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彭運生:文化沉思錄(17)
送交者: 彭運生 2017年01月24日16:40:5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文化沉思錄(17)


《中庸》裡說:“誠”是“天”的本性。或許,我們真的可以說誠是天的本性,但人們發現這一點,是因為他們在現實中難以找到誠實的人。人身上沒有誠實,我們就到其他事物身上去搜尋。

在中國古人看來,誠指的是真話,因為“誠”字左邊的部分是語言。為了鼓勵說真話,古人還為說真話的人祝福,因為“誠”字的右邊部分是成功的成。


北宋時代,出現了周敦頤、歐陽修、邵雍和程灝這些優雅而溫和的人物,這是孔子之後僅有的現象,是春秋貴族精神的回歸。曇花一現。一進入南宋,狂狷和激烈重新成為中國人的主流氣質,陸九淵是如此,陸九淵的對手朱熹也是如此。

 

中國古人也觀察世界,觀察世界的目的,是為人類尋找學習(效法)的榜樣。人類註定了要學習(效法)榜樣,其實,需要學習他者的不局限於人類。“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道德經》中的名言。本來,“道”是全部《道德經》中最神聖的概念,因為它乃是萬物的根源,《道德經》的作者想到“天法道”的時候,似乎突然意識到這個“道”與其說是尊貴,不如說是可憐,因為只有“道”沒有自己可以學習的榜樣,於是,《道德經》作者不顧及“道”的最高無上的地位,為“道”安排了一個學習的榜樣——“自然”。

“道法自然”讓歷代讀者困惑不已,以為這既不符合《道德經》全書的基本精神,也算是褻瀆了“道”,殊不知這是《道德經》作者偏愛“道”造成的,而作者之所以有這樣的偏愛,則是因為受到了中國文化傳統“喜愛學習(效法)”的潛在支配。

《道德經》此名言是典型中國式的。

 

進入二十世紀後,學者們爭論:老子和孔子,到底誰更早一些?

文物鑑定的行家根據每一個時代的基本特色,就能大致斷定一件文物產生時的年代。春秋之前的中國文化,氣質上莊嚴而溫和。老子和孔子都富有莊嚴,但算得上溫和的是孔子,老子則是激烈的。據此,我相信孔子是在老子之前。更靠後的莊子和孟子,都是莊嚴少而激烈多——這是典型的戰國氣質。

 

中國文化奉實用為最高價值,在莊子生活的時代已經根深蒂固了。惠子否定莊子的理論,理由是:無用。莊子從諸多方面雄辯地證明了無用有自己的大用。

莊子的證明越是雄辯,我越是為中國文化感覺悲哀。莊子充分地體現了創造精神,卻屈服於中國文化的實用主義傳統。

 

孔子辭世之後,弟子們拿出各自的聽課筆記,整理成書的結果,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

孔子生前為學生開設的課程中,有《詩》。如果不是這樣,我以為孔子的弟子們就不會有超常的鑑賞力,以至於把“知德者鮮矣”這樣外表上平淡無奇的話語收進書中。更主要的是,《論語》中到處都是這一類的語句。

中國人在歷史上形成了喜愛平淡風格的傳統,最主要的源頭應該是《論語》。

 

《莊子·齊物論》記載莊子夢中成了一隻蝴蝶,蝴蝶飛舞,莊子十分快意,夢醒後,莊子疑惑:到底是莊子我剛才在夢中成了蝴蝶,還是一隻蝴蝶現在正在做夢成了莊子我?

今天的我們把哲學理解為世界觀和人生觀。莊子這個夢也就是哲學夢。這個哲學夢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萬物——我既可能是蝴蝶在夢中所變,也有可能是任何其他事物在夢中所變,總之,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是真正的我,這樣,我不敢傷害任何事物,而只好善待萬物。

這個哲學夢也告訴我們人生應該怎麼過。我在夢中成了蝴蝶,這隻蝴蝶只是發揮蝴蝶飛行的才能,我就感覺到十分的快意;如果莊子我是一隻蝴蝶在夢中所變,我就應該發揮我作為人的才能,這樣,作為我之本來面目的蝴蝶也就能感受到極大的快樂。

莊子的哲學夢是歷史上最具特色的哲學。

 

解釋一種現象,意味着我們已經內在地承認此種現象有存在的必然性。如果我們不願意承認一種現象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我們就不應該去解釋它。這樣,我們迴避了問題,卻把困惑留給了自己。

朱熹就有過這樣的困惑:如果說人性本善,人身上那麼多不好的品行,又是怎麼回事兒呢?朱熹執著於善,不去直面惡的問題。沒有原因的現象只能是魔鬼,佛教的“無明”正就是這樣的魔鬼,只能引起我們的神經質和驚恐。王陽明對於惡便是這樣,說惡是“心中賊”,而且,這個心中賊比“山中賊”更難對付。

對認識不設立禁區、相信一切現象必有其原因,這是科學發展的潛在性前提。

 

今天,中國的美學家們發現不了關於美的真理,就說美原本是沒有真理可言的,繼而去研究美之外的其他東西。

五百年前,王陽明去探索竹子的真理,真理沒有找到,人卻大病一場,王陽明忽然明白了:竹子原本是沒有真理可言的。王陽明後來專門到人心裡去探索真理,今天的美學家則把希望寄托在與人心密不可分的“美感”上。

從這一前一後兩個現象,似乎可以概括出中國文化的某一方面。

 

理學家有這樣的名言:“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意思是:我把自己的心靈打掃得一乾二淨,就能絕對正確地處理各種事情。

但這名言的深層意思恐怕是:既然我是在自己的心靈一干而淨的情況下,也就是大公無私的情況下,去處理各種事務,這樣的處理如果是絕對地正確,那固然是好的,即使你認為不好,那也不關我的事,因為這一事務實質上並不是由我來處理的。

總之,理學家所謂的聖人,與其說是言行絕對正確的人,不如說是期望對自己的言行完全不用負責的人。

但這並不是在貶低理學家們的理想,而是剛好相反。理學家們追求這樣的人生理想,是因為我們凡夫俗子不能確知自己言行的正確性。這是人生的一種深刻的痛苦,敏感者必欲克服之而後快。

佛教恐懼於人們言行和思想上的錯誤,到了神經質的地步,這一點深刻影響了理學家們。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美國簡史十九.戰地天使:克拉拉.巴頓
2016: 燕京談話
2015: IT 入門攻略 (9) 人間正道是速成
2015: D.QU著:偏格與反格"竹枝詞"詞譜增補
2014: 事實與原則(3) - “原則 = 完美”
2014: 我的蘋果電腦生活六年,蘋果電腦三十年
2013: 沒有愛心的陳沖領養華童帶回美國轉手給
2013: 看了這些你會被刺痛嗎?(組圖)
2012: 走近量子(5)何謂糾纏態?
2012: 兩個互相愛過的人 似乎可以永遠保持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