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步轩的故事炒了不短的时间了。开始觉得他有些可怜,生不逢时,但终于开始了新的生活。毕竟是大学毕业,生意都能做得与众不同。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媒体的炒作走了味儿,可怜的陆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了,这样下去很可能再次被命运所捉弄。但命运毕竟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不愿意与媒体争论,但想平心静气地给陆提几个思考题,让他早早清醒过来。
1、 北大本科是天之骄子?
北京大学毕业的学生志向高远,这一点是公认了的。上了大学就以为一步登天的人也不少。且不说这年头北大的骄子地位让位于哈佛,但是大学毕业和做学问是两回事。大学不过是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聪明一些的学生可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如双学位。本科生除非选修了研究生的课程,或真正参与了研究课题,对研究方法有了一定了了解,否则不敢说自己真正具备了研究能力。因此,如果不是特例的话,搞研究有一个先决条件,至少要研究生毕业。有没有例外?有。当时国内可能确实有本科毕业留校教书的,但这些人现如今如果不能拼命混上个教授副教授的,如果不继续深造,可能也只能当教书匠或下岗转业了。
可是当时陆如果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没有别的机会?有。如果他能考上研究生的话,估计留校或到其他大学教书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看看当年那些灯下苦熬,春节都不回家的考研学生,即使陆再是才子,也不应比别人享有更多的特权吧。
这一点是国际通用的,同样适用于哈佛本科生。
2、 北大毕业生为什么不能卖肉?
首先,看看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这里指老一辈无产阶级留学生),除了个别有奖学金的以外,有几个不是在基层商业网点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本科毕业生不用说了,就是研究生、博士生也不少。这里我就不用费力比较超市卖东西,或餐馆端盘子是否比街头卖肉更高一层了。前一度经济景气时,学生毕业大体可以找上一份谋生的工作,有很多毕业生成了专职的推销人员,比如给保险公司卖保险。虽然也挂上个大公司的名牌,估计也就是回国面对家乡父老说:俺已经打入美国主流社会了吧。是不是真得比开上自己的生意卖肉强,只有自己心里知道。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了,找不到工作的博士硕士大有人在,在家里呆着领救济金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也不少。如果真的有肉卖,倒也不错了。
再看国内,据说北大现在成了出国培训班。也就是说,如果不在国内读研究生,也要到国外读。那意味着什么?本科毕业文凭越来越不足以在国内混了,还得接着奋斗。前一度也有学生退学仿效比尔盖茨,提前退学经商的,搞什么?软件开发、卖软件。如果说前几年软件开发还算是热门行业的话,听说现在的默认状态是蓝领了。实质上,卖软件更接近于陆现在的生存状态,记得前些年中关村周围的小店铺里也有不少学士硕士,也没有人惊呼,北大毕业生居然卖软件!知识产业和食粮产业毕竟不同,可是如今知识社会意味着人们越来越将视知识为食粮,也许很快卖软件业和卖肉的就会比邻而居呢。
3、 十几年前的北大毕业生能上大学教书?
陆收到某些大学的邀请,说可以去那里教书。可是看看现在大学对一般教师的要求,名牌大学没有博士学位很难混上个讲师,一般学校也大体上要有个硕士学位。那为什么陆毕业十四年的本科生,且不论十几年前本科生知识结构与现在大学教育的差异,毕业后未曾摸过书本的陆有可能在大学里任什么样的职呢?团总支书记?
4、 进企业?
看看现在国内失业下岗的人吧,还不是因为企业不景气?陆已经没少吃这个亏,开了一个又一个的挂名公司,挣那点儿钱还不够喝西北风的。为什么还要去?
而那些效益好的企业为什么会要陆?是因为他是北大毕业生吗?现在放着那么多的待业大学生,哪个学历不是硬梆梆的?没有知识上的优势还有年龄上的优势呢。公司不会无缘无故地招聘的,媒体炒作罢了。炒熟了以后呢?放在一边儿晾着。
5、 是什么在作怪?
分析来分析去到底是什么在跟陆过不去?别说什么他在痛苦地干着自己不愿意干的事,表面上看陆唯一的人生遗憾是没能做了学问,但是不能说他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实际上他是想找个正式的饭碗,至于对口不对口其实并不重要,所以电话来的越多他反而越烦恼了,因为他真的抱上了那虚无和虚荣的希望。而那恰恰是市场个人双向选择的问题,说来不一定比卖肉好到哪里去。
6、 该怎么办?
不如趁着媒体炒作的这个机会,为自己苦心经营的品牌搞一下免费宣传,走扩大再生产的道路,这也是市场营销的一个很好案例,到时候说不准陆的创业史和麦当劳的发家史有的一拚呢。
7、 陆现在缺什么?
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