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對中國高教發展的迷惑
送交者: cbxx 2004年08月11日19:36:1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對中國高教發展的迷惑
楊福家
(2004.07.22 修改稿)

我國高校在經歷了合併、調整後現又進入了另一個高潮:興建新校區、興建大學城。復旦大學為迎百年校慶興建的標誌性建築——雙峰裙樓(雙峰各有33層)將於明年竣工,它的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為復旦大學在1952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時全校建築總面積(6萬平方米)的近兩倍,這無疑是世界高校中罕見的高層建築!再加上復旦大學在江灣新校區及其它校區的投入,投資總額將不少於30億;明年將完工的數幢新大樓的總面積超過18萬平方米,等於在 1978年的全校建築總面積。復旦大學校園面積將從1800畝(1999年上海醫學院併入復旦大學前,復旦大學從1905年建校後發展起來的全部面積為1500畝;加上醫學院300畝,共1800畝)擴大到6500畝!上海交大在閔行新校區建成後,又開始了二期工程,校園總面積也將超過5000畝;。上海如此,全國也如此。有的省份為建大學城已負債20餘億。據報道,全國共有50多個大學城正在興建,其中,南京的仙林大學城,宣布投入50億,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相當於26個北京大學的面積 !(《經濟日報》, 2003.12.16)而廣州市為了建大學城正在與拆遷戶鬧糾紛!河北省的東方大學城更建有豪華的高爾夫球場而引起各方面關注。

針對各校實際情況適當改善辦學條件是必要的,特別是由於歷史原因,不少高校欠帳很多。例如,在評審211時,專家們驚訝地發現,像北大那樣的重點大學,教學科研用房居然只有17萬平方米!筆者曾著文熱情讚揚有些地方政府幫助高校擴大校區的行動,但是筆者現在實在弄不懂,今天很多學校大興土木之風,完全走到了另一個極端,這與一流目標有何必然的聯繫?!當這些新建築完成後,其相當可觀的維持費又在那裡?某大學建成的一座十幾層高樓已使用了20餘年,但樓內豪華的中央空調設備一次也沒用過!

中國經濟在過去25年得到了史無前例的大發展。正如美國德州達拉斯大都市戰略研討會的結尾所說,“一流大學不是一個奢侈品,而是必不可少的發動機。”為了中國經濟進一步的高速發展,我們同樣需要在我國的土地上建立世界一流大學!但建立世界一流大學靠什麼?肯定不是靠大樓!在世界大學排名的各項指標中,並沒有校園面積或校內建築面積這類項目!2004年與哈佛並列世界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6500名學生)占地1820畝,哈佛大學占地2300畝(近 20000名學生,比復旦少得不多);世界大學排名在100名之內的諾丁漢大學占地3400畝(26000學生,綜合性大學,與復旦非常相似,但含有復旦所沒有的,占地較大的農學院),但其建築面積僅為復旦的一半。比復旦年輕6歲的香港大學,無論建築面積,還是校園面積,都遠低於15年前的復旦,但它在世界大學的位置則肯定在200名之內!那末一流大學靠什麼?

美國德州達拉斯大學算不上一流或二流大學,三年前竟無一人有資格參加某納米國際會議,但數月前召開的同樣一個會議,該校派出了以麥克迪爾米德教授為首的50人代表團去參加,作了一個主題報告,五個大會報告;該校在納米科技領域的一個成果於10個月前在《科學》、《自然》等重要刊物發表,並為美國各大報刊紛紛轉載。巨變從何而來?以人為本!!他們沒有新造一幢大樓,但卻看準方向,引進了領軍人物及在第一線戰鬥的戰士!毫無疑問,該校正在向一流邁進。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連續三年榮登世界大學排名榜首,加州理工學院總是在前五名之列(2000年為世界第一),前者6500名學生,後者2000名學生,兩校既不大,也不全,都不是綜合性大學,但都培養了二、三十位諾貝爾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是美國有名的智庫,加州理工學院是美國火箭設計的發源地(二次大戰時期,美國90%的火箭在此設計),在航空航天領域在世界占主導地位。最近該校又發現了太陽系第十個行星。中國航天事業創始人錢學森院士是加州理工學院1939年博士畢業生,中國遺傳學創始人談家楨院士是該校1936年博士畢業生,中國物理學泰斗周培源是該校1928年博士畢業生。

人們在這些學校看不出其建築物有什麼宏偉、高級之處,同樣,在劍橋、牛津看到的處處是古老陳舊的建築,但他們都是世界前10名的一流大學!!

這些事例對於我國高教界同行都不是新鮮事。

再看看某些中國高校的口號,都是“向研究型綜合性大學轉型”,真有些使人摸不着頭腦!一流大學可以有醫學院(像哈佛、耶魯),也可以沒有醫學院(像普林斯頓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 一流的醫學院可以在綜合性大學裡面(像約翰Ÿ霍布津斯醫學院、哈佛醫學院),也可以獨立存在(像美國德州大學體系內的“西南醫學中心”就是一所獨立的醫學院校,它擁有4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5名美國科學院院士、15名醫學科學院院士、12名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有的評估組織把哈佛評為世界第一名校時,同時把它列在第34位)。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為什麼我們一些大學都要朝向一個模式發展呢?!

所幸的是,在“開口閉口談外國”之時,在上海出現了一所世界一流高等學府:中歐工商管理學院。成立10年,歷經艱辛(在8年中,其學位得不到我國學位委員會的承認),其建築未必比有些高校內的管理學院漂亮, 但它以培養出色的碩士生而擠身世界同類高校100強。為什麼?還是一句老話:該校做到了“以人為本”!該校既有世界一流的教師,又有一流的學生。

但是, 中歐工商管理學院的成功之路並不能回答幾個月前一位記者提出的問題:為何北大與清華領導提出,他們進入世界一流大學的時間要推遲?中歐工商管理學院的成功也只能給北大與清華的管理學院提供借鑑。不過,香港科技大學10年成名的範例或許可以給清華作參考;北大可以參考另一所規模與其相差無幾的綜合性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從1960年成立到現在只不過44年,現已是世界50強之內的名校,她在建校20年時已經名列200強之內了!關鍵所在仍是一句老話: 以人為本!今天的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已擁有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62名美國科學院院士、13名工程科學院院士。

在中國土地上“土生土長”的中國科技大學,它不僅在過去40年培養了78位院士,而且在近年來在邁向一流的大道上走得很踏實:在量子通信與表面化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國際一流的成果,其中幾位年青的教授去年都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其成功關鍵在於:為教授營造一流的科研環境。該校的大學畢業生與北大、清華、復旦一樣在國際上受到好評與歡迎。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是我國醫科大學的一朵鮮花,近年來的進展令人注目。這是因為該校領導把人放在首位。首先考慮的是引進一批一流學科帶頭人,而不是大規模增加校區。而且,在引進人才以後能為他們營造一流的環境。王振義院士是一位著名的伯樂,他領導的研究組哺育了一批一流學者。該校附屬醫院的不少醫生把病人放在首位,例如,牙醫首先考慮的是保牙,而不是拔牙。當你時時處處把人放在首位後,你離一流就不遠了。

上海的東華大學以富有特色的成果,耐高溫的纖維材料,也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繼北大引進大師級數學家之後,清華在最近引進了世界一流的計算機專家;上海交大在世界範圍招聘教授及副校長。北大從2001年開始招“元培班”(以前校長蔡元培命名,進北大新生不分院系,不分專業)60人到今年擴大到180人,而且,今年進北大新生全部按大類招生(算是“准元培班”吧!)所有這些,都是向世界一流方向前進所必須的、可圈可點的舉措!

如果一所高校真正把人放在第一位了,取得的一流的成果多了,培養人的舉措對路了,對科學、對社會、對國家的貢獻就大了。培養的學生在國內外更受歡迎,並獲得了傑出的成就,那末,這所高校距一流的目標就更近了。要做到這點,關鍵是人,一流的教師、一流的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 和一流的管理人員。有“中國居里夫人”之稱的吳健雄教授曾經說過: “什麼叫一流大學? 只要在周末晚上去看看那裡的燈火是否輝煌”!確實,在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裡,我們一定能看到:一大批既充滿着激情與興趣,又能艱苦奮鬥的優秀研究生在傑出的教授指導下、在寬鬆又自由的氣氛里日日夜夜地在探索自然的奧秘,攻克技術的難關。不少諾貝爾獎獲獎者和大發明家都由此而誕生!

作為本文的結束語,讓我們來讀一下2000年諾貝爾獎得主艾倫Ÿ麥克迪爾米德教授說過的一段話:“一所大學的質量並不取決於它所擁有的教學大樓,也不取決於它的實驗室和圖書館,雖然這些都很重要。但是決定科學研究水平高低的關鍵在人。一般來說,即使有風景如畫的校園、汗牛充棟的圖書館、裝備精良的實驗室,但要是不能將最優秀的師資和一流的學生吸引到這些建築物之中,那只能是金玉其表。因此,我一再強調——科學研究在於人,人是第一位的。”


附記:

這篇文章的初稿在三個月前就寫好了,但是“迷惑”一直不解。最近有位內行領導看了文稿後寫道:“你的觀點我都贊同。很多校領導也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但是很多錢是從‘專項’取得的。有的來自政府,有的來自某些財團,也有的來自銀行。熱衷投資於教育,不一定懂得教育,希望投資見效,最快的途徑就是蓋房子。你不蓋大樓,也得不到這筆錢!211工程,中央部委規定只能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很多地方政府支持教育的方便辦法是‘贈地’,或低價出售土地。銀行對教育特別優惠,貸款條件十分寬鬆!很多學校認為這是千年難逢的機遇!!”

筆者有點懂得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為什麼直線上升,雖然中央一再三令五申,今年第一季度仍上升了43%!也有點懂得了我國耕地面積為什麼在去年下降到了最低點。更懂得了為什麼哈佛大學等名校一再申明:不接受任何有條件的捐贈!即使校長很懂得教育,如果學校沒有真正的自主權,那末校長也很難按教育規律辦事的!

問題已經暴露,但並無解決方案。雖然高校歸屬於教育部,但很多問題並非教育部能解決:中央部委願撥專項資金給高校造宏偉大樓,教育部能說不要?地方政府願低價“奉送”土地,教育部能說不要?好心人想支持教育,如何發揮其積極性?如何引導他們以人為本來支持教育?
看來只有請中央領導統籌全局,以人民利益為重,引導我國高等教育以“求真務實、艱苦奮鬥、以人為本、追求卓越”的精神,興辦一流的高等教育!

最近在人民網上讀到如下消息(網友:王克安):“東方大學城”位於河北省廊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緊鄰北京市大興區和通州區,通過審批的規劃面積只有5千多畝,而實際占用的卻達11000多畝。2001-2002 年,東方大學城開發有限公司以建設大學城“配套設施”等名義,與廊坊市和北京市通州區的五個村委會非法簽訂協議,大量租用農民集體土地,並將其中的6007畝(含耕地5728畝)用於建設5個標準“高爾夫球場”,號稱“亞洲第一”。

大學城裡建高爾夫球場幹什麼?東方大學城董事長金衛華說,“河北體院的高爾夫專業,在我們這裡面作為它的訓練基地,所以說我們這個舉動在我們國家的大學裡面實際上是一個創舉。”(CCTV-“經濟半小時”節目。新華網,2004年06月27日)

真是奇談怪論,無奇不有!國際上的大學城往往是自然形成的,像劍橋大學城,諾丁漢市也可算是大學城,因為那裡的大學生人數已超過該地居民人數的十分之一。像東方大學城是不是算“中國特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評從二氧化碳製造鑽石的實驗
2003: 中國現代數學界主流:南大—清華系
2002: 學術隨筆不是誰都能寫的
2002: 漢語,我只有對你哭!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