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感性教育思考
送交者: 長春知青 2017年12月15日17:20:41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感性教育思考

 

 

前言

 

經濟發展時,我們需要更多的理性來改善物質生活。物質生活好了後,人們發現人文素質和社會道德需要改善。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感性教育的缺乏,感性教育能夠提高人文素質和社會道德。下面是我對感性教育的思考,不對的地方懇請指正。

 

感性教育是什麼

 

理性和感性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兩隻翅膀,缺一不可。比方說素質教育、美術教育、音樂教育中都有理性和感性兩個方面。現今的教育裡面沒有感性的部分,所以,在這裡不得不將感性教育分開來講。感性教育什麼是呢?顧名思義,感性教育是提高感性能力的教育。

 

好的感性能力是什麼呢?好的感性能力首先就是細緻的感覺能力。大老粗光榮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被宣傳和推崇,感覺不到細節固然不能說是錯,但是絕對談不上是光榮。細緻的感覺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生存能力,很多事情都需要有細緻的感覺。除去細緻地感受能力外,感性教育還涉及習慣培養和心覺開啟等等,希望通過下面的討論使我們進一步的了解感性教育以及其重要性。

 

現今的教育問題

 

自上個世紀初教育經過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了教育的方向,感性教育被完全地忽略。在網上看到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如何欣賞音樂》一課的考試題,沒有一個題目是感性的。所教的知識全都是理性知識,這樣的教學如何讓學生能夠演奏出來感人的音樂呢?雖然周教授倡導感性教育,自己卻沒有走出理性的教育體制。

 

木心先生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 他說的知識是理性知識,審美力是感性的,當然解救不了啦。在眾多從事繪畫藝術的人當中,只有少數的優秀人才。這說明不論西方還是東方的教育,培養出來的藝術家是個別現象,如果教學有效的話,藝術家們應該是滿大街都是,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感性教育。另外,音樂學院的學生專業技巧都非常好,就是缺少音樂的情感,這個原因也是缺乏感性教育。

 

針對現今的音樂教育,有人尖銳地指出“音樂教育是窮孩子買不起的船票”,因為現在許多人把學習彈鋼琴當成了素質教育。實際上,現今的音樂教育與社會脫節,藝校生就業率僅僅是10%,而且在提高人文素質方面是失敗的。我想這裡的原因是錯誤地把音樂教育當成了素質教育。現在的音樂教育是精英教育,而素質教育應該是通識教育,並且應該包含感性教育,

 

感性教學方法

 

感性教育的教學方法不同於理性教育方法,理性教育講道理,感性教育講感覺。感性教學方法是啟發式的,鼓勵獨立思考。理性教育方法是應試的,鼓勵死記硬背,服從規矩。由於每個人的感覺是不同的,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感性教育不適合應試教育。感性教育也不能用規矩教育的方法,規矩教育的方法強調服從,抹煞學生的感受和思考能力。在家服從父母,在學校服從老師,到單位服從領導,到外面服從權威,沒有了規矩怎麼辦呢?這樣教育出來的人才創造力會好嗎?

 

感性教育有個非常好的優點,那就是適合幼兒教育。因為感性教育不需要講大道理,所以感性教學的方法比較簡單。這裡就用培養整潔的習慣做個例子。我們只需要引導孩子去思考,問他們心情是環境髒亂時好呢,還是整潔時好,孩子自然地會喜歡整潔所帶來的心情。一旦孩子喜歡上這種心情,就會主動地為了自己心情愉快來保持環境,從而養成愛整潔的好習慣。也就是說,感性教育是在孩子們的心情和環境之間建立起一個聯繫,啟發孩子去感受和思考,讓他們心裡有這根弦。有了這根弦後孩子自然會在這方面發展,有能力的時候還會把環境收拾的有藝術感。

 

梁文道說:“整個中國都在重口味,在吃上沒有審美力。”這使我想起常常看到大人餵孩子吃飯的樣子,一邊餵飯一邊說不吃飯長不大,身體長不好等等。小孩子哪裡聽得懂那些大道理,用理性的方法餵孩子吃飯,他們欣賞美食的能力能好嗎?如果我們用感性的方法餵孩子吃飯,結果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首先問孩子飯菜熱的好吃還是涼的好吃,他們自然喜歡熱的。這樣下次喊孩子吃飯,只需要說飯要涼了就可以了。我們還可以問孩子菜燒得好吃不好吃,講講如何做的和食材是什麼。這樣不但吃了飯,還提高了孩子對食品的興趣,增強了味覺同時還增長了感性知識,長大以後他們自然地就有吃上的審美力。所以說,感性教育可以很早就實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打好基礎。

 

如何感性地學習

 

小時候串親戚時,我們有着一顆好奇的心,會注意每個人的樣子,說話的口音,動作的姿態,桌椅的擺設,房子的結構,菜飯的味道等等,我們甚至記得那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幾十年後都不會忘記。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感性學習,每個人都有的與生俱來的能力。現在學校里教的是理性學習方法,這就好比在串親戚前事先布置下作業,回答下面的問題:姥爺姥姥家有幾口人,多大歲數,有幾間房間,做了幾盤菜,菜名是什麼等等。感性學習時我們記得親人的模樣,說話的口音,菜的口感、顏色和味道。所以說,感性和理性的學習方法是不一樣的。如果我們用理性來記憶,當然會非常累,也不可能記住那麼多的細節。但是,用感性方法來記憶,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和有趣,很多細節都會記得非常清楚。

 

人的感性記憶天生就是最好的,我們的祖先就是依靠這個能力生存繁衍的。走過的地方,周圍的聲音、味道,腳在地上的感覺,一草一木都會記得清清楚楚,稍有變化就會引起注意。我們只管去感受,不需要惦記着要記住什麼,能感受多少就能記得多少,感受得越深記得越清楚。只有我們感受不到的,沒有記不住的。比方說回家開門時,如果門把旋轉比原來費勁,我們馬上就會注意到。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大腦早就把這一切都記得清清楚楚了。

 

什麼叫感性能力強呢?這裡就舉一個音樂的例子。著名作曲家趙季平老師前幾年應約為悉尼交響樂團和吳蠻創作了《琵琶第二協奏曲》,他是這樣介紹的:“幾年前我聽過悉尼交響樂團的演出,對他們優異的交響聲音有深刻的印象,我就用那個聲音和吳蠻的琵琶寫出這首具有中國風味的琵琶協奏曲。 我相信樂隊和吳蠻會帶給觀眾們一個全新的音樂欣賞經歷。” 交響音樂由幾十種不同樂器產生,聲音極其豐富。一般能聽出不同樂器的聲音就很內行了,多數人也只熟悉旋律,聽出不同的交響聲音那就需要更強的感性能力。

 

感性知識的獲得

 

不能否認感性能力有天賦的差別,但是感性的知識卻離不開後天的培養。感性知識是通過習慣的培養,經過時間積累形成的。我們就用繪畫鑑賞家作為一個例子,繪畫鑑賞家需要對繪畫有豐富的感性知識,必須看大量的畫,行家稱其為飽和學習。通過大量地看畫,感性知識才能得以形成。有了大量的感性知識,贗品一眼就能看得出來。一個人視覺再強,沒有繪畫的感性知識,還是不可能成為繪畫鑑賞家。這其中雖然需要敏銳地觀察能力,但是相關的感性知識一定要後天才能獲得的。

 

其他的感性知識也是一樣,需要養成習慣隨時隨地切身體驗,隨着時間的增長感受能力越來越強,感性知識也越來越豐富。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別來自於習慣的差別,久而久之差距就形成了。這裡就用觀察習慣的培養做一個感性學習習慣的例子。比方說,我們不但要培養觀察新事物,而且還要觀察熟悉的事物。其實,不是僅僅發現新東西有意思,發現熟悉事物的變化也非常有意思,在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找出一點美好的東西更有意思。總之,只要我們去認真地觀察就會發現、感受和學習到很多東西。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是行者缺少觀察習慣的話,走多少路也沒有用。有人去歐洲旅遊,看了一個教堂後就不想再看了,他們認為教堂不就是個大房子嗎,有什麼好看的!有感性學習能力的人就會仔細地欣賞每一個細節,發現不同,了解相關知識。沒有觀察學習的習慣是一個人以至於社會的悲哀,這樣如何學習人文知識和感受絢麗多彩的世界,不是白來世上一遭嗎?

 

感性與理性生活

 

人生有兩種方式,感性人生和理性人生。追求理性人生目標我們可以獲得所謂的成功,悲催的是很多人缺少了另外一半 –  感性人生。感性人生的成功不容易被看出來,但是這並不證明它不重要,恰恰相反感性人生非常重要。通常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更多的理性,在家裡我們就要有更多的感性,成功的人是兩方面平衡把握得好的人。比方說,夫妻之道就是老婆大人永遠有理。女人通常是感性的,如果一味地講道理,那日子就別過了。生活中有各式各樣的完全理性人,他們習慣性地壓制自我感受,所以也逼迫他人忽略人家的感受,經常做出不近情理的事情來。

 

上學前的一段時間我特別饞,總覺得別人家的飯菜更好吃,喜歡串門在別人家吃飯。開始時我特不習慣人家向我碗裡加菜,還說這個好吃多吃一點,我心想你覺得好吃不等於我也覺得好吃啊。後來我發現多數人家都這樣,我要有禮貌地接受。偶爾有的人家會問我喜歡吃嗎,喜歡就多吃點,吃完飯後不是問吃飽了沒有,而是問吃好了沒有。這樣的人家就比較感性,我更喜歡去這樣的人家串門,舒服。

 

有一位女性作者寫了一篇杭州遊記,細膩唯美,有滋有味。文章下面的一段評語很有意思,這位讀者說原來覺得自己是對生活有追求的人,讀了文章後才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麼的粗糙,無意之中慢待了生活。這位作者就是一個感情細膩的人,懂得生活也會生活。誰都希望自己快樂幸福,但是很少有人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感性能力。感性能力欠缺的話,怎麼可能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呢?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影響全部的人生。心情不能用錢來衡量,心情不好會出現問題,而且錢解決不了。心情是一輩子的修行,永無止境。也就是說,感性生活是一輩子的學習。

 

感性教育和家教

 

大家都知道學習語言的能力在兒童時期很強,長大以後能力會大大地減弱。我不懂廣東話,聽不出來廣東話的語調,因為小的時候沒有機會。有人聽不出音樂中的細節,有人看不到生活中的細節,有人吃不出味道的不同,有人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這些現象可能就是由於錯過了關鍵時期。斯坦福大學羅斯高(Scott Rozelle)教授指出孩子90%IQ3歲之前就定型了,估計EQ的情況一定也很相似。

曾經在一個動物紀錄片中看到一個母鹿帶着剛剛出生不久的小鹿在身邊,母鹿在前面走,小鹿在後面跟着。 母鹿不時停下來抬頭東張西望,解說介紹說這是母鹿在培養小鹿隨時觀察的習慣,這樣小鹿長大以後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危險,避免成為猛獸的口中餐。看那小鹿萌萌地跟在媽媽後面走走停停,我想母鹿一定要堅持做很久才能使小鹿養成習慣。同樣的,比鹿聰明很多的人類做了什麼呢?我覺得很多時候還沒有母鹿做得好。有的小孩子媽媽換了髮型就不認識媽媽了,感性能力太差了。孩子可以看媽媽的眼睛和臉型嗎,另外還可以從說活的聲音,腳步的聲音,動作姿態還有身體味道等不同方面識別。比方說,孩子小的時候聽見門聲就說:“這是誰來了啊?”孩子會發現每個人的開門聲音不一樣。孩子一旦有好奇心,自然會去發現,不但很快會聽出誰在開門,還可以判斷出開門人的心情來。大人只需去啟發,孩子自然地會學,長大以後就會變得機靈。沒有受到啟發的孩子的人生會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他們以後不會像小鹿那樣遇到生命危險,但是肯定會吃虧。

總之,家教非常重要。感性教育的基礎可以通過家教來建立。有關這方面的教育文章我還沒有看到,希望有學者在這方面做一些研究工作。


感性教育與心覺

 

前面談了感性教育當中提高感性能力,增加感性知識,學習感性生活,做一個感性的人。下面來談談感性教育當中更重要的一部分 - 開啟心覺。什麼是心覺呢?顧名思義,心覺就是心的感覺。心覺綜合其他的感覺,是更高層面的感覺。我們有六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還有知覺。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下面這兩幅畫面,一副是央視表演的畫面,一幅是吳冠中的畫。


cw1.jpg


春晚的畫面

 


wgz.jpg


吳冠中《北京雪》

 

比較一下這兩個畫面,我們會發現很大的不同,這個不同是體現在心覺上的。春晚的畫面追求視覺感官刺激,看時只能用視覺來看,通往心覺的門要關嚴,哪怕留一個縫,我們都會感到鬧心。看吳冠中的畫感覺會完全的不同,我們可以敞開心扉地看許久,心裡感到的是平靜和一種來自心底的愉悅。春晚的畫面愉悅眼睛,是視覺層面上的美。吳冠中的作品愉悅心靈,是心覺層面上的美。所以吳冠中說:小路藝術愉悅眼睛,大路藝術感動心靈。”  追求視覺層面的美 - 俗,追求心覺層面的美 - 雅。一個人的品位不在於物質,也不在於感官,而在於心覺。

 

觀察能力實質上不是視覺能力而是心覺能力,其他的感受能力歸根結底也是心覺能力。心覺好就會用心學習、用心工作、用心做人和用心生活。心覺好自然有藝術感、快樂和幸福、有愛心和有良心。心覺好才能做出感人的事跡,唱出感人的歌聲、寫出感人的文章、跳出感人的舞蹈、畫出賞心悅目的作品。

 

感性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開啟心覺。有些人一輩子為面子活,為家人活,唯獨不會為自己活。這些人不會聽從自己的心,這個缺乏感性教育的結果。心覺欠缺的人不可能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說:“人不修心活得會很苦。”

 

感性教育與道德

 

王陽明心學中有這麼一個有名的故事。王陽明為官時,有一次捕獲到一個強盜。受審時他說:“道德廉恥我不想聽,要殺要剮就痛快些!”王陽明說:“今天真熱啊!咱們把外衣脫了再審案。”到後來,王陽明建議把褲子也脫了,強盜就不幹了。王陽明就說:“你不脫說明你還有一些羞恥感。“強盜被折服,乖乖地認罪伏法。這個故事雖然說明了人人都有廉恥感,但是並沒有說明有多種多樣的廉恥感。那個人有脫光的廉恥感,不等於有偷竊、強姦、騙人、撒謊的廉恥感。有人面試很多強姦犯人後發現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不認為自己做了錯事,原因很簡單嗎,他們沒有這方面的心覺。同有心覺缺欠的人講道德那不是對牛彈琴,雞同鴨講嗎?解決這類問題需要的不是道德教育而是感性教育。

 

王陽明認為良知喪失是被習氣所染,習氣所染僅僅是外因,不能忽略的是心覺缺欠這個內因。大的心覺缺欠會導致犯罪,中的心覺欠缺會導致道德喪失,小的心覺缺欠就是個人缺點。有一次在葬禮上遇見一位CEO朋友,身穿一身黑禮服,頭髮理得很整齊,鬍子刮得很乾淨,唯有鼻毛亂七八糟地出來很多。在鏡子裡他肯定能看見鼻毛,問題是他沒有這個心覺。生活當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類似的事情,俗話說這個人缺根弦就是這個意思。這說明即使一個成功的人心覺上也有缺欠,我自己就更不用說了,太太會指出一大堆毛病來。如果我們仔細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各式各樣的心覺欠缺,非常有趣、稀奇百怪。盲人是什麼都看不見,心覺有問題的人和盲人不同,他們是有選擇性地感覺不到。有了這個領悟,我們就會寬容許多他人的過錯和缺點。書歸正傳,把良知喪失歸結到習氣所染是片面的,提高道德水準必須從道德和心覺兩方面入手。不能只喊道德口號,要扎紮實實地普及感性教育,感性教育能減少心覺欠缺,這樣社會道德才能夠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心學最近得到很多人的追捧。心學走聖賢之路,精英教育。感性教育走常人之路,通識教育。不求做聖賢,只求做有情人。社會不需要人人都成為聖賢,需要有更多的有情人。感性教育有很好的社會實踐性,是提高國民素質、道德和文化修養的根本。我們應該大力推廣的是感性教育,而不是什麼國學、儒學或者心學。

 

感性教育與文化

 

八十年代來美國的第一個聖誕節,我們去台灣同學家聚會。大家高興地唱起了歌,一個台灣同學小聲地在我的耳邊問:你們這是要殺人嗎?原來我們的歌給人家是這樣一個印象,這句問話對我觸動非常之大。我們從小唱革命歌曲長大,都是要雄赳赳氣昂昂的嗎。人家台灣同學是聽不同歌曲長大的,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聽到鄧麗君的歌時的感覺,整個人酥掉了。當時兩岸之間的文化差別還是滿大的,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最近在歌曲節目裡看到楊坤開始提倡“走心”,我深為這一變化感到高興。唱歌走心,做人也就會走心。良心得到呼喚,社會風氣就會改變,年輕人將會成為更加幸福的一代人。這個現象說明只要不去刻意地壓制,人自然會向良心這個方面發展。

 

什麼是有文化呢?有人以為知識份子、喜歡讀書的人有文化,這個認識值得磋商。有文化首先要有好的心覺,在這方面作家梁曉聲有這麼四句精闢的概括: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着想的善良。

 

這四句話都於心覺有關,沒有好的心覺做不到。根植於內心的修養講得就是心覺。無需提醒的自覺講得也是心覺,遵守規矩不是自覺,跟着心覺走才是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講的是發自內心地思考和行事。為別人着想的善良也是建立在心覺上,有心覺才能感受到眾生和世界,才能善良。所以說,有文化必須先有心覺。感性教育開啟心覺,這樣才能使更多的人有文化,提高社會的文化素質。

 

結語

 

上面的討論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感性教育,在這方面我們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現今社會嚴重匱乏的是人文素質教育,其中感性教育缺乏是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感性教育是人文素質、文化道德的基石。由於現今教育體制完全忽略了感性教育,所以前面的挑戰將是巨大的。感性教育任重道遠,需要有更多的人認識到其重要性。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川普要推動的是一個和平沒有戰爭的世界
2016: 男人的人品,只看一點
2015: 流浪詩人檳郎
2015: 97.染法的無明熏義
2014: Eric X Li TED論壇解釋兩種社會制度
2014: 史語:社會平衡機制原理探索
2013: 情商
2013: 楚三:集權體制下的教育
2012: 默認雙重國籍是國家和人民利益之兼顧
2012: How to foresee career f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