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影视娱乐 > 帖子
ladybug:《唐山大地震》 徐帆独领风骚
送交者: ladybug 2010年09月02日17:26:59 于 [影视娱乐] 发送悄悄话

  周围的朋友都说:大家都在谈唐山大地震,你怎么不说两句呢?

  唉。我是一个经不起事儿的人。听说唐山大地震很惨。因此,我尽量避免看这样的题材。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唐山大地震是一个真实的事,我对这一段历史不了解,也对中国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心里没有底。因此,就有意思地避开它。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了一篇有关它的介绍。让我知道原来这个电影并不是讲什么地震发生的事,而是讲地震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于是,我鼓起勇气看了。

  听说这个电影在中国反应强烈,冯小刚导演也能自豪地宣告5亿票房的佳绩。网上一查,全是好的评语。这下,我真觉得自己被西方的文化给异化了。我怎么觉得这个电影有那么多的遗憾之处呢?

  1. 首先电影的名字就不靠谱。据说是从一部小说改编的。但小说的名字《余震》倒是恰如其分。英文翻译Aftershock也不错。可是我不明白电影为什要取名叫《唐山大地震》呢?明明讲的是地震发生以后的事嘛。

  2. 电影里,有多条线(plot)被poorly developed。好多次都是刚刚有进展的时候,就嘎然终止。这包括张静初与那位男同学短暂的爱情。

  3. 主要角色的个性不够鲜明。除了徐帆的以外。

  本来,这是一部相当有潜力拍得很好的电影。有大的历史事件作背景,讲述一些普通人可歌可泣的故事。从选材上,可以说是一种突破。这一点,冯小刚确实在中国的电影史上迈出了一大步。是值得称赞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该电影离国际市场上的好电影还有一段距离。

  首先从角色方面来看。张静初这个角色的个性是不够鲜明的。因此,观众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方向来看待这个人物 。(到底是应该同情她呢,还是应该怪罪她?)因为每一个看电影的人,无论文化程度的高低,或多或少都会用自己的立场来看剧中的人物,而这个立场则基于电影提供的先决条件。

  张静初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人物。她的性格直接地影响电影的质素。因为她受了地震的打击,更确切地说:是她妈妈的选择,改变了她,从此她的人格发生了变化。但遗憾地是,她的变化并没有清晰的表现出来。除了有点寡言以外,基本上还是循规蹈矩的。至于她退学,也是因为未婚先孕。而未婚先孕也未必与人格变化有绝对的关系:当两个年轻人在一起,两情相悦,发生这样的事情不需要用地震来做解释吧?当然,后来她要保留小生命,因为她知道生命的可贵,这才好不容易又跟地震挂上了钩。试想一下如果将张静初描述成一个抽烟,喝酒,对人失望从而变得冷酷,甚至变态的人,那观众就能一目了然地体会到她心灵受创的一面了。至于她与养母之间的隔阂,并不能表示她的叛逆,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只不过是每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后来她嫁给一个比她大16岁的加拿大人,也看不出跟心灵创伤有什么关系,况且电影里也没有一个交代。我想,导演该不是以此来打国际市场吧?

  有个别的网路自由影评们,将张静处的养父描述成一个性变态的人。当时,我的感受是:不会吧。是不是言过其词了?但另一方面,我又多了一份期待:难道中国的电影已经变得如此前卫?养父与养女之间的关系?那太微妙了!可是电影并没有给我那份惊讶:刚开始,我看不出养父有什么异样。父亲嘛,总是会比母亲对女儿多一份溺爱。很正常。可是,到了后来,养父突然开口说要带女儿出门,而且还要强调这一次是“自己开车”。这下,我的神经系统马上调动起来了: 难道性变态的事情就这样演变开了?可是让我失望的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因为张静初很机智地拒绝了养父的提议。之后,导演对养父的性格描述便开始逆转。将他彻底地塑造成了一个慈父。这样出尔反尔的设计太让人捉摸不透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

  而另一个可以伸展的角色,应该是张静初的胞弟。这个角色的存在就会反射到张静初的存在意识上。该角色的定位是好的:一个没有因为失去了一支手而变得颓废和消沉的人。只可惜他的起点太低了。除了能开一辆宝马的车和取一个四肢齐全的漂亮老婆外,看不出比张静初有更大的社会价值。理论上,这两个角色的存在价值,距离拉得越大,就越具说服力。其实,导演的意图也不外乎如此:当张静初在四川和弟弟相遇后,才感觉到:多好的弟弟啊!为什么不把生机留给他呢?可是如果将这个弟弟的起点再拔高一点,比如说,为了一个在四川地震中受伤的外国记者或者当地的一个儿童捐出一个肾脏,并且还配上一句台词:“我的生命也是我姐姐的生命换来的。如果她知道她的生命挽救了两条生命,我想,她一定会很欣慰。”对比之下, 张静初不是会感到更加愧疚吗?

  两姐弟的见面本来应该是这个故事里比较能出彩的地方。设计在什么样的状况下见面,是电影创作者必须慎重考虑的关键之一。目前的这个方式,只能谈得上是凑合。试想一下,如果将他们的见面安排在有更多的目击者的场合里,会更有气氛,从而对观众的影响力也更大。至于目击者,可以是认识他们的,也可以是不认识他们的。

  另外,该电影在连续性(continuity)和剪接上也有不少漏洞。所以电影的中期有点杂乱,抓不到头绪。一般来说,如果人物不改变,而且是说的同一个事情的时候,是不转地方的。除非是Montage (蒙太奇)。而这个电影中有些转接点都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观众的视觉思维。举例来说,当养父与张静初再次见面的时候,导演采用反打镜头,用养父的视觉来看张静初和她的女儿:剪影式的镜头倒是用得非常的美。但仅此而已。这里应该是父女俩多年再次见面,感情最复杂的地方。而正当观众的情绪刚刚被调动起来的时候,电影却转了镜头,于是,再讨论什么感情,都已经too late.

  好的电影,无论再复杂,丢出去的线头都是有回收的。在这方面,有两次大的把关机会:第一次是;电影写作定稿 (screenplay, final version)。如果发现有什么丢出去的线头没有办法回收的话,那么,无论字面上写得多精彩,那场戏就得拿掉。第二次是;剪接(editing)。如果拍摄完毕,发现有线头没有办法回收的时候,就得忍痛割爱。这对每一个创作者来说,都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但你不得不这么做。

  大家可以注意到,在《唐山大地震》里,有多条线都是没有回收的。最明显的就是毛主席逝世的那场戏。毛主席逝世,的确是当时的一个历史,如果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写进去,那么就得让它发展成为对该剧有作用的一部分。不然像现在这样,好像是硬塞进去的。这该不是在政府的要求下,临时加的一场戏吧?

  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导演确实是勉为其难的话。那么,我们看看另外一场戏:当张静初的胞弟,踩着三轮车,载着张静初的养父去看女儿的时候,满以为有什么精彩的事在后面。结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电影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太多dialog indication --- 语言提示。无论是哪一种电影学派,甚至是“野鸡”学堂,都会告诉你一个不变的真理,那就是:show, not tell --- 意识是,能用镜头画面来表达的东西,就不要用语言。可是该电影里,却多次用对话的方式,来提示一个重要的情节:张静初两次提到她与一个比她大16岁的加拿大人结婚。一次是跟养父说,另一次则是和生母重逢的时候。记得在电影创作中有这么一个原则:所有的对话都是说给观众听的,而不是说给剧中人听的。当听到两次说同样的一件事,但并没有剧情来展示它的时候,(无论剧中谈话的对象是否有改变),观众是会感到乏味的。

  说了这么多的不是。我想,冯小刚都有足够的理由来暗杀我啦。为了给自己留条活路,我还是谈一点好的方面吧。其实,这个电影确实是有不少好的地方。ACT I,就是描述地震的那一段,几乎可以说是完美无缺。ACT III, 也算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答了ACT I 里设定的“问题”。所以不足之处都表现在ACT II的那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时间最长,最容易暴露缺点。

  尽管上面我提到有关dialog indication 的问题,但并不妨碍我欣赏冯小刚对局部对话的掌控能力。机智和诙谐的对话一直是他的强项。他的电影多半在这个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该电影也不例外。

  徐帆是这个电影的最大亮点。无论是在角色的创作上,还是她本人的演技上,都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地步。这也使我明白了几分为什么中国人对该片狂热追捧的原因。我想,如果每一个角色都能像她这个角色这样rich(丰满);如果每一段故事,都像ACT I那样精致,的确,这个电影离奥斯卡的距离就不远了。愿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们加油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9: 死人也不放过?宋祖德曝梅艳芳死于自慰
2009: 选秀:混血女孩成功晋级后引发肤色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