瀾,迭出歪招,也難辭其咎。)稱他為“腐敗
大師”並不冤枉。


1.一貫的不公正。

在美國工作學習的許多人都聽說過丘寫推薦信或評價意見的時候,不是把自
己的學生或親信捧到天上,就是把異己說成一錢不值。現在大多數一流的數
學系已經不相信他的推薦,不邀請他寫評價意見了。一個從哈佛數學系流傳
出來的故事是:在一次教授會議上,丘把一位來求職的數學家說成是“二流
數學家”;而這位數學家在兩年後就獲得了菲爾茲獎。另一件鮮為人知的事
就更荒唐了。1998年丘在北京開第一屆“華裔數學家大會”,會上要頒發
“晨興數學獎”,為此他邀請了一些國際著名數學家擔任評獎委員會的成員。
委員會一致通過把金獎授給田剛教授。可是開會之前丘突然通知評獎委員會,
謊稱田剛本人不願意得獎,請委員會另選他人。最終評選的結果大家早已知
道了,田剛落選。這中間的原因是,丘為了孤立北大要求田剛同北大斷絕關係,
辭去北大長江教授的位子。但北大是田的母校,張恭慶教授是田的碩士導師,
田剛當然不能答應丘的要求。為此他受到了丘的懲罰。


2.強烈的權力欲。

丘成桐自90年代初開始滋長了對權力的無止境的欲望。從他崇拜的歷史人物,
開始是毛澤東,後來是曹操,可見一斑。1996年,由於得到香港陳氏兄弟的
捐贈他與中科院合作成立了“晨興數學中心”。從此,他攫取中國數學領導
權的野心日益膨脹。1998年,正值中國數學會申辦2002年ICM(國際數學家
大會)主辦權的關鍵時刻,丘採取了另搞一套的做法,倡議成立“國際華人
數學聯盟”和召開ICCM(國際華人數學家大會),同中國數學會爭奪領導權。
中國數學會曾就此事同丘成桐協商,希望團結一致共同把申辦工作和ICM大會
的籌備工作搞好。但丘傲慢而愚蠢地加以拒絕。說他愚蠢是因為他完全不懂
IMU(國際數學聯盟)的規章,申辦和主辦都必須由所在國的數學會與IMU合作
進行。換言之,他另搞一套的做法根本行不通。但是丘藐視中國數學會的態度
立即造成中國數學界的混亂,並引起大多數中國數學家的不滿。一些國內數學
家認為事態十分嚴重,於是上書中央。由於申辦和舉辦ICM已被認定為國家行為,
中央十分重視,由科技部下達正式文件,表明:不宜成立“華裔數學家聯盟”
以及希望丘成桐教授採取某些適當的方式推遲華裔數學家大會(ICCM)的召開。
對此丘極為不滿,採取了激烈的對抗,策動香港數學會代表在會上提出把舉辦
地點從北京改為香港的動議。當時的香港代表及時向當時的中國數學會理事長
透露了丘成桐教授的計劃。在了解了事實真相後他表示香港數學會將同中國數
學會保持一致,決不做損害國家利益的事。會議最終以壓倒多數通過ICM2002在
北京舉行的決議,丘的計劃遭到挫敗。為此丘斷絕了與該香港教授的關係,並對
之多方打擊報復。在中國數學會領導下和全國數學家的共同努力下,ICM2002在
北京如期召開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在這過程中丘採取了不合作的態度,拒絕中國
數學會多次邀請,堅決不參加大會。

(待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4: 國之瑰寶 (上)
2004: 國之瑰寶 (下)
2003: 九年制義務教育,究竟是誰的義務?
2003: 什麼語言有可能成為國際語?
2002: 印度人認為中國比印度落後12年
2002: 我們為何要辦國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