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牛津、劍橋和學院制度
送交者: 佚名 2005年02月08日11:09: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文章來源: 思想者

牛津劍橋和北大清華,大有一比。

牛津比劍橋老,北大比清華老。牛津長於文科,劍橋工於理科。北大文科雖然比清華好得多,但是清華會搬出四大導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和趙元任,“是是是”,北大的學生爭辯到,“他們都是大家,可那是90年前的事了,你看看現在,一個季羨林,全清華的文科也不是對手啊”,清華學生遂無言。可是還有清華的學生撰文調侃,“羨林先生,廟之重器也,。。。。。。重器若逝,廟將傾焉。”一半是調侃,一半是嫉妒。牛津一直自豪於和皇家的關係,以及多少個首相受教於牛津-包括現任的首相布萊爾和克林頓,劍橋則強調和下議院更密切,是人民的大學。北大和清華比較,似乎更熱衷於政治,北大的學生喜歡慷而慨之,有滿腹的經綸和方略,可笑的是政治局似乎沒有北大的同學,清華的倒是有。北大還喜歡說自己是朝廷赦建,清華是美國援建,似乎隱隱想告訴大家,自己是正房,清華是偏房。。。。。。

不過和牛津劍橋的競爭比較起來,北大清華的競爭算不了什麼。牛津和劍橋在所有的方面都競賽,當然首要的是誰是英國或者世界最好的大學。據說,在英國如果你告訴一個牛津的畢業生你剛剛考上了劍橋,他會恭維你:祝賀你,你上了英國次好的大學。反之亦然,劍橋的學生也會這樣恭維你。北大和清華則每年公布各自錄取的狀元,然後各自聲稱錄取了全國55%的狀元,還好,不是100%,各自給對方留了面子。牛津和劍橋的競賽,是英國紳士之間的“費厄潑賴”,不傷和氣,但是面子總是要掙的,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划船比賽,已經進行了149年,明年春天是150屆。牛津劍橋的划船賽是英國三大賽事之一,另外兩個是足總盃和溫布爾頓網球賽,每年的春天,這是牛津劍橋之間的頭等大事,在泰晤士河上,兩岸是如潮的觀眾,頭頂是直升飛機在盤旋,BBC直播,可不能隨便輸。每年過後,輸的一方正式挑戰另一方,好讓遊戲不中斷,今年劍橋以半英尺輸掉-實際上如果以船尾算,劍橋贏了-所以明年劍橋挑戰牛津。據說北大清華也比賽划船,開始很熱鬧,還曾經邀請過牛津、劍橋、哈佛、耶魯一起比,現在好像中斷了,我們的比賽沒有長性。我告訴一個劍橋的舵手,一個瘦瘦的女孩-當舵手胖了可不行,光喊號子不划槳,隊員不高興,劃不動-明年可能到中國比賽划船,她眼珠子差點掉下來,“中國,那是一個神奇的國家啊,我還沒有去過呢!”不知道現在比賽還有沒有。剛開學,我去踢足球-當年我是一條好漢,現在廉頗老矣,尚能跑動,以鍛煉身體為主-收到球隊的一封郵件,列舉了踢球的種種事務,最後是:“即便我們踢得不好,至少我們可以品嘗打敗牛津的樂趣”,我不禁大笑,原來我還在猶豫,現在鐵心加入了,不過今年是否還有打敗牛津的樂趣,我不敢說,看者那些笨拙的隊友,覺得懸。我們的上一年級師兄主客場全勝,為此他們到酒吧好好慶祝了一番。

和北大清華不同的是,牛津劍橋有學院制度。

英國人發明了很多莫名其妙、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制度,讓人啼笑皆非。我星期天一早去小賣部買東西,順手拿了一瓶啤酒,去結帳,剛要付款,售貨員一把從我手裡搶過啤酒,彷佛害怕我跑了,然後說,我不能賣給你啤酒,星期天早上10點鐘前不能出售啤酒,現在差10分鐘到10點。我不禁大笑,問為什麼,旁邊的幾個小伙子也笑了起來,她嘟嘟囔囔地解釋,我也沒有聽明白。你想想在中國肯定行不通,如果我10點鐘前去買啤酒,售貨員會告訴我,國家規定不能10點鐘前賣啤酒,但是她仍然會賣給我,然後讓我把啤酒放到包裡面,不要讓人看見就行,如果工商或者公安檢查查出來,就說是醋。。。。。。

電視稅是另外一個可笑的制度。在英國看電視繳稅,120鎊一年,我收到過一封信,告訴我如果我有電視,請趕緊繳稅,否則我“可能被恪以1000鎊的罰款,以及一個丟人的名聲,還可能被法庭傳喚”,並且建議我,因為我是一個學生,可以只買3個季度的稅,“因為學生一般有個長暑假,可以節省30鎊”。這種制度在國內更行不通,因為法律規定,只有收看CCTV的節目才需要繳稅,其他的頻道不用,執行起來的成本太高,你想想,執法大隊的隊員們,首先要知道誰沒有繳稅,然後敲門進入,然後再查看是否在看CCTV的電視,如果有遙控器,幾乎是不可能的,我早換台了。即使我被逮個正着,我也會爭辯,剛才是一隻貓踩了一下遙控器,不是我換的,“貓呢”,“貓上房頂了,不知道是誰家的。。。。。。”。但是這個規定竟然在英國執行了,真是不得了。

學院制度是其中最莫名其妙、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制度,可是在牛津劍橋已經運行了1000年,似乎還要繼續下去。大致說來,在牛津劍橋念書,你不僅屬於一個系(或者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所等,都是學術單位),還屬於一個學院。事實上,作為一個實體的劍橋大學,基本不存在,存在只是學院和系的聯合體。“學院,簡單的說,就是宿舍”,這是凱思學院的前院長,李約瑟教授說的,簡潔,而且略帶幽默,可是學院遠非這麼簡單-中國的大學也有宿舍-但是對外人很難講清楚,所以李約瑟教授的話是回答外人的最好的答案。順便說一下,李約瑟是化學博士,可是最著名的研究卻是中國文明史,他去過一次中國,從此後一直想回答,為什麼領先了1000多年後,中國落後了。在英國如果你說是牛津劍橋某學院的院長,其他人會肅然起敬,學院院長在英國地位大概比省委書記在中國的地位高。李約瑟在世時劍橋是世界研究中國的中心之一。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類比是:學院是武林中的門派,例如少林寺、武當山、峨嵋派等,而系,是劍術、刀術、棍術協會,也就是劍協、刀協和棍協,劍橋大學是中華武術總會。我們知道,在少林寺中,有人練棍、有人練刀、在峨嵋派中,有人練劍、有人練刀;在劍協裡面,有峨嵋的,也有武當的。在學院裡面,有人學習化學,有人學習文學,有人學習地理,在系裡面,有的來自國王學院,有人來自三一學院,有人來自耶穌學院。如果中華武術總會召開劍術大會,練劍的自然最感興趣,但是練刀的不妨去觀摩,有些天才的刀客可以從劍術中領悟刀的妙用。有的門派以劍術見長,有的門派精於刀術。在學院裡面,則是各有個的特點和優勢。在武術上,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但是畢竟要領進門,所以學院在本科生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僅僅是提供宿舍,本科生需要和導師定期交談,可以交談任何的內容,從學術到生活。據徐志摩稱,當年他在國王學院,是一個訪問者(關於學院內部學生、導師的三六九等和分類,以及對應的黑袍子,只有在學院工作10年才能搞清楚),導師和學生談文章,談修辭,談卷子,一邊談一邊吸煙,一邊薰陶,於是天才就被點燃了。他說的大抵不錯,只是現在的導師可能吸煙的少了。

為什麼先賢們創立學院制度呢?難道他們不知道這麼運行的成本高嗎?只有系,豈不簡單?但是學院自有學院的妙處。那些先賢們堅信,對於大學的青年們,最好的學習是青年本身之間的交流、辯論和探討,然後是導師的引導,學院為青年們提供了最好的交流的場所,他們一起吃飯,一起起居,一起討論。在國內任何大學,學生很難在宿舍遇到一流的文學評論家,一流的物理學家,一流的電機工程專家,大家遇到是自己領域內的同學,下課上課都在一起,這顯然是極大的浪費,為什麼經濟系的同學不能和建築系的同學住在一起呢?“這很難管理”,一位大學輔導員可能這麼說。是的,這比住在一起難管理,但是,大學管什麼呢?大學生需要那麼多管理嗎?那麼跨學科的交流真的這麼重要嗎?是的,在此不論證。另外一個學院的優勢是,他們是獨立的實體,不受校方的干涉,具有經濟的獨立權,可以支付他們招聘的導師,這保障了學術的獨立和自由。一個附帶的好處是,你在學院也有一批的校友,這無形中把校友增加了一倍,誰都明白同學在職業生涯中的重要地位。

但是學院的弊端是官僚和守舊,以及低效。前幾期的學生周報(一個獨立的報紙,不是官方學生會的機關報,不是清華大學的“新清華”之類的無聊的報紙)報道,因為聖約翰學院入不敷出,準備提高學生宿舍的住宿費,學生們不幹了,他們說學院的財政危機是因為他們的財務管理有問題,不應該由學生承擔,應該提高管理水平,如果上漲住宿費就罷課。罷課不罷課我沒有留意,在市中心各種遊行多了,我也管不了那麼多,警察也不把遊行當回事,維持秩序就行,最近的遊行是反對新建一所實驗室,因為該實驗室拿猴子做試驗,猴子很痛苦,但是有人爭辯說,如果猴子不痛苦,我們就沒有新藥,人就會痛苦,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我也不知道新的實驗室建了沒有。據學生周報報道,“大概有1000多人參加了遊行,遊行限制在法律和秩序內,組織者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但是現場的警察說,大部分人遊行是湊熱鬧,有些人是去買菜而順便遊行,因為他們還隨身帶着菜籃子。。。。。。”翻了一下本期學生周報,說聖約翰學院準備出售自己的藏品,一批名貴的油畫等,以彌補財政虧空。看來如果不改革,不與時俱進,和大英帝國一樣,牛津劍橋的學院制度也會煙消雲散。

思想者說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外文毛盤和余秋雨
2003: 中國教育存在嚴重失衡問題
2002: 駁“關於完善制度”
2002: 學術工作的評判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