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我們看不透的中國古代話語的深層意識底蘊——認識你自己(二)
送交者: 方方 2019年06月20日23:24:5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我們看不透的中國古代話語的深層意識底蘊——認識你自己(二)

 

  古語說人之初,性本善,應該如何解說?

  如果我們只從表層意識來解說,我們會糾結於善惡概念的爭執。基於對立面,誰也說不清。

  如果我們能夠進入深層意識來解讀,我們是可以從深層意識中所分開的兩個層面來說明。

  我們可以從初階層面看到的底蘊是本初心性的圓滿性,知道其圓滿性是基於沒有對立面;至於次階層面的則意味着道德意涵的善惡概念,存有對立面向的說法。

 

  我們心性演化處在初階過程,是一個本質性的過程,我們一般人都無意識,只有那些作長期修行的人,是可以內觀到這個本質上的的自己實證的體驗與內涵。

  基於古人用字極其簡單,但其字義內涵卻非常深刻。這是一般上的文字相解讀說不到位的,而古人的話語用字簡練,意涵是作可以狹義或廣義的解讀,只要我們是不具備此方面的生命歷練和內涵修養,我們是看不透其中的用字立意的真正含義。

 

  古話今說,如果我們要輕易認同修行人的解說,我們必須要有最起碼的體驗認同。

  如果修行人只是以自己實證的體驗來說明,一般上是容易讓人產生質疑,尤其是現代人更會質疑。

  當今西方神經學家的有關對修行人作腦部處於某種意識心智的MRI成像的研究,都可以神經區域的連接成像,其有關腦部連接狀態的功能性作出了具象性說明,可以證明修行層面處在的自己實證。

  這些神經學家經過研究後,也開始把中國人有關修行的神秘性,揭開一個科學性的深層處在的生命態勢的論調。

 

  話說回頭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三字經》開頭的第一句話,我們可以想象幼兒的初化心性,本來就是不懂得什麼道德觀念(西方人曾作研究,發現一個人要在六歲後才能擁有理解道德概念的心智能力),所以“善” 在人的本初性,是本能的反應於一個和諧和圓滿的心性態勢,這個心性態勢可以在外化行為的情緒上反映出平和和快樂,比如吃喝玩樂的行為,但是這些行為卻在極端的態勢下,反轉為“不善”, 所以才會有下一句話:“苟不教,性乃遷”。

  至於“善” 在人的本初性處在深層意識次階層面的說法,是已牽涉到一個道德範疇,也就是教育的必要手段的指導。這也是“苟不教,性乃遷” 的意識形態的理解,必須以道德指導來調控行為的妥當性。

 

  至於《大學》裡頭的一句話:“止於至善”,是相符於善的極致延續,同時也意味從小到大有關“善” (圓滿性)的延續,這是牽涉心性的後設學習正確性的取向。

  再說 “止於至善”的 “止”,是有避開的含義。因為為了達致成長後的至善,我們必須避開許多會促使我們陷入 “不善” 的誘惑 ,於此說法的定位下,可見其合理性的。

 

  中國人的名句精華、成語、典故、禪機、某些普通用詞,其實是擁有潛在的深層含義,我們上了年紀或有一些共同的體驗認同——生命的歷練是可以讓我們深刻體會到這些詞句的真正含義。

 

  日久見人心,你能見到自己真正的心嗎?

  如能,你的全息性意識心智已在自由開放,自然你就能感悟更多中國話語老掉牙的話,其實是包含一種中國傳統思想的智慧,是可以讓我們看得懂當今人事的變遷,已不同往日,但卻沒有丟失其本質。人心真的必要 “止於至善”,尤其是處在當今信息時代的我們,體驗到“至善” 的難為,或者在此議題下,我們是可以從這一個看不到的意識層面的意識形態被揭開其神秘的面紗,我們的視角,是否能更尖銳,讓我們去看懂世情,看懂人心?

  西漸東學,或許是我們未來可以打開的自由世界該選擇走的大道,你會猶豫嗎?

       老話中蘊藏的智慧,你想得到嗎?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改變看法–學懂哲學的標誌
2018: 馬克思主義經濟觀
2017: 美國大學轉學必知的五大秘密
2017: 彭運生談藝錄(63)
2016: 太可怕了,剛剛發現大秘密
2016: 轉貼:寒門子弟上名校的壓力
2015: 楊虹:“為了三十年後長大了的孩子…”
2015: 範例哲學﹕“新”- 是如何來的﹖(2)
2014: 范兒517——「T?DSB」:恆心與自律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