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中軍:悟性的創新及孩子的例證
送交者: 中國現代哲學家學會 2015年03月16日13:43:5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悟性的創新及孩子的例證

中軍

2015.3.16

創新,人人都想,也都會,但人人又都把握不定,琢磨不透。那些難得可貴的創新火花的蹦出,往往都是在不經意的一瞬間。這瞬間閃現出的靈動,在《論範例》裡被明確地叫做“悟性認識”。

在《論範例》看來,“如果‘創新’是一邏輯過程,則遲早可以讓機器來完 成。很顯然,機器是有限的事物,而創新是無限的事物。機器顯然不能克服自身的有限性。從邏輯上講,只有無限事物才能‘match’無限事物。所以,這個創新的能力, 只有留給人的思維來解決,因為‘只有思維具有無限和絕對的本質’。這就是‘創新不可能是邏輯過程’的哲學判斷。”這便是《論範例》有關悟性認識的特殊之處。

首先,這種“悟性認識”不同於佛教、基督教的“靈悟”等說法,是作為經典哲學中,知性認識,理性認識之外的第三層認識能力,也是最高的認識層次。理性認識,是基於知性認知,但又更高級的認識能力。理性認知的特點是將感性材料,既知性認識,用康德的“範疇”概念加以整理,而產生更可靠的知識。自然科學的基礎,就是理性認知。

“在經典的哲學中,人類的認識能力發展,停止在理性認知。哲學上的認識論,不應該滿足於為科學提供了基礎而停止。事實上,理性和邏輯的認識的核心弱點是,即使在科學上,它也並不能提供新發現所需要的認識能力。因為,如果理性和邏輯能找到發現的渠道,機器有一天就會取代人腦,人就會逐漸失去存在的意義。正如愛因思坦談相對論所說:科學的發現“沒有一條邏輯道路”。而這種發現的能力,就是悟性認識的來源。”

其次,悟性認知,是產生“新的形象思維”的時刻。其特點是突然性,迅速性,升華等特點,所謂“來的快去的快,倏忽既逝”。你抓不住它,它就跑了,不知猴年馬月“君 再來”。

悟性認識,“必須基於理性認識,但又必須高於理性認識,因為它必須‘窮盡’悟性認識的要求,而且不能與理性相矛盾。也就是,悟性認識必須跳出理性認識所規定的範圍,框架,是一種‘OUT OF BOX’的思維方式。用中國的比喻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樣的感覺。如果說理性認識是‘單一’性的邏輯思維,是一個一個方法的嘗試,是‘線性思維’方法,那末,悟性認知,就是‘多線並行’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混合併用。是在頭腦中的愛因思坦相對論的想象實驗,它不拘泥於個別的具體實驗操作。”總之,悟性認識是思維“直接,準確,正確”地抓住事物的本質的認識能力。

以上請參見《第三篇 範例認識——悟性認識》。

不管《論範例》對悟性規定與解釋是否妥當,但有三點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明確地規定“悟性”為一個認識階段。把人的認識規定為三個層次,即感性、理性與悟性認識,說明 “因果邏輯”不能到達對世界本體的認識,這個認識只有超越理性的範圍,由更高級的“悟性認知”才能達到,因為“理性的知識都局限於“條件性”,都在時空的限定範圍,理性天生的局限,解釋不了人類探索中“發現機制” 的心理現象”。由於語言只是理性認識的表達形式,所以用語言表達不出什麼是禪,什麼是情。這種悟性認識的規定,有可能很好地說明情、藝、禪之類的非語言、非邏輯等認識內容及其發生,有可能很好地理解科學與宗教、宗教與哲學、哲學與創新的關係問題。

二是挑明悟性有特殊功能,即直接認識因果關係,由效果過渡到原因,由原因過渡到效果。這就是說,在“悟性階段”的世界,不再是外界與內心兩個分開的世界,也不是一對類似的世 界,而是一個完整唯一的世界本身,有如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畫面,而這是心靈直接產生出特有的,新的圖像,新的形象,直接進行思維和判斷,不是感性直觀,不是語言,更沒有邏輯與規則。這有可能解釋創新過程中,人們往往是意識不到、把握不住的。

三是強化悟性的非語言、非邏輯性,即一方面說明創新思維不能僅僅是依據語言來產生及其進行的,另一方面說明語言不能完全表達出、描述出意念的感受的。這就是包括許多宗教人士人在內所說的 ,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不能談論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從莊子、禪宗到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德里達等對語言的困惑,攪動着後人對語言的不信任,甚至導致了他們發動了對於語言神聖性的破壞與攻擊,就是因為語言不能完全表達生活的實在。是的,現實中,人的生活意義及其世界不是就在符號之中的。

悟性思維為何能突破語言邏輯的邊界呢?

本性上還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人要追尋內在心靈的自由境界,這是他的生命形態,不可為語言及文化習性所圈定。如禪宗,為了獲得這樣的生活體驗,禪不得不藉助虛妄的語言來實現這種生命的境界性。所謂的 “因指見月”、“驀首闌珊”等等表述的隨意性,都是為了藉助一套權宜的語言形式來超越語言的限制,或以形象直入啟悟,或用公案典故棒喝,或背謬常規語法,或懸置概念邏輯,製造大量“無理”的語言迷惑。這種對語言、邏輯徹底“忘言”、“除故”的方式,與分析哲學的清楚命題、消解語言的努力都是一致的。對這中境界性的在乎,可能就是海德格爾為什麼強調人是唯一能夠並得到敞開的存在物、維特根斯坦為什麼從人工語言學派轉向自然語言學派的緣故吧。甚至,整個20世紀以來的各種藝術、文學現代流派,都是為了徹底取消任何語言、邏輯的限制,追求審美經驗和形式的絕對性,借用這種絕對性,進到直覺體悟的世界中來,從而獲得日常性的個人的生命形態的體驗。所以,悟性認識,原本上應該是這種自由境界性的釋然。

悟性所以這麼執着,就在於現實的人擁有着太多太多的欲求,不僅要了解什麼是真,還想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情,因為每一個人都使這些、這樣的擁有,哪怕是文盲,而人們、那怕是大思想家又常常又都說不出,“為什麼我們會擁有而又懼怕?為什麼每一個人都擁有而任何人又都借用語言說不出?”所以才有了“佛說不可說”的說法,其實是因為愛、情本身這類本身的東西與真的性質不同,不是語言能充分表達的,需要非邏輯非語言的悟性認識。

那麼, 這種悟性認識有產生的根據嗎?

悟性,不論怎樣的非語言化,都不能離開人的記憶、聯想、想象、抽象等思維能力。離開了這種能力,任何悟性思維都是不能進行的。如果沒有發達的認知能力,那浮想聯翩的思維能發生嗎?那恍恍惚惚、奇奇怪怪、延延綿綿的思緒能夠存在嗎?沒有這個心理基礎,任何生命的意義衝動、意志的感悟追尋都不能存在,不管哲學家們怎樣論證也沒用。但是,問題在於,僅有這些思維能力,也是不能生出悟性思維的。

有些靈長類動物具有低級形式的感觸能力,如記憶及簡單的感知能力,但它們卻不能產生悟性。如同一個初生嬰兒,也具備了人所特有的基本思維能力,可他在獲得文化知識之前,為什麼只能懵懵懂懂而沒有靈明之心呢?為什麼不能思如泉湧呢?為什麼不能從一個思想到另一個思想、從一種情懷到另一種情懷的思索呢?這些說明,悟性在認識發生的過程中,還需要有另外的東西參與才行。

在研究認識發生上,皮亞傑的貢獻很大。他的發生認識論曾論述過,人的認識是一個發生的過程,而不是一開始就具有了成熟的認識,是從幼兒階段逐漸建構起來的。在不同的認識階段上,認識建構的方式、人的認識能力都是不同的。他認為主要經歷了如下幾個發展階段。

1、感知協調階段,從從出生到兩歲左右。這時的幼兒沒有任何自我意識,沒有主體與客體的區分,即沒有我與非我的區別。這個時期的認識活動是建立在感知活動之中的。這種感知活動完全以自己的身體為中心,把一切事物都與之聯繫起來。從18個月到24個月左右,主體的活動被協調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意識到自己是空間中諸種客體中的一個。雖然這還只是在實物水平上進行的,這表明他已經在某種程度上擺脫了原來的自身身體的中心化,並且具有了主動性。主動性的主體與客體分離,證明了思維先於語言。

2、前運演階段,從兩歲到六、七歲左右。這個階段發展的結果,是兒童能夠運動概念符號來進行思維和描述世界,建立了初步不完全的邏輯結構。對於外部客體的協調導致了因果觀念的出現,表現為兒童總是問“為什麼”。此時的孩子思維是定向的,不具有可逆性,不能同時考慮到兩個方向,也沒有守恆的概念。比如,在一個場合看見A小於B,另一個場合看見B小於C,他不能由此推論出A小於C,只有把它們同時擺在一起他才能夠得出這個結論。此時孩子的思維還具有直觀的特點。這也證明直觀先於抽象。

3、具體運演階段,從六、七歲到十一、二歲。這個階段的兒童已經能夠進行邏輯運演,雖然是在與具體事物相聯繫的情況下進行的。孩子處理問題時,在時間方面,可以同時考慮到兩個方向,能夠把過去與未來聯繫起來,能夠進行預見和回顧;在空間方面,整體不再是一個無聯繫的集合體,而是相互連續的客體。但是,邏輯運演的特點是還沒有與具體的內容相分開,即還沒有形成純粹形式的邏輯運演。這證明內容先於形式。

4、形式運演階段,從十一、二歲到十四、五歲。這時孩子能夠進行純粹的邏輯運演,而無需藉助於具體的事物,能夠進行純邏輯的運算,即能夠處理符號之間的關係,而不考慮符號和命題的具體對象。運演也具有了超時間性,不再是處理處於前後關係中的具體事物,而只處理抽象的因果關係。此時孩子的思維完全從自己的身體活動中解放出來,理性思維能力形成了。這證明思維在認識事物中,可以憑藉想象來寓意、構造事物的意義,並通過意義的賦予,創造滿足自己的新事物。這種新事物的觀念就必然需要悟性的參與.

從皮亞傑的發現可以看到四點啟發。

第一,兒童認知的原始性,說明不管悟性認識多麼高深、複雜,都可以追溯到人的童年時期,並且孩子的認識能力不是簡單地由語言、邏輯訓練造成的,而是由自我調節和同化兩個方面形成的。調節能力存在於包括染色體在內的機體的所有水平上。這是認識發生的生物學基礎。由於這種調節作用的存在,在認識發生的不同階段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認知結構,以適應外部的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同化”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化的存在使主體能夠對於刺激做出反應。同化能夠把外部的活動內化為內在的邏輯形式,能夠對內外行為進行組織,把經驗內容同化為思想的形式。通過這兩個方面的作用,認識過程不斷得到發展,生產了新的認識結構,以與外部環境產生同步性的適應。所以,孩子的悟性能力及其新意識的培養,特別是幼兒階段的教育,不能追求智力單一地增長,包括盲目的讓孩子死記硬背的唐詩宋詞的。

第二,兒童認知發生的過程性,說明孩子不同階段上所產生的認知能力是不同的,這種不同既包含水平上具體內容的不同,也包括構成方面的不同,兒童在某個階段上只能理解一定的現象和知識。所以,對於兒童的教育,既不能採取一刀切的態度,把所有的知識都灌輸進去,應當採取分階段、由低到高的方式,也不能過早開發,拔苗助長。否則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對兒童也是一種傷害,悟性認識及其新意識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

第三,兒童認知發展的內化性,說明孩子的思維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組織的,在活動和具體運算之間有一個表象思維和直觀思維的過渡階段,其中符號化活動起了重要作用,它使兒童種種的感知運動圖式內化為表象,並且學會了語言。所以,這一方面證明兒童在沒有掌握語言以前,通過同化和順應以及同化過程的逐步複雜化,掌握了類和關係,由此說明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是平行的,但並非同時發生,思維並非起源於語言,語言有助於動作的內化和認識的符號化及形式化;另一方面說明語言的重要性也越大,語言是交際工具,能起強化作用,當兒童的思維達到運算階段時,思維和語言就相互聯繫、相互同化和協調起來。思維結構越精細就越需要更多的語言參加,高級形式的運算結構是用語言來表達的。由此可見,悟性認識可以非語言、非邏輯地影響着孩子的思維。

第四,兒童認知發生的成熟性,說明悟性認識會以直觀的形式來影響思維,跳出就有框架的限制而產生創新意念,必須與文化的意義進行整合才能發生。如果從哲學上看,皮亞傑最大的貢獻,在於說明了認識既不是起因於一個有自我意識的主體,也不是起因於已存的、能把自己烙印在主體之上的客體,而是起因於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且這種作用發生在主體和客體之間作用的過程中。所以,悟性認識,不管有沒有語言、邏輯的色彩,但一定得有作為環境、社會群體文化的客體參與。

悟性的迸發,固然得有生理系統的衝動,但離開了文化的意識,離開了文化的意義,純粹的生物本能,純粹的心理機制,是不能進行任何有價值、有意義的聯想、想象、推理、判斷的,也是不能進行任何人生追求的感受、體驗、領悟活動的。沒有人生的意義追尋,天上的雲地上的風,日月星辰,花開花落,人事滄桑悲歡離合,這一切能進人的記憶、回憶、聯想和想象,但人們便沒有足夠的衝動力量,推動思維衝破語言、邏輯、經驗、習慣定勢的限制,把對於對象的記憶、回憶、聯想和想象變成為對自己生活的價值感受、體驗、領悟的活動,更不能使人們通過這種領悟活動,把自己追求的善良、審美意念加到對對象的價值肯定中。那麼,即使整出來一些新東西,怎麼可以算為有意義的創造呢?

也許,這裡就涉及到了網友老幾曾提出的問題:“比如中國農民都能夠人造雞蛋,你敢說這不是創新?”

如果要深入思考悟性認識,我們至少有兩點還需要進一步考慮,一是當人們使用同感性相對、特別是置於悟性之下的“理性”時,這個對理性的規定是出在什麼邏輯的關係中,就是說,使用者是在日常生活的習慣上出發的,還是站在概念本身的關係上的;二是既然悟性認識不是語言的,不是邏輯的,那是什麼的? 在回答三聲關於Saussure論述“語言(language)有兩個分別被名之為‘Langue’與‘parole’的‘層面’”時,我提到了從佛洛依德的“深層無意識”、到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再到佛洛姆“社會無意識”等關於心靈衝突的研究,看看能不能在心裡本能地發生過程中,為語言與非語言、邏輯與非邏輯的相互作用為悟性認識、從而為創新機制找到一些根據及其理解。


0%(0)
0%(0)
    謝謝你的評論和提示  /無內容 - zhongjunw 03/21/15 (388)
    謝謝你的評論 - zhongjunw 03/19/15 (167)
  很好的探索!有一個簡單的例子。。。。 - 風中樹葉 03/17/15 (461)
    一點淺見 - 風中樹葉 03/17/15 (445)
      只這一句就足矣 - zhongjunw 03/17/15 (513)
        參禪也是多年點滴的積累 - 風中樹葉 03/18/15 (372)
    風中樹葉: 你好,謝謝你的鼓勵, - zhongjunw 03/17/15 (486)
    高人啊!請到《中哲會》討論  /無內容 - hare 03/17/15 (455)
      兔兄過獎,我會一直關注中哲會。  /無內容 - 風中樹葉 03/18/15 (395)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4: 範例 - 是如何產生“飯粒”的(I)
2013: 人民不是個好東西(3)--人民的國家是
2013: 重新定義並測量美國、日本和中國的失業
2012: 一個電子同時通過雙縫的說法屬於概念錯
2012: 談「一個電子同時通過雙孔」的問題
2011: 福島核電站氫爆炸的氫氣哪裡來(原創)
2011: 日本核危機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2010: 突然想到諾亞方舟的一個問題,與信徒們
2010: aa881:再談溫家寶談話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