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一年發表51篇SCI文章的牛人終於當上中科院院長了
送交者: xilihudu0 2011年03月12日00:54:58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前兩天看新聞,前國家統計局局長說中國科研論文數量世界第一,引用率卻在100位之外,原因在於中國科研工作者粗製濫造,那種抄襲捏造被撤稿或者還沒有被發現的還不在統計之中。

    前中科院副院長,現任中科院院長一年曾經發表51篇SCI文章,平均一個星期就一篇,真是牛人,遭到中科院院士郝柏林點名批評,但是對他的官路沒有絲毫影響,繼續帶領中科院院士炮製SCI,為領導寫材料提供數字。

    中國有洲際導彈,也有這樣的知書達禮的院長,其科研就可圈可點,真是怎一個好字了得!

 

附:郝柏林不點名批評中科院副院長白春禮

  一篇被“留中不發”的座談會書面發言

  說明: 2007年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在北京舉行
“科學道德和科技倫理專題研討會”。我在會議前約三周收到邀請信。由於早已
答應參加另外一個國際會議,我覆信說明不能與會,但將在會前寄送一篇書面發
言。11月5日回到北京,才得知“由於學部科學道德建設委員會很重視這篇發言,
要專門研究”,發言稿被“留中不發”,束之高閣。現在過去了50多天,尚未見
到“專門研究”的結果。我決定把它公開發表,請大家批評。

  ************************************************************
  書面發言
  郝柏林
  2007年10月29日

  由於早已答應到新加坡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我無法出席這次通知甚晚而且日
期完全重複的討論會。懇請會議組織者把以下書面發言分發給與會同志,請他們
批評指正。

  2005年7、8月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新設的監督委員會發布了四份通報,點
名或不點名地揭露了19起基金申請中的不端行為。新華社的一位記者給我發來電
子信,要求採訪。事實上,我是從這位記者的來信才得知這些通報。在互聯網上
讀完通報之後,我給記者回信說:“我不準備就這些小蒼蠅發表意見;現在的問
題是要抓科學界領導和政府官員的不端行為和不正之風”。寫下這幾句話的時候,
我準備了有名有姓的三件事。這位記者顯然很明白自己的“邊界條件”,回信曰
“謝謝”,採訪一事就此了案。

  當前我國學術界中的不端行為確實相當嚴重,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然而,
問題的根源不在下面,而在上面,在於科學界領導層和有關部門政府官員的作風
與行為,在於研究資源分配不公正、不公開、不透明,在於科學政策和“評估”
體系的誤導。

  科學界的領導和政府官員不能僅僅以不從事不端行為來要求自己。他們應當
比一般科學技術工作者更嚴格地律己,在學術作風上做出好榜樣。然而目前的情
況是某些科學技術界領導人和政府官員恰恰在做出不好的榜樣。不首先端正高層
次的學術作風,就不能理直氣壯地在基層樹立正確的學風。

  任何嚴肅的科學研究都需要全心投入、親自做實驗或做推導計算,需要長期
地、連續地、反覆地靜心思考。目前在中國腳踏實地做學問的人越來越少,而整
天飛來飛去,出會入宴的科技“領導”和“首席”們越來越多。那些實際上無法
堅持做學問而又要努力維持“科學家”面目的官員,才是學術不端行為的真正根
源。科學技術領導部門急功近利的“量化管理”則從制度和政策上加劇了這一狀
況。

  在自己沒有實質性貢獻、甚至沒有看過稿子的文章上署名,而且“官”做得
越大,每年所出文章越多。這是目前有一定普遍性的現象。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中
國科學院的一位現任領導,從做博士後以來的20年中,每年發表的SCI論文的統
計(如有必要我可以提供全部論文的清單):

  年份 SCI文章數目 年份 SCI文章數目
  1985 1 1995 14
  1986 1 1996 13
  1987 0 1997 28
  1988 1 1998 25
  1989 1 1999 17
  1990 1 2000 19
  1991 3 2001 39
  1992 5 2002 33
  1993 8 2003 51
  1994 8 2004 37(不全)

  當我向院士道德建設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志提起這件事的時候,他說:“論
文署名問題國外也沒有解決,我們準備組織軟課題加以研究”。誠然,署名當否
的“微觀”界定很難,即使把作者們都請來,由於種種原因,也不容易弄清真相。
然而,一年52個星期出51篇SCI文章這樣的“宏觀”表現,對於任何真正做過研
究、寫過論文的科學工作者,不需要任何調查即很明白。科學界的上層領導如此,
怎麼能帶出下面的好作風呢?

  我們有一些部委級甚至位置更高的“領導”,不做任何組稿和寫作的辛苦勞
動,卻以唯一作者的身份出現在國內甚至國外出版的書上。這種“呂不韋式”的
著書,在科學界以外應如何看待,我不想評論。至少,在科學界內這是不應容忍
的占有他人勞動的行為。

  有些人在擔任科學技術領導部門或研究經費管理單位負責人之後,仍然不與
自己原來的單位脫鈎,仍在為原部門爭項目、爭經費、仍在保護它們在評審或評
估中獲得高分。管理部門的某些中層人員到基層不是調查和服務,而是頤使氣指、
把人民血汗支持的研究項目作為自己的“領地”和上升的階梯(出了問題則與之
完全無關,上海交通大學的陳進造假事件就是近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對自
己的工作人員有詳細的關於“利益衝突”的規定(NSF Manual Number 15.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nd Standard of Ethical Conduct, Last revised
July 2007.),許多那裡明文禁止的事情,在中國則是“辦事規則”。建議有關
部門把它翻譯出來,發給從部委領導到辦事員的全體幹部,看看對我們有沒有一
點參考價值。

  如果到會,我還有更多的話。“書面發言”就此打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0f3b660100ou4y.html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0: 真理和對真理的表述
2010: 謝謝各位對我關於大爆炸理論所提的問題
2009: 群毆言正輕?我要拔刀相助了,哈哈
2009: 言君關於費爾普斯教練的比喻很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