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小伙堅持5年“過午不食” 致胃粘膜充血糜爛
送交者: 之乎者也ya 2017年07月26日07:31:02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近日,有媒體報道,杭州29歲的小伙子5年“過午不食”,結果胃粘膜廣泛充血糜爛,長了兩個直徑大於2厘米的潰瘍,還有出血和咖啡色血痂。

  這些年,篤信“過午不食”的人不少,主要是因為一直流傳的某著名中醫專家說“過午不食有益健康長壽”的說法,而反對此說者也多將矛頭直指中醫。那麼,“過午不食”真的是中醫推行的養生方式嗎?

  “過午不食”出自佛教而非醫學

  據考證,醫家最早談論“過午不食”的是清初三大名醫之一的喻昌,他在其醫案專著《寓意草》中,介紹一例“血證兼痰證治法”時提到飲食調養的重要 性,提到飲食時間與痰濁化生相關,從人體陽氣變化規律看,中午之前陽氣漸旺,可助脾運化,不易生痰;午後陽氣漸衰,此時再進食,則飲食難化而變生為痰。

  用現代營養學觀點看,喻氏此說有一誤區,人體是恆溫動物,其消化吸收能力變化與整體健康狀態、活動方式和進食品種、數量相關,和自然界的晨昏晝夜變化並不一致。

  喻氏之所以援引佛教“過午戒食”談病後調護,與他由儒入禪、由禪入醫的閱歷有關。除喻氏外,其他醫家異口同聲直指此說出自佛教而非醫學。如陳岐說 “釋教過午不食”,王孟英指“釋氏有過午不食之戒”,曹慈山講“釋氏有過午不食之說”。

  僧人午後會吃茶羹和“代茶飲”

  僧人們之所以“過午不食”,按趙朴初先生的解釋,原因有二:一是僧人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只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二是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

  不過,雖說過午不食,但僧人為了誦經不打瞌睡,會喝茶提神。那時人們飲的茶並非清茶一杯,而是茶羹一盞。茶里要放蔥、姜、棗、橘皮、(食)茱萸和薄荷等物一起煮後才吃。別的不提,單說大棗,從現代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看,血糖生成指數比葡萄糖還高!多吃倆棗也扛餓。

  除了茶羹,還有“代茶飲”給僧人吃,做法是將黃芪、茯苓、葛根、薏苡仁等14味先搗碎,再在炭火上烤出香味,臼中搗成細末。吃之前加上少許鹽、橘皮、蓽茇等煮熟,“煎以代茶”。這方子裡,茯苓、葛根、薏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多吃幾盞也扛餓。

  另外,據趙朴初先生說:“我國漢族禪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由於勞動的緣故,晚上非吃東西不行。所以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視為‘藥食’。”可見,佛教的“過午不食”也有靈活變通處。

  “過午不食”要義是過午少食

  多位醫家認為,“過午不食”並非過午禁食,而是少食,“早飯可飽,午後即宜少食,至晚更必空虛”。醫家們反對的是吃夜宵,“至於夜食尤當屏 絕”。早在唐代,醫家王燾就反對夜食:“人至酉戌時後,不要吃飯。若冬月夜長,性熱者須少食”。酉、戌時相當於現代17到21點,也就是說,晚上9點之後 最好不再進食,即使吃也要少吃。

  農耕社會民眾的作息習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陽落山後再幹活兒要點燈熬油,“性價比”不划算,因此百姓多是天擦黑後就鑽被窩了。中醫認為,如最後一餐和入睡挨得太近可致食積不化而鬱結成病。

  飲食有節才是正確的養生方式

  古人養生強調:“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其中的“食飲有節”就包括進餐定時、定量和五味調和等。過 午不食行不行?不行!“精”和繁體“氣”字裡都有個“米”,人就指着水谷來養精氣呢。半天不吃飯,氣就不足了:“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傳統中醫在餐制和食量上和現代營養學不謀而合,都強調每頓少吃但多吃幾頓:“食慾數而少,不欲頓而多”。像相撲運動員那樣一天只吃一頓,但食量 超出脾胃的運化能力仍會傷身,“飲食自倍,腸胃乃傷”。所以食物總量要控制,“每日飯食只宜八分,不可儘量”;餓過頭了再吃就很容易超量,“恐覺飢乃食, 食必多”。

  正確的做法是定時進餐,每餐少食,“常如飽中飢,飢中飽。”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精神病院設立醒酒室的合理性
2016: 同少女性交是他的工作(圖)
2015: 癌症在你炒菜時發動進攻
2015: 【實用技能】各種繩結、花結(收藏起來
2014: 黃瓜哪部分最有益健康?
2014: 十大惡習易招來心臟病 你知道嗎?
2013: 默哀甘肅地震死難,祈願生者安樂,逝者
2013: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讀梭羅
2012: 什麼顏色綠豆湯最解暑?
2012: 中醫6個小動作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