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笑談中庸之道---偉大的哲學概念
送交者: 小笑 2009年10月04日02:14:46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笑談中庸之道---偉大的哲學概念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代智者提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後人對其的理解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偏差,導致了這一偉大的哲學概念庸俗化了,從而嚴重影響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這一理念在西方社會以其他的名稱在現代社會裡大行其道。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用現代的文字表達就是遵循自然規律

1.中庸之道在中國的發展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天道與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誠,人道就是追求誠。這就是原天以啟人,盡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與天道相吻合。《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鄭玄說:“言誠者天性也,誠之者,學而誠之者也。”孔穎達說:“此經明至誠之道,天之性也。則人當學其誠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為而誠,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殺信著四時,是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學此至誠,是人之道也。不學則不得,故云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者,此復說上文誠者天之道也。唯聖人能然,謂不勉勵而自中當於善,不思慮而自得於善,閒暇而自中乎道,以聖人性合於天道自然,故云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此復說上文誠之者,人之道也。謂由學而致此至誠,謂賢人也。言選擇善事而堅固執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誠也。”
  按照鄭玄和孔穎達的解釋,中庸之道的天道與人道合一為兩種類型:一是聖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賢人的天人合一。聖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賢人的天人合一是通過學習而達到的天人合一。應該說,還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說:“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說,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聖人,學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賢人,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論是聖人、賢人,還是凡人,都能達到至誠、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學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與人性合一
  天道與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將天性與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應該是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達到了那至善、至誠、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創製天下的大綱,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曉天地化育萬物的道理,才能達到中庸之道。
  (3)理性與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表現在理性與情感的合一。人們的喜怒哀樂是人的自然屬性,是情感的表現,為了追求與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誠、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對情感加以約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鬼神與聖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了鬼神與聖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諸身,征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謬,建諸天地而不悖,質諸鬼神而無疑,知天也;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質證於鬼神沒有疑問,就算是懂得認識了天;等到百代以後聖人出來也不會有疑問,就算是認識了人。說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則包括聖人。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含有聖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總稱。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領里也包含了死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頭頂藍天。
  (5)外內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還包括外內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內合一。其文云:“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合外內之道,即外內合一,外內合天誠。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於誠。這種外內合一又可以視為品德意識與品德行為的合一,或者說成己與成物的合一,或者說是知與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楊亶驊《中庸提要》云:“《中庸》全書,以‘道不遠人’句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記.禮運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說者,大抵皆宗此義。天命之謂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該交會秀氣在內。‘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樂,即五行之端,而慎獨二字,尤示人節慾以踐形而盡性之要旨也。全書中以‘仁者人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兩‘人’字為樞紐。曰‘人莫不飲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後行’,曰‘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闡‘道不遠人’之旨。書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結,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闡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為德,又以闡天人合一之真機也。配天者聖,浩浩其天者聖,而別無所謂道,別無所謂聖也,待其人而後行,聖人亦聖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也。所以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誠也。性為人性,道為人,教者教以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遠人,而目之曰庸,謂之曰不可離,始於慎獨,極天參贊,祗完得生人本來面目,毫無加損於間焉。子思以中庸名書,‘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於道不遠人章點睛,自系全書宗旨。”
  3.具體內容
  中庸之道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
  (1)五達道
  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五種人際關係。這五種基本人際關係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將君臣關係視為上下關係,這五種人際關係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際關係。《中庸》第十二章詳細論述了夫婦的人際關係,將夫婦關係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論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達道。綜觀斯兩章,五達道備焉。
  五達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種人際關係。通過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係,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誠如《禮運》所言:“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2)三達德
  調節這些人際關係靠什麼?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係的。智、仁、勇靠什麼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闡明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九經
  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於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於糊塗;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能充足;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係。調節這九種人際關係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九經”的提出,是對《尚書.堯典》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太平和合理想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繼承和發展。
  4.主要原則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並分別論述於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在別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別人看不見自己物為的地方,也時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至聖,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云:‘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威於鈇鉞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云:‘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自。’至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這一思想源於孔子,曾子將其概括以傳於世。《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誡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
  忠恕之道在《大學》裡被稱作“ 矩之道”。《大學》說:“所惡於上, 毋(勿)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這謂 矩之道。“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挈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中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挈矩之道。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3)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良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並列為三了。這就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條主要原則之外,尚有信友、親親、誠身、明善等原則。這裡就不一一論述了。
  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論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聞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動源在社會倫理,好色的動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孔子不偏不倚,無意於偏廢某一端。叫孔子感傷的是人們肆無忌憚的發泄着肉慾,而不注重禮義教化,打破了本該有的靈肉平衡。孔子還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講的是理性認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講二者完美的中和成“樂”,才能達到樂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發乎情,合乎禮,才不至於褻瀆了那份真愛。

  結論:過猶不及,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適便是奇絕完滿。

2.西方採用中庸之道的表現

        a.在政治上

        西方發達國家在政治上採用的民主制度就是中庸之道的具體表現。

        民主一詞源於希臘字"demos",意為人民。其定義為:在一定的階級範圍內,按照平等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來共同管理國家事務的國家制度。在民主體制下,人民擁有超越立法者和政府的最高主權.儘管世界各民主政體間存在細微差異,但民主政府有着區別於其他政府形式的特定原則和運作方式。民主是由全體公民——直接或通過他們自由選出的代表——行使權力和公民責任的政府。民主是保護人類自由的一系列原則和行為方式;它是自由的體制化表現。民主是以多數決定、同時尊重個人與少數人的權利為原則。所有民主國家都在尊重多數人意願的同時,極力保護個人與少數群體的基本權利。民主國家注意不使中央政府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政府權力分散到地區和地方,並且理解,地方政府必須最大程度地對人民敞開和對他們的要求做出反應。

  民主政府知道其首要職能是保護言論和宗教自由等基本人權,保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保護人們組織和充份參與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機會。民主國家定期舉行全體公民參與的自由和公正的選舉。民主國家的選舉不會成為獨裁者或單一政黨的門面裝飾,而是爭取人民支持的真正角逐。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確保全體公民獲得平等的法律保護,其權利受到司法體制的保護。民主體制多種多樣,反映着每個國家各自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生活特點。決定民主體制的是其基本原則,而不是某種特定形式。在民主國家,公民不僅享有權利,而且負有參與政治體制的責任,而他們的權利和自由也正是通過這一體製得到保護。民主社會奉行容忍、合作和妥協的價值觀念。民主國家認識到,達成共識需要妥協,而且時常無法達成共識。

        而無論是直接民主還是代議民主其管理國家的政策、方針都必須得到大多數人的贊同。這其實就是中庸之道。採用這種方式就避免了兩極的極端傾向,使得於是是的政策、方針中庸化。從而使得中庸之道在西方大行其道,確保了社會的穩定發展。從而達到了天人合一造福於人類和自然較為理想的境界。

      b.在科學上

       在科學和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過程中,對各種數據需要進行統計學處理。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處理都是取平均數或中位數進行處理的。而不是以個人的利益與喜好採取極值進行粉飾成果。從而達到了天人合一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而在中國的“大躍進”運動中,由於不存在中庸之道(民主)的社會環境,為了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很對地方和單位取極值、甚至弄虛作假。由於天人無法合一,最終國人遭到了自然的報復---餓死了大量的人。

        由於在中國中庸之道沒有得到正確的發展和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中國幾千年來一直在農業社會中徘徊不前。

        從以上的論述中可以看到,中庸之道是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指導意義的一個概念,是一個哲學概念。

        套用黃宏小品里的那句話來描述至今國人不能正確理解中庸之道在西方的應用,那就是:換了一件馬甲,還真的不認識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溫家寶 &《沉思錄》
2008: 溫家寶引用《沉思錄》令人沉思什麼?
2006: 談交大經濟學的發展
2006: 田剛的騙局大白於天下
2005: 關於王垠退學以及我的清華經歷
2005: 丘成桐與“學術腐敗”(1)
2004: 國之瑰寶 (上)
2004: 國之瑰寶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