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52.“應當”什麼意思上蘊含着“能夠”?
送交者: luis 2023年02月16日15:35: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劉清平隨筆|人性邏輯52.“應當”什麼意思上蘊含着“能夠”?

 

前面的帖子,主要從人性邏輯的角度出發,籠而統之地把“應當”以及“必須”,都理解成了“強制性義務”的實質;這篇帖子裡,打算從語義邏輯的角度出發,對付一兩個歷史遺留下來的小問題,尤其是集中考察一下,這弟兄倆在助動詞系列裡的微妙異同,以及與其他助動詞,特別是“能夠”之間的綿延關聯。

 

首先吧,作為兩個意態助動詞,“應當”和“必須”共享的核心語義都是“迫使”,偏重於好好衝突中主次輕重的區分因素,對於“是否允許(成功或正當地)實施”發揮的強制性效應,從而就在“想要”“能夠”“可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可逼性”的問題:某個東西你不僅“想要”,而且“能夠”,同時“可以”,但這些因素是不是會“逼着”你,把“想要”付諸實施呀?

 

於是乎,不管某種“想要”對你來說,是“應當”或“必須”付諸實施的,還是“不應當”或“必須不”付諸實施的,此時此地,允許你的自由意志瀟灑翱翔的大度空間,肯定會受到相當嚴苛的強制性限定,和“無可無不可”的淡定從容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不是?

 

其次呢,前面說了,“應當”和“必須”在語義上的微妙區別,主要涉及“迫使”自身的嚴苛程度不同:從肯定性的角度看,“必須”的強制性剛度,總是超過了“應當”,不再是泛泛而言地提建議,談希望那樣子,毋寧說到了嚴厲下命令,一定得服從的地步,其中的壓迫性不言而喻。

 

再從否定性的角度看,“應當”和“必須”也呈現出某種有趣的對照:一方面,“不應當”與“應當不”差不多等價,意思都是“強制性地不允許”,如同“你不應當說謊”和“你應當不說謊”這樣子。

 

另一方面,“必(須)不”與“不必(須)”的語義差距,又不是一般的大,快接近“不可以”與“可以不”的南轅北轍咧:“必(須)不(must not)”才是實質性的否定,頒布了強制性的禁令:“你必須不曠工(you must not miss work)”;“不必(須)(need notdo not have to)”則是形式性的否定,談不上強制性的禁令:“你不必來上班(you do not have to come to work)。”

 

話說到這份上,順便扯點閒篇:人們通常認為,雖然“應當”與“應該”差不多是同義詞,能夠隨便混用,但“必須”與“必需”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有“必要”仔細分開。可是哈,考慮到“天生我詞必有用”的堅實理據,也不妨趁機拿這個做點文章,加深一下大家對於好和正當關係的印象,嗯哼。

 

怎麼講啊?如果說“必須”偏重於在對的維度上,提出強制性的訴求,逼着你克服“可以”方面的阻礙,“正當”地確保主要好,防止嚴重壞,從而彰顯了“須”的因素,那麼,“必需”則似乎偏重於在好的維度上,提出強制性的要求,逼着你克服“能夠”方面的阻礙,“成功”地實現目的好,從而彰顯了“需”的因素。

 

當然咯,“必要”好像提出了一個難題:把它放哪邊更合適呀?不過呢,彷佛也不難找到妥協性的中間道路:“必”字偏重於指向正當的義務一面,“要”字偏重於指向好的意欲一面;於是乎,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一下子就把臭烘烘的對,和蘭花般的好,辨證地、結合起來咧,不是?

 

這樣子看,我們或許彷佛也有一丟丟理由,把差不大離的區別加在了“應當”與“應該”上:“應當”偏重於對之“正當”,“應該”偏重於好之“想要”……

 

為了能以次密接的方式,內在聯通吃喝拉撒睡的地氣,全方位地涵蓋人生存在論,在此打算動用一個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低俗案例,見證一下這個咬文嚼字的語義分析:假設閣下突然內急,立馬“想要”排泄,“能夠”和“可以”方面又不會遇到任何麻煩,您其實是用不着發出“應”字頭訴求的,只要為所欲為地將“想要”付諸實施就“是”啦——不好意思哦,親,閣下剛生下來,裹在襁褓里的時候,大都是這樣子行事的,甚至可能“野蠻”到了,懶得搭理父母在旁邊焦急發出的,任何強制性指令的無所謂地步,嗯哼。

 

然而吧,一旦碰上艱難險阻,“應”字頭的助動詞就會門板也擋不住地浮現出來,逼着您將“壓力”變“動力”,強制性地把“想要”付諸實施了:倘若由於身患重度便秘的原因,“不能”順暢拉出,閣下會向自己發出“應該”的指令,敦促您下定決心,不怕疼痛,排除萬難,去爭取排泄;如果因為舉目不見廁所的緣故,“不可”隨地大便,閣下會向自己發出“應當”的指令,強迫您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滿世界找茅坑,來防止硬憋之壞,確保排泄之好——相當抱歉喲,親,閣下長大成人後,擁有的各種行為規範,大都是這樣子形成的,甚至可能“文明”到了,洗手間髒一點,就無論怎麼想拉,都拉不出來的高大上地步,不是?

 

進一步看,假如您訴諸的助動詞,不是“應”字頭,而是“必”字頭,就意味着強制性的剛度,已經升華到“不可不”的崇高境界,以致閣下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優先完成這件“重中之重”咧:“哪怕皇上陛下要見我,也必須等我拉完這泡稀屎再說”的大白話,就澄明了這條很深邃的哲理,嗯哼。

 

謙卑承認一點,剛才扯的閒篇,純屬理論上沒事找事的強為之辨,因為就連本系列,都不可能這樣子一本正經地選字用詞,更常見的倒是絕對從俗隨大流,稀里糊塗胡亂用。也因此,假如哪位英勇的打假鬥士,從中理性地嗅出了邏輯上的自相矛盾,並據此斷定這個系列出自他人代筆,淺人也只好由他去咧,沒有法子——或者用偷天換日拉郎配的方式說,又叫“客觀必然”?存疑。

 

把閒篇扯完咧,再說個正事哈:由於康德大師的鼓吹,“應當蘊含着能夠(ought implies can,OIC)”的說法相當風行;但可惜吧,如同另外的許多情況那樣子,他老人家又沒給出什麼論證,於是乎再次給粉絲們留下了,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腦洞大開,不落窠臼的無限想象空間,一時間什麼先天呀,先驗呀,超驗呀,理性呀,至善呀,王國呀,蜂擁而出,不一而足,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研討會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不是?

 

其實呢,要是較起真來,只有在下面廢話一句的簡單意思上,這個說法才能成立:如果某個行為完全超出了我的力所能及(絕對不能),它就談不上是我“應當”履行的義務了。前面說,“應當”在“想要”“能夠”“可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可逼性”的問題,也是這個意思:要是沒了廣義上的“可欲”“可行”“可從”,作為語義邏輯的綿延前提,所謂的“可逼”就無從說起。

 

這樣子看,康德大師的另一句話,“他能夠做某件事,是因為他意識到他應當做這件事”,就有點顛三倒四,語無倫次咧,不僅憑空又弄出個“能夠蘊含着應當”的CIO定理,自相矛盾地要和OIC定理對着幹,而且一見真章呢,還立馬露陷嘍:要是我意識到,自己真心愛她,因此應當為了她,把那顆星星摘下來,難道這就意味着,我真的能夠把那顆星星摘下來麼?明顯是發高燒,說胡話嘛,嗯哼。

 

另外提醒一點,雖然先有了“能夠”,才會有“應當”,但這壓根不意味着,一切“能夠”就都是“應當”了。前面說過,許多你“能夠”做的事,比方說殺人放火,都是你“不可”做的事;既然如此,我們怎麼可能斷言,凡是你“能夠”做的事,都是你“應當”做的事呀,不是?

 

另一方面呢,如果某個行為只是部分超出了我的力所能及(相對“不能”),它非但不會因此失去“應當”的資格,反倒還有可能強化“應當”的資格:我“應該”克服相對“不能”的阻礙,來履行這個“應當”履行的義務。比方說,剛才的低俗案例中,基於防止硬憋之壞,確保排泄之好的底線考慮,閣下就沒法拿“身患便秘,不太通暢”的相對“不能”當理由,一筆勾銷了您自己“應當”排泄的“當務”之急;否則的話,閣下的麻煩可就大了去了,嗯哼。

 

為什麼這樣子較真呀?問題主要在於,不這樣子較真的話,說不定儒生們又會如同朱熹朱大師那樣子,用“哪有七手八腳”的相對“不能”當藉口,樂呵呵地免除自己,“愛得許多”的“應當”義務咧,不是?

 

當然咯,這樣子較真,另外還有個副產品,就是能幫我們看到下面一點:康德大師的“OIC”定理,也就是隨口那麼一說,只是指認了人性邏輯和語義邏輯裡面,絕對“不能”取消“應當”的簡單一面,並且還忽視了,相對“不能”強化“應當”的另外一面,因此木有多少高深莫測的微言大義,我們也犯不着興師動眾,大張旗鼓,高屋建瓴,小題大做,一定要從裡面挖出,神馬不僅了不得,而且不得了的魅惑哲理,好讓研討會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嗯哼。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讓大山裡的女孩走進學堂
2022: 劉清平隨筆 | 正義啟明2. 有關文字和理
2021: 彈劾“離職川普”是人類政治悲劇的巔峰
2021: 唐詩別解(30)
2020: 873、20分鐘換來百病不生、心安即歸處
2020: 好文推薦:新冠病毒S蛋白與ACE2的親和
2019: 免疫系統是健康的關鍵
2019: 608、把做人的內核展露出來的世紀老人
2018: 閱讀我家的舊家譜意外發現有感:“想不
2018: 國學與西學的若干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