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網友的反應:“醫療產業化”的妖風
送交者: Xujun 2003年08月13日18:32:1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網友的反應:“醫療產業化”的妖風

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極少聽說過有看不起病的情況。當時農民的情況我並不是很清楚,一般的城鎮居民,沒有哪家把看病當作洪水猛獸來看待的。我不是指公費醫療,而是指那時低廉的藥價和治療費用。那時有個頭疼腦熱的,花幾塊錢,甚至幾毛錢就可以治好。由於當時農村與城市收入差距比現在小的多,因此這樣價格低廉的醫療服務農民也消費得起。
  
    然而從90年代起,一股名為“醫療產業化”的妖風破門而入。之所以說“破門而入”,那是因為這項所謂的“改革”根本就不是人民群眾所需要的(比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是一小撮不知道哪裡來的、看不慣公費醫療和廉價醫療衛生服務的“精英”們強加給人民的。從那時起,醫院的收費幾乎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高於同期居民收入增加速度4倍以上。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國的醫療體系出現了極度的異化:一方面醫療從業人員迅速暴富,另一方面廣大居民醫療費用支出暴漲,因病致貧、無錢看病的事例從時有發生變成了普遍現象。
  
    無論鼓吹“醫療產業化”的精英們如何巧舌如簧,醫療產業化給億萬人民群眾釀成的健康慘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據2000年7月27日《經濟參考報》載:從1993年到1998年5年間,我國居民發病率上升了7.3%,但就診比率卻下降18.8%,因為相當多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根據同一份資料調查顯示,在城市中有32.14%的患者因經濟原因不敢去醫院,63.13%的應該住院治療的患者不敢住院,這些數字均比前幾年有較大提高。按理說這些年經濟發展了,居民的健康狀況應該有所改善才對,為什麼會出現發病率上升而就診率、住院率下降的局面呢?這組數據表明了一個不爭的殘酷現實: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看不起病,生了病也是在無奈中等死。
  
    那農村呢?那些生活在“廣闊天地”里的、一年收入僅有幾千元的農民呢?他們得了病怎麼辦?我在醫院見到的一家家抱頭痛哭的人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有千千萬萬個人間慘劇我沒有看到。
  
    “醫療產業化”給中國人民健康帶來的慘禍遠遠不止無錢看病、因病致貧這兩項。由於“醫療產業化”之後,有關醫療產業的產品利潤豐厚,引來了無數投機者進行“醫療產品開發”。為了降低成本謀取最大利潤,很多這樣的投機者在連最起碼的衛生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盲目開工,給人民健康帶來了巨大危害。重複使用血液透析器導致患者染上肝炎,輸入不潔血液導致患者染上愛滋病的惡性事件時有報導。特別是,由於大搞所謂“醫療產業開發”,河南省上蔡縣出現了好多村莊整村人因為賣血導致患上愛滋病的惡性事件……我不禁想起了毛澤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這不正是“醫療產業化”下我國一些地區現實的寫照嗎?!
  
    “醫療產業化”把“救死扶傷”這一醫學界的古老箴言拋到了九霄雲外,把醫生這一崇高的職業變成了形同騙子手、殺人犯的冷血怪物,“醫療產業化”把人變成了鬼——把白衣天使變成了毫無廉恥、毫無人性的吸血鬼,又把千百萬患者變成了冤魂。
  
                  九、惡有惡報
  
    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2003年上半年,報應終於來了。伴隨着sars的大面積傳播,我們的白衣刀客們遭到了一次報應。sars從2002年年底的地區流行,釀成了2003年上半年全國性的大流行,也可以說是對“醫療產業化”的報應。雖說sars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發現,但惟獨在中國卻釀成了全國流行的慘禍。相比之下,在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流行的規模要小的多,甚至在遠比我們窮的越南,sars也被很快控制。有人據此斷言說,sars是專門針對中國人的“基因武器”。我根本就不相信這些無稽之談,而是認為這是“醫療產業化”的必然惡果。
  
    讓我們來設想一下“醫療產業化”下sars流行的路線:2002年11月,出現了一種從野生動物轉移到人的冠狀病毒,隨即出現了第一例sars患者。由於對這種新疾病缺乏認識,sars病毒可能就在患者入院前後傳染給了其他人。這些被感染者有些有錢就醫,有些卻沒有錢,於是乎被醫院拒收,只好游離於社會上,造成了更多的感染者。有些感染者自感來日無多,乘交通工具返鄉,造成了病毒向全國擴散,傳到了山西、河北、內蒙古,以及首都北京……要不是最後中央下死命令對sars患者無償治療以及強制隔離疑似病人,繼續按照“醫療產業化”下的必然模式進行治療,我真不敢想象現在會是怎樣一種情形。
  
    和一般的疾病所不同的是,sars病毒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和傳染力,因此本來打算從sars患者身上狠撈一筆的白衣刀客們也不幸被傳染了……實話實說,當我從媒體上得知醫務工作者占全部sars患者第一位的時候,我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感覺,這就是報應啊……
  
    當然,我的幸災樂禍是一種不正確的情緒。這次抗擊“非典”,醫療工作者中確實湧現出不少可歌可泣的事例,令人感動。但是,這並不證明醫療隊伍整體職業道德有什麼提高,只能證明醫生中也有好人而已,畢竟直面非典、經受住考驗的醫護人員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現在災難好象已經過去了,一切照舊……


2003-08-13 23:39:09 新浪網友 就 包頭120急救車街頭拋棄病人致死事件前前後後 發表評論 IP:61.154.31.*

方法五,迷人的帳單。
  
    這世界上有很多未解之迷,而醫院的帳單就是這未解之迷中的一個。每次從醫院拿來帳單,我和我母親都像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一樣得仔細揣摩、研究一番,但是往往還是一頭霧水。間或也有例外,比如前面我曾提到的8個實習生的手套和8次骨穿費用問題,我們看出來了,與醫院交涉後醫院不得不沒好氣地退還了這些錢。然而還有很多我們無法弄明白的問題,比如明明沒有開空調卻要收空調費等,我們無法找到答案。不過有一條永恆不變的定律,那麼這些迷人的帳單無一例外是“錯誤地”多收了患者的錢,而不會“錯誤地”少收了患者的錢,假如你能發現問題的話。醫院的“錯誤”也是這麼可愛,永遠只是“毫不利人,專門利己”。假如我們的國有企業也會犯這種“美麗的錯誤”,那國有企業沒有一個會虧損的。當然,帳單上這些迷團所涉及的金額要遠遠小於前面幾個因素的金額,和它們比起來,迷人的帳單只算是“溫柔一刀”。
  
    方法六,自費的試驗。
  
    兩年前一天我乘火車到北京出差,臥鋪對面恰好是一個研究生畢業不久剛分到北京某大醫院的女醫生。由於彼此年紀相仿,很快我們就混熟了。女醫生大約是剛出校門不久的緣故吧,尚良心未泯。她告訴我一個驚人的內幕:在西方國家,當一種新藥或新的治療方法投入臨床試驗以確定其療效和副作用時,必須明確告知患者,取得患者同意後免費進行治療,對試驗出現的風險也要負責到底;而在我國,醫院從來都不會明確告訴患者這是臨床試驗藥品,也決不會因為是充當試驗實體而對患者減免任何費用,這已是國內醫院約定俗成的規矩,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這位女醫生非常難過地表示,醫生們在患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展醫學試驗,違背了醫學的基本道德;在患者付費的的情況下進行科學研究,名利雙收而又不承擔任何風險;她對醫療界的這種黑心做法感到痛心疾首卻又無可奈何。
  
    寫到這裡,我想起前兩年某地出的一個事,一個得了白血病的研究生,本來攢了10萬元準備做骨髓移植的,結果相信了某醫院某教授的一種白血病的新治療方法,花了10多萬元以後,病情反而加重,結果這個研究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捅了這老教授四五十刀,後來這研究生被槍斃了(其實槍不槍斃無所謂,反正他也活不了幾天了,因為他的錢已經用完了)。現在,熟悉了醫院內幕的我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地說,這位被害的“教授”絕對是根據國內醫療界“約定俗成”的規矩把這位研究生當作自費的試驗活體了,那位研究生準備骨髓移植的錢被試驗用光試驗卻失敗了,研究生對生活絕望了才對這個白衣刀客展開報復的,只可惜了那位風華正茂的研究生。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英文能不能消滅中文?
2002: 美國求職歷程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