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科大崛起之路
送交者: monna 2004年04月02日16:19:08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科大崛起之路(1)--留住人才

毋庸置言,人才是大学之本,也是发展的源动力. 只有培养和吸引真正的人才,学校才会向一流迈 进.这其中我认为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最为重要. 有名如舒其望姚雪彪之流的大牛到底能给科大带 来多少东西,前者没有改变科大数学的下滑,后者 却连带施院士都挨骂.相反侯潘段等这些年轻人 给学校做了更多的贡献.我们应该立足于培养自 己的人才,再设法留住他们.

大凡让一个人留在这里,主要的手段有二, 事业留人和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就不要说了,那 只对一部分人有用.我们先来看看事业留人.

1. 如果一个毕业生在科大,他能看到这样一个 前景,即3,5年后他能崭露头角,成小牛,而小牛 看到3,5年后能成为中牛,同理中牛能看到成为 大牛的希望,大牛能稳定其在本领域的领先地位, 那么他们都会留下来,这就是他们的事业.争对 这种情况,学校要做的是什么呢?学校招一个毕 业生,首先就要让他有机会施展,给他装修一新 的独立实验室,可观的启动经费,适当的引导, 这样3,5年后,如果他是扶得起的人,基本在国内 有点影响,这叫培养小牛,不要舍不得草料.对于 成了小牛的这部分人,学校再提供相关的资金, 帮助鼓励小牛去外面找草料,这个时候不要短视, 身子骨没发育好就让他拉犁,是不利于其发展的. 要鼓励,比如出了TOP JOURNAL 成果,就给予物 质奖励等.几年后一部分小牛成了中牛,这个时 候,经费基本不是问题,学校可以收获了,但要创 造条件让他走向世界,邀请相关国际大牛开研讨 会,配备得力助手,使他觉得科大能实现他的大牛 梦.一部分成了大牛后,他在科大有合理的梯队, 良好的实验条件,我想还是有很多人不会离开的, 因为只有这里才能让他保持领先地位.

这叫钓鱼法,每个人才都可以看到成功的机会,就 能义无返顾的留下来.

我们现在的弊端是,年轻人来了就干一些没有创 造性的苦力,比如上课,再就是没有自己的实验室, 没有启动经费,如何成材.看看那些年轻大牛,我不 认为他们有多少常人没有的天赋,大部分都是个人 努力,再加上好的研究方向和充足的研究经费而已.

2. 待遇留人

一个硕士或博士,快20年的寒窗苦读,来到科大,却 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穷苦生活,你让他们有多少面 目见人,大牛梦就不要作了,先到文达或联大去挣点 课时费是正经,这样能让他们成牛吗,不成耗子就 不错了.所以学校要有相应的对策,让他们无后顾 之忧,房子和票子是必须的,不要动不动就"你才来 几年啊,我都住了30年筒子楼",也许几年之后,你都 没勇气跟他说话.这些看似平凡的年轻人中很多是 给点土壤就可发芽的牛胚.对于小牛要看好,不要被 牛贩子套走了,待遇要跟上.至于中牛和大牛,不用我 说了,学校会重视的

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人待遇低,工作繁重,看不到前途, 这样他们一有机会就跳出去.

科大有相当一部分人,你拿鞭子赶他都不会走的,这 类人不用留,给他工资就是最大的恩惠了.

科大崛起之路(2)有序竞争

上面说了那么多留人和培养人才的话, 可是没有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同样 让这些大牛小牛"冲天一怒为公理",免 不了一走了之.

工资是国家规定,大家都无能为力.让 我们来看看科大岗位津贴滑稽之处,假 设有甲乙丙丁4人,分别具有教授副教授 讲师助教职称,他们都是一个系,同一 专业,教同一课程,学校根据 他们的职称,甲资历老(A1岗),乙人际关 系好(B1),丙是愤青(C2),丁是刚毕业的 博士(C2),但是学校只要3个人教书,大家 都不愿意干,因为岗贴跟岗位没有关系, 最好好歹甲发扬风格,丙丁等3人上课,一 学期下来,教学效果也许甲不如丙,但是甲 收入5万,丙累死累活5千,教书匠可不是老 中医,与资历不一定成正比,这合理吗? 再举一例,某个实验岗位,其实一个人就够, 可现在有4个不同级别实验人员,学校凭空 多设了3个岗位.这不是浪费吗?

我想凭学校领导的智商,这个谬误不可能看 不出来吧?

说白了,处长岗位未必就比办公楼的打字员 岗位重要,教授岗位不一定就比实验员岗位 重要,学校缺了哪个岗位都不合适,所以分 那么多级岗位真实可笑.教授教课是关键岗 位,讲师上同样的课,有同样的效果就是普 通岗位了?关键是先定好岗位,然后来竞争. 对于上面的例子,学校定好3个教书的岗位, 假设是半个A1(另半个由科研效果考核), 大家竞争上岗,我相信每个人就会考虑怎么 安排自己的教学科研.

同样道理,只要设了这个岗位,就是学校认为 必要的,不必要的就不要设.无论是打字员, 还是大教授,大家都是科大必须的人才,只是 根据工作强度不同,付出的体力,脑力关系,设 立不同的岗位系数.比如全校每年1200门课, 设立600个岗位,科研根据需要设立400个岗位, 二线设立1000个岗位.相同工作量的,不论 级别,一样待遇.就算你是长江学者,如果你竞 争打字员岗位,那么也只能得到比如0.3个岗位. 一个小单位自己核算,不裁人你就搞共产主义. 这样才能鼓励大家干活,同时让每个人安排好 自己的生活,如果我老上不了岗,我只好选择 走人,如果我自认能力有限,我就好好教书,或者 专做科研,免得相当一部分人什么都不干,而什 么好处都要占.

一个合理的竞争机制是提高活力的必要条件. 这里提出的方法只是一个比喻,不是说就得这 样做.但现行制度的弊端是显然的.科大既然 号称敢为天下先,就应该有勇气革除它.

科大崛起之路(3)--裁汰冗员

中国的大学一.二线人员比例基本为1:1.5,以前各大学的 主页上都有介绍,奇怪的是现在大家都不说了,北大,清华 浙大复旦南大的主页上都找不到这样的信息,到底是怕人 家说效率低下还是什么,只有科大敢公布这样的数据,呵呵. 一个学校就算有最强的科研,一旦人员众多,一平均就 没什么了,科大引以为毫的人均现在也优势不明显了,同时, 过多的人员和机构也浪费领导的精力,一个大学的校长如果 整天为学校的鸡毛蒜皮操心,那不用什么院士了,请个家庭 主妇来当校长算了.

现在的大学者大杂烩也,什么都有,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 机构不裁除,光靠减少行政楼的工作人员,加强他们的负荷是 没有用的.今天减少,过两天又因为各种关系增加,这就是朱 总理裁不了公务员的病根.只有连根拔起,让它永远不得翻身 才行.

每一个机构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作用,比如机械厂,以前是给学 生金工实习的,但现在还有哪几个系用得上,就那么几个系还 不如联系校外的工厂,设备更先进.养着一帮人整天在门口晒 太阳.还有中小学,幼儿园,对教职工也不是免费的午餐,看看 下课时有多少校外的学生吧.再说了,本来一个高二班就够科 大子弟,可是为了创收,满足某个小集团的利益,可以开3个 班,这样多出来的老师由科大付工资,还有岗位津贴,创到的 效益会作为学校的科研教学经费吗?整天叫嚷人手不够,这合 理吗?再说幼儿园,对校内收费是1100元/每学期,看看雇一个 姆要多少钱,这在合肥是非常高的收费了,同样问题,我怀疑 有没有一半的小孩是科大现职工的子女,当然条件不错,这些 机构完全可以独立出去,自谋生路,如果我的收入增加3倍,我 不介意自己给自己的孩子找学校.

再来看看电话班,都什么年代了,还要这个电话班,或者还要 这么多人吗,建议中国电信给他们发工资.现在的二线很多单 位在尽量减少他们的工作,或者没有服务意识,但殊不知这样 是寻死路,等到大家都不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得离开.以前我们 的有线电视是校内的,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可是要社会化,这 下很好,科大每年要多交30万给合肥有线,那我就想,以前管 这个的人员是不是得下岗或转岗.还有校医院,印刷厂等等,都 要想方法裁除.象食堂,国外的大学也有学生食堂,我觉得每个 食堂有一个学校职工够矣,负责监督质量卫生.不要认为食堂 仅仅是服务,不愁客源,不要场地费,价格比外面又便宜不了多 少(看看面条,饺子等跟外面的比较).我有一个亲戚,承包一个 150人吃饭的中学食堂,一年纯利6万元.

还有很多房产,维修,等等一堆机构,都可以不要,现在一个电话 就可以找到你需要的,并比这些机构更好的服务.前提是职工的 收入要增加.

再来看看行政人员,我们的传统是大家都讲究级别,行政楼有的 机构,很多在院系都能找到相应的职能人员,难道就不能合并一 下吗,处理的工作都是一样的,为什么非得行政楼下文件,签字, 而院系执行.

还有哪位老师跟我说科大裁不下多少人了?

我对学校的了解就是很少了,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单位.

总之,只有科研可以因人设岗,比如引进的牛人,其他的任何部 门,包括教学,管理,后勤服务都只能因岗选人.就这么简单的 道理.

科大崛起之路(4)--科研创新

说白了,所有的改革只是为了增强学校 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那 么通过前面的改革,科大应该是高效,精 干的研究型大学了.但是如果出不了成 果,那也是失败.

我们先来看看教学,这是一个大学的 根本,至少和科研一样重要.一个老师不 上课,我觉得愧对老师称谓.评副教授时, 竟有4,5年才上过20课时的副教授,滑稽 啊!学校就是这样重视的吗?这样发展下 去,没有人好好教书了.

科研是一所研究型大学的根本.科大 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高水平论文,创新 的成果功不可没.但是我们来看看国内 的高校,由于SCI已经不是很难的指标,你 会的人家也会.这样下去,人数多的学校 终究会赶超科大,就算人均将来科大也不 会有任何优势,看看清华浙大这些年的SCI 数字.(其实工科更容易发文章).我预言 科大的论文数排名将以每年一位的速度 下降,这不是危言耸听.下一个可能超过 我们的是浙大,交大,华工,吉大等.如果 我们的SCI论文数排到10以后,科大拿什 么自诩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我们必须设立另外的游戏规则,就是 不要跟他们玩数字,人均还能玩3年左右, 新的游戏规则就是玩质量.大家都知道高 水平的论文相对来说创新性要好一点,我 们就大力鼓励发高水平的文章,主要是改 变评价机制,提供物质奖励.现在浙大一 篇SCI奖励1000元,我们是高区1000,低区 400元.这个数字有点少,可以把高区的提 高到5000元,低区的不变.这是一种措施. 还有一个就是改变评价机制,不要只看数 量,不重质量,一篇高区的就折合成5篇低 区的,鼓励大家出高水平的文章.这样如果 科大论文数因此减少一半,500篇高区文章, 这够国内,包括北大清华追一阵子了.更不 要说一般的工科院校了.其实科大物理这些 年玩的不错,效果显而易见.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3: 我在剑桥的日子
2003: 我们究竟要向哈佛学习什么?
2002: 不到美国非好汉 zt
2002: 出国“热”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