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360度解構公有制(30問答)
送交者: 苦難與榮耀 2018年07月01日12:09: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本文是短文《私有制簡明問答》的姊妹篇。


0。什麼是私有制?
私有,就是自有,自主擁有。
私有制,就是自有制,就是自主擁有制,或自主所有制。
私有財產即個人自主擁有的對象,包括物品、資源、價值等等,對私有財產的自主擁有指擁有者對它們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充分自主自決權。


1。什麼是公有制?

公有制是反私有制,即反自主擁有制的制度,它否定個人對財產的完整自主權(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權),主張對社會資源、社會財富、社會產業集中控制、集中管理,由公有系統決定它們的使用、收益(包括產出)與處分(包括分配)。


2。公有制與權力系統有何關聯?

集中控制、集中管理社會範圍內的資源、財富、產業,決定它們的使用、收益與處分是無比巨大的超然權力,主持、運行、維護公有制的公有系統是手握極巨大權力的權力系統,本文稱之為公有權力系統。公有權力系統在現實中通常就是共產政黨系統,或共產政黨執掌的國家權力系統。

公有權力系統作為公有的當然代表者,自動獲取、壟斷了主持、運行、維護公有制的權力。任何公有制社會的公有權力系統都是唯一的

公有權力系統是社會財富、資源、產業的集中控制、管理和決定者;它對社會成員既分配、給予,又能以公有、公共、公益、國、民等名義堂而皇之地對個人所有進行干預、擺布、侵占、剝奪。


3。公有制的本質是什麼?

將本屬於個人的財產決定權攫取到公有權力系統手中,以公有名義極度集中社會財富、資源、產業,實施高度一元化的權力壟斷、控制、決定,就是公有制的本質。


4。公有制與公有經濟(成分)是什麼關係?

所有制是社會的所有制度,是整體概念;經濟成分是按具體所有形式劃分的經濟類別,是部分概念。一個社會的所有制度是唯一的,經濟成分可能有多種;社會中既有居於主體或主導地位的經濟成分,也往往有次要的、輔助性的經濟成分。

公有權力系統集中、壟斷、控制下的社會資源、產業、財富自然形成公有經濟(成分)。從外在表現上說,公有制就是以公有經濟(國有經濟,集體所有經濟等)為主體、主導的經濟制度。

有時,公有經濟中的實體,如國營企業(或事業),集體企業(或事業),也被稱為公有制企業(或事業)。

本文討論的公有制是作為所有制度的整體概念,不是局部概念。


5。公有制只是一個經濟制度嗎?

否。

公有制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制度,它同時也是一個政治制度,它的經濟系統與公有權力政治系統(或說專政系統)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共生共榮,不可分割。公有制是經濟、政治二元一體的社會制度。


6。公有制只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嗎?

否。

這是掩飾公有制極端性的含混說法,因為:

a.作為反私有制的制度,公有制反對的是私有產權(自主產權),是一般意義上物的私有性,而非僅生產資料的私有性;

b.馬論中已明確的生產資料,包括土地,房屋、資本、原材料、人力等等等等,幾乎已經涵蓋了所有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c.生產資料決定生活資料,控制了生產資料,就控制了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公有將導致生活資料公有;

d.人必須有駐足立身之所,財物必須有存放、安置之地。土地作為生產資料公有,決定了其上各種自然資源的公有性,也使個人財物,不會因為是“生活資料”而獨立於公有體系充分私有;

e.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無從嚴格區分,通常觀念下的生活資料,都可找到生產用途而變成生產資料或再生產資料.;

f.生產資料沒有權威、公認的定義(見維基百科“生產資料”詞條)。是否生產資料,沒有客觀標準,完全由公有權力人為決定。

所以,公有制並非僅生產資料的公有制,而是資源、產業、財富的公有制。公有化的極端程度,由公有權力掌控、調整、決定。

相關參考:《論“生產資料公有制“一說的含混性,遮掩性


7。公有制符合人性嗎?符合社會常識嗎?

否。

財產自主所有不受制於人,不被人為權力擺布是人的自然意願,也是趨利避害的自然需要,

一個社會制度置社會成員於普遍不利境地,是難言人性考量的。

公有制是一個社會高度一致模式,與多態性,與可選擇性天生相斥。

“參差多態是幸福本原”。生產多源化,或者說,允許自主生產而不是控制、壟斷生產,才能為社會成員提供生活所需的充分可選擇性,進而保障生活方式的充分可選擇性;有生活所需的可選擇性,才能有效保障社會成員的生存安全;通過生產者的競爭,才能產生更優質的產品,提升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自由首先是有選擇,有生活方式的可選擇性,才有社會成員的自由可言;有生活所需和生活方式的可選擇性,才可以擺脫外部控制,獲得充分自主;充分的自由自主,是思想豐富多彩的前提,是創造力源泉。

公有制違逆基本社會常識。


8。如何看待公有制的“全民所有”,“集體所有”?

公有是手段,不是目的;公有制最終也要服務於一定範圍內具體的人,具體的私。

人性是自私的,權力有優先滿足自身欲望的本能。由於公有權力不受限制、約束、制衡和監督(見問11-公有制與真法治不可能相容及問13-公有制與真實民主不可能相容),公有制名義的服務範圍(全民,國家,集體)與其實際的服務範圍並不相同。名義上的公有資產,經過權力分配過程,一部分為公有權貴集團小範圍占有、占用、私享,一部分成為權貴各種內外部交易的工具,一部分則直接私有化為權貴名下的私產。從而,“全民所有”,“集體所有”實質變成了公有權貴集團及其姻親圈子所有,並使社會財富分布極度失衡,高度集中於公有權貴圈,發散度極低。

公有制懸殊的財富分布,在不可制約的公有權力驅動下將不斷加劇。公有制其實是一種變異私有制。


9。有說法將公有制稱作權有制或官有制,如何理解?

公有權力系統以公有的名義對社會資源、財富、產業進行高度集中、壟斷,控制它們的使用、流動、分配,決定社會成員的得與失。公有制是斂富於民,聚富於權,流富於官的所有制,故有人將其稱為權有制,權控制或官有制。相應地,散富於民,財產自主擁有的私有制則被稱為民有制。


10。公有制給社會和社會成員帶來哪些直接危害?

A. 使人們的生存、生產、生活難以獨立自主,嚴重依賴於公有權力;

B. 使人權與自由失去了物質保障、物質後盾;

C. 人們的生活所需離不開公有權力直接或間接的分配、控制。有權分配、賜與就有權收回,人們的所有所得隨時可能被剝奪,每個人的所有都不可靠;

D. 使人們在自然或人為的生存危機、災難面前,缺乏自救、互救、趨利避害的途徑和能力;

E. 使人們喪失了生存、生產、生活的諸多基本選擇權。

F. 社會資源、財富高度集中、壟斷於少數公有權貴,廣大民眾不得不殘酷競爭殘留民間的資源、財富,互騙甚至互害以求從艱辛、困窘中得到改善,造成社會倫理、道德敗壞。


11。為什麼說公有制與真法治不可能相容?

掌握、控制全社會範圍的資源、財富、產業,控制它們的流動與使用,決定它們的分配與歸屬是無比巨大的超級權力,公有權力系統是超然的權力存在。

公有權力與法律體系只能有一個至高無上。如果公有權力屈居法律體系之下,那麼一切經濟活動就都不再取決於公有權力,而是要求諸於法律,這樣的話,公有權力就失去了其超然經濟權力。所以,要維持自身超然的經濟權力,公有權力不僅要打破法律的束縛,還要把法律踩在腳下,供其駕馭驅策。公有制與真正的法治是根本衝突,無法相容的,權大於法是公有制的必然結果;

法律於公有制來說,是裝點門面,和供絕對權力操縱的雙重工具。

公有制社會至高無上的存在不是法律(體系),而是公有權力核心,公有權力核心擁有生殺予奪的絕對權力。任一級別的公有官僚權貴(如各級黨委書記),只對上級負責,沒有其它實質約束,在其管轄範圍內都是手握絕對權力的主宰者,可以打着公有、公共、公益、為國為民的名義“合法”、“正義”地干預、管制社會及個人的生產和生活,干預、侵犯甚至剝奪個人、家庭與企業的所有。

公有制社會要麼法治廢馳,要麼法治徒有其表,公有制社會必然是一個極端人治化的社會。

相關參考:《為什麼說法治與黨的領導,二者必死其一?


12。公有制社會的法律有何特點?

公有權貴通常內心極為藐視法律法治。

公有制社會其法律存在兩種情況。

其一是法律極為簡單粗略,純粹是象徵性的擺設。

這種情況缺點明顯:法律過於匱乏,則人治過於隨意極端,全社會的安危,包括公有權貴的安危全都繫於最高領袖一人之手,人人自危,缺乏保障,公有體系也極易動盪。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時,也為了表面上順應現代文明觀念,公有制也會加強法律體系的建設,這就產生了另外一種情況,其法律特點如下:

一、法律比較完備,但法律體系不唯一。如黨紀與國法並行,黨內黨外區別對待,公然破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而且,黨紀優先、凌駕於國法;

二、法律體系構成混亂。除了必要的憲法,法律,還包括大量的法規、條例、說明,大量的當作法律使用的行政性文件等等;而且,現實中真正起作用的往往不是憲法、法律,而是法規、條例、說明,行政文件等。

三、法律條文曖昧、模糊、混亂、多義甚至衝突,給人治、權治留下大量空間,便於人為解釋,人為掌握、人為操縱,便於選擇性執法,便於公有權力解釋、裁量,便於服務、配合絕對權力;

四、不同於法無制約則合法的真正法治精神,公有權力以紛繁蕪雜的法、規、條、例、令、通知、說明、要求、指示來重重控制、束縛、侵害民眾,而權貴則通過選擇性執法而置身其外。


13。為什麼說公有制與真實民主不可能相容?

自主擁有是人的本能需要,自主生產和生活所需多源化是生存安全和生活自主的天然要求,公有制否定自主擁有,與人的天性意願背道而馳。

實行公有制必須將公有權力的一元意志強加給社會全體,禁止社會成員基於自我意願和自由意志決定自我生活和社會生活,禁止人們在所有權問題上自行其事。如果人們可以根據自我意願,在保留財產自主權和參加公有制實驗中自由選擇,那麼,公有制就玩不下去了,就自然破產了。所以,公有制必須鎮壓自我意願,自由意志,必須鎮壓公眾選擇,公眾自主,它必然限制、剝奪公眾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所以,公有制下,社會成員根本不能正常表達,根本無法當家作主。

公有制的政治權力是不可競爭,不可挑戰之物,社會發展道路是不可選擇、不可辯論之物,意識形態控制是不可取消、放開之物,公有制不可能有真實民主的容身之地,公有制註定與政治專制相依存,註定要通過暴力手段強制推行、維持。

相關參考:《為什麼公有制與民主政治及自由選舉是無法相容的》


14。公有制與私有制的公權力有何區別?

私有制社會和公有制社會都存在公權力。公有制社會的公權力即公有權力。私有制社會公權力是有界限的,“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就是公權力擴張不可逾越的邊界;公有制社會否定“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其公權力沒有邊界和底線,同時不受限制,約束和制衡,可以隨意擴張、漫延。


15。為什麼說公有制是對社會全方位的壟斷、控制與一元化?

公有制的壟斷、控制、一元化是全空間,全方位的,並不局限於社會資源、財富、產業,並不局限於經濟領域。

經濟的高度集中、壟斷必須由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壟斷來保駕護航,公有權力必須是不受限制、不受約束、不受制衡,壟斷社會政治權力的高度集中的絕對權力。經濟的一元化集中、壟斷與政治權力的一元化集中、壟斷相互倚賴,相互保障。

控制、決定人的所有所得,控制社會資源、財富、產業,保證經濟的高度一元化集中、壟斷客觀要求公有權力嚴格控制、監管、干預生產活動,和其它各種社會活動(如結社,政治參與等等);

還要求公有權力監管、干預私人生活空間,這是因此個人生活空間與社會生活空間在一定程度上重合,同時個人空間中存在與個人生產、分配、消費相關的經濟因素及生活方式、思想、言論等意識形態因素。

一方面,公有權力是絕對權力,另一方面,公有權力控制着社會成員的生活所需,所以,公有權力能夠深度侵入個人生活空間,並對個人生活空間有強大干預力。控制了人的生存命脈,就控制了人的一切,包括其自我空間的一切隱私。

公有權力的控制需要遍及社會生活與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

為扼制人們的自我意願,扭曲人們的天性,將一元權力意志順利強加於社會成員,公有制也必然實施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元化,對思想、文化、輿論、媒體實施一元化的壟斷、控制,對資訊實施一元化的封鎖,對教育實施一元化的灌輸,以配合政治和經濟領域的一元化。

因此,公有制是對經濟、政治、意識形態全方位的壟斷、控制與一元化。


16。為什麼說公有制註定是一條極權專制之路?

由問13可知,公有制在政治上必然是專制制度;

由問14可知,公有權力必然干預個人生活空間,同時,公有權力必須對社會意識形態進行高度控制。

所以,公有制註定是一條極權專制之路。

相關參考:《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路只能是一條極權暴政奴役之路

(邏輯簡明版)


17。為什麼說公有制是極致掠奪的制度?

公有制與民主不相容,公眾在公有制下沒有民主權利,從而沒有對公有財富的監督、控制、決策權,這導致名義上的極量公有財富事實上與公眾無關,是公有權貴集團的小範圍私有財富;公有制否定財產自主權, 使侵犯與掠奪可以"合法"地,堂而皇之地進行;公有制掠奪的廣度,深度,極端性,公然無忌都是史無前例的.

極端公有化是一個極致掠奪的幌子,公有制是以公有的名義行極致掠奪之實的制度。公有制是邪惡變異的私有制。


18。公有制有哪些常見的掠奪手段?

公有制以原始掠奪,如泛國有化,三大改造,對商業資本、土地資本的沒收等等建立公有經濟基礎;

公有制的維持性掠奪包括:

印鈔,

土地財政-房地產經濟,

高昂的物價和資源使用成本(包括物化資源和產業化了的教育、醫療等服務性資源),

沉冗的稅費,

股市,

社會保障(養老制度,公基金制度等),

對私人財產的徵收,罰沒,

對廉價勞動力低人權、掠奪性、工具性使用等等。


19。假公濟私,以權謀私,化公為私是公有制變質的表現嗎?

否。

假公濟私,以權謀私,化公為私都是公有制的正常形態,必然形態,它們在公有制的各種變體下都存在,只是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公有是手段,不是目的。公有制不是為抽象的公有、公共服務的,它和私有制一樣,也是為具體的人服務的。公有資產會落實到具體的人,服務於某一範圍內的私。

公有制是由具體的人來操作的,而人性是自私、貪婪的,這決定了公有制本來就會變質。要克制公有制的變質,必須以法治代替人治,必須以民主有效地制約、監督公有權力。然而,公有制與民主,公有制與法治,都無法相容。所以,公有制不可能不變質,做不到不變質;假公濟私,以權謀私,化公為私是公有制的必然表現,是公有制的真實自我。


20。公有制是否一定不允許個人所有?公有制社會是否只存在公有經濟成分?存在私有經濟成分的公有制是否就質變為私有制(自主擁有制)了?

皆否。

個人擁有是人的自然需要,自主生產和生活所需多源化是生存安全和生活自主的天然要求。任何社會都不可能完全杜絕個人所有,完全杜絕私人生產和私有經濟成分,公有制社會也是如此。

即使如原教旨公有制(如毛時代)那樣極端限制個人擁有,嚴格執行權力分配,極端扼殺個體和私營經濟,公有制仍不可能禁絕個人所有,特別是禁絕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個人所有,而個體和私營經濟(如自留地,禽畜飼養等等)也仍然會隨時萌芽;

改良公有制(改革開放後的公有制)則放開了對個人所有和私有經濟的嚴苛限制,公開允許財產個人所有,允許個體和私營經濟在一定範圍內,以一定比例存在,換取社會的活力與公有制的延續。

所以,公有制社會或多或少都存在個人所有和私有經濟成分,一個存在私有經濟成分的社會不見得是私有制社會。如果個人對其所有,對其開辦的私營企業沒有完整自主自決權,仍要受一元權力擺布,即社會生活中一元權力壟斷,一元權力控制操縱,一元權力干預決定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或者該社會的公有經濟成分仍居於絕對主體、主導地位,那麼該社會就依然是公有制社會。

存在公有經濟成分的不一定是公有制,存在私有經濟成分的也不一定是私有制。

也可參考本文的姊妹篇《私有制簡明問答》一文的第4問。


21。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陸還是公有制社會嗎?

本問與上問部分重合,本節將嘗試從不完全相同的角度重新作答。

公有制的本質特徵不是杜絕個人所有,杜絕私營經濟,而是否定、攫取個人擁有的自主權,代之以一元權力壟斷,一元權力控制,一元權力干預、決定。人們可不可以擁有,分配給誰,由誰擁有,允許個人有多大的擁有尺度和自由度,這些,不決定於公眾自我,不決定於法律,它們皆由公有權力掌控、決定。換句話說,公有制的掠奪模式,掠奪策略,掠奪程度是可以調整變化的。

原教旨的公有制形態將個人所有和私營經濟壓縮到極小程度,最嚴格地實施權力壟斷、權力控制、權力決定。蘇聯斯大林時代,中國毛時代,柬埔寨紅色高棉時代,都實行原教旨公有制。原教旨有制是機械模仿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產物,是最反人性,最富災難性的公有制。

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開放通常給公有制帶來如下的改變:

a.放開了對個人所有的嚴苛限制,允許個人擁有自我財產,認可人們對個人財產的一定自主權。

b.放開了對生產經營的排它性公有壟斷,允許私人從事部分領域的生產經營活動,允許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合法存在。

c.實施局部私有化,將部分公有(權力)財富出讓為民間財富。

d.放棄對個人生活直接、赤裸的干預、管制,把私我生活空間還給個人。轉微觀人身控制為宏觀社會控制。

e.放棄了如影隨形的思想審查,轉微觀思想監控為宏觀意識形態掌控。

伴隨着這些變化,公有制由原教旨形態進化為改良形態。改良公有制遠比原教旨公有制人性化,它釋放出遠大於原教旨公有制的生產力和社會活力,給人民生活帶來了巨大改善。客觀地說,改良公有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但是,

a. 一元公有權力仍是壟斷社會政治權力的絕對權力;

b. 公有權力仍壟斷、控制着所有重要的社會資源,壟斷控制着絕大部分社會財富與經濟產業;

c. 對經濟生產和社會生活仍維持嚴格的審批和管控;

d. 公有絕對權力仍通過大量渠道干預、侵犯個人擁有,剝奪私人財富。

所以,在改革開放後,一元權力壟斷,一元權力控制,一元權力決定的公有制本質並未改變,人們並未獲得財產的自主擁有,改良公有制確實仍然是貨真價實的公有制。


相關參考《原教旨公有制,改良公有制,公有制的本質》。


22。中國古代皇權社會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權力壟斷,權力控制,權力決定的公有制因素嗎?

否。皇權社會與公有制完全不同。

皇權制度重的是政治權,絕非政治,經濟的覆蓋性雙重壟斷.“莫非王土”強調的是領土的宏觀隸屬、臣服關係,而不是土地所有權的具體歸屬關係。“莫非王土”不等於帝王治下土地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力,也不意味着皇權可以隨意干預、侵奪這些土地。在改朝換代期,確實存在以權力霸占土地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民有土地,民有財產都得到了有效保護,即使在改朝換代時期,對民產的侵犯也是局部的,間斷的,而不是覆蓋的,連續的.皇室或權貴肆意兼併土地是廣受非議譴責的惡行,可能在彈劾下治罪;

皇權雖然至高無上,但皇權並非沒有邊界,帝王並非可以肆意妄為。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受“王法”制約;同時,從統治倫理上說,皇帝只是天子,皇權之上還有天道(社會公約),保障子民安居樂業,不得侵掠國民的土地、財產是天道規定的天子的最本分職責。如果帝王公然違反了這樣的本分,那麼他就失去了執政的合法性,就是暴君和天下共敵,未及暴行漫延,他的末日就來到了。齊宣王問:“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臣弒其君,可乎?”時,孟子的回答是“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諸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事實上,中國古代皇權社會從未發生廣泛掠奪國民財產,剝奪國民財產自主權的情況,也從未發生以皇權為首的權貴對國家資源、財富進行一元壟斷、一元控制、一元決定的情況。

所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與公有制有根本的相同。古代皇權社會是典型的自主擁有社會,儘管它沒有現代私有制那麼完善。


23。公有制是單一形態的嗎?

否。

公有制的掠奪模式,掠奪策略,掠奪程度都可以調整變化,通過掠奪模式、策略、程度的調整,公有制就可實現自我形態改變。公有制有很強的自我變形變異能力。公有制至少存在原教旨公有制和改良公有制兩大類區別明顯的形態。


24。因為公有經濟成分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所以,公有制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這種說法正確嗎?

否。

在任何社會,公有經濟都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但是,公有經濟是手段,它的目的是服務社會成員個體;它只能經公眾認可主動讓度產生,而不能強迫剝奪私產而得;公有經濟的所有者是全體社會成員,而不是公有經濟運行者;它必須接受公眾監督,必須提供適當機制由公眾掌控、決策;公有經濟的範圍、比例、存在場合必須經公眾或其代表認可、授權;公有經濟必須適度、可控;

公有制是極端公有化,是失控的公有經濟,是人為權力以強迫手段建立的,它使服務者身份的公有權力反過來成為公眾的主宰者、決定者,並導致對公眾及其財產普遍、大規模的侵犯。

公有制是極端、失控、癌變的公有化,它沒有合理性可言。


25。為什麼說公有制是強姦制度?

私有的本質是自主擁有,自主擁有是最基本的人權之一。人的天然需要是自主擁有,而非被動擁有。自主擁有是生存安全,自主發展和可靠幸福的保障,是趨利避害的本能要求。

公有制否定私有制,就是否定人的自主財產權,將決定公眾財產的權力攫取到一元人為權力手中,對社會資源、財富、產業實施高度一元化的權力壟斷、權力控制、權力決定。

否定自主所有權必須鎮壓大眾的自我意願和自由意志,將一元權力意志強加給社會全體,強迫公眾服從,配合;同時,自命代表大眾,自命合法,自命正確,自命掌握真理,自命偉光正,強迫公共認同接納。所以,公有制,暨基於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模式是強姦制度。強姦思維是公有制無處不在的基本思維。


26。為什麼說公有制反而與公平公正背道而馳?為什麼說公有制反而製造出懸殊前所未有的貧富差距?

公平公正倚賴人民廣泛享有民主權利,倚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公有制踐踏民權,特權橫行,強姦法治,人治肆虐,它必然與公平公正背道而馳

踐踏民權,人治肆虐,遠離公平公正使公有制剝削更殘酷;公有制將對大眾的侵犯、掠奪推向極致,比史上任何掠奪、侵犯都更廣泛、普遍、深入、極端而公然無忌。人性的貪婪遭遇不受約束、不受限制、不受制衡的絕對權力,無可扼制地加劇着資源、財富的分布失衡,造成自主產權社會無法企及的極度懸殊的貧富差距。

相關參考:《論公有制社會的公平公正與貧富差距


27。公有制有哪些不尊重人、不保護人,借虛無目的與抽象概念侵犯人、迫害人、戕害人的行為?

公有制踐踏人的自我意願,自我選擇和人的基本權利(人權),是背逆人性的強姦制度,公有制缺乏人性基因,與以人為本精神根本對立,是不尊重人,不保護人的制度。

財產權是其它權利自由的基石,對財產的侵犯,與對人身的侵犯,距離微乎其微。公有制對財產權的侵犯將不可避免地漫延為對人廣泛權利、自由的侵犯,並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

(1). 個人要聽命於集體或組織的安排;

(2). 抽象的公有神聖不可侵犯,個人所有隨時可能以公有的名義剝奪,幾乎所有人的擁有都不可靠;

(3). 嚴重缺乏對個體的保護意識,保護機制和保護措施;

(4). 迴避個人權利與價值,提倡、鼓勵個體為抽象的公共、集體作權益的奉獻、讓步,甚至生命上的犧牲;公有體系的建設、完善沒有盡頭,個體的奉獻、讓步與犧牲沒有止境;

(5). 以公共或大局之名侵犯個體權益,如強制拆遷,強制移民等等;

(6). 為維護意識形態的一元化而對思想界、知識界進行規模性迫害,如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運動,反右,打擊資產階段自由化等等;

(7). 發動其它經濟、政治或綜合性的運動,實施大範圍、大規模的反人類罪行,如土改,公私合營,公社化,文革等等。

(8). 陷人(異見者,真實表達者)以罪(反動分子,反革命),頻繁整肅、殺戮、清洗(肅反,鎮反,一打三反,嚴打,掃黑除惡等等),敢於以“殺20萬穩定20年”為統治手段;

(9). 公有制的反人類本質釀成人為災難或加劇自然災難,如社會主義各國多次大饑荒,中國數次大地震等等。

。。。


28。為什麼說公有制是與萬眾為敵的暴政之路?

公有制背逆公眾的自我意願,鎮壓公眾的自由意志,剝奪公眾廣泛的權力、自由,對人民施以廣泛深入的掠奪和頻繁的侵犯,這些決定了公有制是與民為敵,與萬眾為敵的制度。這樣的制度模式離不開強迫,離不開對人和社會的嚴密控制,離不開謊言、暴力、迫害、摧殘和殺戮。公有制必然是一條暴政之路。無自主權,無權力自由的制度設計帶不來文明幸福,只能帶來奴役、悲劇和苦難。

相關參考:《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路只能是一條極權暴政奴役之路(邏輯簡明版)


29。為什麼說公有制的邪惡沒有底線?

公有權力踐踏了“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原則,使民權失去了堅守的底線,使其做為公權力可以肆意擴張,沒有不可逾越的邊界。權力產生惡,公有權力作為沒有約束、限制、制衡的絕對權力,它的惡行也沒有約束、限制、制衡。公有權力的邪惡沒有底線。


30。為什麼說公有制的理想世界永遠是子虛烏有之物?

馬克思,恩格斯所描繪的“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生產力極度發達,社會財富極大豐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自由人聯合體”是荒誕,自悖的空幻之物,永遠無法變成現實。理由如下:

(一)、自由的人是不需要“各盡所能”的,“各盡所能”對被套上外在枷鎖的人才有意義

(二)、“生產力極度發達”,“社會財富極大豐富”毫無嚴謹性,主觀含混,無法作為判斷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是否達成的客觀標準;對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何時到來的預測,宣布,解釋完全由一元權力--共產政黨人為決定。

(三)、按需分配荒誕不經。

(3.1) 按需分配是對人性的狹隘解讀,是對人需求體系的簡單物質化和粗暴閹割,也是對人自主擁有,自我選擇,自我權利的美化式的剝奪。所謂“物質上極大豐富和滿足”的“理想”人類社會,充其量不過是飼料極大豐富的牲畜社會;

(3.2) 人類的生活需要有度、有節、有止,大眾廣泛的無度、無止、無克制,無節制的揮霍和消耗,只能使人類走向末世和毀滅;

(3.3)實施按需分配的(物資調配)系統將是由自然因素,人為因素頻頻觸發的災難製造器;公有制早已開啟了人類災難之門,“按需分配”的極端公有將使災難極端加劇;

(3.4) 對稀缺資源的競爭性需求,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同等滿足。稀缺資源社會分配的差異性不可避免,只有少數人才能如願以償。稀缺資源的永恆存在使不受限的按需分配永遠不可能達成;

(3.5) 制定任何標準去甄別需求合理或貪婪,就是人為限制、人為控制需求,這樣的按需分配就退化成控制分配,在公有制的人治因素下,控制分配將再具體退化為差別分配,即等級分配;

(3.6) 人類需求有延伸、擴張的無限性,任意性;生產力無論如何極度發達,社會資源、財富無論如何極大豐富,都無法企及人類需求的無限性,永遠望塵莫及。因此,在人類社會的任何階段,作按需分配嘗試,都必然退化為控制分配,等級分配;

以上六點證明,按需分配是稚童的囈語,只能是權力控制的極致;以窮奢極欲誘惑世人的共產主義,只能讓極少數人得以窮奢極欲。

(四)、滿足人的需要,首先應滿足人自我擁有不受制於人的需要,應滿足人自由自主,不被強姦脅迫的需要,應滿足人的財產,權利、自由不被人為權力控制、侵犯、剝奪的需要。而這些,是公有制,是共產主義,是社會主義一樣也無法給予的。


綜上所述,公有制的理想世界--共產主義(高級階段)是自悖荒謬的烏有之物。

社會主義不能通達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其它社會也無法切入至共產主義(高級階段)。共產主義只能以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初中級階段)的形態存在,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的全部現實。

相關參考:《論共產主義高級階段之荒謬,之不可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華裔是時候發出同一聲音關於本族利益和
2017: 孩子,給你:我變化多端的愛(一)——給
2015: 老幾:新時代英語寫作(2)信息ABC之A
2015: 每天只問孩子4句話,改變孩子的一生!
2014: 從道德角度看陳光標慈善的山寨特性
2013: 我為什麼支持轉基因
2013: 老美老師的理論,您贊同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