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對朱涵模式的思考
送交者: njuzz 2004年03月10日18:30:27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8篇SCI論文,GRE滿分,對一個本科生來說的確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成績,有人提出質疑
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姑且不去考慮朱涵的成績是否有水分,我想提的問題是,對一個學
物理的本科生,朱涵這種努力背單詞,在G、T中考高分,爭取發表論文,最後申請出國的方
式(不妨稱為朱涵模式)是否有被借鑑和推廣的意義。
我對朱涵最為驚訝的是他論文涉及的範圍,同是學物理的,我實在很難想象一個人能
在大二、大三就接觸到這麼專業性的課題。大概不學物理的人很難體會到,作為發展最為成
熟的一門科學,物理有多少基礎內容需要學習。四大力學、數學物理方法,用博大精深來形
容並不為過。而且每學一個內容,至少要看5、6本專業書,特別是一些經典,是非看不可的
,比如Feynmann的lecture,Hilbert的《數學物理方法》、Dirac的《the principle of
quantum mechanics》,Landau的那幾本書。這是學的方面,物理,作為一門研究物質最基本
規律的學科,還需要學它的人有足夠的時間去靜靜的思考。什麼是時空,引力質量和慣性質
量到底有什麼區別,測不準原理的含義是什麼。對一個真正喜歡基礎物理的人,這些問題會
纏繞在你腦中,逼你不斷去思考。要完成這個學與思的過程,大學四年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當然,做一些專業化的課題,並不需要那麼深厚的理論功底。比如多查資料、建立模
型,做些計算。這個過程中,你也會學到很多科研的方法。但是像朱涵那樣,在本科階段,
花大量的時間,去做這些事情,我想是不值得提倡的。因為這將犧牲我們做基礎性學與思的
時間。
我以為,在朱涵從事科研的背後,實際上有一個功利性的目的:增加被外國大學錄取
的砝碼。我想這不是無端的揣測。但這種做法是與科學,特別是物理這種基礎學科的精神相
違背的。科學就是科學,論文就是對科學探索的結晶,而不應該成為一種敲門磚。我對物理
也有很多想法,有時候也寫成論文。大多的情況是我的想法錯了,或者我的想法前人已經想
過,但我並沒有因此感到過沮喪,思考本身是快樂的,何況我對問題的認識又進了一步。所
以我對論文的看法是,如果你真有什麼新的見解,不妨寫出來,但不要為了某些功利的目的
去寫論文,也不要它在意它能否發表。我們能用物理的方式欣賞這個世界的美妙,已是最大
的幸福。
愛因斯坦在大學的時候,和另外兩個同學組建了一個奧林匹亞學院,經常一起討論基
本的物理、哲學問題,也不見他急着去寫什麼專業化的論文。Feynmann在他的自傳說他大學
也常常想些沒有用但有趣的事情。我們中國的學生是不是也該耐住寂寞,少一些急功近利,
為什麼要讓自己的理想屈從於出國、出成果的現實。居里夫人不是說人類需要追求現實的人
,人類更需要夢想家。princeton的Wiles教授9年沒有發表論文,但最後他證明了Fermat大
定理。比之於對真理的探求,名利又算什麼。
看到這麼多人糾纏與朱函成績的真偽,我想說的是,即使那些成績都是他獨立完成的
,朱涵模式也沒有太多可稱道的地方。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我給教育下一服猛藥
2003: 大學體制改革的制約因素
2002: 科學烏托邦:我看饒毅建議
2002: 這個盲目的時代應該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