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华裔女作家李翊云获国际短篇小说大奖
送交者: 纪军 2005年09月27日21:11:44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李翊云早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透露说,她在国内时从未想过要当作家,也没写过什么文
学作品,1996年从北大生物系毕业后来到爱荷华城,原本打算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然而
她在爱荷华大学听说了该校着名的作家工作室(The Writers' Workshop)种种轶事之后,
发现自己对用英文写作的兴趣与日俱增。

特稿:华裔女作家李翊云获国际短篇小说大奖

多维社记者纪军编译报导/1996年赴美留学、从2000年才开始用英文写作的华裔女作家李
翊云(Li Yiyun),在去年荣获美国着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的年度新人奖后,9月25日
,其首部短篇小说集获得了首届爱尔兰法朗克.奥康纳(Frank O'Connor)国际短篇小说奖
。这个奖金达5万欧元的奖项,据称是世界短篇小说创作的奖金最高的单项大奖。(
)


据英国卫报和法新社报导,首届法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也是当今世界奖金最高
的小说奖,9月25日颁发给了李翊云所创作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千年的祈求》(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

在爱尔兰考克(Cork)举行的颁奖仪式上,评委会女主席迈克德米德(Val McDermid)对李翊
云的小说集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迈克德米德说,经过评委们的热烈讨论,最新全体同意《
祈求千年》赢得此项大奖,因为“它展示出一种对短篇形式令人钦佩的驾驭,不断展现出
非常绚丽的瞬间。这是一部富有历史感和人性的小说集。”

报导介绍说,李翊云在1996年赴美国留学前一直在北京生活,她曾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
工作室和非虚构写作项目攻读艺术硕士学位(Master in Fine Arts),期间她用英文创作
小说不时刊登在《纽约客》和美国着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上。她的第一部小说集《千
年的祈求》共有10篇短小说,描写的是中国人和华裔美国人的故事,从北京喧嚷的中心,
到芝加哥的快餐店,再到内蒙古贫瘠的大草原,讲述了有关神话、家庭、历史和阶层的问
题。

评委会评价说,李翊云的短篇小说集“用令人心碎的诚实和美丽的散文语言,展现了异国
和熟悉的世界”。法朗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是为纪念爱尔兰着名小说家、剧作家
、戏剧导演和文学评论家奥康纳而设立的。奥康纳于1903年出生在爱尔兰的库克市,他曾
把大陆现实主义与本土口头传统融合起来,并因创作了现代爱尔兰短篇小说,在爱尔兰文
坛上享有着极高的荣誉。

多维社从爱荷华大学官方网站检索到有关李翊云的档案显示,在爱荷华大学获得艺术硕士
学位李翊云,已该校的米尔斯学院(Mills College)聘为tenure-track助理教授,教授小
说和非虚构类写作。李翊云曾荣获《巴黎评论》设立的“普林姆顿年度新人奖”,也曾被
洛杉矶时报列为2005年“新人观察名单”,同时她还同兰登书屋签订出版小说的合约。此
外,她的小说曾在《纽约客》和《巴黎评论》上发表。

创刊于1953年的《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是美国最着名的纯文学杂志,一向以挖
掘新人着称。《巴黎评论》在2004年设立的“普林姆顿年度新人奖”颁发给了李翊云。而
菲利普.罗思、杰克.凯鲁亚克、V.S.奈保尔等名作家的早期作品都在该刊发表过。为纪念
去年逝世的创始人乔治.普林姆顿,该刊1004年首次设立“普林姆顿奖”,奖金5000美元
,奖励该刊上一年度发表的最佳新人作品。

李翊云早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透露说,她在国内时从未想过要当作家,也没写过什么文
学作品,1996年从北大生物系毕业后来到爱荷华城,原本打算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然而
她在爱荷华大学听说了该校着名的作家工作室(The Writers' Workshop)种种轶事之后,
发现自己对用英文写作的兴趣与日俱增。

图爲华裔女作家李翊云的档案照。(资料图片)

2000年,李翊云开始创作严肃的文学作品。“我用英文写作很有乐趣,这主要是因为我一
开始就用英文写作,渐渐就习惯了用英文思考,”李翊云说。多维社从爱荷华大学官方网
站了解到,该校的作家工作室项目每年招收50名学生,一半为诗人,另一半是小说作家。
李翊云说:“如果我没来到爱荷华城,我将永远不会成为一名作家,连想它都不敢想。”
据悉,爱大的写作课程蜚声国际,华人作家白先勇、聂华苓、叶维廉等都曾在此学习,
1990年代的普利策文学奖得主中超过一半是这里的毕业生。

爱荷华大学网站介绍说,李翊云1996年初来美国时,只能阅读一些英文报纸,可能还能读
些英文小说,但她在说和写上都缺少足够的信心。然而她在1997年春天参加了一个社区写
作班,在一名教师的鼓励下,李翊云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用英文写作。李翊云从来没有认真
写作过,甚至也没有用中文写作过,“除了写日记外”,不过她接着补充说,“但这不是
写作,它只是青年人玩弄华丽词藻而已。”当时,她的英语完全没有能力玩弄词藻,由于
缺少用中文写作的经验,李翊云很快发现在处理所有事情时,她都会用英语来取代把它再
翻译成母语汉语。

李翊云是2003年正式登上美国文坛的。文学季刊《葛底斯堡评论》夏季号发表她的散文《
那与我何干?》(What Has That to Do with Me?),紧接着,《巴黎评论》秋季号发表
她的短篇小说《不朽》(Immortality),年底出版的《纽约客》小说专号又发表她另一个
短篇。

2004年1月刚上任的《巴黎评论》主编、30岁的布丽吉特.休斯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
兴奋地说,发现李翊云的文学才华是比她当主编更大的新闻。当她从大量自发投稿中发现
这位无名作者的小说时一眼就看上了。她认为这是《巴黎评论》发表的一篇完美的小说。
《不朽》讲述了一位自幼丧父的演员在成名之后又回到寡母身边的故事。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招人与招人才
2004: 美国大学启示录
2003: 大学属于谁?——“我们要什么样的大学
2003: 中国院士制度改革思辩
2002: 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于肖恩事件的一些看
2002: 小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