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著名的教育家
送交者: 華莉斯 2015年09月12日08:14:39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盤點歷史上的那些著名的教育家

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


《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

《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師,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橋梁,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的第一位職業教師——孔子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時間,是從事傳道、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一整套正確的學習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遠影響的教育思想;樹立了良好的師德典範。


孔子的教育活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自開始辦學,到去齊國求仕之前,約7、8年時間。這一階段他的的門徒還不大多,但是辦學有成效,在社會上已經有了較大的名聲。在這一時期,孔子的學生中有比他只小6歲的顏路(顏回之父),有比他只小9歲的子路。子路幾乎是終生陪伴着孔子。


第二階段:自37歲(魯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從齊國返回魯國到55歲(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周遊列國之前。這一階段共計18年的時間。這18年中,孔子雖然有4年多的時間在做官從政,但並沒有停上授徒。這一階段是孔子教育事業大發展的階段。他的教育經驗越來越豐富,教育水平越來越高,名氣越來越大,所收的弟子越來越多。除了魯國的學生之外,他的學生中還有來自齊、楚、衛、晉、秦、陳、吳、宋等國的求學者。孔子的威望已經樹立起來。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顏回、子貢、冉求、仲弓等,大都是這一時期進入孔門的。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後來跟隨他週遊了列國,一部分從了政。


第三階段:自68歲(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周遊列國結束回到魯國,到他去世,共5年時間。這時,他雖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但魯哀公、季氏最終並沒有任用他。他雖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時也發表一些政見,但沒有人聽從他的意見。他把精力集中到辦教育與整理古代文獻典籍上了。這一時期他的學生也很多,並培養出了子夏、子游、子張、曾參等才華出眾的弟子。這幾個人後來大都從事了教育事業。對儒家學派的形成與發展,對孔子思想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在周遊列國的十四年中,也沒有停止過教育活動。他在衛國、陳國先後住了數年的時間並沒有從政,弟子就在身邊,師生之間不可能不進行學術研討。他帶着弟子到列國去週遊,本身就開闊了這些學生的眼界,他們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練。這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孔子一生從事教育事業,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現突出的有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在語言方面表現突出的有宰我、子貢,辦理政事能力較強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獻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對於當時政治,尤其是對於孔子思想的傳播,對於儒家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學生們對老師非常崇敬,當有人誹謗孔子時.學生們站出來為孔子辯護,捍衛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幾乎是終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勝於父子兄弟。


孔子死後,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弟子們以對父親之禮儀對待孔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在孔子的墳前蓋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墳6年。中國歷史上創辦私學的先行者,第一位職業教師,得到了弟子們的衷心尊敬。


中國的教育家:孟子

《孟子》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又字子車、子居。孟子與孔子合稱孔孟,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父名激,母仉氏。字號在漢代以前的古書沒有記載,但魏、晉之後卻傳出子車、子居、子輿等多個不同的字號,字號可能是後人的附會而未必可信。生卒年月因史傳未記載而有許多的說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譜》上所記載之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較為多數學者所採用。


在十五、六歲時到達魯國後有一種說法是拜入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下,但根據史書考證發現子思去世時離孟子出生還早幾十年,所以還是如《史記》中所記載的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的說法比較可信。孟子本為“魯國三桓”之後,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是後世母教之典範。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着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孟子》一書,在漢代就被認為是輔翼“經書”的“傳”,和孔子的《論語》並列。


至五代,後蜀主孟昶下令將《易》《書》《詩》《禮》《周禮》《儀記》《公羊傳》《穀梁傳》《左傳》《論語》《孟子》十一經書寫刻石。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年),《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大學》和《中庸》被認為是孔子弟子曾參和孔子之孫子思的著作,這樣,《孟子》一書便與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至順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在明清兩代,官方規定,科舉考試的八股文題目必須從《四書》中選取,要“代聖人立言”。於是,《孟子》一書便成了明清兩代士子們的必讀書了。


理學宗師——朱熹

朱熹(11309.15-12003.9)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遁翁、逆翁,別號考亭先生、紫陽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南宋時期,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後隨母遷居建陽崇安縣。晚年曾在撫州定居,遊歷甚廣。南宋詩人、哲學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


紹興十八年(1148)進士,初任泉州同安縣主簿。任滿後,請求為祠官,潛心理學研究,四處講學,宣揚他的“太極”即“天理”和“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思想體系,成為程(指程顥、程頤)朱學派的創始人。淳熙二年(1175),與陸九淵為首的另一學派在信州(今上饒)鵝湖寺相聚,就兩學派之間的哲學分歧展開辯論。淳熙五年(1178),經宰相史浩推薦,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縣)知軍。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鹽常平提舉,來到撫州常平司官邸。


在任期間,他募集錢糧賑濟災民,百姓得以安生。擬調直秘閣,他以捐賑者未得獎賞不就職。宰相王淮以浙東大荒,改薦朱熹為浙東常平提舉。待捐賑者得到獎勵,他才赴紹興就職。後官至秘閣修撰、煥章閣待制兼侍講。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詔賜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淳熙九年,馮去疾提舉江南西路,特建南湖書院(今富奇汽車廠址),以紀念朱熹。慶元二年(1196),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苹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福山》一詩。


朱熹的主要哲學著作有《四書集注》、《四書或問》、《太極圖說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朱熹作為一代理學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注》、《楚辭集注》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回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一代宗師——蔡元培

我國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為發展中國教育文化事業功績卓著。毛澤東稱他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蔡元培出身於商賈之家,少年時期飽讀經史,17歲考取秀才,18歲任塾師,21歲中舉人,24歲中進士,26歲升補翰林院編修。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他認為革新必先培養人才,於是走上倡導教育救國之路。同年9月,他棄官歸里,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二十世紀初,他在上海組織中國教育會,創辦愛國女校和愛國學社,致力於打破封建主義教育,為反清革命培養人才。1906—1916年間,他赴德法留學,為兼通中西文化奠定了基礎。1912年他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總長,對封建教育進行改革,初步建立了資產階級教育體系。


191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後,提出“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對北大進行全面改革,使之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成為研究學術、傳播新思想、培養新人才的基地。“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主張抗日,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對國民黨的倒行逆施,援救了一批革命志士和愛國青年。晚年,為抗日救亡事業奔波,努力促成國共合作。蔡元培的一生,主要以教育和科學作為事業的支柱,為中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功績卓著,影響深遠。蔡元培寫了許多教育方面的著作,後人將其收入《蔡元培選集》、《蔡元培教育文選》和《蔡元培全集》中。


蔡元培非常重視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並舉主張。1912年初在出任教育總長時提出,教育方針為“在普通教育,務順應時勢,養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同年2月,他在《對於新教育之意見》中,提出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項主張。他把教育分為“隸屬於政治”與“超軼乎政治”兩類。隸屬於政治的有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軼乎政治的則是世界觀教育和美育、實利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他認為,兩類五種教育均不可偏廢。為了強兵富國,需要軍國民教育和實利主義教育,但“必以道德為根本”。公民道德即“自由、平等、親愛”,亦即儒家的“義、恕、仁”。


“思想自由”、“兼容並包”,是蔡元培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提出的辦學方針。他認為大學的性質在於研究高深學問。大學是“囊括大典,網羅眾家”的學府,應該廣集人才,容納各種學術和思想流派,讓其互相爭鳴,自由發展。墨守成規,抱殘守闕,持一孔之見,守一家之言,實行思想專制,是不可能使學術得到發展的。


他說:“對於學說,仿世界各大學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主義。”“無論何種學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達自然淘汰之命運者,雖彼此相反,而悉聽其自由發展。”“對於教員,以學詣為主”。他要求學生要“以研究學術為天職”,“砥礪德行”,“敬愛師友”;鼓勵學生兼聽不同學派的課,進行獨立評判,並大力支持學生成立各種學會和研究會,培養學生自由思考和獨立研究學術的能力。


蔡元培的教育主張,能根據本國需要,兼采各國所長,“食而化之”。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中國教育的發展,特別是高等教育的革新,起了推動作用。


現代教育家——葉聖陶

1894年生於江蘇蘇州。原名葉紹鈞,筆名有柳山、桂山、郢、郢山、華秉亟等。1899年進私塾讀書,1907年進公立小學,一年後進蘇州公立中學。中學時期,喜讀外國小說,開始接觸文藝,曾與同學組織詩會放社。1911年中學畢業,後歷任小學、中學、大學教員,還當過編輯,編過《小說月報》、《婦女雜誌》和《中學生》等刊物。


解放後,曾任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歷任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葉聖陶早在1914年就開始用文言文寫短篇小說,五四運動前後改用白話寫作。


1921年初,和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出“為人生”的主張,並嚴肅認真地進行實踐,這時期的作品有短篇集《隔膜》(1926)、《火災》(1923)、《線下》(1924)、《城中》(1926)、《未厭集》(1928)、《抗爭》、《四三集》(1936),散文集《腳步集》、《未厭居習作》,詩歌集《雪朝》(1922),長篇小說《倪煥之》(1929)等。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暴露和諷刺了舊社會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悲慘命運。在看到興起的革命力量之後創作的作品,則充滿了對光明的熱切追求。


早在1920——1921年間,葉聖陶就為少年兒童創作了《兒和影子》、《拜菩薩》、《成功的喜悅》、《小魚》、《兩個孩子》和《損害》等多篇小詩,這些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充分體現了“五四”以後科學與民主的時代精神,既能教育孩子,又提醒了成人對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1921年冬天起,他致力於童話創作。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這部作品,魯迅在1935年稱它為“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1931年,又出版了第二部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以後,又寫了《聰明的野牛》、《鳥言獸語》、《冥世別》等童話,還創作了童話歌劇《蜜蜂》、《風浪》等。


早期童話,竭力勾畫出一個美麗的人生,一個兒童的天真的國土;不久,意識到與其以意想的美去陶冶兒童,遠不如為他們展露人世的不平。後期童話,一面無情地諷刺、鞭撻反動腐朽勢力,一面熱情地歌頌群眾鬥爭和革命力量。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寫了《一個少年的筆記》,生動地記述了一個少年在成長中的精神世界,想象豐富而美麗。同年,出版了《葉聖陶童話選》。1979年,又出版了《稻草人和其它童話》。作為現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作為當代的“語言大師”之一,葉聖陶在我國兒童文學史上有着特殊地位,是我國現代童話創作的重要奠基人。


國學大師——季羨林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齊奘。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精通12國語言。曾歷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科院南亞研究所所長。


季羨林1911年8月6日出生於山東省清平縣(現臨清市)康莊鎮,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41年獲德國格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南亞東南業研究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中國南亞學會第一屆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一屆副會長,中國語言學會第二屆會長,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第一屆副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第一屆會長。中國民主同盟盟員。


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長期從事印度古代語言文學、印度佛教史、中印文化關係史及吐火羅語的研究。著有《印度古代語言論集》、《中印文化關係史論文集》,還有《大唐西域記》等。


學術研究內容

季羨林的學術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是:“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綜合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張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羨林的學術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個方面:


1、印度古代語言研究: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準》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域內有開拓性貢獻。


2、佛教史研究:他是國內外為數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合起來,尋出主要佛教經典的產生、演變、流傳過程,藉以確定佛教重要派別的產生、流傳過程。


3、吐火羅語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緣經〉吐火羅語諸本諸平行譯本》,為吐火羅語的語意研究開創了一個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對新疆博物館藏吐火羅劇本《彌勒會見記》進行譯釋,1980年又就70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新發現的吐火羅語《彌勒會見記》發表研究論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羅文發現在中國,而研究在國外”的欺人之談。


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遊記》有些成分來源於印度的論證,說明中印文化“互相學習,各有創新,交光互影,相互滲透”。


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編《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域記今譯》,並撰10萬字的《校注前言》,是國內數十年來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東南亞,以及歐、美、非三洲和這些地區文化交流的歷史畫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6、翻譯介紹印度文學作品及印度文學研究:《羅摩衍那》是即度兩大古代史詩之一,2萬餘頌,譯成漢語有9萬餘行,季羨林經過10年堅韌不拔的努力終於譯畢,是我國翻譯史上的空前盛事。


7、比較文學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導恢復比較文學研究,號召建立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為我國比較文學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8、東方文化研究:從80年代後期開始,極力倡導東方文化研究,主編大型文化叢書《東方文化集成》,約500餘,800餘冊,預計15年完成。


9、保存和搶救祖國古代典籍:90年代,擔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兩部巨型叢書的總編纂。


10、散文創作:從17歲寫散文起,幾十年筆耕不輟,已有80餘萬字之多,鍾敬文在慶賀季羨林88歲米壽時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我愛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話家常。”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和崔永元談談轉基因 / 作者:
2013: 杜撰民意
2012: 中國文學離諾貝爾文學獎到底有多遠
2012: “大”字打頭 的 天津話詞語50則
2011: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今年Lasker臨床研究
2011: 方舟子是“先造假再打假再科普”的慣犯
2010: 新版《三國》建議呆子們一看
2010: 問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