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RT:長頸鹿的脖子告訴我們什麼?
送交者: vv1111 2010年05月31日08:30:50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生物的過渡類型化石稀少是個不爭的事實, 不管你是主流新達爾文派(也叫現代合成派),還是宗教保守派,在這一點似乎都爭議不多。

  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一直在過渡類型的化石,他們希望通過發現過渡類型的化石,來證明達爾文有關新生物是由自然選擇而產生的理論正確。而實際上,即使發現過渡類型的化石,也不能就說明形成化石的生物是由自然選擇而產生的,原因很簡單。

  目前已知有很多生物的生成都是由多倍體,或孤雌生殖,這種方式產生的植物和動物中都有許多報道。多倍體,或孤雌生殖的過程並不需要什麼長期自然選擇,而是一代成種。而多倍體,或孤雌生殖產生的動植物,都有可能生成化石。而人們也不可能通過發現的化石,而說出這化石是由什麼機制產生的。人們如要從化石中找到生物進化的機制,要能化石在地層中的分布中發現。

  化石記載着生物進化的歷史,如果不是因為火山, 地震,人工挖掘, 將原有的結構改變, 那麼底層越深的地方的化石的動物就越古老, 越淺的地方生成化石就越離我們近.

  方舟子是個科學打假名士,又是科普作家,是當今主流進化理論的堅決維護者者。 他最近寫了一篇"長頸鹿的脖子為什麼那麼長?",放在自己辦的"新語絲"上,我在這裡就借用他的話討論這個問題。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ingdian/giraffe.txt

  方舟子先生說:

  "長頸鹿是從“短頸鹿”進化而來的,這個事實毫無疑義,古生物學家甚至找

  到了介於二者之間的過渡型“中頸鹿”的化石。

  第一個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是拉馬克提出來的,其核心是有一種內在的動力

  驅使生物向前發展,而由於“用進廢退”,習性會讓生物的器官出現獨特的形態。在1809年出版的《動物哲學》一書中,拉馬克舉長頸鹿為例說明後者:“觀察習性影響長頸鹿奇特的形態和大小,是很有意思的:這種最高的哺乳動物生活在非洲內地,那裡的土壤幾乎總是乾枯、貧瘠的,因此它不得不靠吃樹葉為食,一直盡力要夠到樹葉。由於該物種長期保持着這個習慣,導致了它的前肢變得比後肢長,而它的脖子則延長到了這樣的長度,長頸鹿即使不用後肢直立,高度也能達到6米。

  達爾文提出了第二個關於生物進化的理論,那就是自然選擇學說。不過,最

  早用自然選擇來解釋長頸鹿脖子的進化的, 不是達爾文,而是獨立提出自然選擇

  學說的華萊士。他在1858年寄給達爾文的論文中簡單地否定了拉馬克的假說,提

  出了新的解釋:“長頸鹿獲得長脖子不是由於意欲得到高灌木的葉子並為此一直

  伸展其脖子,而是因為在它的原型中,任何脖子較長的變異都能保證在同一個地

  方要比它們的短脖子同夥吃到更大範圍的草料,因此在食物稀缺時讓它們能活得

  更好。”

  如上所述:發現了介於二者之間的過渡型“中頸鹿”的化石,只說明長頸鹿和人們已知她可能的直接祖先中還有另一種生物. 並不能告知人們產生這種化石的機制。

  假如長頸鹿是從短頸鹿以拉馬克提出機理進化而來的, 那麼從歷史地層來看, 在地層深處,長頸鹿祖先的化石脖子很短,隨着底層升高,同樣動物的應該脖子越來越長,最後變成我們今日所見的長頸鹿的樣子。

  如生物是按自然選擇產生的話, 那麼, 在地層深處,長頸鹿祖先的化石脖子有短,中,長,隨着底層升高,同樣動物中,脖子短越來比例越少,中,長脖子比例越多,最後,短,中脖子的鹿都會消失,只剩下長頸鹿。

  而實際的情況是, 長頸鹿的祖先是一種短脖子鹿, 它在地層改變中並沒有明顯變化, 長頸鹿而是突然在出現在這些短脖子鹿存在的地層中。不僅長頸鹿是這樣,其它所有的動物都是這樣。這些化石的都說明新生物的到來不是漸進的,而是突然來到,類似於我們看到的一代成種中的多倍體,或孤雌生殖那樣。

  著名的達爾文生物學家MAYR, 被人們成為20世紀的達爾文斷言: 絕大多數心種都是由地理隔離加自然選擇產生的,只有少數物種是由一代成種的方式產生的。

  (Frogs flies & dandelions, Menno Schilthuize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如果生物進化真是MAYR所言,那麼, 在地層由深到淺過程中,人們就應該看到有多數生物的比例改變。而少數生物並沒有比例的改變,而是新生物突然在出現在祖先存在的地層中.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所以MAYR說此話, 沒有任何化石上的證據, 是信口開河而已.

  生物學家已發現的生物有一百多萬種,大多數是昆蟲。 這一百多萬種生物中,大多數在化石中難以留下什麼痕跡,它們或者很小,或者沒有骨組織,但有可能留下化石的生物至少有幾千種。而生物進化是一場永無修止的過程,迄今為止,地球上出現過的物種大約有百分之九十九已經滅絕。以此算來,歷史上可形成化石痕跡的生物可能有幾十萬種.

  地球就這麼大,這幾十萬種生物,如果真如拉馬克,達爾文,MAYR所說的機理產生,找出幾例來證明他們正確應不是什麼難事。可是化石無情,它們不配合,一例也沒有。

  方舟子先生又說: "孰是孰非,只能繼續爭下去。"

  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幼稚的想法. 在科學領域裡,絕大多數情況下科學的真理只有一個,但錯誤可能有無限多。比如在數學上, 1+1=2 是正確的結論. 而錯誤的結論可以是1+1=3, 或4, 或5, 等等. 可以說是無限多. 所以說: 提出一個錯誤的觀點的可能性要遠遠大於提出一個正確理論的可能. 所以, 即使是科學之間的爭論, 往往是兩個或幾個錯誤觀點之間的爭論, 是非非之爭, 是1+1等於5和是1+1等於

  50之爭,不是是非之爭.

  話石不會騙人, 澄江動物群一百萬年前如得到發現是不連續的,一百年後得到發現還是不連續的. 不管是什麼理論,多高深的數學公式,有什麼名人吹捧,什麼世界頭名雜誌發表,只要它不能解釋澄江動物群和人們看到化石的形態,就是錯誤的。

  不用看別的數據。只要看看化石的呈現,就可得出結論: 達爾文,拉馬克,MAYR的理論都是錯誤的. 而且不光他們幾人,一切認為生物進化是以漸進方式進行的理論都是錯誤的。漂亮的理論已被醜陋的現實擊破,世界就是這樣無情,

  再狡辯也無用。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言真輕和aa88真是一對難兄難弟
2009: 評6.4學生的行為 - 兼答A同學
2008: 地震中的道德與誠實
2008: HHMI2008新科PI,56人中10個大陸教育(5
2007: 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多是由三流科學家組
2007: 敬請關注無錫的水華事件,獻計獻策。
2006: 科大籌款: 叫花子賣弄有錢的滑稽
2006: “美國學術界鈎心鬥角”這個故事不太可
2005: 密歇根大學:美國公立大學的典範
2005: 我的南大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