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邏輯的重要性——什麼是邏輯?
送交者: 饞師五代 2023年11月15日15:31:2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1

老子言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已。”

什麼是道?道,就是支配宇宙萬物與人類運行的終極和唯一真理。

朱子言理。“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先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該無載了。”

什麼是理?理,是先於萬事萬物、也獨立於萬事萬物的存在,無形無跡,然而,脫離了理,萬物都沒有根據和來由。

老子言道,朱熹說理;道理道理,天下歸一。

上帝是無所不能的,然而,上帝也不能違背邏輯。上帝造物、造人之前,邏輯就存在了。上帝行為,也必須遵循邏輯規則,否則,就出笑話了。

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們,閒來無事,提出了一個關於人類的基本問題:亞當和夏娃有肚臍嗎?

要說亞當和夏娃,是有肚臍的,那就很荒謬了,因為,亞當和夏娃是上帝造的,又不是十月懷胎生下來的,肚臍沒用啊!上帝他老人家全知全能,怎麼會在亞當夏娃身上,設置一個無用之物呢?

要說亞當夏娃是沒有肚臍的,可為什麼西方繪畫中,赤裸的亞當和夏娃,都有肚臍呢?

整個基督教世界,為此爭執不休。

或者說,亞當和夏娃,有肚臍也好,沒肚臍也罷,都是上帝所為。凡上帝所為,都是偉大光榮正確的,凡人豈可質疑;質疑,就是妄議,是對上帝的大不敬!好在,西方沒有那個禁忌。

西方的“邏輯”是,邏輯是天理,上帝也不能違背天理。

上帝創立了邏輯,然而,上帝也不能超越邏輯,也必須在邏輯的框架下行為;就像一個理性的國王,制定了法律,然而,國王也必須受法律的約束。

2

什麼是邏輯?

鄙人以為,邏輯是正確思考和表達的工具。

這裡,有三組、四個關鍵詞:正確、思考和表達、工具。

下面,一一道來。

先說工具。

工具之於人和人類的重要性,是如何估量都不過分的。換言之,一個人、一個國家或者一種文化,比另一個人、國家和文化先進,其具體表現就是工具的先進性。

一個人手持鐮刀,去收割穀物,就比赤手空拳的人,先進;

用鐵器的,比青銅器進步;青銅器勝過石器,帆船好過獨木舟,鐵甲艦要優於木製帆船。

1840年以來,中國知識階層認識到中國文化的一大劣勢是,器不如人。歐洲列強,船堅炮利,而大清帝國,還在冷兵器時代,不是大刀長矛,就是巫術,講什麼“刀槍不入”的神話。

臨淵羨魚,何如退而結網?

網,是抓魚的工具;邏輯,是抓住“知識”的網。沒有網,也能抓到魚,但,都是零星的收穫。沒有邏輯,也能有所發現和發明,但,都是曇花一現。可持續、系統性的知識體系的構建,離開了邏輯,是根本不可能的。

美國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學校長查爾斯·威廉·艾略特曾長期遊歷東方,他在比較東西方教育時,指出:關於教育之事,吾西方有一物焉,足為東方人之金針者,則歸納法是也。東方學者馳於空想,默然而思,冥然而悟,其所習為哲理。奉為教義者純出於先民之傳授,而未嘗以歸納的方法實驗以求其真也。

西方近百年之進步,既受賜於歸納的方法矣。吾人慾救東方人馳騖空虛之病,而使其有獨立不倚、格致事務、發明真理之精神,亦唯有教以自然科學,以歸納的論理、實驗的方法,簡練其官能,使其能得正確之智識於平昔所觀察者而已。

歸納與演繹,是邏輯之“雙劍”;雙劍合璧,無往不利。古希臘,重演繹,以歐幾里得幾何為其巔峰。文藝復興乃至近代之科學研究,重實驗;究其實,以實驗室為代表的科學研究,是歸納邏輯的規範化、實體化和工業化。

後世將亞里士多德之邏輯著作,合稱為《工具論》;培根將論述歸納法的著作命名為《新工具》,這絕非偶然,而是培根相信:歸納法是“邏輯工具箱”中的一件嶄新工具,在發現新知方面,與亞里士多德的演繹邏輯,可以並駕齊驅。

這也是鄙人將邏輯定義為“工具”之根據所在。

3

再說,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

人,是如何思考的,迄今,還是科學家探索的秘境。然而,思考並不是無跡可尋的。有了語言、文字之後,思考、語言和文字,幾乎三位一體了。

語言和文字,是為了表達思想;思想,若不能以某種語言和文字,表述出來,就成了內心獨白。

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表達;沒有正確的思想,也就不會有正確的表達。或者說,當表達不好、不對的時候,多數不是語言、文字的問題,而是思想上的錯亂和謬誤。

在這個意義上,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是同一個問題。

我思故我在。

沒有人不在思考,每時每刻;每個人都在以各自獨特的方式,思考着,即便在夢中。

不過,如何比較“有邏輯”的思維和“無邏輯”的思維,還是一個難題。幸運的是,鄙人找到了孟子和柏拉圖關於人性本善的“論證”。

以此為據,對比一下幾乎是同一個時代、同一個量級的人物,對同一個問題的表述,至少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人性本善?本惡?這是社會領域最本源的問題,也是中西思想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對此,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翻譯成白話,即:

從天生的性情來說,都可以使之善良,這就是人性本善的意思。有些人不善良,不能歸罪於天生的資質;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仁義禮智,都不是外在因素加給人的,而是人固有的,只不過平時沒有去想它因而不覺得罷了。

世界上的人,所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一樣的,差別是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手段。

柏拉圖遇到“人性善惡”時,如何論證呢?

柏拉圖用排除法來論證。

他說:就現實人群而言,人有兩類,一類人是行善的,一類人是作惡的。行善的人,符合人性本善的判斷,就不再討論了。我們需要考察作惡的人,為什麼作惡。

對作惡的人,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惡為善而作惡”,另一類是“明知惡而作惡”。前一類人,是在作惡,然而,他們並不知道是在作惡,相反,他們以為自己在為善。因此,本質上而言,他們是向善,也願意為善的,只是他們混淆了善惡而已。所以,這一類人,也屬於“人性本善”的。

後一類“明知惡而為惡”之人,可以繼續分為兩類:一類是“明知為惡但為利而求惡”,另一類是“明知為惡且無利而求惡”。“明知為惡但為利而求惡”這一類人,並不是要作惡,而是為了求利。換言之,這一部分人是將利益放在善惡之前了,要是“善的一方”給予其更大的利益,他們就會回歸善的行列。就像一個餓肚子的人,偷了麵包,這是作惡,然而,他是為了填飽肚子,無可指責;要是他吃飽了,就不會去偷麵包,就會是一個善人。

至於,最後一類“明知為惡且無利而求惡”,柏拉圖說:這是一個空集合。世界上哪兒有不為了自己獲利,還去作惡的呢?比如強盜,不都是為了掠奪財富嗎?搶不到金銀財寶,還作惡,你們見過這樣的人嗎?

證明畢——所以,人性本善。

以上論述之意思,來自《美諾篇》(77B-78B)。鄙人做了相當程度的修改,使其更清晰明了,更容易理解,大幅度降低了各位看官的學習成本。

各位看官,對孟子和柏拉圖的論述,有何看法呢?

我談一談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在下看來,孟子之說,是循環論證。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仁義禮是善的表現。也就是說,善與仁義禮,是一體的,而不是先後和因果關係。以仁義禮來證明善,是自己證明自己,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我們只有用身份證才能證明自己一樣;你想自己證明自己,警察叔叔是不同意的。

還有,孟大人也犯了一個自古以來的中式錯誤:不區分概念。在此,是善和智。孟子將“智”歸到善之名下,大錯特錯也。善和智,涇渭分明。很多有智慧的人,是大惡人;很多智力平平的人,心地純良。所以,善和智,風馬牛不相及也。

綜上,孟子之論述不是證明,是武斷!

柏拉圖的邏輯,說實在的,我是膜拜的。因為,我想不出來。過程嚴密,既出人意料,又無可反駁。

也許有一個漏洞,就是斷定最後一個集合是空集合。

因為,我確實看到,有人在自己不獲利的情況下作惡。舉一個例子,前一段時間,網上傳播了一個短視頻:一個小朋友在廣場上玩兒滑板車,看見滑板車飛馳而來,一位老太太故意向後伸出一腳,絆倒了滑板車,小孩兒被重重地摔倒在水泥地上。

這位老太太有意作惡,她的得利是什麼呢?在下百思不得其解。

因此,不獲利也作惡不是空集合。如果“明知為惡且無利而求惡”不是空集合的話,柏拉圖的論證,也就被全盤否定了。

不過,也許柏拉圖的論證,只適合西方,不適合中國;在歐洲是成立的,在中國不成立。畢竟中國人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群人,否則,我們也就不會念念不忘“中國特色”了。


0%(0)
0%(0)
  談邏輯本來是很好的,但我發現 - 五葉一花 11/19/23 (668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1: 改革開放,不只是雙向的更應該是立體化
2021: 新冠清零政策,何去何從?
2020: 救民救國第一要務
2020: 人道中的六道----人格微論
2019: 豬那人。- pifu01
2019: 紅歌擇菜(八)聞香識顏色
2018: 提高視讀樂譜能力的六個步驟
2018: 556、感恩您的支持!最近因故不能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