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一个有心理疾病的清华博士-评王垠退学
送交者: 姚远 2005年10月03日21:03:4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从头到尾读完王垠同学的这封退学信,心里有意中莫名的的悲哀,我觉得作为一个大学生心理有话说,也应该说点什么……

  我不想过多的谈论现存教育体制的弊病,因为教育体制有问题是人所共知的,这并不是个新问题,我们身边到处都是问题,关于改革的探索也从来都没停止过。

  我也不相信中国的问题只是体制的问题,我不认为明天我们把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搬过来,后天我们就可以一起去唱KTV——“明天会更好”。

  “师夷之长以制夷”已经被证明是不成功的,一些狂热、浪漫的中国人,特别是一些天真地大学生,一些所谓的自由主义者,幻想把他们想象中美国的民主搬过来,自由就可以实现了,国家就可以富强了,未免又犯了“幼稚病”。民主只是一个词汇,而不是全球范围的一个事实,民主并不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向政府要几块面包……

  我相信决定一个民族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最重要的是要看这个民族的行为习惯,要看他的文化,没有什么搞不来的技术,人的素质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民族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优秀的文化是怎样沉淀的呢?当然要靠教育,要靠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学校的教育、要靠随时随地的教育……

  所以,我想谈论的是一个人的心智,一个大学生的心智,因为我相信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智比什么都重要……

  稍微有点理智、有点分析能力的人仔细读完王垠同学的这封信基本上是可以得出以下判断的:

  王垠同学是一个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没有受过真正的挫折的“纯博士”,他是有心理疾病的,这一点他本人也似乎承认,他自称可能是“强迫症”,他迫切需要的不是出国找一个所谓好老师,而是找一个心理医生。

  概括起来,他的性格特点是这样的:

  极度狂想、自负、理想化、不能容忍别人、缺乏责任感、缺乏沟通技巧、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大家可能觉得我过于偏激了,或者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凭什么这么说呢?

  那我就简单罗列以下吧:

  首先说极度狂想和自负,但从信的开头看,他自称自己天生就是个科学家,我想稍微受过点教育,稍微有点内涵的人是很难说出这种话的,如此可见一斑,这类的话几乎通篇都是。

  再说他的理想化和低容忍能力,王垠的终生理想仿佛是想成为一个科学家,清华仿佛就是他理想的天堂,为了这个理想他可以不顾一起,他可以以未来科学家的名义残忍的把蚂蚁烧死还沾沾自喜,他可以无情的蔑视和贬低同学和老师,几乎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在他的眼里他是被上帝不小心从清华这个天堂上掉下来的,其他人都是蠢猪,用他的话就是垃圾,垃圾怎么会有资格出高考题考我呢!现在清华也成了垃圾了,他又要想到了另一个天堂就是外国,那个天堂是不是又盛产垃圾呢?

  捡垃圾的人无论走到哪里第一眼看见的都会是垃圾,在我看来,他只是眼高手低,想成为科学家,却不原意作一个虚心的科研工作工作者。

  再看看他的责任感,高考因为他所说的“强迫症”没有发挥好,清华的梦成了泡影,无奈去了他所称垃圾学校——川大,在那里他两次萌生退学的想法,原因何在呢?

  第一次是因为“川大的环境我实在无法忍受。军训的时候受够了同学和教官的委屈。”第二次是因为“可是军训回到学校,发现宿舍如此差劲,我又想退学。”

  其实我觉得可笑,这点所谓的困难就成了他求学的障碍了,最可笑的还是他的妈妈竟两次毫无怨言的来帮她办手续,娇生惯养可见一斑。王垠在信的开头提到“我们一家三口虽然穷,但是过着宁静舒适的生活。”人人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王垠的身上似乎没有丝毫穷苦的印记,除了理想他没有想象他他的家人吗,他没有想过要为母亲、为他的家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吗?就因为小小的困难就要退学吗?

  在来说说他的沟通技巧,从他与他人的几次谈话,基本上可以断定,他是一个不善于倾听的人,沟通方法简单粗暴,较为理想化。在信中他写到“我最不喜欢别人给我敬酒了,说是客气,其实很虚伪。”以这种心态心态怎么做正常的沟通呢?他自己在信中还写道:“我开始能够揭开从小蒙在我眼睛上的有色眼镜看问题。我开始检查我自己的思维,我以前的观点。看看它们是否是未经判断就盲目放进去的。我检查到很多很多的错误。我的待人接物,我对他人的理解上,都有不足之处。”既然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什么不能慢慢自我改进呢?为什么到最后又重新戴上了有色眼镜呢?看来他对自己对他人的认同是自相矛盾的。

  最后再说说他那颗丢失的“感恩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对我们是至关重要的,人类是由伦理的,人所以为人就在于此。

  对于王垠,似乎没什么人是要感恩的,老师大多是垃圾,同学大多是呆子,他几乎是从小骂到大的,真可谓走到哪里骂到哪里、埋怨到哪里,当然,对于他的母亲他还是手下留情的,只是戏称“母亲像个间谍”。我在疑惑,难道他没有一点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概念吗?难道他对培养天的学校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吗?难道于那个录取他、圆他清华梦的的博导,他也没有感到知遇之恩自当涌泉相报吗?

  王垠在信的最后说“我准备放弃清华的博士学位,出国找个好老师,进行真正的研究。”难道王的科学家梦想都要靠一个所谓好老师来实现吗?所有的希望都要寄托在一个导师的身上吗?爱因斯坦的老师对他好象真的是并不怎么样,而且学校还把她开除了,爱因斯坦还是成了科学家。

  可笑的是,王在信中也提到了他的“我的自我培养”,而且对自培养看来还是很满意的。看来王的内心世界是相当矛盾的。他的自负掩盖不了他对他人、对环境的依赖性,王的人格是很不独立的,父母的宠爱就像一只铁抓,牢牢抓住了他心灵的翅膀。不能不说王的心智很难说是一个成人的心智,大概还停留在小学生阶段。

  《品格的力量》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我是很赞同的——女性的素养决定一个民族的素养,早在1871年,英国思想家塞缪尔就阐述了这个世界是幸福还是不幸,是开化还是无知,是文明还是野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女人在她特殊的王国——家庭中权利的运用。

  我不敢揣测王的母亲的素质如何,因为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母亲对儿子肯定是疼爱有加的……,但我可以判断的是,一个人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学校教育就可以完成的,我相信王的性格特点并不是学校给他的,我想我是可以判断他的母亲教育方法是拙劣的。出身贫寒的王并没有得到该有的历练,它的奋斗之路还是一张白纸。

  现在关于导师的讨论的确很多,很多人戏称老师为老板,称自己是被剥削阶级,称老师找学生是为了挣钱,老师只关心paper,有了paper就有了名声,有了名声就有了经费。

  我想就算存在问题是事实,我们就要把责任完全压在老师身上吗?别忘了对于整个教育体制来说,老师也只是个基层工作者,他们也有无奈的地方,人人都在寻找自己坚实的人生之路,我们不能用孔子要求圣人的标准要求老师。

  何况,我觉得大部分老师的治学态度还是很严谨的,老师关心paper不对吗?什么是研究?研究就是发现新知识,博士当然不能使简单的高级技术工人,他们是要搞研究的,不发表论文怎么得到人家的认可?怎么和人家站在一个平台上交流?难道要靠“有没有水平自己知道”来评价自己嘛?

  王垠称对自己发表的论文不屑一顾,那就证明他还是知道自己的水平不足的,知道不足为什么不赢难而上,超越他所谓的“SCI=SillyChineseIndex”的框框,发表更好的论文到高级别有水平刊物上呢?难道又是老师的错,不是自己没水平、没精神,而是老师没水平,要到国外找个更好的“拐杖”?

  就算老师为了让学生发表了他自己都不太认同的论文,可为什么不想想,现存的制度就是这样,不发论文怎么毕业?难道你没水平,还要对你严要求,不让你毕业?这才叫真正的有学术精神的老师?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一个同事给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你觉得自己是个将军,你就是个将军,你觉得自己是条狗,你就是条狗。”其实我现在体会,这并不是唯心主义,而是在说“心态决定一切”!——对待别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问题的态度……

  我们这一代是问题最多的年代,也是机会最多的年代,中国将来怎么样,我们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更加民主、富强的国家,很难说决定于孔子、孟子或是毛泽东,对后代子孙负责应该是我们,我们不能让下一代骂我们无能,说我们是迷茫抱怨的一代,这个世界是要靠我们自己改变的。

  李敖先生刚刚在清华做了演讲,有一段话我很认同。

  “有一个悲惨的故事,一对青年男女一起游泳朝香港游,游了一半,男朋友淹死了,这个女孩子抓住他男朋友的尸体继续往前游,她说我们要死也死在自由的地方。有这么一个故事被外面人大肆宣传,我们平心静气的想,一对小夫妻在穷乡僻壤的小夫妻,为了他们的前途能够过好一点的生活,能够穿一双袜子,他们跑了,是可以原谅的,是人之常情的,我们不能说你不爱国,用三个字抹煞他一切。可是我们现在知道,当我们有一天觉得我们不往外面跑,自由不在外面,自由在我们眼前,经过我们的努力自由会实现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要跑?”

  所以,在这个年代,我想我们要警惕保守主义者,但更要警惕“伪自由主义者”

  自由要靠我们用双手去实现,我希望所有的清华大学生毕业学成的时候,都能像一个绅士一样走出校门,而不要像一群高级技术工人,更不能是一群技术暴发户!

  我更希望王垠同学能够找回真我,就算走出国门也要像一个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责任的堂堂中华男子汉走出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中国学术界的出路:引入竞争机制
2003: 什么是牛人?zt
2003: 我的性爱观
2002: 博士后情断多伦多
2002: 也说说科大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