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人心底的空洞是怎樣產生的?
送交者: 安博 2019年02月18日12:53: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世人皆知人心裡有個無底的空洞,我們在世間的一切追求,金錢,美色,名譽,地位,等等,無不是為了填補這個空洞。耶穌說,一切都是枉然,唯有神才能填滿。而佛說,萬物皆空,放棄掙扎吧,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那麼這個無底的空洞到底是什麼?它又是怎樣產生的?   

這個無底的空洞通常被說成是人的欲望,但顯然這個欲望和動物基於生存需要的欲望有所不同。動物的欲望通常都能比較容易地滿足,比如,獅子在吃飽了之後就會滿足地睡覺曬太陽,而不會積攢幾輩子都用不完的食物;在發情期交配生育過後也就結束了,而不會發明美容霜和威而鋼,讓愛情地久天長;更不會建立一個帝國,自己做始皇帝,傳之二世,三世,而至萬世。到底是什麼讓人的欲望沒有了界限,變成了一個無底洞?簡單的回答是因為人具有了無限的想象力。

從古人類學的研究來看,現代智人(Homo sapiens),產生於三十萬年前。在此之前約一百五十萬年,直立人(Homo erectus)已經學會了直立行走和用手製造工具,並且已經遍布全球。在直立人和現代智人之間至少還存在過其他三種人類,他們分別是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和登尼索哇人。這些不同人類之間的差別只有腦容量和DNA的差別。解剖上和我們現代人完全相同的智人在七萬年前開始存在。分子人類學的研究表明人類的始祖夏娃十七萬年前生活在非洲東部,而亞當七萬年前生活在非洲西部。當第一次看到這樣大的時間差距時讓人會感到奇怪,為什麼人類的母系和父系不是同時產生的。其實這種現象是研究方法造成的。母系的遺傳分析是基於線粒體DNA的分析,線粒體是細胞核外的一個細胞器,它只由母親傳遞給子女。線粒體負責細胞內能量的轉化和製造, 他的DNA很小,遺傳分析會比較粗躁。而父系的遺傳分析是基於Y染色體DNA分析,Y染色體只由父親傳給兒子,由於Y染色體DNA要大很多,所以基於它的分析要精確很多。更重要的是Y染色體上數量眾多的基因影響人體更多的方面。有意思的是人類語言的產生和分布和Y染色體DNA有很好的平行關係,人類的語言也被認為產生於七萬年前。

語言的誕生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迷,各種的假說都沒有實證,相關的發展也沒有直接的歷史痕跡。即使在21世紀的今天,它仍然是進化論中的難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七萬年前的一次基因突變,讓人腦有了語言的能力。這個能力不是指簡單的聽說能力,聽說能力可能很早在直立人到現代人的過渡中就已具備了,尼安德特人和登尼索哇人都具有聽說的能力。而生成語言的能力,也就是造句的能力,只有我們現代智人才具備。心理學家將此稱為人類進化史上的意識革命。有了生成語言的能力,人腦就產生了許多合乎語法,但現實生活中並不存在的東西,這就是想象力。

另一點我認為比較肯定的是人類之愛可能在語言的誕生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人類之愛和其他動物基於本能的愛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交流。因直立行走而導致的對面的性和胸前哺乳為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如果沒有懷抱里胸前哺乳,很難想象人怎樣發現和利用兒童的語言發展窗口期。人只有在0-3歲聽到的聲音才能發展成語言,而這一段時間正好是哺乳期,也是人免疫系統建立的時期。三歲之後,人的運動能力和免疫系統都可以支持兒童和更廣的人群交流,這正是語法形成的開始。語言學家認為不同言語的交匯是促成語法形成的直接原因,當說不同話語的人在一起試圖交流時,語法就隨之產生了。所以語法是人腦的功能,也是語言發展的結果。

所以,造成人心底的空洞產生於七萬年前,當人腦具有了語法功能,可以隨心所欲地產生句子的時候,人心底的空洞就隨之產生了。這在聖經上就是人吃了智慧果,可以分辨善惡。聖經上說人於是被趕出了伊甸園。在進化論也發現人類的確在五萬五千年就離開非洲,開始了遍布全球各地的大遷徙。 

在個體發育上,意識革命的這一時期對應於一個人的3 - 6歲。俗話中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的確有其發育學基礎。人三歲之前對應於意識革命之前,對應於猿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和登尼索哇人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孩子主要是生理發展和滿足生理需求,可以學說別人教的單詞和句子,容易幸福滿足。三歲是說“不”期的開始,經過3 - 6歲的意識形成期,語言和思維才能形成,才能變成一個現代智人,所以兒童到七歲的發育可以看到成人的影子。

語言和思維形成後,人可以自由地產生他想表達的任何思想,由於早期實際生活經歷不足,所以發達的思維就形成了超越現實的童話和神話,也形成了人對於美的追求。美就是完備(perfection),是人將現實經過意識加工,達到內心愉悅的一種狀態。所以美是現實的超越和補充。在考古學上,這時候人類由粗石器進入了細石器時代,也製做了最早的項鍊和最早的洞穴壁畫。人對於完美的追求從此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

反過來,完美意識加強了人對於現實不完美感覺的痛苦,死亡變成了一種不可知的恐懼。我想這就是聖經上所說的吃智慧果的代價是死亡。但這裡和聖經不同的是,人不是因為墮落才有了死亡,而是因為看見了完美才意識到死亡的無限痛苦。所以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人是從動物向上帝進化,這正是Harari的中文書名《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所以,人的一生都是在動物和上帝之間,在現實和完美之間,在死亡和永生之間掙扎。兩者之間有一個無限巨大的空間。

【致謝】這篇博文是在讀了Harari的《人類簡史》一書之後而作,文章的內容和書有關聯,但差別更大。讀《人類簡史》是受老幾的推薦,特此感謝。也感謝遠方的孤獨提醒和討論死亡的意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彭運生談藝錄(177)
2018: 曹雪芹因何不寫紫鵑的判詞?
2017: 首个经络科学
2017: 得福報
2016: Waves & solut. of Einstein Eq
2016: 美國簡史41.車輪上的美國二
2015: 關於範例-答安博網友
2015: 關於討論《四大發明後為什麼缺少創新》
2014: 做不做家務的孩子長大後的區別
2014: 七十年代憶舊:母親親歷中藥偏方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