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就“告別中醫中藥公開信”談幾點看法
送交者: 南泥灣 2006年10月24日16:20:05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就“告別中醫中藥公開信”談幾點看法

南泥灣

中南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張功耀和美國康復科醫生王澄聯合寫信呼籲告別中醫中藥,在我看來,其中觀點不乏可取之處,但存在語義不詳、總體上失之偏頗的缺點。

1.題目不夠精確表達文中含義

題目是告別中醫中藥,但實際上文中意思是退出國家主流醫療體制,按一般理解,告別中醫中藥的意思應該是官方和民間完全廢除,顯然不是他們的本意。

2.概念表述不夠清楚

文中建議2“讓中醫在5年內全面退出國家醫療體制,回歸民間,使中醫作為國家醫療體制的補充繼續存在”,建議4中提出“促使中醫中藥逐步退出國家主流醫療體制”,其中兩個概念“國家醫療體制”和“國家主流醫療體制”,沒有得到統一,國家主流醫療體制的具體含義也應該表述清楚。

以我的理解,他們是否想說:停辦中醫學院,現有的中醫師全部轉成西醫師,公費醫療和保險不再覆蓋中醫藥。如是,需要明確。

3.支持觀點的依據不足

判斷一個醫療系統(包括診斷和治療手段)好壞的依據應該遵循什麼原則?應該是“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即診斷和治療尤其是治療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關鍵。全面否定中醫(包括中藥)需要總體負面評價。

中醫的治療手段針灸和中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較為全面的評估,提出具體數據支持而不是個例無效說明,因為別人可以提出有效的列子。例如中醫的藥典大成《本草綱目》,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需要具體數據說明中藥多少有效多少無效。

至於安全性,有些中藥有很大副作用,這是事實,也需要數據。例如美國FDA禁止出售的中成藥有95種,宣布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藥30多種。信中至少應該說明安全性總體比例怎麼樣。

4.對國內中醫現狀了解不夠,針對性不強

1)國內中醫已經不是主流

占醫院中的大多數是西醫院,其中只有一個中醫科。中醫院是中西醫結合,診斷設備全是西醫的化驗、B超、CT等,治療用西醫加中醫。

2)國內中醫學院已經不再培養純中醫師

按照目前我國的中醫教育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已經不是純正的“中醫大夫”,因為我國的中醫教育體制是從西醫學來的,課程的設置和編排都是參照西醫。在許多中醫院校,西醫的課程已占到總學時的三成,中醫課程只占四成,其餘近三成為公共基礎課程,外語的課時比古漢語還多。

5.醫療與國際接軌不能只提美國

與國際接軌的話,美國之外的國家也應參考。歐洲中德國有"傳統醫生行醫法"(Heilpraktiker行醫法),1939年2月17日頒布,沿用至今。命名為非常規醫學、傳統醫學、替代醫學、自然醫學或補充醫學,視為正規醫學的補替法,從業人員不需要國家考試,而由地方衛生部門聘請西醫主考,不需要醫科專業文憑。這種寬鬆的開業條件,稱為德國的行醫自由。

日本廢除中藥後60年代恢復研究。歐洲草藥在一些國家中是處方藥。

6.研究和醫療不是一個層面的問題

信中建議3提出“立即停止缺乏科學原理、違背科學精神、沒有安全保障的中醫中藥研究”,這是錯誤的。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歐洲,日本,韓國都在研究草藥和針灸,中國有什麼理由要停止呢?

張功耀和王澄出發點是好的,作為關係中醫這樣的重大建議,應該仔細推敲,斟酌語句,儘量表達精確的意向,提出明確可行的建議,同時充分考慮可行性和國家有關部門能接受的程度。

我個人傾向提出20年逐步規範中醫中藥的改革,有時間另行寫一些。


2006-10-24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桔子每天是怎麼化妝的,--好簡單
2003: 女性必說的九大謊言(ZT)
2002: 性滿足的女人最美!(ZT)
2002: 子宮頸癌和性行為的關係(轉載)--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