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曜變天目茶碗(1)
送交者: 芨芨草 2017年08月30日21:39:44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曜變天目茶碗(1)

 

茶碗是什麼?同學們都知道:喝茶時盛茶的碗。

現在喝茶都用杯子。不過以前喝茶時都用碗。

現在在有些小地方還能看見賣大碗茶,用大粗瓷碗盛茶水。

出外旅遊,走到鄉村,到農家去討碗水喝,好客的主家用粗瓷碗端出一碗茶水。

曜變天目是什麼?很多同學大概不太清楚。

要講曜變天目,先講曜變是什麼。

要講曜變,先要講講宋代的瓷器。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早在公元前16世紀,中國就出現了最早的瓷器,但是由於當時的製造工藝水平低下,燒出的瓷器顯得粗糙,不美觀。

宋朝(960-1279年)是中國瓷器發展的鼎盛時代。宋瓷在中國藝術史上有重要地位,它以單色釉而著稱。這個時期,名窯崛起,技藝精湛,流派眾多,瓷器產量之多、質量之精、技藝之高、風格之美,都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有“五大名窯”、“八大窯系”之說。

“五大名窯”定、鈞、官、哥、汝五大名窯。河北曲陽定窯:曲陽在宋代屬定州境內,故名定窯;禹縣鈞窯:宋代初在河南鈞台(今禹縣)建立的瓷窯;開封官窯:北宋官府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設窯,稱為官窯;浙江龍泉哥窯:窯址在浙江省龍泉縣;河南汝州汝窯:河南寶豐縣在宋代屬汝州境內,故名汝窯。

“八大窯系”則是,北方的定窯系:河北曲陽;磁州窯系:河北磁縣的觀台鎮、彭城鎮;耀州窯系:陝西銅川市黃堡鎮,宋代為耀州境;鈞窯系:河南鈞台(今禹縣);南方的龍泉窯系:浙江龍泉縣;景德鎮青白瓷窯系:江西景德鎮;越窯系:以浙江餘姚上林湖一帶為中心,包括紹興上虞餘姚波、暨、海等地的青瓷窯;建陽黑釉瓷窯:福建南平市建陽區。

據說茶為上古時代的神農氏所發現,那時的茶是一種藥。春秋時期,茶是一種蔬菜。漢、唐的時候,茶葉和蔥姜一起入鍋煮沸後飲用--煮茶。進了宋朝,流行點茶法(煎水不煎茶),類似日本現在的茶道。到了明、清,喝茶才和現在方法相似--沖泡。

宋朝鬥茶風氣盛行,點出來的茶,比味道,比圖案,比色澤。

既然是斗,不僅比茶,還要比茶具。由此衍生出各色各樣的茶具。

為襯托茶色,茶碗以黑釉瓷佳。

福建的陽窯便是當時最盛名的黑釉瓷窯。

“建盞”是建陽窯--簡稱建窯--里燒出來的茶碗。

建窯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區水吉鎮後井村、池中村一帶。建盞的燒制始於唐代,興盛於兩宋,至宋末元初衰弱,明代停燒。

兩宋時期,建窯窯工們的傑出成就主要是生產了一批批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黑釉瓷器。黑釉瓷胎為黑紫色,表施釉,滋光亮。代表性的作品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等。釉面有成條狀結紋、細如兔毛者,稱“毫盞”,是建名品。黑釉瓷器以碗為主。瓷器底刻供御”、“盞”款,宮廷御用茶具。宋徽宗大觀茶論》中寫道,青黑,玉毫達者上”,茶是青黑色最好(黑中帶藍),有條狀兔毫上品。

因為宋朝風靡的鬥茶之風,把建盞推到了高峰。當時,為了創造最佳的鬥茶效果,不僅需要好的茶品,還需要優質的茶盞,所謂“好馬配好鞍”。《茶錄》說“茶色白,宜黑盞”,這樣鬥茶,黑白分明。鬥茶家們都對黑釉建盞情有獨鍾,皆因建盞最適合鬥茶。

首先,建盞斑紋與人工彩繪和雕飾不同,是釉料在一定的溫度和氣氛中產生變化的結果,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之做。由於非人力所為,因而十分名貴。

其次,建盞造型獨特,邊薄底厚,胎骨厚重、堅硬,具有良好的保溫性和隔熱性。正如《茶錄》所云:“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在鬥茶時,無論是陽光直射,還是茶影倒映,建盞的斑紋如皓月星空爭先鬥彩。那時候人們把好的建盞稱為天目。

據史料記載,宋朝時期日本的鎌倉時代(11851333),日本僧到中國求法。日本國師--高僧園爾辯園到距南宋首都臨安(杭州)84公里的天目山徑山寺留學求法。天目山分西兩支,高雄峙,相在兩巔峰上各有一池,左右望,故天目。園爾辯園歸國時帶走在徑山寺學習到的茶禮、茶儀以及使用的茶器,因其攜回的曜變茶碗是從天目山中的寺院帶出,故將帶回的曜變茶碗稱為曜變天目茶碗。

到現在日本人都堅持認為,保存在日本的建盞之所以稱為天目盞,是因為這幾件建盞是從天目山帶回來的。

宋代曜變天目茶碗有兩大特點:一是有圓形斑點,二是斑點周圍閃耀着藍色光彩,無比奇特。

燒制建盞的釉礦石以石英為主,也有長石,建窯附近的陶土的含鐵量高達8%左右,淘洗出的釉礦呈紅、紫色,屬鐵鈣繫結晶釉。在1300度以上的還原焰中,釉層流動,把鐵質拖帶成各種形狀,冷卻後從中析出赤鐵礦小晶體,在黑色釉面上形成兔毫樣、油滴狀等斑紋,成為建盞的特色元素。

曜變天目茶碗是建盞家族裡的一個特殊成員:在黑釉里自然浮現着大大小小的斑點,圍繞着這些斑點四周還有紅、綠、天藍等彩色光暈,在不同方位的光照下閃耀。而且從器皿的整體來看,也會隨着觀察角度的不同而出現大面積的色彩變幻,就仿佛是一隻變色龍一樣。若垂直觀看,斑點成藍色;若斜着觀看,其斑點成金黃色。

據說,“曜變”一詞,原意為“窯變”。

十五世紀前後,古人以夜空中耀眼的星體和神秘的光芒來形容這種特有紋飾,用含有“星”、“輝”之意的“曜”來加以強調。

日本的“曜”來自中國古代“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日本的曜變茶碗的“曜”也是出於此。

日本人用“碗中宇宙”形容曜變天目茶碗,說裡面仿佛是深夜海邊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測。

曜變天目茶碗看起來很小,其實不小,可以裝下宇宙。其彩斑及釉色、暈光隨光線的角度、強弱而變動,變化萬千,如同宇宙星辰深遂神秘,冥冥之間茶碗內似有神在,紫氣東來,讓觀者感受那透心的美,也是最原始的純真之美。

曜變天目茶碗因為瓷土、釉料成分特殊、對窯溫、燒造氣氛等條件要求極高,溫度的細微變化導致形成的圖案千變萬化,燒成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從數萬個甚至百萬個黑釉瓷器中才能出一件成品,而且是自然的窯變所形成,絕非人為預先設定,從而彌足希罕每件都堪稱為“孤品”,所以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為至高上的珍品。

宋亡元興,飲茶風俗改變,青白瓷器逐漸代替了黑釉瓷器,加上戰亂頻繁,一代名瓷建盞遂從興盛走向衰亡,工藝終至失傳。建盞從明代停燒至今已有600多年了。

明萬曆間(15731619年)謝肇淛的《五雜俎》記載“傳聞初開窯時必用童男女一人,活取其血祭之,故精氣所結,疑為怪耳。近來不用人故無復曜變。”曜變技術失傳不知是否是因為人類社會的進步。

現存在世的曜變天目茶碗只有三件半,三件在日本,半件在中國。

國歷史上流失在日本的文物有許多,其中也不乏珍品。但這件小小的茶在日本被代都視為無價之寶,有“一盞換一城”之說。

世並保存完好的曜變天目茶碗竟然都在日本

設想一下,如果這三件茶中重器、瓷中瑰寶一直留在中國,在文革中或許已經粉身碎骨不在人間了。由此想來,中國的珍貴古董寄放在海外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待到條件具備時再把國寶迎回故鄉。

先看看保存在日本的三件曜變天目茶碗。

第一件曜變天目茶碗收藏於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被稱為曜變天目的天下第一碗。

a.jpg

b.jpg

這件曜變天目茶碗,束口,尖唇微外撇,深腹,圈足矮小淺挖、平切,修刀,施黑釉紺黑,釉不及底足,口沿微失釉,脛底有釉淚,露胎見旋坯紋,“鐵胎”黑褐沉着,修坯大膽卻端莊,內壁及底密布,似宇宙“七曜”,勝於錦緞,不愧為“天下第一名盞”。

被保存在日本的曜變天目的流傳過程都有一些比較詳細的記載。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的這件曜變天目承是從美濃稻葉家→德川(柳營御物)→淀藩稻17世紀三井小野哲郎(1918年)→三菱岩崎之助(1934年)→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它在日本被奉為“神品,享有至高上的待遇,被尊日本陶瓷國寶之首。

根據最早的收藏記錄,這件曜變天目可以追溯到16上半的美家,所以也稱“稻葉天目”。

日本岐阜縣的濃平原上古時有一座名城:稻山城。

家,指的是生活在美平原的稻山城的稻家族。

山城最初名井之口城,鎌時代的建仁元年(1201年)中納言二(二階堂是姓,中納言是官職,是太政官中的令外官,相當於唐朝的黃門侍郎,太政官相當於隋唐的尚書省,元明的中書省)將行政中心移居於此城。那時美平原是日本重要的稻米地,每秋熟時,在城眺望,遠近皆是金燦燦熟佳景道鏡和尚有詩曰:「笑語今天下足,來春尤香!」因得名稻山城。

的曜變天目是從哪兒來的呢?再往上就沒有明確的記載了。有學者推測,這件曜變天目是明成祖永樂大帝朱13601424年)賜給日本室町幕府第三任將軍13681394年在任)足利義滿(13581408)的。是否確實,尚需考證。足利義滿是受明朝冊封的“日本國王”,以屬國的名義向明朝朝貢。永樂大帝禮尚往來,咱大明朝要嘛有嘛,送他個曜變天目,小事一樁。

看過明的一休》的同學可能對那位四不勤、五不分的足利還有印象,足利將軍的原型就是這個足利義滿。

c.jpg

1511年日本出了一本名品鑑定書--君台觀左右帳記,記載了室町時代日本從中國得到的寶物,其中就有曜變天目盞。該書記錄了足利將軍與朋友們對其所收藏的唐物進行評鑑:“曜變,建盞之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圍繞之玉白色暈,美如織錦,萬匹之物也。”

有一種說法,當時這隻碗並不是這樣的,是過了大約200年後,因為經常被使用的關係,油滴周圍的金屬離子出現了藍色的變化。所以這隻碗到了日本以後,才成了名品。這也被認為是無法直接一次性燒制曜變天目的秘密。如果此說法為真,那這隻碗在大明朝時不過是眾多碗中的一隻普通的碗。所以送碗這事不能算做國寶外流。

關於這件曜變天目的最原始的記錄是為稻葉一鐵(姓稻葉,名良通,一鐵是法號,15151589年)所擁有。至於稻葉一鐵從何而得就沒人知道了。

稻葉一鐵是一位文武兼備的武將,一生經歷大小80余戰,有“戰必勝”的美譽。

說到稻葉一鐵,就要說說稻葉山城了。

山城的城主是被稱為日本戰國奇人的齋藤道三1494年-1556年齋藤道三本名西岡莊五郎,出身於侍奉天皇的武士家。少年時期五郎入京都妙為僧,法號為“五郎佛法精深、辯舌機巧,被座師覺行院譽為“鳳雛”,可比肩昔日曾駐錫於此的大德一休宗純13941481就是同學們熟知的“聰明的一休)。

年後法還俗離開了寺院又改回原先的名字叫莊五郎。因生活拮据,淪為賣油郎。但是他油也出了名,他一枚唐口上,將從錢孔中倒入至滿時,錢上不沾滴油

齋藤道三成為稻葉山城城主後,土生土長於山城的稻鐵歸附齋藤道三成為齋藤的家臣。

需要提及的是在此期間齋藤道三嫁給了尚未發達織田長(15341582),這個點統一了日本的織田齋藤道三的女婿。

的弟弟稻通明的女兒嫁給了齋藤道三的家臣齋藤利三15341582),生下了來被稱為春日局15791643的阿福。齋藤利三本能寺之協助明智光秀的一個重要人物

時候正日本的戰國時代,各主之間經常發兼併主之的婚姻成政治的工具,一旦利益需要親關係也可以隨時拋棄。就在這種情形下,逐漸壯大的織田丈人刀,攻陷了山城。

山城城破後,齋藤利三投靠了織田長的家臣明智光秀15281582),在心裡埋下了對織田長的仇恨。1582,在明智光秀發動的本能寺兵變(158262中,齋藤利三是主要的參與,殺了織田長,報了當年城破之仇。明智光秀在其後的羽柴秀吉(豐臣秀吉15371598)為織田長報仇的山崎之戰(天王山之戰,1582613戰敗,齋藤利三逃脫又被捕、被

稻葉家的男人都戰死了,這件曜變天目傳到了阿福手裡。

齋藤利三死,其妻逃到伯父稻家中避。女兒阿福在京都的三西家做侍女,之以稻重通女的身份嫁給妻的稻正成15711628做第二任正室。但是兩人後來離婚了,原因是阿福聽到京都德川家康15431616)為其新添的長孫德川家光16041651召募乳母,決定要前往聘。也有另一種說法是阿福得知稻正成有外遇,憤怒之下了那位情婦後逃亡。

日本史家一直有疑問,阿福相貌平平,臉有麻子,又是逆僦?/span>為什麼她能順利乳母呢?阿福把稻家家貝——曜變天目送給了德川家。

d.jpg

春日局

阿福後來為德川家做了兩件大事。其一是在德川家康面前為德川家光爭得了家族繼承權;其二是闖進皇宮,迫使後水尾天皇(15961680)退位,將皇位讓給德川家光的外甥女,使其成為日本第七位女天皇--明正天皇(16241696)。

日本皇室有規定,平民不得進入皇宮。

阿福闖進了皇宮,後水尾天皇無奈,賜予阿福“春日局”稱號,官階從三位。

水尾天皇退位時下了這樣一首

恰似塘邊蘆葦叢

繁茂凋零有情。

條條大路凈土,

戀塵世自容。

中的意思然依舊瀟灑,但不看出天皇面對強勢的德川幕府的奈,自詡為“邊蘆葦叢”

件事以獎勵阿福的功,德川家給阿福一個曜變天目其實是將原先阿福貢上的那件曜變天目盞還給她,物歸原主。

當年阿福嫁給稻葉正成後生了兩個兒子,阿福將這件曜變天目盞留給了稻葉家。這件天目盞又回到了稻葉家--淀藩稻葉家此後在稻葉家族裡代代相傳。

明治(1868)以後這件天目盞為稻葉正繩子爵保管。

到了1918,這件天目盞從稻葉家流出,以16.8萬日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三井財閥小野哲郎小野哲郎的老婆是稻葉正繩的女兒,所以這件天目盞還是沒出稻葉家的範圍。

當時的日元和現在的日元可不是等值的,當時的1日元相當於現在的1萬日元。當時日本的勞動者家庭的一個月的生活費是28日元,小學教員的工資是1220日元,臨時工的日工資是1日元99銭(1日元=100銭)。當時的1日元750毫克黃金等價,也就是說,當時的16.8萬日元相當於126公斤黃金。當然,這類絕世寶物的價值其實真的無法用金錢來衡量。

1934小野哲郎將這件天目盞以約9萬日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三菱財閥的第四代傳人岩崎小彌太

岩崎小彌太得到這件絕世佳品後的態度很好,他說:天下名器豈能我一人享用。他把這件曜變天目盞送到三菱集團創建的靜嘉堂文庫美術館公開展覽,讓眾人開開眼界。不過這件曜變天目盞還是歸三菱集團所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學術貼:中華有習就有戲,是頂巔永久站
2016: 從孔子到胡適,中華文化到底哪錯了?
2015: 從巴門尼德的存在觀點看魯迅
2015: 《“抗戰勝利”該不該慶賀?》
2014: 讓孩子們在他們自己的世界裡成長
2013: 醜陋的中國高校:【王立軍教授】的學術
2013: 可能量子力學的基礎,普朗克原理已經被
2012: 海外中文教學與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