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
萬維讀者網 > 影視娛樂 > 帖子
shuijing:看電影的昔與今
送交者: shuijing 2009年11月22日17:59:35 於 [影視娛樂] 發送悄悄話

從小喜歡看電影。那時電影很少,出一部看一部,部部不拉,自詡“影典”。如遇有人叫板,便亮出殺手鐧:“看過《江山多嬌》嗎?沒看過吧。《戰鬥里成長》呢?也沒看過吧。”一劍封喉。於是,踏着心裡敲起的得勝鼓點,揚長而去。

 

說起來,《江山多嬌》中的青山綠水都是簡陋的內景,與其說它“嬌”,不如說它“糙”。《戰鬥里成長》裡的戰鬥場面形同兒戲,遠不及如今小孩子放鞭炮來得火爆熱鬧。然而,田華、陶玉玲、王潤身的樸實表演,至今難忘。

 

小時候看電影,票價從一毛五到兩毛五,依影院檔次高低而定。按住肚裡的饞蟲兒,夏天少吃幾根冰棍兒,冬天少吃兩串糖葫蘆,一場電影票錢就省下了。工資不變,電影票價就不變,好像一直維持到文革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多年後,回國再看電影,票價動輒三、五十塊,着實嚇了一跳。

 

物以稀為貴。電影出得少,每有一部問世,人們都先睹為快。其實,北影、長影、八一、天馬、海燕,家家養着幾百號人馬,只是政治運動接連不斷,你方唱罷我登場,“紅”與“專”的關係屬於大是大非,不容顛倒,所以拍電影反成了演員、導演們時斷時續的副業。不過,誠如毛主席所說,人多好辦事。電影院生意似乎永遠紅火,場場滿座。

 

電影院裡從來都是煙氣繚繞。郭啟儒老先生在相聲《夜行記》裡描述得好:大伙兒一齊熏。檢票員拿着手電筒,四下巡視,時不時斷喝一聲:“那位!把煙掐了!”可是法不治眾。那時不知二手煙的厲害,久熏成習,倒也能泰然處之,只是電影院裡高一聲、低一聲的咳嗽聲此起彼落,自然是免不了的。

 

最怕的是前排坐一位大個頭。老式電影院的坡度很小,輕易便形成“一頭障目”的局面,只能偏着頭,從人逢里看銀幕。

 

那時候,拍電影大抵都有一套固定模式。比如,正面人物犧牲之前,總要說上幾句“登上孟良崮,活捉張靈甫”、“請組織接受我加入中國共產黨”之類感人肺腑的豪言壯語,而反面人物咽氣,最多只有蹬兩下腿的份兒。正面人物、反派人物,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架式,各有各的腔調,只消一望、一聽,好人、壞人分得明明白白,斷不會錯,比中醫的望聞問切還少了兩道麻煩。偶爾看反特影片,比如《國慶十點鐘》、《秘密圖紙》,開演十分鐘後,竟然還忠奸難辨,就不免焦躁不安起來:“到底誰是壞蛋啊?”

 

正面人物完美無缺,反面人物一無是處,固然既不真實,也太乏味。但看看眼下的大小屏幕上,刻意展示人性複雜,“好人”必定有時讓你咬牙切齒,“壞人”必定有時讓你柔腸寸斷,即便女友,也要“野蠻”,才算夠味兒,如此這般,似乎失之於矯枉過正。

 

雖說老電影水平有限,但大家也看得心滿意足,並無太多挑剔。所謂“精神食糧”,一如物質食糧,倘無滿漢全席在一旁比照,家常便飯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文革前拍攝的影片中也有佳作。比如《李雙雙》、《野火春風斗古城》,情節緊湊流暢,張瑞芳、王曉棠表演自然樸實,個性鮮明,與時下當紅影星相比,毫不遜色。

 

上小學時,學校時常組織學生看電影。同學們排隊去電影院,真是一大樂事。記在兩、三年內,學校組織學生看過三次《柳堡的故事》。二班長和二妹子若即若離地談戀愛,在我們這幫小男孩看來已是乏味之極,更要命的是一看就是三遍。當時覺得納悶,長大以後,才恍然大悟:老師們大多正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年華,《柳堡的故事》正對口味,合該我們倒霉,本是主賓,反而做了陪客。

 

文革期間,國產電影中“社會主義的苗”不剩幾根,阿爾巴尼亞、朝鮮的幾部“飛機大炮”、“哭哭笑笑”也看得膩味,只有內部電影是一大亮點。內部電影以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影片為主,為保險起見,片頭大多冠以“資料片”的說明,以免宣揚封資修之嫌。這些資料片大多是英文原文,組織者請人現場翻譯。對內部電影的享受程度大小,取決於翻譯水平的高低。有的翻譯譯術高明,不但流暢敏捷,幾乎與影片角色同步,而且還帶語氣。遇到蹩腳翻譯,那邊電影裡飯局已經散了,這邊翻譯老兄剛說到上菜,那就全靠自己領悟、聯想和判斷了。當時對《蘇伊士運河》印象極深,逢人便夸。幾十年後重溫這部影片,感覺平平。電影沒變,口味變了。

 

內參片中有兩部,《音樂之聲》和《巴頓將軍》,看時的感受是極度震撼和陶醉。每個對白、每個音符、每個動作、每個表情、每個場景,綿綿密密織成一個渾然、厚實、濃烈的氛圍,浸透身心。恰如有人十年不知肉味,一日三餐清湯寡水,猛不丁給他送上一桌駝峰熊掌、龍肝鳳髓,大約就是這種感受。枉為十幾年“影典”,這時才真正領略了電影的偉力。

 

到了美國,守着好萊塢,看電影自然是生活中的必備內容。在美國看電影,第一印象便是放映廳的空空蕩蕩。一場電影只有十來位觀眾,是很平常的事。聽一位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親身經歷。他早早走進放映廳坐下,左等右等,電影總不開演。眼見過了二十分鐘,他按捺不住,找工作人員理論。原來,這位朋友是放映廳里的唯一觀眾,而他個頭矮小,放映員一眼望去,以為放了空場,便不再開演。結果,這位朋友領了幾句道歉和一張隨到隨看的電影票而去。

 

旅美日久,漸漸習慣了左手一袋爆米花、右手一杯飲料、方圓十平方英尺唯我獨尊的看電影方式。巨大的銀幕,高清晰的畫面,逼真的環繞聲,與“大伙兒一齊熏”的情形相比,令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就技術、技巧而言,新電影遠勝老電影。然而眼下的影片似乎太重暴力、色情,而且常以豪華場景取勝,有時反是新不如舊。比較一下《冰海沉船》與《泰坦尼克號》、《虎虎虎》與《珍珠港》,高下立判。

 

如今電影極多,舶來的,國產的,看不勝看,然而當年看電影的那種激動欣喜,卻再也無處尋覓。涓涓細流,品來甘美無比;巨浪滔天,則難免有“嗆”的感覺了。自知這是九斤老太論調,隨便說說而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8: 高清連環畫《紅樓夢》【17】劉老老救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