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二)
送交者: pifu01 2020年05月22日13:24:2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四法印的見解與修法(二)慈誠羅珠堪布

有漏皆苦

(一)總述

“有漏”是什麼意思呢?關於有漏與無漏的概念,一切有部、經部以及唯識宗等等宗派,都有自己不同的劃分界限。《俱舍論》中講過很多有漏無漏的差別。

從大乘佛法的角度來說,所謂“有漏”,就是不清淨的事物,包括所有的執著以及執著的對境;而“無漏”,則是清淨的事物,包括沒有執著以及沒有執著對境的、一地以上菩薩入根本慧定的狀態。

什麼叫做執著以及執著的對境呢?譬如說,在眼識看到一個對境的時候,就會產生執著。其中執著的對象或對境,是眼識所看到的物質。眼識與物質,也即執著與執著對境,它們分別被稱為能取和所取。

所有能取、所取消失的境界,叫做無漏,這也是一地以上菩薩入定的境界。除了佛的境界以及一地以上菩薩入定的境界之外,其他所有具備能取、所取的境界,都叫做有漏。

從這個角度而言,則無論是不清淨的娑婆世界,還是佛陀的清淨剎土,只要是有執著以及執著對境的,都屬於有漏,都是痛苦的。

有人會對此質疑,如果連佛菩薩的清淨剎土都是有漏的,那麼包括極樂世界,或者蓮花生大師的銅色吉祥山,也應該是充滿了痛苦的。然而,極樂世界又怎麼會有痛苦呢?

佛經裡面所講的痛苦,包括苦苦、變苦、行苦三種。極樂世界沒有變苦,更沒有苦苦,但卻有行苦。前面也講過,所謂行苦,是指剎那剎那變化無常的法。極樂世界的外器世界和內有情世界都是無常的法。這裡所說的無常,並不意味着極樂世界有一天會消失,而是從剎那的角度來說的,因為極樂世界也在剎那剎那地變化,從這個細微的層面而言,極樂世界也是有痛苦的。

我們修第二個法印的目的,是為了修出離心。這種出離心不是要對佛的剎土生起出離心,而是要對整個六道輪迴生起出離心。極樂世界有沒有痛苦,對實際修行都沒有太大的影響,我們只需要從見解上做一些了解便已足夠。

了知有漏皆苦,是為了修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則平時所做的念經、磕頭、燒香、打坐,乃至布施、持戒、忍辱等所有的努力,都只能成為世間法。世間法所能獲得的最上乘的果位,就是不墮三惡道,獲得人天的福報。除此之外,跟解脫沒有任何關係。世間的善根再多,也不能讓我們超越輪迴。

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解脫,而不是獲得人天的福報。既然如此,就要建立起一條解脫道,其中第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就是出離心。所有以解脫為方向的修行,都建立在出離心的基礎之上。如果沒有基礎,就不可能有後面的解脫法門,所以,出離心非常重要。四法印中宣說有漏皆苦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生起完整的出離心

雖然《普賢上師言教》中濃墨重彩地宣講了出離心的修法,我們也翻來覆去地講了很多出離心的修法。但因為四法印還有自己的一整套修法,所以,在講完四法印的見解之後,還會講一下“有漏皆苦”的具體修法。

(二)分類

如何理解有漏皆苦呢?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佛陀所說的痛苦,包括內在和外在兩種。所謂外在,是指物質世界;而內在,則是指精神上的痛苦感受。

有人會認為,本來痛苦就是一種感受,既然是感受,就應當屬於內在,而不應屬於外在。作為外在的物質,是不會有什麼感受的,既然沒有感受,又怎麼能說是痛苦的呢?

雖然外在的物質,包括山河大地等等,其本身不會有什麼痛苦,但它們卻是痛苦的來源,所以也叫做痛苦。

除了內外的區分以外,大家都知道,痛苦還有三種分類,那就是苦苦、變苦和行苦。

如果沒有分清這三種痛苦,就不太容易理解有漏皆苦的真實含義。因為有漏法的範圍是很廣的,如果僅僅把精神上的感受理解為痛苦,就狹隘地理解了痛苦的內涵,所以我們就要把痛苦分成三種。


1.苦苦

佛經當中關於苦苦的定義,就是存在之時能感覺到痛苦,一旦消失,就會感到幸福的感覺。比如說,當我們生病的時候,就會覺得痛苦,只要身體康復,就會感到幸福,所以,病痛就屬於苦苦。

為什麼要說兩個苦字呢?這說明,這種苦是非常強烈的。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所有的生命公認為是痛苦,都不願意接受的很明顯的痛苦感受,就是苦苦。苦苦主要是在三惡趣,在人道與天道也有苦苦。比如,人間的生、老、病、死等八種根本痛苦,就屬於苦苦的範疇。

關於苦苦,《普賢上師言教》裡面講得很清楚,六道的每一道各自的苦苦,都分門別類地列舉得十分詳細,所以此處不再重複。

2.變苦

佛經當中關於變苦的定義,就是存在之時感覺不到是痛苦,但在它停止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痛苦的感受。

變苦主要是在人道和天道。此處所說的天道,主要是指欲界的天道。

比如說,欲界的天人一般都身體健康,壽命很長,生活環境、生活條件也十分優越,還有一些神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覺得很幸福。但在這些所謂的“幸福”停止的時候,就會導致明顯而不堪忍受的痛苦。要知道,前面的幸福感和後面的巨大痛苦是有着一定關係的。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打一個比方:一個自來就過着窮苦日子的人,即使遇到痛苦,也不會覺得有多麼難以承受,因為他已經過慣了苦日子;然而,對一個從小到大都很順利、很幸福的人來說,如果猛然間遇到同樣的困難,讓他從此以後去過與前者一樣的苦日子,即使這種痛苦是一樣的,但他們雙方的主觀感受卻是截然不同的——後者所感受到的痛苦要比前者大得多。

為何對待同樣的痛苦,卻會有不同的感受呢?就是因為後者已經養成了過好日子的習慣,所以一下子遇到痛苦,就會很不適應。正因為如此,所以釋迦牟尼佛認為,前面的幸福,也是一種痛苦。

既然如此,是不是在人的感受當中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快樂呢?《俱舍論》當中講過,佛並不否認存在有漏的快樂感受,但這些快樂,只是與苦苦比較而言的相對快樂,所以既是快樂,也是痛苦。

為什麼既是快樂,也是痛苦呢?從苦苦的角度而言,變苦就是快樂。比如:健康與生病比較起來,健康就是快樂;但從變苦的角度來說,它就是痛苦,因為一旦失去了健康,就會感覺到痛苦。凡夫所認為的幸福快樂,也是一種臨時性的短暫無常之法,由於會導致以後的痛苦,因而也是一種痛苦。

世間人想得都很簡單,認為只要不是苦苦,只要當時覺得幸福,就算不上是痛苦;然而,佛陀卻考慮得很周到、很全面,他告訴我們,只要是有漏的,即便是快樂的感受,也屬於痛苦。

3.行苦

此處所說的“行”,與“諸行無常”當中的 “行”是一個意思,即指所有因緣而生、有因有果的法。所有的“行”,都是痛苦的。

佛經當中關於行苦的定義是,無論它存在還是消失,都不會覺得痛苦,但卻會引發其他的痛苦,因而稱之為行苦。

行苦主要存在於色界和無色界。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不會有很明顯的生、老、病、死之類的痛苦,以及健康、長壽之類的快樂。這種境遇,與它們的前世有關。因為投生到色界和無色界的因,就是一種禪定;而禪定本身,是很細微、很平靜的,所以在投生色界和無色界的時候,也不會有粗大的感受。雖然色界和無色界沒有痛苦快樂,但卻是無常的,所以,這兩界的眾生只會有行苦,而不會有苦苦和變苦。

總而言之,從三種痛苦的角度來看,三界六道都是充斥着痛苦的。

佛教既說有漏皆苦,同時又承認暫時的幸福,二者之間有沒有矛盾呢?並不矛盾,因為痛苦是絕對的,幸福卻是相對的。通過觀修有漏皆苦或輪迴痛苦,就會生起出離心。

(三)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種陷入極端的人,他們在沒有觀修輪迴痛苦的時候,對生活、工作、世間法充滿了信心,感覺一切都是美好的;但在觀修輪迴痛苦以後,就萬念俱灰,覺得什麼都沒有意義,做任何事都十分消極,打不起精神,甚至悲觀到認為活着都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種悲觀、消極的態度是不是出離心呢?不是出離心,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

就像菩提心不是單純的慈悲心,而是在慈悲心的基礎上,有一個發誓為度化眾生而成佛的決心和勇氣,才能稱之為菩提心一樣,出離心除了深知輪迴痛苦之外,還必須要有一個條件,就是尋求解脫。

在觀修輪迴痛苦之後,我們就會知道,輪迴充滿了痛苦,不是苦苦,就是變苦、行苦。世間人一心追求嚮往的功名利祿等等,都是臨時性的誘惑,一點兒都靠不住。對於僅僅把物質享受作為生存的唯一追求的人來說,在觀修輪迴痛苦以後,就應當絕望、懊喪、痛苦,然而,作為修行人,在深深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就要更進一步地想到:難道除了名利之外,就沒有其他更有價值、更值得追求的目標了嗎?難道除了爭名奪利之外,就沒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了嗎?名利沒有意義,並不代表整個人生都沒有意義,除了升官發財之外,我們還有更遠大、更有價值的,在釋迦牟尼佛沒有告訴我們以前,我們根本不知道的目標,那就是走解脫道,尋求解脫。

在整個六道輪迴當中,不要說是地獄眾生,即便是天人,也沒有辦法跨入解脫道。要奠定解脫道的基礎,只有從人道做起。雖然天人也可以修行,但他們修行的基礎,卻是前世在人間打好的。只有在人道打好修行基礎之後,天人才能在這一生繼續前世的修行;如果前世在人間沒有打好基礎,天人也沒有機會修行。

雖然從禪定的角度來說,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有很強的能力;但這種禪定只是平靜而已,其中並沒有證悟的智慧,所以跟解脫沒有什麼關係。

只有人類,才是三界六道中最有機會獲得解脫的。生而為人是十分有意義的,我們應當珍惜自己的人身。只有這樣,才能樹立起完整、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前我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是顛倒的——將重要的東西棄置不顧,對毫無價值的東西趨之若鶩。通過這樣的思維,就能扭轉我們的觀念,挽救我們的人生。

正因為如此,所以《普賢上師言教》當中才會在剛講完輪迴痛苦等外加行之後,立刻就宣講解脫的功德。這種順序的安排,就是為了避免大家在反覆思維無常、痛苦之後,因為傷心失望而失去勇氣;就是要鼓勵大家,以前我們為毫無價值的名利投入了畢生的精力,整天都在為個人的錢財打算,為自身的功名着想,把物質享受作為唯一的寄託,但無論怎樣努力,都是靠不住的。

比如說,即使能成為有錢人,又有什麼意義呢?很多有錢人早上起來以後,先美容兩個小時,之後健身兩個小時;健身完畢,又去針灸一個小時;吃飯之後剩下的時間,就是應酬。即便花了大量的時間用於健身美容,但最後還是會衰老、會生病。

在不知道這些道理的時候,我們整天都在追求物質享受,將物質財富作為唯一的寄託,絞盡腦汁地積累財富;一旦感覺到這一切都沒有意義的時候,心情會一下子跌入深谷,變得沮喪無比,覺得生活毫無意義。如果只是寄希望於物質財富,感到失望是沒有錯的,這種生活方式就是沒有意義,但還有一條解脫道,它會讓我們產生勇氣,並深深地意識到:將所有的精力投入到物質生活當中是錯誤的,我原來的生活都是無聊透頂的,我不能這樣活,從現在起,我要追求解脫。

此時又可能會出現另一種極端,就是有些人會在一時衝動的情況下,不計後果地辭去工作、拆散家庭而出家。

當然,如果真能這樣堅持下去,那肯定是很好的;作為家人也應當理解,而不應該想不通。比如說,如果一家人有七位,大家在一起都相親相愛、和睦融洽,但在其中的某一位離開人世的時候,其他的人也不能一起走。既然早晚都要分手,那麼,如果其中某個家庭成員選擇了提前為後世作打算的出家之路,作為親人也應當為他祝福,而不應從中阻撓,強迫別人依照自己的人生觀來生活。

身為拋棄世事而出家的人,就更應當好好把握這一來之不易的機會,專心專意地修行。

但有些人卻不是這樣,在一兩年,甚至短暫的幾個月當中,他們就後悔不迭,希望回到原來的生活當中。但是,到了那個時候,工作沒有了,家庭離散了,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退路。至於當初迫不及待的修行,也不見得有什麼進展。

這兩種極端,就是因為缺乏系統的教育,沒有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所導致的。

作為佛教徒,應當穩重、本分,不能像世間某些迷信的人一樣,整天神神道道,說一些神通、靈光之類的事情;否則,就會給佛法和自己的修行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對很多在家人來說,雖然修行很重要,但同時也需要生存,僅僅知道輪迴痛苦並不意味着從此以後可以不吃飯、不穿衣。作為在家人,就要想辦法養活自己,如果不能生存,修行也無從談起,所以,生存的方法還是需要的,工作也是必要的。至於如何安排工作和修行的比例,那就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了。

雖然這些不是具體的修法,但也是修行前期必須了解的內容。特別是對內地居士而言,懂得這一點更有必要。

有些人因為佛教宣講“輪迴是苦”,就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悲觀主義。這完全是一種誤會,佛教不是消極的,而是非常積極向上的,只是佛教的積極方向與奮鬥目標和世間人有所不同而已。世間人是為了金錢而努力,修行人卻只是把獲取金錢作為生存的手段,真正的目標,是為了所有生命的解脫。

解脫並不是一種神話,而是客觀實在的把普通凡夫的分別念提升為佛智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遠大光明的目標,修行人可以放棄世間的功名富貴。他們的眼光是長遠的,他們的態度是積極的。世俗人卻與之相反,朝不慮夕、目光如豆,只看到今生的短暫時光,而缺乏應有的遠見,所以才會費盡心機地為今生而拼搏。

另外,佛教更不是悲觀的。所謂的“悲觀”是指什麼呢?是心如止水、萬念俱灰的心態。如果以這個標準來劃分,世俗人才是真正的悲觀。不管年輕的時候在生活上、事業上如何春風得意、躊躇滿志,到年老的時候,因往日的美好年華已經流逝,看到自己韶華不再、日漸體衰的現狀,每個世間人都會悵然若失、自暴自棄;特別是在臨死的時候,因為恐懼死亡、貪戀今生,幾乎每個世人都會哀傷悲泣甚至痛哭流涕,這不是悲觀又是什麼呢?

真正的佛教徒雖然視金錢、名利為糞土,但這並不意味着悲觀;因為他們知道,肉體的衰老和喪失,並不會阻礙精神的提升,智慧和悲心是永遠如影隨形而不會丟失的,無論年老也好、死亡也罷,都沒有任何差別,在遠方等待他們的,是光明的前程、大樂的境界,所以他們不但不悲觀,而且樂觀並充滿了信心。因為有了這樣的目標,才能“衣帶漸寬終不悔”,才能孜孜不倦地將所有精力投入其中。輪迴痛苦並不可怕,更不必為此而悲觀失望,通過努力,我們完全可以擺脫輪迴的束縛,獲得絕對的快樂與幸福。

現在真正願意開動腦筋,去親自學習、研究佛經的人較少,大多數人只是道聽途說,一聽到佛教說人生無常、輪迴是苦的詞句,就把佛教界定為悲觀消極的人生觀,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作為佛教徒,首先要做到的,是看破金錢、名利等等。“看破”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要知道這些都是過眼煙雲,其中沒有什麼好的東西。當然,即使今天知道了,我們也不一定能馬上放棄,佛沒有這樣要求我們,即使要求了,我們也做不到;但不能放棄並不代表輪迴不是痛苦的,也並不表示將來我們不能放棄。

雖然我們從理論上知道了這些道理,但做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在修行沒有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執著世間的盛衰榮辱,還是會在乎物質世界的感受。只有通過修行,才能淡化乃至徹底斷除這些執著,這是毫無疑問的。

有些人會說,你講得那麼頭頭是道,你自己的境界又如何呢?當然,我沒有什麼修行,只是鸚鵡學舌、照本宣科,像捎口信一樣把佛的思想傳遞給你們。即便我沒有什麼境界,也並不意味着你們不需要修行。雖然我修得不好,但我的上師修得好,釋迦牟尼佛修得好;我只是起了一種媒介的作用,把他們的教言傳播給大家而已。

大家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既沒有出生在西藏,也沒有降生於內地,而且如今已經圓寂了;但佛法卻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佛法的慧命也從來沒有間斷,佛法的慧炬仍然在一代代地傳遞着。如果沒有人去傳播這些教法,就不會有人知道藏文《大藏經》——《甘珠爾》與《丹珠爾》當中的真正內涵,佛法也不能延續下去。

比如說,佛陀三轉法輪,針對不同根機,宣說了八萬四千法門。從表面上看來,其中也有一些先後矛盾、互相衝突的地方,但我們卻從前輩那裡知道了佛的真正密意,知道了佛要表達的究竟觀點,也就可以為你們指明這一點,使你們能夠避免走彎路。

正因為修行不夠,我們才要學習,才要修行,如果一開始就修得很好,那又有什麼必要去聽聞佛法,又有什麼必要為其宣說佛法呢?大可不必!

對根本沒有修行的人來說,自我審視、自我總結很有必要。因為那樣會變成一種壓力——在平時沒有反躬自省的時候,就容易自我感覺良好,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一旦反觀自檢,知道自己什麼都沒有學、什麼都沒有修以後,就會感到後悔、遺憾。這種壓力也就會成為一種動力,可以促進、激勵我們去修行。

如果我講了那麼多,你們一點兒都不修的話,就太可惜了。不是我講的內容可惜,而是你們珍貴的生命、時間、機會被白白浪費,無端錯過很可惜。

當然,之前的修行好不好並不十分重要,關鍵是在將來——怎麼樣去改變自己的觀點,在觀點改變以後,又怎麼樣去行動。

在沒有出離心的時候,除了平時的日常固定念誦以外,應當把其餘的時間都用來專心致志地修出離心;在有了出離心而沒有菩提心的時候,就應該放下一切,一門心思地修菩提心。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9: 魔鬼辭典
2019: 誤導人的四大發明之說
2018: 易中天:真正的教育是望子成人
2018: 瑞典模式與馬克思主義有關係嗎?
2017: 原諒孩子不懂事 但拒絕你沒教養
2017: 彭運生談藝錄(38)
2016: 李毅:再論和平統一已無可能  
2016: 李毅台灣觀選總結: 和平統一已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