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影視娛樂 > 帖子
《英國病人》:充滿電影元素的愛情史詩片
送交者: 雨送黃昏 2009年05月15日01:04:25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文章作者:影色漁樵 音樂、繪畫都有自己的語言,電影藝術同樣也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懶惰的、沒有才氣的導演往往不善於運用電影語言,影片拍得再好,也不過是搬上銀幕的話劇。如果要選一部充滿電影元素的影片,我會考慮推選《英國病人》(The English Patient)。 《英國病人》的小說原著線索繁雜,適合把卷細品,但改編成電影之後,就超越原著的文字局限,升格為一部純粹的電影了。導演在敘述這個戰爭背景下的愛情故事時,嫻熟運用蒙太奇手法,使現實與回憶時空交錯、兩段愛情主題交叉推進,場景的切換、鏡頭的銜接生動自然,情節貌似散亂卻脈絡分明。撒哈拉沙漠的旖旎風光、史前人穴居岩洞裡精美神奇的壁畫,廢棄別墅里神秘病人光怪陸離的回憶,俊男靚女充分施展演技,再加上淒婉動人的音樂烘托,將這部敘述生離死別的“愛情史詩電影”演繹得盪氣迴腸。 電影的故事情節就不介紹了(網上很容易搜索到)。該片導演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無疑是少有的善於駕馭史詩電影的大手筆,他追求唯美和浪漫,不迴避戰爭中血與火的殘酷,也不迴避性愛鏡頭,但是處理得自然、流暢。從情節、哲理、詩意、暗示、懸念、對話,到場景、色彩、音樂、服飾,《英國病人》皆獨具匠心,諸多因素形成影片神秘、浪漫、悲壯、淒婉的氣質。 可以說,像膾炙人口的影片《教父》、《美國往事》一樣,《英國病人》提供了觀眾向電影索求的全部審美元素。它一舉奪得第69屆奧斯卡9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最佳電影配樂、最佳音樂、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絕非偶然。它還獲得英國演藝學院6項大獎和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電影配樂2項大獎。 這部愛情史詩電影的成功,是“多兵種”合作的結晶。首先它源於一部張揚人性、洋溢着人文關懷的優秀小說原著。《英國病人》英文原著就曾經獲得英國小說最高獎“布克獎”,它還一度穩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冠軍。它的作者邁克爾•翁達傑(Michael Ondaatjie)也參與了電影劇本的改編。這使它既體現了電影的特徵,又保持了原著的靈魂。演技精湛的明星加盟自不必說,為了影片的成功,導演還調動了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意大利、突尼斯以及聯合國的200餘人參與攝製,最終耗資2700萬美元拍攝完成。 《英國病人》的畫面和音樂的唯美傾向尤其值得一提。渾黃溫暖的色調堪稱它的底色,由此而過度的桔紅色、深咖啡色,使電影產生籠罩在厚重、溫情而富有詩意的氣氛中,它流動的畫面仿佛由一幅幅動人魂魄的油畫組成。 至於電影的配樂,更是因其悽美、渾厚而動人心弦。擔任配樂的是法國作曲家加布里埃爾•雅萊德,他善於吸收和揉合不同風格的曲調,以自然樸素的旋律揭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因而引起觀眾的共鳴。影片配樂一再獲獎,除奧斯卡獎外,還獲得英國演藝學院獎和金球獎。 我經常對朋友們說,如果只允許推薦十部最牛的電影,《英國病人》也必然在我的推薦名單之中。同時我還附帶一句:看這部電影,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消除雜念細細看下去,能安靜地看上十分鐘,那麼這之後你就會經歷一段愉快的欣賞旅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