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通過視頻未經親身體驗的經驗相對孩子的成長問題
送交者: 方方 2017年12月12日20:07: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通過視頻未經親身體驗的經驗相對孩子的成長問題         

    曾幾何時,大多的孩子已失卻這一種寶貴的生活體驗——親身體驗的經驗。         

    以前的孩子,可以很輕易地接觸大自然,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花一草,一牛一羊等等東西。現在的孩子,只能在視頻上,接觸到這一切。         

    這兩者在體驗上的分別,一是親身的體驗,另一是非親身的體驗。         

    究竟這兩種不同的體驗,會給一個孩子身心成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這對於這個年代孩子的成長曆練,會否促使他們身心的成長出現問題?         


    不管孩子出生在那一個年代,其本性上的成長需求,都不會脫離兩個階段:         

    1人是人         

    2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第一個“人是人”的階段,即是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初化時期。         

    此善的意味,是一個人性的圓滿初始,也是一個初化的心開顯。初心的開顯,必須具備足夠的美與真的體驗來完善開顯,美與真的體驗必須以身心的親身體驗,才能完整開顯這個初心。這個初心是每個孩子內心中的內核所內化的心,是一個開顯心靈狀態的心。 


    如果一個孩子非常缺乏這一類的體驗,他的心靈就會難以圓滿的內化和強化成長。       

    如果這個孩子的氣質不是屬於大氣的類型,他的內心就會更加顯見脆弱。         

    當今的孩子,凡是“草莓族”類型,小氣類型的孩子,可見他們的心靈是脆弱。             他們的內心建設不夠周到完善,都會在生活上的歷練,學習的進展產生適應不良的種種問題。         


    一般上,一個孩子會非常缺乏這一類親身的體驗,多少是因為生活中心趨向非親身體驗方式,主要是為人父母,基於自己於此教育效應的忽視或無知,再加以本身因生活緊迫與工作壓力的種種牽制,最後即使能有所認知這個問題,也可能會不了了之,放任處之。    

     

    當一個孩子多數時刻都在一個通過視頻得到非親身的體驗的環境中長大,他的心性成長之於神經聯接的可塑性所形成的心性面向,都會產生一些慣性行為取向的特徵: 

    1 只能適應於一個快速畫面變換的神經塑造狀態,可是我們生活中的種種情景的畫面變換是比較慢節奏的,孩子就會覺得無聊,進而失去專注力和耐心。 

    2 我們人類的神經可塑性,能夠因快節奏而被塑造去要求更快的節奏。這種身體機動機制的反應,會給我們帶來身體感官的刺激和快感。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因這個快感的越見強大需求,就會漸漸失去心體所追求的美感需求。這會造成孩子從小身心發展不協調而不平衡。 

    3 當一個孩子的內心意識傾向於身體機動性機制的本能狀態取向,他的內心建設就會處於一個心體下勢的構建。往往這一類孩子都會容易感到無聊、煩悶和急躁,心性因而容易隨着瀰漫無序的情緒任何走向做事,最終難以自我發展自己的情緒監控的心性。 

    4 孩子一當自小就常常與視頻的影像接觸,就是一種心性直接連接上機器,日久成性之後,就會產生自己心性與他人的不良溝通,甚至於會封閉自己,不與人來往。 這些慣性行為取向態勢,會造成一個極端的心態形成: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只要有機器(如手機,電腦)能讓我開心就好,其他事物我一概沒興趣?

         

    這一類孩子的機動性心態的反應,往往會逐步封閉靈動性心態的反應,因此心靈上的空虛態勢,就在他們的少兒時期出現。這種無心又無根的心性,確實是對一個完整健康的人格成長,非常不利。         


    回歸自然,每個孩子都需要這樣的生活,為人父母可否要加以省思?         

    當孩子在沙上玩耍,當孩子浸泡的小溪中,當孩子聞一聞花香…….. 他們已在親身體驗,在為自己的內心真善美本質加持,能有所滋潤,逐而強化自己的內心,強健自己的身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jingchen: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結合
2016: 愛詩愛生活的教書匠
2015: 網絡遊戲帶給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2015: 95.染法的妄境熏義
2014: 從英國教育大臣的呼籲看西方教育危機
2012: 習近平,要快,要儘快
2012: 令人驚嘆的中國古代育兒法(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