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精衛刺羅”,金注《推背圖》第三十九象中的巧合
送交者: 喜歡猜謎 2018年08月29日03:32:3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金注《推背圖》第三十九象中的巧合,“精衛刺羅”

 

“精衛刺羅”,金注《推背圖》第三十九象中的巧合

圖中,一隻鳥,立於山石上。一輪太陽,從地平線升起。

讖:鳥無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

頌:十二月中氣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羅。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

在民國四年(1915年)出版的金注《推背圖》中,此象通常被解讀為1937年七七事變和1945年日本戰敗,並據此認為民國四年版被無比神奇。

從此象的文字中,明顯看出有寫到汪精衛、愛新覺羅溥儀,這是此象被認為是抗日戰爭時期的關鍵。那時確實有以汪精衛和溥儀為首的有一南一北的偽政權。不過,筆者認為此象也可以有其他解讀不過是發生在金注《推背圖》出版之前的另一個歷史事件。

實際上,汪精衛與愛新覺羅皇室之間,更早就已經有故事了。而故事發生的時間,早於民國四年,即1910年。另外,革命黨人早期崇尚暗殺,所以為了革命宣傳需要,民國初年的版本似乎有必要加入跟暗殺有關的內容。

1910年,汪精衛回國從事暗殺行動。最初擬炸慶王奕匡和從歐洲考察海陸軍當日歸國的貝勒載洵、載濤(皇室成員),均未得手。後便決定炸攝政王載灃。炸藥的威力本已十分驚人,而為了加大威力,汪精衛等還鑄造一個可盛四五十磅炸藥的“鐵西瓜”。

42日凌晨,黃復生、喻培倫在什剎海附近的銀錠橋(應為甘水橋)下埋設炸彈,被發覺。16日,警廳逮捕汪精衛和黃復生。1910423日,汪精衛等刺殺攝政王載灃未遂之舉,震動全國。可以說,此次失敗的刺殺行動,竟成就了日後的汪精衛。

筆者推測,此象的作者,可能在描述這個故事。筆者試解如下:

1)         圖中的鳥,是傳說中的“精衛”,用來指代汪精衛;圖中的太陽,表示凌晨的日出。

《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於河。

傳說中,精衛“赤足”,銜“西山”之木石,去填東海。這裡的“赤足”,是紅色之足的意思。

圖中,(精衛)鳥立於西山之上,遙望東方太陽。東方的太陽,有兩重含義:一是表示山和日之間,還有東海;二是表示圖中的山是“西山”。所以此圖與精衛填海的傳說應有聯繫。

早期認定的案發地是銀錠橋,而“銀錠觀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銀錠觀山”中的山,正是“西山”。

不過,經後人深入研究汪精衛等埋炸藥的地點,實為什剎海甘水橋,與銀錠橋無關。

另外,以筆者在後文的解釋,圖中的太陽是在東方,表示凌晨。 201855日)

2)         讖“鳥無足”,指傳說中的精衛鳥“赤足”。

讖中,“鳥無足”是半個字,加上第二句“山有月”中的“山”字,合為“島”字。一般理解為島國日本。不過,筆者認為“島”字不是唯一的謎底。

傳說中,精衛鳥“赤足”。“赤”的本意是紅色,但此象作者,取“赤”的另一重含義:空;盡;一無所有。“赤條條”中的“赤”字,就有“無”的意思。

推測此象作者在創作時,為避免後人過於容易聯想到精衛鳥,並增加神秘感,故意用“無足”二字來代替“赤足”。而圖中並沒有把鳥畫為“有足”,應是為了提供線索給後人。

 

3)         讖“山有月”,解為“崩”字,指埋藏的炸藥威力很大。

汪精衛等在橋下所埋炸藥,為喻培倫所研製(或從日本購買)的烈性炸藥,威力極大,可使山“崩”。即使埋於橋下,也可使清晨將要路過此橋的愛新覺羅載灃喪命。

此次行動失敗後,汪精衛被捕為一大損失,而費勁心機帶到北京的烈性炸藥被繳,是另一大損失。

 

4)         讖“旭初升,人都哭”,指日出前後,行動敗露。

黃復生和喻培倫在凌晨埋設炸藥時,被一個偶然路過的人看見,並通知了巡警,眾人只有匆忙丟下炸彈逃離,放棄了這次計劃。行動敗露、眾人慾哭的時間,是太陽初升之時,即“旭初升,人都哭”。

 

5)         頌“十二月中氣不和”,指汪精衛名字中的 “精”字。

 “十二月中”,有研究者認為是指農曆十二個月的中間發生“七七事變”。193777日, 是農曆五月廿九,78日是農曆六月初一。如果將農曆五月算作“十二月中”,那麼1937年會有四個月(5月,6月,7月,8月)是“十二月中”,時間跨度太長。所以,“十二月中”指七七事變,較勉強。

筆者認為,“十二月中氣不和”,指汪精衛的名字中的“精”字。

“十二月”,是“青”字。而“氣不和”,意思是把“氣”字拆開,得一 “米”字。“米”字與“青”字,合成“精”字。

 

6)         頌“南山有雀北山羅”,指汪精衛和愛新覺羅載灃。

“南山有雀北山羅”中,“雀”,指精衛鳥(汪精衛)。“羅”字,指愛新覺“羅”。如果解讀為抗戰時期,就是汪偽政權的汪精衛和滿洲國的溥儀。但如果把時間提前到1910年,“雀”仍是“汪精衛”,而“羅”則指溥儀的父親——愛新覺羅載灃。

此句頌,借用了《詩經》中的兩個篇名:《詩經·南山》和《詩經·北山》,其中《詩經·南山》第一句是“南山崔崔”,而“南山有雀”,相信就源於這句,因為“崔”跟“雀”字形很相近。

此句的另一巧妙之處,就是“雀”和“羅”字放在同一句中,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羅雀(捕鳥)。而“羅雀”卻與此象無關,從而增加了推測的難度同時讓人覺得更加神奇。

 

7)         頌“一朝聽得金雞叫”,指日出時刺殺行動敗露。

“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一般是從字面理解:某天聽到雞叫後,大海之外的日(日本)的時代過去了,指1945年(雞年)日本戰敗。不過這種解讀有些小問題,就是“一朝”一詞。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時間是雞年815日正午,不是“一朝”。

“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與讖“旭初升,人都哭”含義相同,筆者仍解讀為:日出時被發現,刺殺行動失敗。

“一朝聽得金雞叫”,一句,除了有“朝”字,還暗含“歌”字。成語有“鶯歌燕舞”,即“歌又指禽鳥鳴叫”(見百度)。朝與歌,連起來,就是朝歌。朝歌,是商紂王的都城之一,商亡後,有衛國最早建都於朝歌。汪精衛的“衛”字,就是建都於朝歌的衛國的“衛”。此解也是巧合。

 

8)         頌“大海沉沉日已過”,指汪精衛在行動失敗後很沮喪,“大海”指“汪”。

成語“汪洋大海中的“汪”字,表示“眾水所歸往”,水歸往“大海”。

“大海沉沉”,表示汪精衛在行動失敗後的沮喪心情。

“日已過”,指過了清晨那個時間,已無法再實施刺殺計劃。


原文發表於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260ee620102ww5l.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7: 毛主席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沒
2017: 250 一粒黍中藏世界 推背圖35
2016: 夢的啟航
2016: 致《給王寶強愛人的一封公開信》作者的
2015: hare:哲學為什麼死了?
2014: 老幾:黑格爾的小三哲學
2014: 老猿:英文學術寫作的要領-9
2013: 從對“真善美”的追求中看中西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