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真的都是胃酸過多惹的禍嗎?
送交者: 曾華 2023年09月06日13:13:32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真的都是胃酸過多惹的禍嗎?

曾華 寫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一)

百禍從口出,百病從口入。胃腸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我想大家應該會認同吧。

維持生命的三大基本要素:空氣,水和食物,後兩者都是通過我們的胃腸系統完成的。

表淺的看,胃腸系統是一個兼具管道,儲存,消化,吸收,排泄的多功能器官。深入了解的話,胃腸糸統還是一個防衛和排毒的重要器官,而且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我們人體80%免疫功能依賴於胃腸系統。這裡面的學問可大了!

被稱之為胃腸道是因為它作為一個類似管道樣子的器官,凡是沒有吸收入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東西都屬於在體外,儘管在你的肚子裡。這有一個好處,就是隨時可能被踢出去,作為防衛器官我們大家可能都會有些概念,如果吃了什麼有毒物質或壞了的食物,大多數人都會立即有噁心嘔吐的生理反應,若是在胃裡就吐出去,以避免進一步消化吸收到血液循環去,若是已經到腸子裡就拉肚子(腹泄),而被拉出來。別小看這些平常不打眼的噁心嘔吐拉肚子,着實在保護你。你一定是吃了不該吃的,喝了不該喝的(這裡應該排除早孕反應或化療放療等特殊情況),機體出於自衛反擊而產生的生理功能。這是最簡單直白的方法。

成人的胃腸道有九米長,只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完整的消化系統除了胃腸道以外,還包括舌,唾液腺,胰腺,膽囊,當然不要忘了還有我們人體的大管家肝臟。

人們常說,喜歡與簡單的人打交道,最怕陰心子的人了。陰心子人整死人。怕就怕不打招呼陰着來。胃腸功能也是這樣,很多時候,毒素或壞的東西就給你小量的,慢慢的,長期的,不經意的混搭在飲食中,不知不覺地改變你的胃腸環境,功能和防範能力而患上各種心身疾病。

在講消化功能之前,我們必須先大致了解一下消化道分段和不同部位的pH值,以及每一分段的主要功能特點是什麼。否則你就像在坐飛機一樣雲裡霧裡,咋個讀也讀不懂。

pH值是標定液體的酸鹼度的數字。以7為中心即中性,數字向上走為鹼性,數字越大越鹼,到頂為14。數字向下走為酸性,數字越小越酸,0.1為最酸。人的血液pH正常應是7.35 至7.45 之間。人體各器官各部位因功能和解剖結構不同而維持着不同的pH值水平,主要靠機體自身的酸鹼平衡機制來自我調節,以達到最佳健康狀態所需要的酸鹼平衡。其中以與㚈界直接相通的呼吸系統和胃腸消化系統為主打。其中呼吸系統是通過調控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含量來完成。胃腸道則通過調節胃腸黏膜及消化系統的腺體如膽和胰分泌的酸或鹼來作平衡。人體內部如血液和體液等的酸鹼平衡調節則常常會動用骨細胞的鈣鏻鎂等礦物質元素。其實上述任何一種pH值調節代謝功能, 都是維護我們健康的重要保障。

酶是一類大分子生物催化劑。酶是人體各種細胞組織新成代謝和維持各種生命體徵正常的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pH和溫度又是決定酶的各種化學及生物化學反應的關鍵因素。

口腔的pH值在6.5-7.5,唾液分泌的澱粉酶和少許脂酶已經開啟了殺菌,分解澱粉和油脂的工程。牙齒和嚼肌對瓦解碎食功不可滅。

所以,當食物進入口腔,消化功能其實從口腔唾液的一些酶就開始了。食道約25厘米長,只是一個通道而已,因此食道下端的pH值在6.8-7 左右,與口腔差不多。

胃則是主要的消化蛋白質的場所,胃上端突出的部位叫胃竇pH值4.5-6.5,由於體位及重力的原因(一般人都是坐着吃飯),加上胃腸蠕動功能,食物多朝胃下端堆積,而胃的下端叫幽門,pH值為1.5-4,此處的低pH值也即是強酸性作用下,殺滅了絕大多數隨着食物進入到胃裡的各種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使蛋白質解鏈;激活胃蛋白酶(Pepsin)使其充分發揮把蛋白質消化分解為短鏈及游離氨基酸以便吸收的作用。

胃下端的酸性環境是整個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最重要環節。這個酸性環境是靠胃酸來完成的。胃酸又叫胃液是在胃中形成的消化液,正常成人每天約分泌1.5升胃酸。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HCI),由胃腺體中的壁細胞產生,其分泌過程複雜而耗能。進食是促進胃酸分泌的主要原因,但兩餐間也有持續少量分泌,以確保胃下端pH在1.5-4之間,酸度由質子泵H+/K+ ATP 酶維持。壁細胞在此過程中將碳酸氫鹽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循環的pH 值短暫的升高,此效應被稱為鹼性潮。也就是說機體在胃內產生胃酸的同時,在血液循環中產生鹼性效應以此達到平衡與和諧。

胃酸分泌出來的時候最低是pH值0.8,但在胃腔里被食物及其他東西稀釋至pH1.5-4,神奇的是胃壁粘膜中除了壁細胞外,很多種細胞都產生碳酸氫鹽,一種鹼性液體來隨時緩衝胃酸,以確保胃液不會太酸至pH1.5以下,而且這些細胞還會產生一些粘性液體以物理屏障的方式防止胃酸損害胃粘膜。

人類胃腸系統的進化過程非常精細而嚴謹。為了分解食物中最難消化的蛋白質,胃的解剖生理結構和功能真是非常奇妙。首先上接食道下端以接納經口腔牙齒咀嚼後的食物,此處有一個環狀結構的特殊肌肉,在醫學上叫括約肌,像一個現代居住小區的門衛一樣,雖然有人把守,但基本上是人都能進門,但它卻是單行道,原則上是只進不出,除非是緊急情況下,如吃錯了東西非要嘔吐時,才讓食物逆行倒流。這個括約肌叫噴門括約肌,平常是緊閉的。食道下端的粘膜是由粉紅色的三層鱗狀上皮細胞構成(與胃粘膜的深紅色單層柱狀細胞形成鮮明對比)有點兒像皮膚,堅韌,耐磨,而且具有相對快速的代謝周轉期,以達到抵抗粗糙食物的研磨作用。沒有任何消化吸收功能,只是起到一個過道的作用。記住,此處的pH值在6..8-7左右。

胃的下端緊接小腸的上端叫十二指腸。小腸彎彎曲曲,總長度約為6-7米,是我們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尤其是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在小腸消化吸收,在胃裡沒有完全消化的蛋白質也會在小腸進一步消化吸收。小腸以功能,長短和結構不同而細分為三段,分別為十二指腸(25至38公分長),中段為空腸,後段叫迴腸。

而人體消化脂肪的酶主要由肝臟合成通過膽汁排入十二脂腸,胰腺則分泌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短鏈氨基酸的酶,小腸尢其是十二指腸壁細胞也分泌多種酶來確保食物的大分子物質被消化分解成能夠被小腸充分而有效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質。而最令人費解的是,偏偏這種必須在小腸,尤其以十二指腸為主場對陣的消化環境非要在鹼性pH值7-8.5進行。突然從胃幽門部的極酸性pH1.5-4立馬躍升至十二指腸的鹼性pH值7-8.5。 你說這不是強人所難嘛。怪不得這一轉地段那麼容易出問題,真是高風險地區,若是不搞清楚,怎能談預防呢?

幸好,老天有眼,在胃的最下端幽門與十二指腸交界處安扎了一個比上端食道噴門括約肌還要嚴實的幽門括約肌,這可不是一般的門衛工作所幹得了的。至少要有國安局的警衛能力,要不大量的酸性食物糜一窩風的掉進十二指腸,那不是把整個小腸都要燒灼成風窩洞了,食物和微生物全漏到腹腔,人也得送到急症室去了。

虧得人體進化得嚴密。不僅幽門括約肌牢守幽門,酸性食糜節奏性的小量少量的放進十二指腸,十二指腸最上端成彎曲的C字形,以防橫衝直撞,並且有膽管和胰腺導管直通十二指腸腸腔,全方位的鹼性分泌液包含着各種強力消化酶,把此地的pH調得高高的,夾道歡迎,熱烈歡迎,一旦酸性食糜跨過幽門括約肌這道緊鎖的門縫縫,立馬消失在鹼性的海洋。既保護了十二指腸的粘膜組織不被胃酸燒灼損傷(絨毛狀粘膜細胞,分泌粘液和碳酸氫鈉以中和胃酸)又確實為鹼性澱粉和脂肪分解酶提供了最佳環境。為接下來的空腸迴腸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作必要的準備。

前面提到了食物在強大的胃酸(pH值1.5 至4)作用下被殺菌,包括大多數不耐酸的細菌,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蟲,以預防感染。同時把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成一個個氨基酸以便吸收。反過來說,如果任何原因引起胃酸不夠酸,那麼細菌真菌沒有消滅徹底,再加上蛋白質也沒有被分解透徹,這樣麻煩就來了。

(二)

前一章我們粗約的講解了一下胃腸道的大致結構和功能,以及胃腸各段的pH值和相應酶的消化作用。

如果緊跟着我的思路走,應該還記得胃酸強大的殺菌和激活胃旦白酶而分解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功能吧?

前面講過,胃酸主要為鹽酸(HCI),pH為1.5 - 4,其實是很保守的說法。正規一點來說,在pH1.5 - 3.5,還更酸些,不會把你嚇倒吧!而胃旦白酶最佳活性的pH值是在2,如果胃裡的pH達到了5,胃蛋白酶的活性完全喪失。

那麼什麼因素會促進胃酸分泌呢?大致說來,正常情況下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個叫頭部期:約占胃酸分泌的30%,是通過餐前食物的味道,對即將進食的心裡準備和期盼,也就是我們平時形容的,某某人一聞到什麼好東西就會流口水。這是感官發信號,通過迷走神經,從大腦中的高級中心刺激發生,釋放一系列相關神經遞質和激素來完成的。如乙酰膽鹼,胃泌素,組胺等。

第二期為胃相期: 占總胃酸分泌的60%, 是開始進食後,胃的膨脹和食物中存在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刺激分泌的。

第三期為腸相:當進食之後,開始有部份食糜進入小腸時,受到十二脂腸擴張和食糜中的氨基酸刺激,剩餘的10%胃酸分泌,此過程不受胃泌素(gastrin)的影響。

既然主題是講胃酸,就不可避免的講一下酸。酸分有機酸和無機酸,兩者的主要差別是前者的分子結構中有碳原子(C),而後者沒有含碳原子。

大多數有機酸具有生物來源性,酸性相對偏弱,不能完全溶解於水,而能夠溶解於有機溶劑。生活中常見的有機酸如醋又名乙酸,pH2.4;檸檬酸又叫枸櫞酸pH 2;酒石酸源於葡萄等。又如我們人體內產生的生物源性的乳酸,尿酸和草酸等有機酸。

而無機酸則酸性強,主要來源於礦物質和無機化合物。如硝酸,硫酸和鹽酸,大多是有害的酸,如果攝入會導致死亡。

在此舉過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放一滴工業硫酸或鹽酸在你的手背上,皮膚馬上燒灼成嚴重燙傷,劇烈疼痛,紅腫,說不定還會燒過洞咧!而放一滴檸檬汁,則屁亊沒有,否則哪個人還敢用手去碰柑橘和檸檬呢!

那麼人人心裡都有的大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的胃子裡膽敢合成分泌強酸性的鹽酸為胃酸呢???難道不怕把胃底燒個大洞嗎?

我想這也是老天爺(人類進化過程中)無可奈何的,”斗膽包天”的舉動,實則為雙刃劍。

冒着天下之大忌,非要在胃子裡面產生如此兇猛的鹽酸。冥冥之中,在滅菌助消化功能的同時,也為此地今後的上炎下瘍留下了伏筆。難道不是嗎?

不得已,實在是不得已呀!哈哈,老天爺也有難言之隱呀!你想,口腔從萬惡骯髒的外界,連吃帶喝的拖進各種病菌和毒物。尤其是在萬年前的原始時代,又沒有火煮滅菌,更沒有抗菌素。如果沒有一點防備之舉,恐怕人類早已傳承不到今天了。

這樣想來,胃酸殺菌滅毒之舉應為首,激活蛋白酶以消化蛋白質為輔。外侵險敵不殺,人都保不住,就是消化了蛋白質又怎樣?況且大自然還有很多含蛋白質少的植物可食用。

在過去沒有抗菌素的若干年,人類靠作胃酸殺菌滅毒的防禦功能,一路走來,定有天理。而且為了防止胃酸上竄下漏,專門進化了特定的,行之有效的,胃的上下口各一個的括約肌,噴門括約肌和幽門括約肌,就是想把酸性食物牢牢的困在胃中,想跑也得按照章法來。真是天仙配。

既然敢把pH0.8 的HCl放出來,就是安了心的讓你酸。這個自身細胞合成分泌的鹽酸雖然與一般的鹽酸一個樣子,但它卻是出來就立馬進入胃內食物中,加上胃壁肌肉不停的蠕動來絞拌混勻酸與食物,使酸一直有食物糜包裹着,沒有機會直接高濃度的接觸到胃粘膜,胃粘膜的其它多種細胞也不斷的分泌鹼性碳酸氫鈉,並形成機械粘液膜來保護胃壁黏膜。看來,老天爺還是膽大心細的。並且還有一整套複雜的自身反饋抑制機構來調節胃酸,以防止胃酸過低或過高,其中胃泌素的反饋機制起到了功不可滅的作用。

從新鮮出爐胃酸的pH0.8 ,到被食物中和至pH1.5-3左右,胃疍白酶被激活,這樣的酸性已經夠意思了,難道還有比這更酸的嗎?什麼標準?理由在哪?證據是什麼?不是科學最講事實和證據嗎?為什麼死咬着說,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炎和潰瘍就是胃酸過多惹的禍?真是瞎掰,不夠酸才叫你哭都來不及!

至於又是些什麼因素造成胃酸不足甚至是缺乏呢?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引起胃酸分泌減少的原因。

還記得我們在講”你對激素知多少?”里,談到過關於緊急情況和慢性壓力,使腎上腺功能無論是最初的應急狀態,還是慢性衰竭綜合徵,都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減少胃腸供血和減少胃酸分泌,來保全其他人命更重要的器官如心臟等。你說如果一個人大難臨頭了,還有心思大吃大喝嗎?更不難理解,在一個人飽經艱辛磨難的時候,還能飯香菜濃?不是說淡然無味嗎!不想茶飯嗎!所謂的無胃口,就是胃酸不夠,無法消化大餐,也無法殺菌,倖存的細菌真菌多了,正好利用食物中沒有被消化徹底的殘渣剩飯作大餐,海吃猛喝,尤其是短鏈糖和澱粉等,更是發酵的好底物。這樣菌與糖共舞,一唱一和,有吃有喝,產氣冒酸,胃脹腹鼓,氣輕向上,直衝食道而去,就叫胃食道逆流症。剩下的濕而重的東西,則隨重力向下撞擊胃下端幽門竇,在頑皮又堅強的幽門螺桿菌幫助下,不斷騷擾幽門和十二指腸社區,挑戰堅固的幽門括約肌的耐心,稍有疏忽,就像小三上身,終生纏綿,你說煩人不煩人?

還有一些引在胃酸分泌減少的原因,如任何其地器官糸統的慢性疾病引起的機體基礎代謝率降低,全身慢性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腎功能障礙,包括年紀大了的自然代謝功能減退等,都會影響胃酸分泌。

另外一些容易理解的原因,包括胃腸部分切除如胃旁路手術,胃放射治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產生對抗胃壁細胞的抗體使胃酸產生減少。一些萎縮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也會因胃壁受損而中遭。

當然還有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各種,想方設法”解決胃酸過多”的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製劑。造成多種依賴胃酸吸收的重要維生素礦物質和維量元素吸收受損,反過來又加重胃酸合成分泌的原材料缺乏。是因是果,一塌糊塗,天知地知,就是你我不知!這也是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美國功能醫學著名專家 Dr. Jonathan Wright 等醫生們,用無創傷性海德堡胃酸診斷測試方法(non-invasive Heidelberg Gastric Analysis),調查了無數的胃十二指腸炎症和潰瘍及食道反流病症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胃酸分泌不足,診斷為胃酸缺乏症。

過去說什麼都怪胃酸過多,是靠臆念想像瞎編的。現在人證物證據全,檢測結果擺在面前,看你怎麼說?

(三)

前面談到了促進胃酸分泌的正常生理原理,也談到了臨床上常見的引起胃酸分泌減少的諸多因素。

那麼又有哪些情況會導致胃酸異常增多呢?我想這一定是大家好奇的問題。

不好意思,答案挺讓你失望的。數來數去,查來查去,掰着指頭數,也數不出幾點。而且還大多含糊其詞,一句話就是,說這話的人自己底氣都不足。確切的胃酸異常升高有以下幾種情況,而且都不是常見病狀。如胃泌素瘤(gastrinoma)胰腺潰瘍性腫瘤徖合征(pancretic ulcerogenic tumor syndrome)又叫Zollinger-Ellison 綜合徵,發病率是萬分之一,可以單獨發生,也可以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徖合征之一,是一種腫瘤導致胃產生過多的酸,最終引起消化性潰瘍。治療以質子泵抑製劑和組胺2受體拮抗劑,或手術切除腫瘤。

其次是保留胃竇綜合徵(Retained Gastric Antrum Syndrome),是一種罕見的胃切除手術後遺留下來的綜合徵。人為因素造成的,我也就不必費口舌多講了。

第三種叫胃出口阻塞(gastric outlet obstruction), 因胃下端幽門口交通擁擠,胃內酸性食物不能下行疏通到鹼性的十二指腸,酸儲積在出口處。病因分良性和惡性。良性如消化性潰瘍反覆修復引起幽門處異常增生,膽結石䏣塞,兒童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惡性如胃腫瘤,淋巴瘤及胃腸間質瘤。這些腫瘤長大後就局部壓迫或擠壓幽門十二指腸交界部位造成堵塞,而引起胃酸儲留。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些看起來都與大多數被臨床診斷為”胃酸過多”的人沒幹糸,包括我自己。

胃酸過多是不是有呢?是有,如上所述的少見情況。但絕對不是像我們現在臨床上見到的那麼多,有官方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人口裡,保守的說法是有30%左右患有與”胃酸過多”相關的疾病。怪不得美國的抗酸藥那麼好賣,各種廣告滿天飛,沒有巿場,藥物公司會花那麼多錢打廣告?那差距也太大了吧!從罕見少見到人群的三分之一。沒有搞錯吧?是的,因為診斷下錯了。治療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錯了。這還不只是一個錯字了得!而是反了。倒其而行之!你說氣人不氣人?

因為既然叫胃酸,就是胃裡一定要酸,酸,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酸怎能對得起這個稱呼呢?這就是我們整個問題的關鍵。既然名不其實,那就應該按照實事求事的方針辦,不就完了嗎!哎呀,還偏不,非得說是酸過多,注意“過多”兩個字,在醫學上就是不正常的意思,既然不正常,那就是異常,那就是病,是病就得治,什麼治呢?簡單,不就是加鹼中和嘛,要麼化學藥物抑制酸的分泌,就這樣硬是想方設法去抗酸,都是表面活,今天舒服一點,明天又不行了。結果抗來抗去抗自己,一直抗酸抗到下輩子。

哦,原來是這樣的,胃裡要酸是對的,但是現在不知道為什麼。打住,其實我已經在前幾篇告訴過你,任何原因造成胃酸分泌不足或鹼性飲食太多,造成胃酸相對不足,那個pH值偏大,一是殺菌滅毒能力減弱,二是胃蛋白酶活性不夠,大部分吃進肚子裡的蛋白質無法消化分解,細菌真菌乘機繁殖泛濫,與存留的食物歡歌笑語,眉來眼去,尤其是易發酵的澱粉糖類食物,產酸產氣,但這個酸又不是那麼個酸,也沒有正常胃所需要的那麼酸,這樣一來,假的酸混作真的酸,跟着產的氣上竄下跳,跑到食道下端和十二指腸上端來了,這些地方的粘膜細胞組織不耐酸,也就是說該酸的地方不夠酸(胃),而不該酸的地方又太酸(食道下端和十二指腸),加上沒有消化完全的食物殘渣機械性的反覆物理磨損食道和十二指腸,甚至胃自已的粘膜內壁,當然還有那些種類繁多倖存的細菌,真菌和病毒,瞄準受損的食道胃和十二指腸內膜,趁虛而入,作威作福,其產生的各種毒素等因素都會造成食胃反流性食管炎,胃竇炎,十二指腸炎。久而久之,隨着粘膜糜爛,要麼嚴重的急性潰爛成潰瘍,尤其是胃竇和十二指腸,要麼就是反覆修復造成細胞異化增生而形成增生性癌變,也有因長時間營養不良,細胞組織萎縮,稱為萎縮性胃炎,久之,部分人也會癌變。

那麼,大家一定會問,你不是說老天爺給我們的胃上下口各安插了一個括約肌嗎?防備那麼森嚴的,為什麼這些亂七八遭的東西都擋不住呢?

問的好。哦,對不起,我還忘了告訴大家,這些括約肌是受自主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及相應的腸神經)控制的。這裡大家不要搞糊塗了。這個自主神經(automatic nervous system)不是說你自主,也就是說不受你大腦意識控制(你想動就動,你想跳就跳),而是它自主,這個它是你的身體,是的是你的身體但不由你作主。你能作主的,你說了算的是另外一套神經系統,叫軀體神經系統(somatic nervous system),這才是為了適應外界環境,讓你來控制軀體的隨意活動。為什麼在此地不讓你作主呢?因為怕你不懂,亂來,這兩個關口太重要了,稍不留神,胃裡的酸漏出來,那可真是要把你的心窩子(食道下端後面緊貼着心臟,所以有些老百姓喜歡把它叫心窩子)燒個洞咧!所以還是讓老天爺來管。但是,老天爺也有放手的時候,比如說我們的肛門括約肌就是內外各一個,雙開關,內括約肌由自主神經控制,由老天爺管,僅有協助排便的作用,而肛門外括約肌則為橫紋肌構成,受你的意識控制,你什麼時候想上廁所是你的自由。你看老天爺還是很公平公正的,該放手時就放手。唉呀,怎麼哪幺複雜喲!老弟,我也沒辦法,這是科學,它們怎麼說我就照着講。

好了,繞了一大圈,還是書歸正專。兩個天先(仙)配的括約肌,因為受自主神經控制,並且受胃內酸性pH值的影響,高酸收緊(就是緊緊關閉道口的意思),低酸則一般性的呈中等程度收縮狀態。我們不是說了嘛,它是防酸的門衛,老天爺派來幫助你的,如果我們自己都粗枝大意的,無所謂,亂吃亂喝,飲食不規律,不好好睡覺(另一個不聽老天爺的話的實例),不學會情緒管理,一天到晚壓力山大,鹼性飲料油炸食品排山倒海的往胃裡灌,又不知道怎麼補添營養成分和平衡電解質。這樣胃酸分泌減少,合成的原材料也不充兄,好不容易產生的酸又被你的拉圾食品和飲料給沖淡了,酸也酸不起來。不酸還守什麼呢?那你說括約肌還來勁嗎?不可能的。它幫你看大門,你一天到晚帶些狐朋狗友隨時打進打出。剛開始,它還買命的管一管,時間久了,它也麻木了,累了,警覺放鬆了,管也管不住,反正你也不聽勸。尤其是晚上,加餐熬夜就更可惡,吃了就睡,食物不倒流才怪了。況且,當食物不能充分消化,遲留在胃裡,使胃的相對容積增大,加上食物發酵更易使括約肌周圍澎脹,機械性地擠推,也是讓上下括約肌最終松馳的原因之一。而且最氣人的是,你還跑到醫生那裡去,拿回一大堆抗酸藥,使勁的給灌進喉嚨,擋都擋不住,勸也勸不住。結果就是”順其自然”,你想幹嘛就幹嘛,隨你的便。那當然在胃裡不怎樣酸的食物,橫衝直撞,上犯食道下得罪十二脂腸,在那兒它們可就酸得很咧!亊情就這麼簡單!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什麼大多數醫生不告訴我,你說的這些話呢?一是他們自己可能也搞不明白,因為教科書記載的是胃酸過多,能開的處方藥也都是抗酸藥。再者大多數醫生都是遵循道規,不怎麼獨立思考的群體,醫療管理局死死盯住,一不小心,行醫執照丟了不說,回家也沒法交代,錢呢?要養家糊口得嘛,照章辦事,不是他們的錯。反而,藥物公司到是左右賺錢,賺得金盆滿滿。

這裡要提醒大家的事,任何原因造成胃腸功能紊亂,都會影響一些主要在胃和十二指腸上端吸收的營養物質如鈣,鎂,鋅,鐵,維生素D3和維生素K,尤其是維生素B12,它是唯一一個維生素必須在胃裡的酸度足夠的情況下與胃壁細胞產生的內因子(intrinsic factor)結合,這種結合物對胃蛋白酶有很強的抵抗力,能躲過胃蛋白酶而被帶到迴腸被人體吸收。維生素B12對人體的紅細胞生成,很多神經遞質的合成以及細胞DNA修復能力起非常關建的作用。

但是,你又說不是胃酸過多的錯,咋個每次胃子不舒服的時候,反覆的,而且上冒的酸氣和酸味,自己實打實的感覺到了,那陣陣的燒灼疼痛,不僅聞到,有時還不幸的嘗到了那一股一股的酸味,更倒霉的是還把食道黏膜組織燒灼成糜爛,紅腫,那可真是大醫院裡的醫生做的食道十二指腸內窺鏡看到的,還有照片為證。

哇塞,頭頭是道,人證物證。那不是酸惹的禍,還是誰惹的禍呢?總不可能怪隔壁的老王吧!

於是乎,大家都捲起袖子,大干特干,與人斗其樂無窮,與酸斗幹勁十足,一干就是幾十年。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製劑,輪翻轟炸。頑固不化的酸過多還真有點不好辦,沒事兒,慢慢地來,胃腸的病,急不得。正當東邊心煩意亂的着摸不定時,突然,西邊的人說,大家看,兇手找到了!幽門螺桿菌才是可惡的原凶。這下子,大家又把炮火對着幽門螺桿菌猛攻,抗酸藥加多樣抗菌素,一樣不行,二樣,二樣不行三樣,三樣還不行,老子給你同時上四聯抗菌素,看你朝哪裡跑?人說,事不過三,現在老子過三給你看看!

這,不是在說評書。而是我們大多數”胃酸過多”患者的生活一景。

哦,前面一篇文章在說起什麼原因造成胃酸過少時,我故意少說了一個原因,那就是幽門螺桿菌感染。那麼這個萬惡的,打不死,踩不扁的幽門螺桿菌,究竟是個什麼玩意兒呢?

幽門螺桿菌(Helicopter Pylori),是一種微需氧的革蘭氏陰性,形狀彎曲並帶有許多鞭毛,具有高度運動能力的桿菌。大多數學者認為它是一種條件性胃腸菌群之一。高達85%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從未出現症狀或併發症。有文獻綜述稱,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個體,患有消化性潰瘍的終生風險是10%至20%,胃癌的風險為1%至2%。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一半的人口被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以它獨特的,以分泌鹼性尿素酶(urease)來中和胃酸,並躲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的方式,鑽進胃壁粘膜內細胞,鞭毛讓它便於游動並緊緊吸附在細胞上,還通過分泌各種分解酵素來破壞原本保護胃粘膜的鹼性機械粘液層,致使無保護的上皮細胞受損傷而發生炎症。

治療方法,我上面有講到。但幽門螺桿菌與胃酸的關係,一直都沒有扯清楚。誰是因,誰是果,究竟是因為生活方式不良先造成胃酸分泌不足,殺菌不力,讓生活中不斷感染的細菌包括幽門螺桿菌倖存而泛濫,反過來又進一步抑制胃酸分泌呢?還是胃酸分泌不足,讓平時就少量隱藏在胃腸的條件致病菌幽門螺桿菌乘機發揚光大?或者是某些原因造成機體免疫力低下,環境中常見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大搖大擺的進入胃腸,以它的絕招,大事分泌尿素酶與粘液中的尿素結合產生氨,以此中和胃酸,而氨本身具有腐蝕性,對胃黏膜造成損傷。引發一糸列後續的炎症,潰瘍和癌症等。

目前正在研發幽門螺桿菌的疫苗,因為隨着近三十年大量的抗酸藥和抗菌素的應用,耐藥幽門螺桿菌的菌株巳是勢不可擋。況且,醫生們也發現,雖然消滅了幽門螺旋桿菌,令胃潰瘍及胃癌的個案不斷減少,尤其是外科急診手術胃潰瘍和潰瘍穿孔病例明顯減少,但食道癌及各種與食道胃酸反流相關的疾病卻仍然不斷增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22: 青柳診所手記2
2022: 憑什麼好人沒好報、壞人樂逍遙?
2021: 寶寶喝母乳很健康,但是喝配方奶會便秘
2021: 八億人民都是養生家
2020: 心情經常不好的人,教你們一個好方法,
2020: 失散了的駱駝
2019: 你的血管正在悄悄長“斑”,簡單4招就
2019: “頭部”出現5個徵兆 可能腦梗要發生
2018: 與其尋醫問藥,不如健康生活!
2018: 要知有沒病 嘴唇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