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年輕人如何成為領導者?
送交者: 比較政策 2015年01月12日10:10:4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貝一明 Emanuel Pastreich, 亞洲研究所 所長, 慶熙大學 副教授

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領導力的問題。每當年輕人聽到“領導力一詞,他們就覺得瞭然無趣、老調重彈。他們往往將領導力同富有預測性的演講聯繫起來,這種演講通常宣揚如何通過自我激勵和積極的思維成為一個領導者。從在這個意義上說,領導力一詞無非是通過各種噱頭讓人們按照權威人物制定的規則辦事,或者使年輕人將領導力與所謂的領導者,如政府首腦、大公司老闆關聯起來。由於詞語含義的混淆,導致了人們熱衷於對領導力一詞冷嘲熱諷。

領導力這個題目看上去就像個兜售暢銷書的騙局,它分散了人們對當前社會中實際問題的注意力,有時候,它只是一個方便的託辭來證明富人們已經擁有的權力和影響力的正當性。有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這種虛偽性:把拉斯克獎(Lasker Award)授予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以獎勵他們對公共衛生事業的貢獻。這個決定真是可笑,其實獲獎者並沒有為公共衛生事業做出任何犧牲,因為相較於他們超過720億美元的身價,他們為公眾健康捐的那點錢實在是少得可憐。也許蓋茨可能真正關心過公共衛生,但是其領導力更多關乎他們的個人財富,而非其他事務。

一般來說,那些我們在電視上所看到的總裁、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都不是真正的領導者,他們實際上是追隨者。那些在外拋頭露面的高管只是跟隨利益集團的訴求,屈服於家人和朋友的壓力,並回應他們對於成功標誌的渴望,不過他們並不完全了解什麼才是成功的標誌。

如果你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第一步就是不要再追隨他人,而試着去帶領他人。

當我談論領導力時,我指的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從本質上說,我不是在談論如何讓你變得大受歡迎或盛名遠揚,而是你如何開始改變世界,改變自己。這區別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必須明白,有很多人變得非常有名,但是隨着他們變得越來越知名,他們對世界的影響卻越來越少。當你變得越出名,你不得不迎合其他富人和名人的做法,讓你實際做點什麼事來激勵人們改變他們的基本習慣會越來越難。結果往往是,這些成功人士處於一種虛偽的狀態——要求比他們獲得利潤與保障少得多的人去努力工作,而自己卻過着相對奢華的生活。

年輕人最有能力擔當領袖角色。他們還不用急於為自己的退休生活而儲蓄,或是在同齡人眼中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因此,年輕人能夠以誠實的方式面對醜陋的現實。但我們發現,要年輕人之間相互溝通、合作卻是件非常困難的事。目前,對於青年和其領導力最大的障礙便是:無法團結起來共事。我們被一個滿是視頻遊戲和自戀影像的世界誘惑着,而這些東西鼓勵我們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把我們之間的交流限制在通過臉譜網(Facebook,類似中國的人人網——譯者注)討論一些瑣事。現代社會的壓力——工作與學業的焦慮,與來自競爭極度激烈且日益缺乏人文關懷的社會的壓力相結合,限制了年輕人表達自己、參與社會的能力。

因此,儘管青年是唯一擁有精力與動力來為我們的社會和星球的未來做出真正貢獻的群體,但是他們卻出奇地默默無聞。他們最終只是花了大把時間用於聊天,或避免闖出什麼大禍。

一方面,年輕人覺得對於改變整個系統,他們無能為力。另一方面,他們被消費文化誘惑着,如果他們不專注於任何有意義的事情的話,這一消費文化會提供給他們一些暫時的快感。我們都認同今天的中國比過去富強了很多,現在北京擠滿了汽車。但是,滿大街自行車的過去就真的不好嗎?這個問題是嚴肅的,需要我們認真去問答。只着眼於一時的快感是不負責任的。提出這樣的問題也是邁向真正領導力的關鍵一步。

大多數五六十歲的年長者,就是我們所認為那些權高位重的人,他們本就沒有興趣讓社會發生任何真正的改變。大部分人都在思考如何為了自己舒適的晚年生活,而聚斂足夠的財富。隨着壽命的增長,退休後的生活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這樣年紀的人甚至覺得考慮到他們的未來,貪婪一點是有道理的。他們覺得,自己不比上一代人生活得好,因此他們需要儘可能賺錢。他們根本就沒有為下一代着想。如果他們過多地考慮年輕人的未來,那便會增加他們的責任與負擔,從而破壞他們舒適生活的計劃。在很多情況下,那些五六十歲的人並不真正關心他們下一代的未來。他們只想要確保自己生活的穩定,他們很清楚,如果開始做任何事情以顯示他們對下一代負有責任,那麼他們將承受無法安享晚年的風險。

然而,對年輕人來說,領導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權力。它也不應該是。通過法律法規、讓特定的人物當上總統,如果大眾的心態和習慣不發生改變,這些都起不了作用。除非文化發生改變,否則新的法律、政策或是提案在實施之前都會被扭曲、形變。當公眾的思維與認知發生變化時,真正的改變才會發生,而這種變化會緩慢地,在無形之中,改變政治家和企業高管們關心的重點。

只有你一點一滴的行動才能帶來這樣的改變。你每天做出的選擇,固執地堅持去做你認定為重要的事情,這是極為關鍵的。你周圍的人可能會覺得你的行為是荒很謬,但如果你足夠勇敢,並堅持不懈,你將迫使人們更深刻地去思考這個世界以及他們在其中的角色。隨着越來越多的人聽從你的建議,越來越多關於這個世界的所謂“常識就會遭到質疑。

通往領導力的第一步要懂得自律。這是萬事之首。培養領導力的簡單行為都相當低調,但它們需要自律,即使你周邊的人都對此表示不屑或不滿。自律會讓你從一個跟隨者變成領導者。自律是一切的起點。正如中國古語所強調的——修身。即便身邊的人覺得我們的行動詭異,甚至讓人不適,我們也不應該為此氣餒。使勁討好那些固守老舊和錯誤觀念的人不是我們的責任。從簡單的事情做起,例如不再使用自動扶梯,但要持之以恆。這既能節省能源,又有助於健康,這樣的決定才能帶給你真正的力量。

順便說一聲,我並沒有宣稱自己已經完全按照我的主張去做了。不過,我已經進步很多了。我身邊越多的人和我一樣去這麼做,事情就會變得越容易。其實,我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滿意,因為我知道,除此之外別無他法去改變這個世界,而且我們也沒有多少時間了。從某種意義上說,對於領導者,至關重要的一點是認識到人無完人。所以,領導者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

我們至少真正有權力去控制自己的日常習慣,例如我們的出行、旅遊、飲食和烹飪方式。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食慾、購物慾和占有欲。控制消費欲需要我們意識到,消費是怎樣破壞了我們的環境和社會本身。當這種意識在人們心中生根時,它將擁有強大的力量,每次你看到紙杯或是塑料袋,就會懷疑你是否真的需要它。對你而言,那是保持清醒的痛苦而又必須面對的一刻——從這一時刻起,你開始對改變世界獻出自己的力量。

地球在哭求我們停止浪費資源。每天,我們都有至少十到二十個機會來避免浪費物資和能源。每當我們這麼做時,我們不僅克制了自我,也向周圍的人施加了壓力,迫使他們注意到這個問題,並加入我們的行列。

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避免使用塑料杯或紙杯,以及塑料餐具和其他一次性物品。在商店裡,不用塑料袋或紙袋,而改用隨身攜帶的編織袋。竭盡所能避免用那些不可重複使用的東西,並告訴你所遇見的人,別再提供一次性使用的東西了。自帶水杯和手絹以備用。我背包里就常備着水杯。拒絕使用一次性物品,即便這會讓服務你的人覺得有些尷尬。

以我為例,我沒有車,儘量步行去任何可能的地方,如有需要我寧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打車。這個決定並不關於錢,而是出於環保的考慮。儘管偶爾因為要趕時間不得不坐出租車,但我還是儘量避免這種情況。

基本上,我每天都不用扶梯(儘管我的孩子覺得這很奇怪),也避免坐電梯,而去爬十二層樓。這一決定給那些注意到我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樣重要的一點是,這項運動還有助於我保持身材。


此外,我想談談外表的問題,我們生活在一個外觀看似完美的時代,但卻是一種悲哀,一種病態的“完美”。如果我們的外表是美麗的,我們就不會想到我們的行為對於環境、對於其他人的影響。

為什麼說我們的確生活在“外觀完美的時代”?計算機已經能夠熟練而精確地製作出完美的視頻影像,能夠設計出精美絕倫的圖片和產品商標,能夠精確計算出顯示器、電話、耳機等等所有我們家居物品的尺寸。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通常你會發現你想要製作的東西,在商店裡早就有現成的商品,且無可挑剔、價格低廉。你整日努力畫出的線條或許遠不及那些被你丟棄的泡面包裝袋上的線條完美。

因此,我們開始對這一切“完美”習以為常:完美的外觀、完美的設計,如果覺得無聊,還可以重置我們身邊的物品以實現更加完美的布局。當然,我並不是說這些“完美”本身有什麼錯。從你所品嘗高湯的碗勺、到夜間閱讀的八卦雜誌,一切都沒有錯。然而隨着時間推移,這種“完美的世界”,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是一種非常可怕的負擔。學生時代的年輕人被鼓勵積極創新,然而事實上,即便是一根10塊錢的廉價巧克力棒的包裝袋,其設計的完美程度都不是你的手工製作可以匹敵的。

因此,我們對新事物的創造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從步入小學之後這種趨勢便日益顯現出來。我們無法與我們所處的世界抗衡。即便是那些立志成為藝術家的人們,也發覺自己有意或者無意地在模仿他們在圖片上看到的那些完美圖形。

事實上,這種悲哀比上面所說的更加深重。這些“完美外觀”通常被誤認為富有深意,因而年輕人們痴迷於那些看起來極富“深意”或“特質”的東西,總是設法讓自己變成具備某種“深意”和“特質”的人。“富有創造力的波西米亞人”也許就是這種渴望具備“深意”和“特質”的一類人。但是最終這種“波西米亞風”演化成了對於穿着打扮以及外表的追求,而不是追求行為和思想上的提升。每個人身上似乎都背負着巨大的壓力,即要使自己看起來很光鮮亮麗,有如遊戲中的神的使者一般,或是海報上的明星一樣。

在這種壓力之下,外科整形產業如日中天,這也給我們的精神帶來了無形的傷害。在一種壓迫之下,年輕男女們不惜花錢進行手術,試圖將自己的外表塑造成他們在電影和漫畫書中看到的那般完美。但這樣而來的完美模樣和身材比例都不是天然而成。可惜,在這個充斥着機械複製的年代,這種不自然的美卻得到眾人的追捧。

無論最初帶着怎樣的欣喜與激動,過分追逐這種表象的完美而將人生的閱歷程度置於腦後,終會遭受慘痛的代價。當一個人深陷於對表象世界的追求中,會唯恐所謂的“完美外觀”有裂隙,會擔心有哪怕一點點的“不完美”,他們因此更加不敢或不願直接表達自我。最終,在這被描繪得完美到不真實世界中,他們會陷入對“完美”追求的矛盾之中。若一個人以這種姿態生活在世上,那麼他能夠感知幸福的機會將會少之又少。最終,這些人會對自己竟是這樣的人而感到羞愧。

如今的一些病態價值觀,追逐華麗的外表,迫使人人都看起來一樣的完美,製造出一種無形的壓力讓人無處可逃,這對年輕人來說實在是非常可怕的傷害。若想打破這悲劇,首先要意識到時刻縈繞在年輕人心頭的、對打破“完美外觀”的恐懼感,使得年輕人能夠即便置身於人海之中,也不再刻意掩飾自己的悲傷。

我們可以從自己的外表入手,不去刻意穿着打扮,佩戴那些不必要的裝飾品。保持簡單的髮型,不去穿着那些趕時髦、費面料的服裝。避免那些“破壞身體”的行為,例如整形手術,迫使自己和他人只去關注膚淺的外表,而忽視了我們生活中深層次的方面。社會急需我們能看到人們真正的美,而避免迎合只看重相貌的庸俗審美。我們能在這場戰役中成為領導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浮誇之風可以給社會帶來深刻的影響。它意味着放棄名牌,穿得簡單但有吸引力,購買可以長久耐用的商品,以此證明我們對保護地球所下的決心。

我們同樣需要摒棄商業性的性行為。儘管性慾同食慾一樣是人類的生理需求,但是這生理需求同時結合了市場經濟和消費文化這兩種破壞性的力量,成為了一種精神癌症。在性行為的例子裡,年輕人把他們自身的價值以及周邊人的價值,僅僅看作是性吸引力的產物。他們將與異性關係的價值簡化為性行為的價值差異。這種行為破壞了感情關係,把感情當作是毫無意義的、專注於即時快感的欲望交易,或是為了提高身份的欲望交易。這樣的壓迫扭曲和破壞了性慾,讓真情與真愛變得不再可能,而且留給了年輕人深深的、無法滿足的空虛感。

我並不是採取極端保守的態度認為年輕人不能有婚前性行為,但我的建議是:男女關於克制性行為的個人決定,不見得是封建思想的負擔,而其實是獲得自由的真諦。這可能聽起來很荒唐。畢竟能與另一半為所欲為看上去好像是自由的體現,但是,事實上這種感覺不過是幻象。

決心對性行為加以克制,以及不花心思去向周圍的人展現自己的姿色和魅力,是通向個人解放的第一步。一旦一個人能做到不讓關注外表的壓力對其想法施加多大的影響,他就能找到真愛,並且不被這個消費社會所操縱。年輕人拒絕淪陷於錯誤的消費文化——能影響他們肉體的消費文化,這是他們實現解放的第一步。


下面是有關勞動的問題。我們面對着一個階層分化愈演愈烈的社會。這一深遠、巨大的變化是無法依靠個人力挽狂瀾的。不過,我們仍然可以有所作為。與其為驚天動地的大事冥思苦想,倒不如專注於我們日常力所能及的事情,去解決好問題。

首先,每天都要尊敬勞動人民,每當你遇上清潔工、食堂師傅、保安、售貨員或地鐵員工時,一定要對他們的工作說聲謝謝。用真摯的目光看着他們,並且態度要誠懇。對清潔我們居室的大媽、清掃我們房前街道的工人,以及那些日夜工作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輕鬆的人們也應該這樣,同他們交談,關心他們的疾苦。

告訴你的孩子有很多人都參與到我們日常消費品的生產過程中。讓他們認識到我們每天所享受的這些東西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他人辛勤勞動的成果。讓他們意識到,有很多人從事着非常繁重的工作,維護房屋與城市的清潔、保障我們的水電與能源供應。告訴孩子們,有很多人保障着我們的糧食供應,鼓勵他們總是對服務人員說謝謝。

讓我舉出一些例子來具體說明,為保護環境,我們可以親力親為以及鼓勵他人做些什麼。


1. 對公共衛生的現實主義態度

在餐廳、醫院和其他公共場所,我們需要一套經濟、環保的新公共衛生系統。我們包裝、儲藏了太多不必要的食物、醫療器材和其他物品,而且在人們心中催生了一種不可動搖的觀念——為了衛生,浪費是必要的。這個結論其實非常可疑,但在這個問題上,我卻從未見過任何深刻的討論。花費數十億美元去研究一下如何在不浪費資源的情況下打造一個無菌環境或許不是一個壞主意。一定有策略確保浪費在一開始就不發生。如果我們下定決心,一定可以想出辦法避免商店中塑料袋或是醫院裡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浪費。

2. 回收利用並非上策

我們要破除“回收是最佳策略”這樣的幻覺。回收利用永遠是次優的方法,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回收的塑料和紙製品一開始就用不着,這是多大的浪費啊。

我們不應該過分誇大回收利用的意義。畢竟很多材料只能被回收利用有限的次數。我寧願建立新的標準和規則,讓我們在一開始就不生產這些產品。這意味着重新定義我們的生活和整個生產製造流程。

3. 製造耐用產品

遠優於回收利用的做法是生產那些堅固耐用的產品。鞋、衣物、筆記本、家具都應該以長久耐用作為製造前提。政府對生產耐用產品而成本增加的廠商給予補貼也是值得的。1985年我上大學時買了一件的羊絨毛衣,花了150美元——這在當時是一大筆錢。到2012年我依然穿着這件毛衣,它還像新的一樣。如果補貼那些使用年限長達1050年的高品質產品,我們可以節約大量資源。我們應該推動社會各個階層都生產耐用的衣服和其他產品。與此同時,推崇這些產品的新文化也必須被鼓勵。

4. 修補住房、衣物、自行車與家具

我們需要製造用於在家輕鬆地修房子、衣服、家具、自行車和其他設備的工具。我們總是最後丟掉一些特好的東西,要麼是因為那種“自戀文化”不允許我們用過時的東西,要麼是因為我們認為沒法修復它。

5. 環境危機是審美問題,而非經濟或技術難題

我們所面臨的關鍵問題並不是技術或經濟上的,而是審美觀上的。我們被馴化為覺得只有鋼筋、玻璃和水泥造的建築才是現代的、迷人的。如果我們走在街上,聞到腐爛的味道,或是淌過水坑,我們會覺得那是向貧窮落後大步倒退的象徵。在我們的眼中,注塑成型的東西看上去更有現代感、更可靠,而由小地方手藝人做的東西就要低檔很多。問題的關鍵在於人們的觀念和審美——那些我們判斷事物重要性、權威性與美的原則。

6. 不要兜售不可回收利用的產品

所有產品的先決條件應該是便於回收。每一件商品都應該能輕鬆地回收利用。如果它是由五、六種可回收材料製作的,那麼應該把它設計成能被分解成有清楚標識的各個部分,從而被回收。回收場所應該隨處可見,並且關於哪些能回收、如何回收的細節性說明也應該列出。不應該出售那些不能被拆解成可回收部件的商品。如果必須要製造難以回收的產品,那一定要有特殊執照才能銷售。

7. 學會靜坐

你想拯救環境麼?首先學會安靜的坐着。如果你能在小房間裡呆上一天,就像健身、瑜伽、冥想、閱讀寫作,以及同別人好好聊聊你讀的書、做的事,那麼你就對保護環境盡了一己之力。多進行一些有意義的聊天,陪你的孩子一起玩,好好享受生活。這樣你能節約的能源量會超出想象!

多數人就是不能適應這種生活方式——坐在那兒,靜靜地閱讀一整天。然而,兩小時的瑜伽和三小時的閱讀比開車去商場看電影、過度消費要更有意義。如果我們從小學起就養成整天靜坐與嚴肅生活的習慣,我們就已經解決問題的一半了。

8. 重塑消費文化

消費文化必須被嚴肅整改。貫穿我們社會的購物慾必須受到環保與節約主張的阻擊。摧毀我們意志的消費主義,必須從幼兒園起就成為學校熱議的中心話題。我們需要構建一個與之抗衡的“保護文化”。

9. 如果必須砍樹,請務必植樹!

如果你要砍下一棵樹,就必須重栽一棵樹。這是一個簡單的規則,但我們必須嚴格遵守。我們要記住,建造一座林中小屋並非熱愛環境的舉動。把小溪和草地引入到都市的中心地帶來,讓城市空間變得宜居才更有價值。

10. 創設GDE(國內環境總值)指標

我們對於經濟增長的評估與計算應該把環境因素考慮進來。如果環境被破壞了,國內生產總值(GDP)就不可能正增長。我們需要一個系統來監督和計算地區性和全球性的環境情況,環境數據應該與GDP或股市信息一起出現在每日新聞上。每日和每月的環境情況應該被納入經濟統計數據中,這樣的話,那些有害環境的政策和行為將不再被認為是合理的。

11. 評估環境狀態的全球系統

我們只有創建一個可以評估環境狀態、監測環境變化的精密全球系統,才有可能提出“國內環境總值”Gross Domestic Environment)這個概念。儘管這個數值的計算要涉及很多因素,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在全球喚起這種意識,這一做法極為關鍵。

12. 開啟耗能監控

每一樣東西——冰箱、電視、電腦和烤箱——都必須安裝一個監控器來顯示其耗能量以及對應的能源價格。監控器還能用來顯示家中的耗能總量,以便讓人們意識到我們每天消耗了多麼巨大的能源。

13. 我們必須變得更加物質主義

儘管我們通常為社會上日益增長的物質主義風氣感到悲哀,不過我們從未思考過“物質主義”真正的含義。我們可能認為瘋狂的購物慾是迷失於物質世界的結果,不過很多情況下,我們其實是遠離了“物質”。消費的增加是由於我們很少關注實物的本質,而過多關注他們的數量與價值。我們不再怎麼品嘗食物的味道,而是通過塞在口裡的食物總量,或是食品的價格來積累滿足感。解決的辦法在於回歸物質世界、日常世界的本性,學會釋放掉無限消費的需求,轉而欣賞那些日常物品和簡單食物。

14. 自主產能(創造自己的能源)

儘管技術並不複雜,但當前個人仍無法往高壓輸電線中補充能源。我們只是被動的電力消費者,因為自己也從不明白電力是怎麼被消耗的。將健身單車連接到太陽能板或電網上,以便將能源返還回去,實現家庭用電的自給自足——建造一個這樣的系統應該不是難事。事實上,如果你回報的電量超過了你所消耗的,並獲得5美元或10美元的獎勵,用太陽能電池板或其他手段發電可能會成為流行的興趣愛好。然而,目前這樣的方案甚至沒人考慮。

15. 針對中上層階級的環保運動註定失敗

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大鬧劇之一就是試圖喚起富人階層的環保意識,這無異於與虎謀皮。除非環保運動能獲得廣大工薪階層的支持,並且讓底層民眾明白環保的價值,不然它的影響就非常有限。新興的綠色經濟就不應該以中上層階級為首要目標。電動力車應該比燒油汽車售價便宜,而且公共交通應該按需提供,而不是基於當地的平均收入水平。


我認為,單憑一部法律,或者一個總統,都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解決問題的唯一途徑或許只能是“從我做起”。“我”可以善待每一個人,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杜絕生活中的浪費、尊重勞動者,因為從整潔的街道到餐廳盤中的食物,都是他人辛勤勞動的成果。“我”應當關心環境,讓環保成為每日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會同他人交流感受。這,就是第一步。

“我”永遠不對他人抱有敵意,即便是強烈反對我的人。“我”應當盡我所能勸說每一個人都加入到建造美好社會的團隊中來。

就好像做義工,雖無法幫助到每個人,但是幫助一個是一個。你的想法無法改變每一個人,但是一千個人裡面只要有一個人被你說服,那就是勝利;若你心存理想,與其每天怨天尤人、責怪領導不濟、政府無能、將錯誤歸咎於他人,不如從自身開始改變。

我希望你們能明白,若想要走向卓越,想要帶着樂觀和希望,創造出一個嶄新的社會,一個足以對我們的人生產生積極變化的文化,認識並理解我們當今所面臨的挑戰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我們無法讓我們面對的問題瞬間消失,但是我們能夠用積極樂觀的精神和希望對待這些問題,一步一步地進行改變。

學會尊敬勞動人民的另一個方法是跟他們噓寒問暖。問問身邊的廚師、清潔員與司機,他們何時上班和下班?他們的工作中有何難處,有什麼特別有意義的事?他們的夢想和希望是什麼?和我們周邊的勞動人民充滿敬意的交談能真正改變我們的社會,這甚至是頒布幾條法律條文所做不到的。這些行動不花一分一文,但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文化,給我們帶來一片新天地。就像我朋友安娜貝爾·朴(Annabel Park)所做的,你甚至可以採訪你身邊工作的普通人,然後記錄下來他們關於世界、家庭與夢想的看法。這樣的交談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與我們自身。

我的另一些決定是頗具爭議性的。例如,我旅行時從不坐頭等艙或商務艙,這一決定就偶爾會冒犯到我身邊的人,因為這會讓他們為難,他們把這樣的奢侈看作是創造經濟價值的合法過程。我並非要求所有人遵從我的想法,不過我要說的是:當前世界的社會分化已經過於扭曲、過於失去平衡了,所以我絕不會再遵循社會階層分化的規則了。我可能之前有一段時期也能接受頭等艙和商務艙,因為那時的整體社會環境還相當平等。今天這樣的平等已經消失了,而我們必須有力地主張更多的平等。

最後,我們應該牢記,沒有想象力就不可能做出有意義的道德行為。一個人必須具備豐富而強大的想象力去理解,一個人的行為對其家庭和社區所產生的影響力。而我們通常忽視這種影響。在一個人能看到自己的輕率行為是如何傷害他人之前,他要花長時間去想象他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其實,我們沒法看到隨手扔出的垃圾最終歸於何處,也不知道龐大人口消耗的自然資源對地球所帶來的影響。總而言之,如果缺乏生動、靈活的想象,我們設想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扮演的角色。每當我們關上燈或拔掉插頭,我們都應該設想這樣的行為的確對自身和世界都是有意義的。

此外,如果你想提出一個替代性方案,想象力是至關重要的。 在有人能擁有足夠的想象力和勇氣來提出替代方案之前,太多的社會問題都不能得到解決。 然而,目前太多的人從小到大隻知道應付平庸的考試、循規蹈矩,以至於他們變得想象力匱乏,不會另闢蹊徑,因此只能困在這個噩夢般的世界。想象力才是通向解放和真正領導力的必經之途。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思想與哲學(10) - “山寨”= 低級動物
2014: 我們的孩子真是越來越聰明了嗎?
2013: 南方報系和新京報全玩完!
2013: 算術基本定理與黎曼zeta函數
2012: 意約與紫荊棘鳥談文學的社會功效
2012: 天蓉:陰謀政治-44-談婚論嫁名字開路
2011: 版主感到事態嚴重, 發出呼籲了。 YDX
2011: YDX, c_y_lo, 你們對相對論很有研究,
2010: 出一道關於光速的小題,看看有沒有人能
2010: 看過神鵰的記不記得末尾華山論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