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諍友
萬維讀者網 > 教育學術 > 帖子
美國學校名堂多(7): 中學也辦專業班
送交者: 捷夫 2014年04月16日14:32:25 於 [教育學術] 發送悄悄話

眾所周知,美國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實行義務制教學。這個制度,教育界稱K12制度,包括幼兒園一年(5-6歲),小學五年(6-10歲),初中三年(11-13歲),高中四年(14-18歲)。局部地區可能有所變化,但多數州郡是採取這個制度的。在這12年中,學費書費全免,學校還會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減價或免費午餐。這是一個價真貨實的全民義務教育制度。我個人認為,單單這一點,不管你怎樣看待、甚至抨擊美國中小學的教育質量,這裡整個龐大的公立教育體系的確蘊含了巨大的潛能和難以窮盡的可開發人力資源。

一般來說,美國的大中小學都有公立和私立兩種。我這裡要討論的主要是中小學。公立學校一般按居民的分布而分區,也就是你居住什麼地區就應根據所在學區的規定到附近指定的學校上學。這樣就會因為居民狀況的不同而導致不同學校學生素質的差異。而私立學校總的來說學生質量會高些,而且比較靈活,不需分區。我的朋友圈中,也有極為重視孩子的教育,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的。但私立學校有三個特色,可能會讓你望而生畏。一是學費昂貴,一般每年學費在兩萬到五萬美元之間,這對絕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幾乎是難望項背的。二是大多需要經過嚴格的入學考試,成績和其它綜合素質不符合其要求的會被拒之門外。三是通常你心儀的學校所在地不會在你住家的附近,又沒有校車,所以孩子上下學的接送是個棘手的問題,除非你學孟母三遷,為了孩子上學較近而搬家。所以,總的說,多數華人還是把孩子送到離家不遠的公立學校上學,還有校車接送。我的多數朋友,包括收入已進入中上階層的朋友,都把搬到比較好的社區作為選項,因為這些社區一般來說其相應的公立學校也會比較好,而只有極少數朋友選擇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有時候你雖然搬到價格不菲的房子,每年也交了不少的學區稅,所在社區的界定學校卻不甚理想,至少你自己是這樣認為的。而高中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家長們尤其是華人家長都希望把孩子送到較好的高中上學。怎麼辦?這時還有辦法,那就是讓孩子報名到學區在不同高中里辦的專業班(稱為Academies)。這些專業班,接受本學區內不同社區里初級中學應屆生的申請,可以跨社區入學。

以我們所在的學區為例子,學區在克萊門 (Clements) 高中設置了“全球研究計劃” (Global Studies),在杜萊斯 (Dulles) 高中設置了“數學與科學專業”(Math & Science),在亥爾陶爾 (Hightower) 高中設置了數字媒體專業(Digital Media),在布什(Bush) 高中設置了“國際商業與市場”專業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Marketing) ,此外,學生還可選擇醫療( Medical Science) ,工程 (Engineering),和醫學 (Medical Science) 等專業。這樣,學生就能在高中階段就開始接觸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為將來申請大學打好基礎。而且,按正常分區不能到這些附設專業班的學校上學的孩子,可以通過申請進入這些學校。

這使我想起很多年前我們在國內上高中時的情景。那是文革時期,在“開門辦學”,“與工農相結合”的大環境中,我所在的高中里也辦了幾個專業班,如農機班,工業班,體育班,文藝班,美術班等等。雖說總的說,革命時期高中里文化知識方面的教育大打折扣,我們這所中學辦的專業班卻也遠近有名。體育班的同學們自然是我們那個地方的運動好手,而文藝班的學生們在音樂方面的技能也與本地中等師範學校的音樂專業有得一比。美國高中的 Academies 設計,與我們那個時候的專業班竟然有一點異曲同工之處,都有與社會相結合之意,只是我們在紅色風暴的洗禮中不免把本來不錯的初衷變了樣,而美國中學這種做法有利於讓學生在進大學前就培養對某些專業的愛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3: 加拿大警方誣陷了於偉玲?
2013: 推遲本周講座計劃通知
2012: 辯論賽
2011: 美國臨床試驗的結果宣告肖氏手術無效 /
2011: 回遊的海歸:天才Evan上哈佛
2010: English is aa881's Life
2010: 看,什麼是Ynima這類留學生的real教育
2009: 狸貓的邏輯分析能力之低,帶有嚴重的漢
2009: 定理:字母文字也是從象形文字逐漸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