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ZT:控制躯体的灵魂与机器灵魂概念初探 纪 军
送交者: hare 2017年01月13日19:02:1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控制躯体的灵魂与机器灵魂概念初探

 

 

 

 

古往今来,人类对神秘的东西也总是向往的,而且还存在着一种恐惧地向往。神秘主义也由此诞生,哲学与宗教也更是它的升华。我们今天来思考一下这方面的严峻问题,但不是神秘的方式,而是科学的方式。

宗教上有一种观念,灵魂与上帝常常是联系在一起。而且支配灵魂的,又好像是自己,又好像是上帝。

哲学上在努力思维着——灵魂是个什么东西?它存在还是不存在呢?承认它存在,似乎不对,反过来认为它不存在,似乎也不对。

科学上,始终以存在且可以实证的试验为依据,来确定事物及规律的严格与正确性。所以常常回避这样捉摸不定的,无法实证的怪谈。

 

一、什么是躯体?

 

人做为一种存在物,被人们认识到:独立的人都有一个独立的躯体。活的躯体可以产生一般人们所认识的运动,也就是自主控制的运动;而死的躯体不能自主运动。这就是人们常常将它们区别对待的原因,活的一个叫躯体,也叫身体;死的一个叫尸体,也叫遗骸。

而一头在森林中倒下去站不起来的大象,可能就是即将变成遗骸的一个躯体。

在河面上,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飘浮的蜻蜓的遗骸,这些都是之前空中飞舞的躯体。

但是,道路上飞跑的汽车,我们不叫它们为躯体。可是,在汽车报废场上,我们看到的许多报废的汽车,我们却将那些报废的汽车叫做汽车遗骸,虽然不够科学,但却能被理解,并被大众所接受。

再有一个特殊的例子,一只从毛毛虫变过来的蝴蝶,毛毛虫算蝴蝶的躯体吗?好像不算,那么毛毛虫的遗骸呢?有人说它没有骨头,所以没有遗骸,对吗?那么,毛毛虫成长中死去了,它有一个尸体,叫遗物还是叫别的?我们暂且还把它叫遗骸。即便它没有骨头,那怕它只有牙齿那么一点骨质样东西,也不妨碍我们将它叫做遗骸。可是它变为蛹,再变为成虫,它的躯体没有了,遗骸也没有了,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解释呢?这里暂且不做细致讨论。

现在给出躯体的说明,躯体是指动物界的一个独立的能够自主控制的活的存在物,且更具体地指其独立的且完整的物理性的整体。今天,同时将这个概念延伸一下,将动物界这个限定扩大化:躯体也可以指自然界或者人造的一个独立的能够自主控制的活的存在物。同时其报废状态的遗留物,则统称它们为各自的遗骸。

 

二、什么是骨架与架构?

 

从对人的观察来看,骨骼是人体的一个重要且核心的组成部分,它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还有连接与保护器官等的作用。是身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而骨骼的整体结构,在分离出身体独立来看的话,就是骨架。骨架是身体中骨骼系统的结构形式的统称,而且更偏重于其整体性的被看待时的对象,而不具体化到某一块骨上面。这个由全部骨骼构成的,而不包括韧带等连接物,以及其它组织的,与身体所相互约束与制约而形成的这种骨骼之间的结构关系,被称为纯骨骼结构关系,也称为身体的骨架结构。

骨架结构被独立出来,可能在离开身体后现实的意义不大,但做为研究的一种形式,它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虽然是身体的一部分,现在,它虚拟出身体后,却可以做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而不再属于身体。这便是我们所讨论的意义。

如果对一只螃蟹来说,它的骨骼是在体外,而不像一般脊椎动物一样。但是,它的全部的甲壳等,独立于身体之外后,所构成的就是螃蟹的骨架结构。

骨架就是骨架结构的抽象描述。它不具体指人的还是螃蟹的,但是却可以概括所有的这类具体结构。它是一个概念化的描述与指代。

当人们在建造房屋时,都会有基础与支柱,以及屋顶,这些是每个建筑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它们也被叫做房屋的骨架,更多的时候却称它们为房屋的架构。

对于任何一个大的系统,都有一些最基本的特征与关健性支撑部分,这些主要部分就被称为该系统的架构,并且它也只是一个抽象,而不是一些具体化的东西。有时也被用来指称部分关健作用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对于一架飞机来说,轮子就不是它的主要部分,而机翼却是它的架构所关心的重要部分。

 

三、什么是肉体?

 

对脊椎动物而言,除去骨骼之后的,所有的剩余部分就是肉体。皮毛可以看做是肉体的附属物。肉体是依附于骨骼结构的,是由骨骼结构所支撑的,这个观点不是医学上的,而是逻辑上的一种抽象。实质上它们相互间有着彼此复杂的联系。而现在我们关心是独立看问题时的方法,是一种假设,一种虚拟的分离。分离后的肉体不含有骨骼和骨质。

而对螃蟹来说,肉体是依附在甲壳内的,同样,分离甲壳后的剩余部分是螃蟹的肉体。螃蟹的皮毛是骨骼的附属物,而不是肉体的。

肉体依赖于骨骼来相对地固定自己的组织结构,骨骼的运动则由肉体的作用而产生。

软体动物没有骨骼,同样有一个完整的肉体结构。

肉体的形态是多变的,骨骼的形态却是相对固定。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观察。

对于不同于宗教与医学的观点,我们用逻辑化的虚拟观点来看肉体的性质。肉体是由许多功能丰富的组织系统所综合构成的,而这些总的功能就是肉体的性质。比如实现血液循环与代谢作用,消化与吸收功能等。

对于非动物的机械性系统来说,有没有肉体,好像问题的提法有些可笑,但我们可以仔细地想一下。动物的肉体是除去骨骼之后的,所有的剩余部分;同时,前面又提到存在一种系统的架构,它类似于骨骼结构;那么,我们不妨假设这些系统架构可以被物理化,这样,架构之外的东西与物理化的架构分离之后,这些部分也可以被看做一种逻辑化抽象的肉体。这些实际上的物理体组成的各功能部分,也形成了逻辑上的肉体的性质。

 

 

四、什么是系统?

 

独立的躯体是系统吗?躯体与系统有什么区别?躯体的概念我们已经在前面约定了,但系统这个概念抽象起来也比较杂乱,但如何能够成为我们所讨论的一个共同的约定呢,这就要加以条件限定。对于人的躯体来说,医学上有多种系统的说法,比如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等。这些系统都是躯体的部分系统,整体的又是什么系统呢?

整体的系统就是所有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作用的综合体,且不可被分割。分割后的多个部分,在独立存活时,被认为是多个整体系统。对这样的整体系统,我们约定它为系统。

同样,对躯体内部的,诸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则称为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由一定的内部组织所构成。

机器的系统如此看来,就更加简单了。如汽车这个无生命的机器,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组成,像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电控系统等。而这些所有的子系统一起共同构成了汽车这个整体的系统。

所有的构成系统的子系统,都是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地被联接在一起,它们可能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子系统也常常被称做系统组织,也被看做为系统的组成部分。

 

五、谁控制了系统?

 

可能大家会认为前面的肉体与骨骼的划分有点太简单化了,而且似乎超级简单了。又好像许多东西没有说清楚,似乎疑虑更多了。比如连接骨头的韧带组织,好像不含在骨骼里,好像它又不属于肉体,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这个呢?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纯骨骼结构不包含韧带,包含了韧带后,骨骼结构就变成了骨骼系统了。它的存在会导致更多的骨块被连接到了一起,而不再是独立分割的。所以,韧带是一种特殊的连接组织。它可以被看做为是骸骨结构的附属物,也可以看做是肉体与骨架相连接并作用的关联物。那么,它的所属似乎存在着二义性。如果做为骨骼的附属物,应该划分到骨骼系统才合适,为什么不那样划分呢?

由于我们对肉体的划分,使用了一个笼统的泛化的一个概念,因此,除去骨骼之外的统称为肉体。今天人们早已经有了更细致的认识,那么骨髓与神经,是不是肉体呢?按前面的说法,又应该属于,可一般认识却不那样。现在,就将它们分开来看,将骨髓与大脑等神经组织统称为神经系统,属于一个受骨骼保护的,连接躯体各部分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将韧带等看作为连接物,构成为躯体内部的连接组织。血液是系统内部的一个循环子系统。总之,肉体是躯体内除骨骼之外的各个子系统的总和。

那么,谁控制了系统呢?

心脏的运动驱动了全身血液的流动,血液流动到哪里,分配多少,似乎不受控制而是按血管的结构与路径分配流动的。其实它们是受身体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所影响或控制的,心脏只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一个驱动中心。

前面讲述了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而共同构成的。各子系统又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着,各子系统可能会有一个自己的中心,也可能是分散的而无中心的。但每个子系统都有其独立的功能与作用。那么,子系统的作用如何发挥呢,谁又影响与控制子系统呢?对子系统来说,影响它的应该是与它紧密相关的一些子系统,而控制它的,应该是能够直接干涉它的功能与作用的主系统,也就是整体的系统。整体系统通过什么方式去控制呢?医学上告诉我们,对于一些子系统的影响与控制是通过激素类化学物质来完成的。运动系统产生的肌肉运动,也是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而在肌肉中激发了化学物质而产生的。

难道是化学物质控制了系统?这样说难免太笼统了,即便是化学物质有这个作用,那么又是谁产生了这些化学物质,又是什么条件导致了它的传递呢?这些物质只是一种信息,或者代表信息的一种传递。它传递的目的就是一种作用,一种功能的实现。

谁产生了这些化学物质,对于不同的子系统,产生源可能是不同的,有的是该子系统外部的组织系统产生的,有的是它内部产生的。对于它传递的条件,则是子系统间或主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功能需要而导致的,那么条件的设定就是其控制的一个手段与方式。神经驱动也是一种方式。

躯体系统的控制就是各系统间的信息传递与条件设定。当条件发生变化时,一系列的响应机制也使系统产生了新的运动与变化。

 

六、灵魂存在吗?

 

传说中,许多人认为是神给了人的身体与智慧,而人是由灵魂所控制的。

在许多宗教与信仰中,这点是很普遍的,但是,多数人却不认为除了人之外的其它生物也有灵魂。似乎灵魂是人所特有的。这也不是说所有的宗教都这么认为。

提到灵魂这个话题,似乎神秘的东西太多了,而且也并非有哪个确定的学科能揭示它。

前面我们探讨了系统的控制,而认为控制是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但是谁来协调这些作用与控制呢,难道只是某系统的一种条件所影响而导致的吗?这些子系统的条件产生是不是还有某种机制呢?比如身体各部位都需要血液,血液也都能够到达各个组织系统。某个部位创伤出血了,血液内部的应急修补机制也被相应地启动了。而比如人的脚步要向前移动,就有大脑控制的周身的协调运动来实现这个移动控制。人可以这样,其他动物也可以。有人说这样的控制不算灵魂,灵魂是更高级的。

那么,我们都知道,所有高级的事物都是有基础的,而且没有任何基础支持时,高级的东西只是一种空虚的幻想。

我们分析了功能作用与控制,那么以这些为基础,是否在其上真的存在灵魂呢?灵魂又是什么呢?

 

七、怎么认识灵魂?

 

原本的系统中的各子系统,相互协调的作用,如果只是系统的一种生存关系,那么,对于整体系统来说,什么支撑并控制了它,它在哪些方面高于子系统,它又如何牵制与影响子系统,并且,整体系统的后面,是否还有另一层神秘的东西?

由于不同的语言,对一个比较抽象而模糊的概念来说,其所指代的内容是不相同的,也就是其内涵与外延还是差异比较大的。对于灵魂这个东西与词,在古代,各种宗教与哲学也在探讨,但是,这些探讨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对象吗?可以想像,很乱,他们似乎又有某些相似,又好像不同,人类历史已经够久远的了,仍然摸不着灵魂的头脑,可是,它却又像一种人们都能理解的东西,开口想说出它,却又表达不清楚不准确,真是有点对它“知道又说不清”。

难道我们是在玩文字游戏吗?不是,我们有点不想用这个概念词,却又不好直接引进一个新词来说明并表达它。由于那样太不准确,又太杂乱了,可是,问题偏偏是人们却乐意接受那种模糊不清的东西。

灵魂这个词在文学中的使用频率应该是比较高,在日常的人际交流中,也是比较常用的。那么,在科技方面呢,好像探索的人多,抓住它的辫子的人却不多,而且越探索越神秘,越探索越没有结果。

我们现在从底层一步步往上走,看看能否走到它的附近,去触摸一下它吧。来揭开它的面纱,看它是否处于很高的地方。

为了认识它,我们需要为每一层铺垫一些相互连通的路径,这样才能一步步往上走,不然会高低不分的啊。

对于最底层来说,可能是子系统的一些小的组织体,乃至细胞体或者角质物等,对它们还需要进行如何处理呢,要去给它们“上颜色”吗?是的,这是必须的,只有将它看清楚了,才能看清它们与其它的关系。这个清楚不是走进去看,而是理出它们相关的组织的连接以及功能关系等。也就是说,要理清它们各底层的内部的组织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的关系和类别。这样我们可以叫一个内部的关系连接为内连基链,将与外部的一个连接叫外连基链。整体贴合上去的连接叫面基链,而束状连接的叫线基链。这只是底层关系的一个例子说明。

在这些基链中,有些是互通双向的,有些却是单方向的,即其上所传输的信息或者物质只是单向的。

而对于一些子系统来说,其可能需要一些再高一层的概念,由于它们与其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不再是基链的关系,而是更高级一点的关系,同时,可能复杂性也更增加了。

对于一个子系统来说,其内部总有一个系统功能,这个系统功能也是子系统在系统中的一个总的表现。

现在我们将这一个子系统假设独立一下,让其与整体系统分离开。这样,就可以独立来观察该系统了。

首先将子系统内部的各功能组织进行新的划分,使其变为一个更便于观察的内部结构较明晰的独立系统。

然后,再对各组织模块进行替代。就是所有能被划分出来的功能组织体。如果该子系统能被完全地用功能体划分开来,那么就可以完全地被替代。

最后,将所有组织模块被替代后的该子系统再回填入原来的躯体中,这样,这个子系统就还是原来性质的子系统。同样,这个躯体也是原来性质的躯体。

这样,如果这个躯体有灵魂,那么,它还是有灵魂的。如果这个躯体没有灵魂,那么,它也是没有灵魂的。

当多个这样的子系统被替换之后,躯体的性质应该是没有被改变的,那么这些子系统都是可以被替换的吗?我们认为是这样的,前提只是保持功能作用与性质不发生变化,子系统的内在表现与外部衔接功能等完全一致。

这样就出现一个问题,灵魂在哪里?在哪个子系统中?它是存在呢还是不存在呢?它是可被替代的还是不可被替代的呢?

相信宗教的人可能不应该再看下去了。

每个子系统中是不是都存在各自的灵魂呢?如果存在,我们做前述的那样替代,会不会就把灵魂丢掉了呢?把具有灵魂的性质丢掉了呢?

我们替换的前提是功能对等的性质替换,替换之后的整体系统是不会影响性质的,那么,灵魂不存在被替换,也不存在被丢失。那么,灵魂不存在于子系统了。应该是这样的。

它不存在于子系统中,那么就不存在了吗?还是它只存在于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像大脑这种组织中吗?由于人们对神经系统认识与大脑认识还不够充分,是不是还有个灵魂的大脑脑区呢?

如果神经子系统也被功能划分替代的话,有没有灵魂的功能呢,有没有灵魂的功能组织模块呢?我们认为,在功能作用和性质上不需要或者不存在时,替代之后也不需要不存在,灵魂的功能组织就好像是这样的一种不需要的组织。所以它应该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

那么如果这样了,灵魂的讨论也就没有意义了吧。依据上面所讨论的,传统的灵魂的概念在整个功能替代的对等分析中,是一个空虚不存在的,因此,到现在为止,传统的灵魂与之后的讨论将划清界线。为了更好地描述与讨论,可能会重新引入其它相应的词语。

暂时为了讨论的需要,我们暂且将传统的灵魂称作空虚灵魂。对此空虚灵魂我们不好进行界定,更没有替代其的可行策略与逻辑操作方法。现在我们暂时抛弃空虚灵魂的概念,来抽象一下现实可操作并认识的实体灵魂,或者称作实在的逻辑灵魂,即实在灵魂。

实在灵魂就是可以被确切地感知并被功能性认识的一种系统组织中的作用物质或者信息体。

这样的灵魂就是我们可以进行逻辑操作的,并被加以认识或者实现的一种物理存在了。

 

八、灵魂能被分离吗?

 

对于实在灵魂,存在于躯体的哪里呢?我们是否认识了它们呢?如果它存在于躯体中,那么能被分离吗?现在我们就讨论这个问题。

实在灵魂是可以被认识的,并可被功能性描述的,是一种能够传达一定信息作用的信息体,也可以认为是信息媒介物质上的内容。

这样看的话,实在灵魂也好像是虚物质一样。但它与空虚灵魂有什么不同呢?它与空虚灵魂的区别还是挺大的。首先,实在灵魂是可被确切认识的,是有条件有基础的,可被进行实在性描述的。而空虚灵魂的描述,是一种没有依存基础的人为的,臆猜性的幻觉描述。其次,实在灵魂具有功能性作用,可加以逻辑化的物理性操作,而空虚灵魂只是一种文字性的说法,没有逻辑性操作的可行性手段。因此,实在灵魂是一个物理性的抽象概念。空虚灵魂只是一个社会性的口头文字概念。

对于实在灵魂,认识与界定也是初步的,其作为一种逻辑性的存在,在物理上也是有所表现的。同时,我们还关心,这样的实在灵魂能否被分离呢?

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个问题,还应该更细致深入地对这些概念进行认识。实在灵魂只有一个吗?灵魂是一个子系统吗?灵魂的存在形式又是怎样的呢?灵魂由哪里产生的?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它所依存的基础。对于每一个子系统,它们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而所有的子系统才组成了一个有机的大系统。而这些子系统又彼此相互联系,又可被逻辑性地独立出来。如果在这些系统之上有所谓的实在灵魂,那么它应该存在哪里呢?是独立的一个子系统,还是寄居在主系统的一个不可捉摸的秘密组织体中。我们不认可这样的假设。这样的假设是没有依据的,不可正确逻辑推理的。

现在我们再次对实在灵魂进行一下认识,它是一种以其它媒介为基础介质的信息传递。也就是说,它只是一种物质流或者信息流,其流动的表现就是将信息源传给目的组织。从细微的方面看应该是这样,但这些细微的表现与所谓日常高深的灵魂感性认识是不是差异太大呢,似乎许多人难以接受这样的认识。但这些却是正确的认识的基础。既然它是信息的传递,那么,它就有传递的方向,由谁传给谁。谁是发出信息的发生方,谁是接收信息的信标目的,即受体方。就是双向信息,也应该有所谓的互动方。

这种信息交互是灵魂吗,但可以认定,这一定也是灵魂传递的基础。

信息的传递,代表着一种不同组织间的作用,当在子系统内部时,是其内部的作用影响;当是子系统间时,是相互的作用影响;当是子系统与主系统时,是协调控制与反应;当是主系统与外界时,是外部感知与反作用应变。

实在灵魂也是一种信息传递,这种传递与一般性的信息传递有无区分,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假设,每个子系统内或者系统间都有信息传递,而这种信息的正常传递,是躯体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当子系统间需要进行沟通时,也是相互通过媒介作用的传递进行的,多数是化学的,也有是物理的。而这些信息的传递是它们协调作用的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抽象地看作是一种功能作用。

每一种子系统都有其独立的系统功能,因此,它也必然与其它子系统发生着作用,同时它也需要其它子系统功能对它的支持。这样,它在系统中的功能作用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特定功能子系统,那么,从信息加工处理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子系统又是一个完成特定信息处理的一个信息子系统,它的信息功能就是该组织功能的系统协调与特定信息反应。

如果每个子系统都可以抽象为一个特定信息子系统,那么,它就脱离了物理实体存在,而被逻辑性的虚构化处理了。而所有的子系统全部被虚构化之后,它就成了一个纯的逻辑性连接的虚构化系统框架了,这个虚构框架是该系统的抽象,也是该实体系统的一种映像。但这种虚构框架是以实体系统为基础的,不是随意虚构出来的。

在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实在灵魂也是一种信息流的话,那么,它就一定是处在这种虚构框架中的,它的所有的传递方式,也不能脱离该抽象的虚拟框架。也就是说,实在灵魂是属于这个虚构框架的。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实在灵魂也是实在躯体的一种映像。

这种抽象化的映像,好像能被认识甚至似乎能看到,那么,它可以与躯体相分离吗?如果它是躯体的像,那么是一体的,还是多体的呢?

物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实体与像,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逻辑化的虚体,即真实的存在是一个实体,而逻辑的像只是实体的一个反映,它是实体的映射。人们可以透过它了解实体,但是,像不具有实体的真实物理性质,它仅仅只是实体的某个角度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它只是实体的一个片面的观察,是某一种性质的描述或表现。也可以说是对物理性实体的一个逻辑性的真实描述。它可能是概况的,也可能是具体的,但它只是一个反映。

由于它只是实体的一个反映,所以它不能与实体相分离,分离后的结果,只能是该像只是实体的某个状态或阶段的一个片面的反映,是一个虚设的对实体的逻辑反映。因此,以虚构框架为依存形式的实在灵魂,也只是实体的某种像,它也不能与实体相分离。分离后的某种像,也只能是一个片面的反映。而且亦不具有实体作用。

 

九、什么是灵魂?

 

前面分析中,指出实在灵魂是依存于虚拟的逻辑系统架构中的,这也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这各抽象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分析方法与手段。但是,这样能否捕获灵魂呢,能否界定出它的存在与作用呢。为此认识灵魂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对于一个子系统来说,它在整体中的反映就是与大系统结合,实现其小系统与大系统的作用。小系统正常运行时,大系统与该小系统就一致地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比如消化系统在进食以后,就有相应的消化酶等产生,这些作用,使得子系统能够实现本身的消化功能作用。不同的食物刺激可能会导致不同类型的酶的产生。这些作用,是该消化系统的主要职能。但是,在子系统运行不太正常时,可能就会导致整个系统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所谓良性的,就是能够恢复的,而恶性的就是不能恢复的或者会造成极大损害的。

在不出现这些不正常的情况下,子系统之间也无时无刻地存在相互的沟通与作用,当我们把这些作用抽象出来看时,就可避免其它的一些东西的干扰,会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晰一点,由于各子系统也不是单纯的,它与其它子系统间存在复杂的多种联系。现在我们将它们之间的联系抽象化为单纯的一种联系,即该子系统只与其外部有一种联系,即系统间联系,这样,系统间的信息沟通也就只有一种,即对外沟通。而子系统内部的组织间联系与沟通,叫内部作用沟通。按这样的分析,整个系统的各部分都可以划分成这样的两种沟通形式。对内沟通的作用是调节控制,对外沟通的作用是协调与相互作用。

灵魂的形式也是信息沟通,因此,它应该也是上面的两种沟通形式的表现,即也被这两种形式所概括。

对于子系统来独立分析一下,将它看做一个封闭的球形体,内部是子系统的各种组织,对外它有一个可以互传信息的基链。那么物质与能量我们也抽象为信息,这样,子系统的生命特性就能够得以维持。

那么,这个只有信息基链与其主系统相连的独立子系统,是否有灵魂在其上存在或传递呢?如果整个系统的各部分都这样抽象处理了,灵魂在哪里,又怎样作用呢?

如果整个系统全部这样处理了,那么这些子系统的每个基链都连到哪里呢?这是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主要问题,我们把它看做一个命题,来予以分析处理。假设它们全部连接到一个虚拟的盒子上,这个盒子就汇集了整个系统上的全部基链连接。这个盒子由谁控制?没有东西控制,由于我们抽象化之后,这里是没有东西,没有实在存在的任何东西的,而这个盒子还是虚拟假设出来的。因此,它应该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一个逻辑假设而已。但这个假设我们以后还可能是要用的。因此,暂时给它起一个名称,叫做“信息分支中心”。

现在,我们将这个不存在的信息分支中心的盒子抹去,将所有的基链连接到一起,因此,它们就相当一个信息总线,所有子系统都共用它。

各自的子系统按其各部分的所需取放相关的信息内容。就像各组织对血液的需求一样,血管就像一个单方向流动的总线。

拿去逻辑盒子以后,基链是共享的,各组织对各种信息物质的获取与投放,好像变成了各组织自己独立的事情了。那么实在灵魂会出现在哪里呢?是各子系统内部呢,还是在基链上呢?如果说它可能存在于那个虚拟的盒子上的话,盒子已经合理地移去了,那么还有它吗,它不是也就没有了吗?逻辑上就是这样的。

没有盒子的总线式基链,其信息物质的流动,就是各子系统自身所协调控制的。这样的话,实在灵魂也就只能存在于各个不同的子系统中了。那么,这样看来,灵魂就是一个分散的体系,而不是独立的一个整体。这样的情境,使得我们相信,每个子系统似乎都有一个灵魂存在,这样分散的灵魂与整体系统中的其它灵魂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先来分析一下子系统中的灵魂吧,在子系统中,内部组织的协调控制,是内部的一种机制作用,它可能由内部的有控制作用的化学物质或者物理量来进行实现,也可能产生危机情况的一些异常信号。再来看一下子系统与外部的关系,由于逻辑的抽象,已经简化为一条总线基链了,那么对于与外界的关系,就变成了对基链信息物质的取放控制了。现在,我们将这种对内和对外的功能性作用所需的信息物质的机动性控制叫做灵魂。对内的灵魂表现叫做机能调节,对外的灵魂表现叫做施加控制与响应。

就是说,基链上的信息流入与流出,是由该子系统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机动性控制的,这个控制的机理是与外界的子系统关系不大的,仅与基链上的信息物质与该子系统的机能有更大的关系。当子系统间需要相互作用时,它们需要通过各自来产生相关的信息物质,通过基链来实现这种相互作用。

现在就对灵魂有了一个较明晰的概念了,它仅仅是一种机动性的控制。

灵魂的机动性控制,表现在它们有一定的天生的差异性。有的子系统机动性强一些,有的就弱一些。有的控制可能复杂一些,有的可能相对地特别简单。这样,对灵魂的描述,也就出现了高低之分。有的反应快捷一些,灵活性强一些,有的就慢一些,迟缓一些,这些差异也造成了灵魂的多方面差异。

 

十、揭开面纱之后的灵魂——方机

 

我们抽象化以后,认识了灵魂,那么这些有关灵魂的概念及关系,如何更好地认识并加以利用呢?

现在我们为了避免将实在灵魂与空虚灵魂相混淆,并且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实在灵魂的逻辑性,将这种实在灵魂及其表现的机制称为方机。含义就是相关作用的机动性方法控制机制。

然而,由于分散的子系统的方机不便于整体化系统地分析,现在我们再重新引入之前所虚设的逻辑盒子——“信息分支中心”,由于它只是一个信息物质汇集中心,逻辑上并不存在实质性的组织与控制作用。为此,需要重新调整一下,以便我们更好地分析与认识。

对于子系统内机能调节的内方机,和对外施加控制与响应的外方机,我们再分别将它们进行逻辑区分,这样就在一个子系统内部,出现了两种逻辑的方机。如果我们将外方机从子系统中进行逻辑分离,并将它提取出来,放入这个信息分支中心的盒子中,那样这个盒子就有了新的功能与作用。将所有子系统的外方机全部移入盒子中后,这个盒子就具有了对基链的控制与协调作用,而且它们的控制机能也可以进行统一的描述,机动性也可以统一地观察与表述。这样,我们将包含外方机的盒子称为灵动盒子,就是具有实在逻辑控制功能的含有信息物质分配机制的一个抽象化的逻辑盒子。那么这个盒子就不是纯虚拟化的了,而是含有逻辑功能机制的,所以,叫它灵动盒子。

这样来说,一个子系统的信息控制被分割为了两部分,一个为内方机,一个为外方机。而外方机又被统一划分出来,统一合并到了灵动盒子中,这样,统一起来的子系统的外方机的集合,我们称它为灵动控制体,简称为灵动体。

这样,对一个躯体来说,方机就可以被划分为灵动体与分散的内方机,因此,它们总体就构成了我们所分析的实在灵魂。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揭开面纱之后的灵魂,是可以加以逻辑分析与认识的躯体控制的本质。

 

(然而,当我们还原时,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一个真实躯体就会出现。)(说明:刊发时最好不要使用前面括号中的内容。)

 

十一、             未来灵异机器的构想

 

做为对灵魂的逻辑分析与认识,我们从抽象的体系结构中认识了生物系统的控制运行机理,并让我们可以捕捉到灵魂的可操作性与其逻辑关系,并让我们摒弃了日常口语中所说的空虚灵魂的概念。使实际分析更贴合于事物的本质,并因此而引入了实在灵魂的新概念“方机”。并对其进行了浅显的分析。

现在作为展望,对未来的具有灵动控制的方机结构机器,做一个前瞻的设想。一种空中游弋的机器,会独自地设定飞行目标,自行避免危险与达成预设目标,而无需人为的跟踪与控制。未来可能有跟随与陪伴个人的各种驯服机器会层出不穷。微小的台面交流机器也会有各种用途。通过网络替主人安排事务并制定计划的工作机器也会不断地诞生与更新。

人类与机器生命共存的社会将会拉开帷幕。

 

 

20118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6: 徐罡:汉语拼音及输入应得诺贝尔奖
2016: 美国简史八.路易斯、克拉克探险记
2015: 馬天麟:甲骨文知識講座
2014: 培养孩子社会性的好处在哪里?
2013: 大陆空气污染的问题
2013: 转贴:各种元素都是由哪些国家发现的
2012: 王姑娘要上大学了(3):大学的申请
2012: 普法:美联邦窃取商业机密罪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