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再說小崗:分田單幹增產是幻想神話不是真實數據
送交者: 香椿樹1 2019年11月08日13:15:4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分田單幹是被吹噓成解決中國糧食短缺的靈丹妙藥, 按老貧農說法“在人民公社的時候,每個村莊的生產都由生產隊長(當時不叫村長)指揮,每天幹什麼活由隊長決定,社員不能隨便干,他若瞎指揮,社員也只能聽他的。在生產隊參加集體勞動的時候,一個社員如果多出一份力(比如多擔一擔肥料),能多收穫2斤糧食的話,他自己連一兩都分不到,你說他哪有積極性,誰願意為別人干?所以有“出工不出力”的說法。同樣,隊長也沒有積極性,因為生產隊的財產不是他個人的,糧食收多收少跟他個人利益關係不大。

所以在集體化的制度下,大家都在應付,怎麼會多收糧食?你一個人想多干也幹不成。不是大家寧願餓肚子也不好好干。這是集體化制度的弊端決定的,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如此。

分田到戶之後,農民有了積極性,因為多干他能夠多得,所以他天天泡在地里,精耕細作,全家老少齊上陣,這樣當然就會多收糧食。”

水蛇同學為老貧農提供了數據:

小崗村“1978年按血手印時,全村糧食總產量3萬多噸,小崗村人野菜稀粥裹腹。

而1979年大包幹後,糧食總產量猛增到13多萬噸(網上查了一下,79年糧食總產量是1955年到1970年的總和)。

農民不僅吃飽,而且靠賣餘糧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收入。”

真的很神奇, 分田之後糧食增產:(13-3)/3= 300%。

可是,我們看看中國曆年糧食產量統計數據

Snip20191108_22.png


從這條曲線我們可以看到除了大躍進的非正常投入導致糧食產量偏高以外,1959年以前, 中國糧食總產量逐年增加恰好可以擬合一條直線, 怎麼就看不出來小崗村增加300%的一點跡象? 學小剛的糧食增產到底去了哪裡?

事實上我們可以理解糧食產量增加靠逐漸的農田基本建設的逐漸積累, 包括水庫修建,灌溉面積, 開荒種地等,產量逐年增加符合這樣的規律。 小崗村的體制改變對全國糧食產量的增加並沒有任何看得見的影響。   如果小崗村產量卻是增加了300%, 那麼其他地區必須相應減產才會造成總產量沒啥變化。

這不正好驗證了小崗村這種自私懶惰村分田之後產量增加, 而鄧矬子強拆先進的集體如大寨,導致其他地區產量下降嗎?

事實上80年代之前的產量增加靠農田基本建設積累, 而80年代之後的產量增加靠的是化肥投入:

化肥使用量.png

這是開放的成果, 尼克松訪華導致美國的僕從國爭相對中國開放,一下子解決了化肥設備和原料問題。

不但是化肥,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也是在同一時期推廣, 北方雜交玉米也是稍晚一點在全國推廣。 良種的產量可以看這張圖:

從1979年到1989年, 水稻單產增加一倍!

並且,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和北方雜交玉米完全是公社化與全國協作的結果。 如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邏輯盛行,中國是不可能有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的。

當然,這幾張圖僅僅說明網上流傳的大包幹一夜之間解決了糧食問題是沒有數據支撐的神話, 完全是想象。  分田單幹不但造成大部分地區糧食減產(化肥良種效益沒有發揮), 被破壞最大的是鄉鎮企業。  因為中國人多地少, 公社只需要1/3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就足夠了, 這是為啥鄉鎮企業蓬勃發展, 以至於華西村能建設起省內第一樓。  分田的結果是農民被綁在雞肋一樣的一畝三分地上, 丟掉可惜, 耕種無用。

鄧矬子用謊言支撐的分田單幹給中國農業發展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8: 《紅樓夢》解(11)
2018: 專家談如何提高創新能力:科技創新之道
2017: ZT: 一部憲法和一個國家(作者:易中天)
2017: 309 漫漫長河,洋洋星海,邂逅群咖,幸
2016: 詩人檳郎的情懷
2016: 71.大乘般若止觀(一)
2015: 不覺的無明業相
2014: 談一點教育背景與學習的必要
2014: 傑出華人物理學家張首晟論科學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