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九峰:方舟子再向中医药泼污水
送交者: 九峰 2007年01月20日16:07:57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九峰-

2006年是一个令天下华人十分兴奋又困惑的一年,一方面中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开始真正感受到”大国崛起” ;另一方面,中国人又显得那么不自信,否定龙的图腾,否定中医中药,否定中华文化声音不断。这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好端端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作贱自己? 新年伊始,方舟子又开始对中医药新的一轮攻击。方舟子总是以最讲科学的面孔出现,却又最不敢承认事实。方的典型说法是“许多被认为无毒的草药实际上毒性很大”,“中医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玄学、巫术和传闻基础上的”,只适合成为文化遗产,放进博物馆。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方舟子曾列了几十种中药的毒负作用。中医理论从来都承认是药三分毒,常常需要以毒攻毒。西药的毒负作用更大,更何况现如今,食品中农药,激素,抗菌素,防腐剂,化肥等等有害物质数不胜数,差不多“是食品一分毒”,也没见方某人勒着脖子不吃饭了。 中医药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需要借鉴西医药中的市场准入和严格的科学验证制度。但是如果仅是因为中医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几味传统中药毒性太大就彻底否定中国人经过五千年积累下的医药精华,其本身就没有任何科学精神而言。中西医互相补充发展,首先是中国人的福份,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和方某辩论此事实属无聊,本文的目的实际是呼吁大家一起来扒这些打着科学旗号反科学”洋奴学者”的皮。实际上方某代表着一部分人典型的心态问题,就像最近"流行"的否定中华五千年的龙图腾,否定中华文化,自我定位劣等民族,只想模仿别人,坐稳头把奴才交椅的心理一样,患上了典型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无药可治的"劣根"病。 近来网上还有一篇名为“中国多‘天才’ 美国多大师”的文章,极具代表性地表现了这种心态。该文的论据是这样写的:“美国学生数学成绩差出了名,似乎中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神童’;而美国教育培养的是’数学白痴’。然而那些’中国神童’长大后都到哪去了?纵观近代世界科学史,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造就大批顶级科学家”。作者言外之意,美国即使教育出“数学白痴”仍然是成功的,因为她有许多大师,中国纵然培养出使中国腾飞的出色的建设者,中国的教育仍然是失败的。然而,令人惊奇的是笔者在网上GOOGLE了一下,竟然发现此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这一似是而非的说法似乎得到十分广泛的认同。结合近来否定龙的图腾,否定中医中药等等一系列怪现象使人不得不想到旧上海洋经浜殖民地文化真的在中国精英中死灰复燃?中国知识界一些人集体患上“劣根”心病?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大都是经过数代人努力的结果。大部份的发现也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来实现的,或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或使用现代的研究手段。出不出大师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还与系统内研究积累,研究手段和资源的可获取性,以及资本的投入有关。美国大师的比例除了美国延揽世界英才到美国的人才战略成功外,很大程度上与美国巨大基础研究投入成正比的,包括人才吸引,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都离不开巨额投入。美国的财力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的。 中国真正开始熔入世界也就20年工夫。近年来手头有点钱开始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但对比发达国家仍然有限。急功近利地指望很快就能出大师本身就和基础研究的宗旨背道而驰。何况诺贝尔奖和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发明常常还有一段很长的滞后期。现在就武断地把中国出不了大师怪罪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恐怕不是一个简单地谈论教育的问题。 中国的应试教育的确有应该改进的地方,但因为没有出大师就全盘自我否定,千方百计地在自己的身上寻找“劣根” 。持这种心态,拥有这样的心理素质不管你是哈佛毕业还是北大毕业,在中国工作还是在美国工作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出大师。 否定了中医,否定了中国教育,否定了中华文化,把皮染白,把眼睛涂蓝,如果还出不了大师,那末又该怪谁呢?中国人,跟着我当奴才吧!这就是方某们的潜台词或潜意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声讨英语的荒谬
2005: 反思中国学术界奖励制度及其效应
2005: 中国人,不配善待的贱民
2004: 程星:教授就是大学
2004: 青春就为了一张绿卡?
2003: 中国与美国名牌大学的比较与分析
2003: Univ. of Washington-seattle是个好地
2002: 你们俩仅仅在假文凭上骗了人吗?(一封
2002: 关于学术腐败的四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