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創新與範例-中國文化的死敵
送交者: hare 2018年06月09日05:31: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創新與範例-中國文化的死敵

中國人不善於創新,只精於模仿,或“山寨”,早已為世人詬病。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似乎在這方面探索不夠,本文是這種努力之一。

華人的家庭教育,這是社會結構的細胞,第一重要的概念就是“服從”。小孩子被教育要“乖”,大孩子要“聽話”,成年人要“安分”。除非你能將所有對手都打下去,作了“皇帝”,你最理想的“位子”目標,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既,作一個“馴服的工具”,上面不會虧待你。不論自己當老闆還是打工,你會發現都是如此。我稱這種思維方式為“太監思維”。

太監,是中國人發明,應該申請“世界非文明遺產”。太監思維,直到今天,仍然在統治中國人的頭腦,什麼“長江,黃河人才計劃”,都屬於這一類把戲。讓那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尤其是理工科的“工具頭腦”,都盡收入“萬人之上”誘惑的網裡。太監被“去勢”,連性的衝動都喪失了,還敢犯上嗎?這就是“中國聖人的智慧:除弊病於未燃。當了太監,喪失了“根”,身心被扭曲,必然只會應酬上面,連個正常的“人”都不是,何談“創新”呢?在中國社會,這種吃“態度飯”的人很多。而凡是有思想,有本事的,都是單位的“刺頭”,即使在學術部門,如大學,都是如此,大家大概都有體會。在創新問題上,中國人問題,我認為遠非如此。

如果將“諾貝爾獎”作為世界公平的“創新獎”,世界各大國按人均比例,中國恐怕應該被逐出聯合國安理會席位。我認為,中國在創新問題上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態度問題;二,文化問題。

對創新的態度問題,其實不是個什麼了不起的事,它是人類普遍的惡性之一,嫉妒,在華人中的公開表現。美國人嫉妒不用說,但只有悄悄暗地裡來。如數年前鬧的轟轟烈烈的“花樣滑冰比賽”兩個女星,一個被打傷了腿的事。美國人生活中競爭是天天都有的事,尤其在政治生活中,每個人都想無所不用其極,想將對手打掉。出格了,如選總統,就遭彈劾,也是不客氣的。因為美國有一套制度,保證基本的公平競爭。

中國人的嫉妒呢?是將對手“幹掉”,叫你永世不得翻身。政治上,如“薄熙來”的遭遇。平時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你要講一個新觀點,就會有國人立刻告訴你,你在“山寨”。這同單位里要提拔你之前,領導會接到一個匿名檢舉信,說你有“亂搞女關係之嫌”一樣。中國人沒有“重證據”的概念,一切都憑印象,所有你的夢想半年以後再說吧。

更重要的問題,其實是文化問題。中國文化,從根本上講,是與創新對立的文化。如果你想培養你的孩子有創新能力,請千萬不要教他學中國字開始。學了中國字,你就沾染了中國文化。學了中國文化,你就被灌輸了“如何作奴才”的思維方式。除非你有非常的排毒能力,否則不要輕易嘗試這種“毒品文化”。

如果說中國文化反對創新,它推崇什麼呢?中國文化僅僅關注“現世”的,可見的,物質的,有利益的,有成果的東西。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愛山寨”的原因。中國人一切行為,都是要“短平快”,只顧眼前“當年紅現得利”。抱着這個目的,中國人要“一考定終身”,攀“藤校”,比奢華,比任性,比虛浮。這就是中國人的人生觀,時髦的說叫“三觀”。

從哲學上看,中國人所追逐的“存在物”,不是西方哲學的“存在”。中國的古代思想家猜到了世界“一為二,二為三,三生萬物”。可中國人從來沒有深入的對“一”的研究。原因很簡單,因為一不是“現象”,不是結果。中國文化對“原因”從不感興趣。研究事物的“原因”,就要提問題,中國文化反對提出問題,反對深入思考,而要你接受聖人,權威,的定論。

再往前走,西方的理性所研究的一,是現象的“物自體”,即使康德也僅僅提出,沒有深入的研究。可以說,康德證實了自己的“理性的界限”。踩在巨人肩膀上如牛頓,五年後我仍然誠實地說,“範例體系“的思想更進了一步,而且是最後的一步:既“哲人之石的狼來了”。範例體系不再滿足於抽象的“存在“,而是深入到”存在的原因“,既“在”,或稱為”潛在“的範疇里研究。還不止如此,範例體系找到了終極的真理“絕對的絕對”,既,“背景”。

從中國文化感性本能喜歡的“結果”,到西方理性研究的因果,“現象和存在,最後走到潛在和背景,是一個哲學的三級跳“。創新,這個概念還在西方理性的範圍。如果不是為”有用“,是不用考慮繼續前行的。亞里士多德認為,求知是人的天性。只有你以此終極目標為人生,你才需要明白什麼是“範例體系”。否則,好好享受“感官的刺激”就可以了。

 

==========================

中國不會創新 對美國沒有威脅





中國政府和科技公司相互害怕

image.png

卡內基和平研究所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邁克爾•佩蒂斯(美國之音鍾辰芳拍攝)


北京大學一名外籍金融學教授最近表示,美國不需擔心中國會主宰未來的高科技領域,因為中國缺乏創新環境。

來自西班牙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邁克爾·佩蒂斯(Michael Pettis)本星期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說,美國不需要擔心中國會主導未來科技產業,原因是中國缺乏創新能力,並且面臨債務居高不下、人口老齡化嚴重、收入嚴重不均的問題。

佩蒂斯在這篇採訪中說,中國不會做出重大創新,因為中國政府懼怕改革的代價。他說:“要獲得一種創新文化是很難做到的,而且我懷疑這和政治決心有多大關係。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創新中心,這所需要的改革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是太可怕了。”

佩蒂斯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他說,他常常和學生在創新與思考方面發生觀點碰撞。

他說:“這些是中國最聰明的孩子,但我還是不能讓他們脫離死記硬背這條老路。他們認為,如果學習再刻苦一點他們就能成功。我會告訴他們,‘不,少學習,多思考。’太不容易了,這裡(中國)沒有這種文化。”

美國新聞網站Axios星期五發表分析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和中國的科技公司之間存在一種相互的恐懼感:隨着中國科技巨頭的實力越來越大,中國共產黨感到愈發緊張;中國科技公司則害怕政府可以讓它們在一夕之間消失。

文章援引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中國經濟問題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的話說,中國公司得到的政府支持和美國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公司(例如波音公司)得到的政府保護相比,在廣度上沒有太大差異,但區別在於,中國企業往往需要擔心來自政府的切實威脅。

史劍道說,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指責某些企業,這些企業可能因此感到焦慮,但中國公司面臨的威脅要比這種來自總統在推特上的負面評論要大得多。他說,阿里巴巴CEO馬雲最近買下香港獨立報紙《南華早報》就是一個例證,他說,這實際上是阿里巴巴給自己買了一份保險,目的是為了向黨表忠心。

不過,美國也有觀點認為,這樣過於樂觀的看法忽視了科技發展中把握時機的問題:在5G無線通訊網絡、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尖端科技領域,中國政府至上而下的產業政策支持將有助於中國企業搶占先機。

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魯比奧星期五在推特發文說:“如果中國科技公司利用政府提供的保護取得5G或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他們就會成為全球的標準,將主導依賴這些技術的一些領域的發展,例如自主駕駛汽車。”

 


0%(0)
0%(0)
    謝謝支持!跟尼采叔本華的命運一樣是嗎?  /無內容 - hare 06/10/18 (34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住院醫規培應該怎樣“培”?
2017: 活着如何做一個不是惡霸的大地主 (一
2016: 歐陽峰:收入差別,市場經濟與左右之爭
2016: 解釋兩個詭異現象,看後恍然大悟
2015: 中國需要講真話的藝術家ZT
2015: 中國教育方式在美國 自控力是關鍵
2014: 姜尼:那年高考
2014: 女大學生“出租大腿”廣告 引男生彎腰
2013: 梳理一下尼羅河與騙子travel1較量的主
2013: 陳獨秀的思想變遷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