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诤友
万维读者网 > 教育学术 > 帖子
part 11:Mind Your Motive考虑你的动机zt
送交者: 识字而已 2013年05月29日19:40:29 于 [教育学术] 发送悄悄话

part 11:Mind Your Motive考虑你的动机



地点:哈佛的historic Sanders 礼堂

教授:Michael Sandel

          


提要:Sandel教授在课程中这样介绍康德:最具挑战性和最有难度的思想家之一。康

德认为,我们作为个体,是神圣的,是权力的享有者,但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相反,

理性和自由选择是我们的能力,使我们变得独特,使我们跟单纯的动物区别开。当我们将

责任付诸行动的时候(去做正确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动才有道德的价值。Sandel

引用了一个例子:一名店主拒绝给一个顾客换零钱,只因他担心会影响他的生意。根据康

德的理论,这不是一种道德行为,因为他没有找到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情...。 

    

   教授:现在,我们将要阅读本课涉及的最晦涩难懂的哲学家的著作。 

   今天,我们要读一读伊曼努尔•康德。他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我

们有义务尊敬别人的尊严。且不能仅仅把人当成工具--即使是出于好意,也不能这样做。 

   康德在 16 岁的时候,就已经在格尼斯堡大学出类拔萃了。31 岁时,他得到了自己第

一个工作,担任无定薪讲师,根据当堂听课学生的数量获得报酬。哈佛应该好好参考一下

这个制度。 

   幸运的是,康德是个非常受欢迎的讲师,而且工作勤奋刻苦。于是他可以维持自己的

生计。直到57岁,他才出版了自己第一本重要著作。然而,这漫长的等待是非常值得的。

因为那本书就是《纯理性批判》。也许这是所有现代哲学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一本。 

   几年后,康德写出了里程碑式的作品:《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而我们将在本课中解

读这本书。 

   在开始之前,我想预先声明一下,康德是位艰深的思想家。然而,试图了解他的观点

至关重要,因为本书论述的正是什么是道德的终极准则。 

   第一准则。 

   同时该书也为我们阐释了究竟什么是自由。这是目前关于该问题的所有论述中最为有

力的一条。 

   那么,让我们就此开始。 

   康德反对功利主义。在他看来,作为个体的人以及全人类都有一定的尊严,而我们必

须尊重这种尊严。 

   就康德所言,个人之所以神圣且天赋权利,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而是源于我们

都是理性存在的生命。 

   我们是理性存在,其意义就是:我们能够理性思考。同时,我们又是独立自主的存在,

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主动行动,并且自由选择。 

   然而,理性和自由并不是我们仅有的能力。 

   我们还有能力为痛苦而哀伤,为满足而欢乐。 

   康德也承认,功利主义的观点有部分是正确的。 

   当然,我们极力回避痛苦,我们追求享乐,康德并不否认这一点。他所驳斥的是边沁

的说法。边沁认为痛苦和欢乐主宰了我们。而康德认为这是错误的观点。 

   康德认为,是理性思维使人类脱颖而出,并与其它生命截然不同。 

   理性思维使我们脱离并超越了动物般的存在,使我们不仅仅是活着。 

   我们常常会认为,自由就是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毫无障碍的得到想要的东西。

这是对于自由的一种看法。 

   但是康德的想法与此不同。 

   康德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定义来诠释自由究竟是什么。这一定义既严厉又苛刻,但是如

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很有说服力。 

   康德的推理如下: 

   如果我们像动物一样追求享乐或者满足感官之欲,或者一味本能的回避痛苦,如果我

们像这样活着,那我们并不是自由的。 

   为什么呢? 

   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成了屈服于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能选择某次特定的忍

饥挨饿或某次刻意的大饱口福,因此,当我们出于欲望而行动的时候,我们只是回应了本

能需求的呼唤而已。 

   在康德看来,自由是本能需求的对立面。 

   几年前,雪碧的一则广告提出了这样的口号:“顺从你的渴望”。这个口号在本质上也

反映了康德的洞察的观点。当你购买雪碧或者百事可乐的时候,你很可能认为自己是自由

选择了二者中的一种,但实际上你顺从了某些东西。 

   你顺从了解渴的欲望,甚至可能是广告制造并操纵的某种欲望。你正在顺从某种并非

自己选择或创造的促动。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康德对自由下的极为苛刻的定义。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自由--我们如何分辨自己的意志不是出于本能的暗示、不是出于饥

饿、食欲、或者欲望? 

   康德的答案是什么呢?自由的行动,就意味着自主的行动。自主的行动,就意味着遵

从自己为自己设定的规则而行动。不是出于自然法则或因果定律,不是出于想吃想喝的欲

望,也不是选择这家餐馆而非那一家。 

   那么,对于康德来说,自主的反义词又是什么呢? 

   他发明了一个术语来描述自主的对立面。自主的对立物,就是“他律”。当我因“他

律”而行动时,我的行动是自己无法选择的,是出于某种偏好或本能欲望。 

   因此,作为自主的自由,就是康德所坚持的严格定义。 

  接下来,为什么他律或本能的行为其对立物就是自主呢? 

   康德的观点是,自然是由规律统治的,例如因果关系定律。假设你扔下一个撞球用的

球,它就会掉到地上。我们都不会认为这个球的行动是自由的。 

   为什么?因为它遵循自然规律,例如因果关系规律,重力定理等等。 

   正如他对自由的定义有非比寻常的执着和苛求、追求作为自主的自由,他对道德的定

义也要求极高。 

   行动自由,并不是说对于特定的目的可以选择最佳手段,而是意味着可以出于自己的

意志来选择目的本身。 

   这正是人类可以做到、撞球却无法做到的事情。 

   只要我们还在基于偏好或为了享乐而行动,我们的行为就只是一种途径,而这行为要

达成的目的却远在我们控制之外。 

   如此,我们就只是工具,而非我们所追求之物的创造者,我们的意志就在他律的主宰

之下。 

   反过来,如果我们基于自己赋予自己的规则而自主行动,我们选择并达成目的本身。

当我们自主行动时,我们成为工具去实现控制之外的目的,但我们是为了,或者说我们可

以基于自己的意识、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康德告诉我们,这就是自由行动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赋予人类独有的尊严。 

   尊重人类的尊严,意味着不仅仅将人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而且要将人本身也视为终

极目的。 

   由于这样的原因,为了一些人的幸福安乐而牺牲其他人,就是错误的。 

   康德说,这就是功利主义之所以错误的真正原因。 

   由于这样的原因,尊重他人的尊严、维护他人的权利,就极为重要。 

   有个例子,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曾说过:“长远看来,只要我们主持正义,并且尊重

个人的尊严,我们就可以将最大化实现人类的幸福。” 

   康德会怎样看待这句话呢?他的回答会是什么? 

   (他会说)就算这句话说的是真的,就算概率统计显示确实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

决定不把基督徒拿来喂狮子,而理由却是因为担心恐惧蔓延而导致整体效用下降,那么在

这个案例中,虽然功利主义者确实主持了正义,并且尊重了个人,但其理由却是错误的。

上述做法基于一个偶然的理由,一个实用性的理由,仍然可能利用人民。 

   因此,即使概率显示了长期的最大幸福,人民却还是被当作手段来利用,而非被尊敬

为手段所要服务的对象。 

   这就是康德将自由视为自主的想法,你们可以看到这个想法与他对道德的观点之间的

联系。 

   但是我们还要回答一个问题:是什么在一开始赋予某种行为道德价值? 

   如果追逐效用以及满足欲望是无法被操纵的,那么什么赋予了行动道德价值呢? 

   这个问题将我们从康德对自由的看法拉回来,转到他对道德的严苛观点。 

   对于道德,康德怎么说呢? 

   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取决于行为所产生的结果。行为在道德上是否有价值,与其动机

有关,与意志的高度有关,与行为要达成的意图有关。 

   动机决定了道德价值。只有特定的某些动机才会产生道德价值。 

   因此,某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发动这个行为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此人做的

正确的事情是出于出于正确的目的。 

   康德写道 :“高尚的意志之所以高尚,并不是看它达成的效果。高尚的意志因其自身

而高尚。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也一无所成,它仍然因其自身而闪耀光芒,它本身就蕴含了

全部的价值。” 

   由此,如果某种行为在道德上是好的,那么仅仅符合道德的要求是不够的,该行为必

须本身就是出于道德目的而发出的。 

   康德的观点是,赋予行为其道德价值的是动机,而且只有一种动机可以将道德价值加

诸于行为,这就是出于义务的动机。 

   那么,就基于“做对的事情的义务”的动机而言,其对立物又是什么呢? 

   在康德看来,其对立物是我们所有那些被爱好所驱动的动机。 

   “爱好”则指我们所有的欲望,我们所有偶发的渴望、偏好、冲动、等等诸如此类。

只有出于道德准则、出于义务所采取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现在,我想知道,你们对这个观点有何看法。 

   但是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些例子。 

   康德以曾经以一个店主来做例子。他想藉此将人们的思维带出直觉的局限,让人们认

同某个行为之所以具有道德价值,是因为行为本身的正确性。 

   他说,假设有个店主在店里接待一位陌生的顾客。店主知道自己可以故意给这位客人

少找零钱,而且不会因此受到任何惩罚,至少顾客本人一定会被蒙在鼓里。 

   尽管如此,店主却说,“好吧,如果少给这位顾客找钱,这事情可能会传出去,我的

信誉会因此受损,我的生意也会遭受损失。因此我不应该少给这位客人找钱。” 

   这位店主没有犯错,他找给客人分毫不差的零钱,但是他的这一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

值呢? 

   康德的回答是“不”,这位店主的行为不能说是高尚的。 

   因为他的行为虽然正确,但他的理由却是错误的,是为了自私的利益。 

   这个例子非常直接。 

   康德还举了另一个例子--自杀。 

   他说,我们有珍爱自己生命的义务,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

并且有很多理由不放弃生命。因此,要想将“珍爱生命”与“放弃生命”两种动机相区分,

我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想象某人虽然处于悲惨的境地、过着极度痛苦的生活,却仍然认

同珍爱自己生命的义务,并且不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人生。 

   这个例子的力量在于,它指出了决定性的动机。 

   就道德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出于义务而做正确的事。 

   我会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些例子, 

   美国商业改善局--他们的口号是什么? 

   他们提出:“诚信是最好的策略,也是最有利可图的策略。” 

   商业改善局在纽约时报做了整版的广告,写道“诚信与任何其它资产同等重要,因为

一家诚实、公开、公正运营的企业,注定会确定商业上的成功。请加入我们,并且因诚信

而财源滚滚吧。” 

   康德会如何评判商业改善局会员们所做生意的道德价值呢? 

   他会怎么说? 

   这就是个绝佳的例子。即使这些企业诚实的对待它们的顾客,他们的行为也缺乏道德

价值。这就是康德的观点。 

   几年前,在马里兰大学曾出现作弊问题,大学因此而制定了一个诚信体制。大学与当

地商家建立了一个联合项目,如果你签署了绝不作弊的诚信宣誓书,你就可以在当地商店

买东西时获得10~25%的折扣。 

   现在,如果某人在折扣的吸引下签署了诚信誓言,你对此会有什么看法? 

   此事与康德的店主假设的性质是一致的。关键在于意志的质量和动机的性质。 

   只有出于义务的动机,而非基于偏好的动机,才是通往高尚品德的途径。只有在我基

于义务而行动时,只有在我抗拒因偏好或自利之类的动机而行动时,甚至我也不因同情或

者利他主义而行动时,只有这样,我的行为才是自由的;只有这样,我的行为才是自主的;

只有这样,我的意志才不会被外在的因素所统治或左右。 

   这就是在康德的思辨中,自由与道德之间的联系。 

   现在我暂停一下,看看大家是否了解了这些观点,如果你们抱有疑问或者困惑,你们

可以为澄清认识而提出问题,也可以对这一观点提出反驳,并且挑战“只有出于义务的动

机才能赋予行为道德价值”这一观点。 

   你怎么想? 

   学生:是的。呃,我其实有两个为澄清而提出的问题。第一个想法,从某个角度来说,

是与康德的说法相矛盾的。一旦你认识到什么是道德,你就可以改变行动的初衷来迎合道

德。 

   教授:举个例子来说明你的想法。 

   学生:比如那个店主的故事。如果他认定,找给顾客正确的钱数才是正确的行为,而

他又决定,自己这样做的原因是自己想做道德高尚的人,这不就成了自相矛盾了么? 

   如果道德是由他的动机决定的,那么这种故意为之的做法岂不是抹杀了动机的清白?

他的动机就成了“按照道德要求而行动”了。 

   教授:我明白了。所以,你假设了一个例子,其中的主角不是自私自利的店主,而是

另外某个人。他本来考虑过少给顾客找钱,但是他并非顾虑这件事传出去有损自己的名声,

而是这样想:“我想做一个诚实的人,诚实的人会找给顾客正确的钱数,仅仅是因为这是

正确的行为。”或者,更简单一点,“因为我想做道德高尚的人”。“由于我想做道德高尚的

人,做好人,因此我应该让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的要求。” 

   这是个非常微妙的观点。这问题问得好。 

   康德确实承认了一点,而你的问题直指这个关键。 

   康德确实说了,遵守道德规范是需要激励的。 

   这种激励不可以是与道德相冲突的、满足个人利益的激励。 

   是的,他说的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激励,是指对道德规范的尊崇。 

   如果那个店主说,“我要对道德准则表示敬意,所以我要做正确的事情。”我认为,按

照康德的说法,这时他的行为也是高尚的。因为他形成了自己的动机,当店主认识到道德

的重要性时,他决定遵守道德要求。所以,这个情况,也算是高尚的行为。 

   学生:好的,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 

   就刚才的说法而言,是什么阻止了道德变成完全客观的存在?又是什么阻止道德变得

主观?如果道德完全由你的品性来决定,那你又如何应用道德,又如何被鼓动要遵守道德

呢? 

   教授:很好,这也是个好问题。 你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我叫 Amady. 

   教授:Amady? 

   学生:是的。 

   教授:好的。如果,行为高尚的含义就是出于义务而按照道德要求来行动,而这行动

同时还要满足自主自治的条件,那就一定意味着,我是按照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原则来行动

的,这也是自主行动的意义。 

   Amady在这一点上是正确的。 

   这也引发了另外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行动自主意味着根据自己为自己设定的原则来

行动,那么我就可以逃脱自然界因果定律的束缚。 

   当我出于义务行事的时候,我为自己设定的原则提供了什么担保呢? 

   这与Amady给自己设定的原则是否相同? 

   与在座诸位给自己的原则是否相同呢? 

   好了,到这里我们就有一个问题,从康德的角度来看,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房间里,有

多少种道德准则?一千种?还是一种? 

   康德认为只有一种。归根到底,我们还要回到这个问题上来:道德准则是什么?它对

我们有什么要求? 

   听起来,自主行动就是根据自己的意识行动、根据自己为自己设定的原则行动。 

   但是,什么导致了如果--如果我们都遵循自己的理念行事,我们就会殊途同归到同一

个道德准则? 

   这就是Amady想要知道的。 

   对此,康德的回答是:我们之所以能作为自主的生命并给自己设定行为原则,是因为

一种理性,这是一种我们作为人类而普遍拥有的理性,而非什么不同寻常的特质。我们应

该敬重别人的尊严,是因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生命,我们都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正是我们无

差别拥有的理性思维的能力,将尊严赋予我们所有人。 

   无论每个人的经历或生活环境有多么特别,我们都有同样的理性思考的能力。也正是

这样的普遍能力决定了道德的法则。 

   行动自主就意味着基于自我设定的原则而行动。这原则是我们理性思考的结果,而这

理性则是我们与其他理性生命共同分享的,并不是某个人特别具有的。无论成长过程的差

别,无论价值观和利益的差别,用康德的术语来说,这就是“纯粹实践理性”。它相对于

任何偶然的或者现实的目的都享有优先权。 

   那么,这种理性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呢?它的内容会是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必须阅读你手头的基本材料。 

   我们将在下次探究这个话题。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紫荆棘鸟:说说毛粒子和前进子
2012: 数学史十八传奇之笛卡儿:达摩祖师(ZT)
2011: 三峡大坝于长江旱灾有直接关系
2011: 廉租屋,大庇天下寒士
2010: 没有素养就是丑恶!
2010: 人造生命的事 恐怕有问题 谁知道得多一
2009: 热爱心中的平和,才是真正的热爱和平
2009: 空军大院: 谈“绝对世界”的发现
2008: 何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