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朱子語類》的文化學解讀
送交者: 彭運生 2018年08月22日17:01:2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朱子語類》的文化學解讀


1、“先生(朱熹)問諸友:‘誠、敬’二字如何分?各舉程子之說以對。先生曰:‘敬是不放肆底意思,誠是不欺妄底意思’”。(卷六)

中醫講“不通則痛”——這不是對“痛”下定義,而是揭示導致痛的原因——“不通”,這個原因更是在間接地指出治療的方法——使不通變為通。

朱熹所說“敬是不放肆底意思”,類似於“不放肆則敬”,也就是把“不放肆”當作實現“敬”的方法。

中國文化似乎對“這是什麼”興趣不大,感興趣的是“如何實現目標”。

 

2、“問仁,(朱熹)曰:‘將(意為從)仁義禮智四字求。’又問:‘仁是統體(意為總體)底否?’曰:‘且理會義禮智,令(意為使得)分明,其空闕(意為空缺)一處便是仁’”。(卷六)

提問者想知道“仁是什麼”,這樣的願望是全人類性的,朱熹的回答卻是有中國特色的——要想知道一個事物是什麼,必須到這個事物與其他眾多事物的關係中去找答案,尤其需要弄清楚與之有關係的這些事物的特點,做到“令分明”。

中醫醫生在診斷一個人的腎臟出問題之後,在治療方面必須加以考慮的,既有與腎臟有“相生”關係的肺臟,還有與腎臟有“相剋”關係的脾臟,緊緊抓住這個肺臟或脾臟,腎臟的病幾乎是不治而愈了。

關係主義、迂迴主義,是朱熹這段話流露出來的意味。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美媒揭印度教科書謊言:1962年“戰勝中
2017: 人類歷史最大奇觀:離開人世的毛澤東卻
2016: 孔子對知識分子的標準很高!
2016: SAT和ACT失寵 美更多名校入學不看此成
2013: 世界上哪些大學盛產超級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