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Yiyi11
萬維讀者網 > 健康生活 > 帖子
揭秘H7N9病毒
送交者: 玄海拾貝 2013年04月11日20:27:40 於 [健康生活] 發送悄悄話

      世界上有各種毒,這一種,叫“病毒”。

  它和人類,糾纏已久。僅這百年,就有1918年近億人喪生的西班牙大流感,2009年婦孺皆知的“甲流”,及昨日我國已報告數十例的這次“H7N9”。

  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似乎隔幾年就會來一下?它的變異到底怎麼回事?又如何傳播?

  相比“H幾N幾”如何命名,大眾或許更關心:我們真的拿它沒辦法嗎?為何總這樣被動挨打?有沒有可能徹底“內伊做特(上海方言,意為:幹掉)”?

  中國知名科普社團“科學松鼠會”作者,和專家朋友們一起,向本報提供了一份科普報告。除了已知,他們還說了許多未知。

  報告開頭,是一次歷史上堪稱最“坑爹”的取名。

  已知:流感,與通常的感冒,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

  未知:1918年大流感的病毒,究竟是否從鳥傳給人

  禽流感的全名,是“鳥禽類流行性感冒”,簡單說就是禽鳥患的流感。

  現在還沒有直接觀察到,禽流感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這種病毒,有時能夠傳染給直接接觸鳥類的人或動物,進行擴散。1997年香港出現的H5N1,導致18人感染,6人死亡,就是這種情況。

  人類得了禽流感,從本質上簡單說也屬於得了一種流行性感冒。但其實,流感與通常的感冒(季節性感冒),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

  除了最初的一些發病症狀相似之外,引發這兩種病的源頭與症狀,都不一樣。流感病毒的感染,往往有全身的症狀,以及高燒。若將流感當一般感冒對待,更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所以,身體發生感冒症狀時,可依此初步自行判斷一下。若全身症狀非常明顯,千萬別“扛着”,最好還是去醫院。

  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數字顯示:全球每年因流感死亡25萬—50萬人,1999年超400萬人。

  從人類史看,僅20世紀,就出現過3次世界範圍的流感大流行:1918年、1957年、1968年。其中,1918—1919年那次最嚴重。這場流感也叫西班牙流感,因西班牙媒體和公眾的關注而得名,但其實波及到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前後歷時1年多,5000萬—1億人喪生,沉重打擊了全球政治與經濟。

  也有人說,這場流感,才是推動“一戰”結束的真正原因。

  造成1918年大流感的病原體,後來確定是H1N1,這與2009年全球大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相同,但彼此仍略有差別,並非相同毒株,造成的危害也大得多。

  這場人類迄今最大的流感,起源至今眾說紛紜。但有一點現在已經確定:這病毒很可能是,先在動物中傳播,變異後,獲得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並在人際傳播中,毒性一度再次增強,才造成如此嚴重的後果。

  也就是說,這個病毒,果然善變;而且它搖身一變,厲害得緊。

  2007年,科學家曾用1918年的H1N1毒株去感染猴子,這些猴子在短短數天之內,就死亡了。血液中的免疫蛋白,達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由此得知,這病毒,攻擊着生物的免疫系統,使對方高負荷運轉甚至“超載”,從而引爆生物體內的“免疫因子風暴”,從而造成患者死亡。

  這是從病理上說明了,這病毒會如何毒害,以及強力流感為何如此可怕。免疫系統一旦崩潰,就像城堡沒了護城河、電腦沒了“防火牆”。

  但我們依然未知,這病毒如何產生。

  已知:凡是叫“H幾N幾”的,就是四大流感病毒中,最厲害的“甲型”

  未知:從H1N1到H7N9,甲流病毒的170種組合,究竟如何千變萬化

  我們知道的是,這病毒長啥樣。

  目前,人們根據病毒內在的特性,將所有發現的人流感病毒,分為甲(A)、乙(B)、丙(C)三型。這些病毒是一些尺寸為10—300納米 (1納米相當於十億分之一米)的小球或纖維狀,表面有膜,上面還像刺蝟一樣,有一些突起。

  我們還知道的是,這幾種型號中,最厲害的是“甲型”。

  甲型流感病毒能夠感染人、其它哺乳動物和鳥類,最容易發生變異,也是幾次主要流感大流行的根源。甲型流感病毒的家族也最大,又分成若干不同的亞型,通常寫作H幾N幾(幾是變化的數字)。H與N主要描繪的,是病毒表面一些特徵性的突起。好比衣服上特殊的花紋,科學家就靠這些“花紋”來給病毒歸類。所以我們一看到H幾N幾的說法,那它指的就是某一類的甲型流感病毒了。

  具體來說:

  ——“H”,是血凝素的英文首字母。目前已知17種(亞型)的流感血凝素,按照人類發現時間的順序,編號為H1到H17,其中最後兩種——H16在2004年被發現,只從瑞典挪威等國攜帶甲型流感的紅嘴鷗中檢出;H17則是2012年在果蝠中發現;

  ——“N”,是神經氨酸酶的英文首字母。這是包裹在病毒外殼上的另一種物質,可幫病毒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出來。你懂的——這是病毒侵入細胞後的重要一步。目前,人類檢測到的神經氨酸酶共10種。

  所以這樣一算,甲型流感病毒在理論上,能有17乘於10種組合,也就是170種,而且每一種都是不同的。

  所以也不存在所謂H7N9是H1N1的升級版這一說。

  但如此龐大的組合,確實為人類徹底攻克流感病毒,帶來巨大困難。不過“苦難中的萬幸”是,實際種類遠少於這個數字,很多組合類型,目前都未出現。現在的H7N9病毒,就是第一次在人身上出現。

  當然,問題就在於,目前無法排除——將來會有更多新型病毒產生或被發現。

  還需一提的是,目前已知的所有甲型流感病毒亞型中,都存在適合感染鳥類的毒株。因此有人認為,流感病毒總是先在鳥類中進化出來,然後傳給其它鳥類和哺乳動物,再進一步變異,成為適應在相應動物中傳播的流感病毒。

  事實是否如此?還需進一步研究。但這確讓人有點“望鳥生畏”啊。

  已知:特殊的遺傳方式,讓流感病毒,可以逃避免疫系統的記憶與追殺

  未知:究竟是什麼機理,讓病毒變異,甚至說不準哪天自己就能“進化”

  其實,相比之前人類流感大流行,這次的H7N9病毒還算“溫柔”。

  當然,病毒再產生變異,就是另一種情況了。

  2011年,荷蘭與美國的科學家通過基因技術,獲得有5個基因突變的H5N1禽流感病毒,它能通過空氣在雪貂中飛快傳播。雖然是科學研究,但其技術完全可以用來製造生物武器,這着實是一種恐怖的情景。尤其是若你了解病毒極其易變的特性,說不準哪天禽流感病毒自己就能在人群中進化到如此恐怖的地步了。

  所以面對流感病毒,人類這種“複雜精緻”的動物,的確應該保持警惕之心。人類擁有對抗疾病的免疫系統,通常得過病之後,身體都會記住,並產生抵抗力,所以第二次患同樣一種病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可偏偏流感卻是個例外。流感病毒的特殊之處在於,它被免疫系統識別的那些部分,常默默產生着變化,仿佛可以逃避免疫系統的記憶與追殺一般——大多數人在感染流感以後的幾年後,就會對新產生的變異毒株,再次失去抵抗力。

  其中的原因,便是流感特殊的遺傳方式。

  我們,包括所有動植物,遺傳物質是一種稱為DNA的雙螺旋結構的分子,上面攜帶着“遺傳密碼”。這兩股互相監督,確保遺傳信息準確。

  但流感病毒的遺傳物質,卻是穩定性比DNA差的“RNA分子”。

  再加上流感RNA在傳給下一代的複製過程中,有一個極為“差勁”的幫手——RNA聚合酶,使得新合成的下一代RNA,經常出錯。這就好比一群粗心的學生謄抄課文,經過無數次轉抄後,得到的文章早已和課文差之千里。

  這就是病毒變異的積累。

  這可苦了免疫系統。原本已記住的消滅對象,不斷“面目全非”。只能一再學習這些新的變異。病毒生存的幾率,由此增大。人類患病幾率,因此增加。

  而且有證據顯示,那些被免疫系統識別的病毒蛋白分子,變異速度要快於其它部分。似乎免疫系統的作用還加速了它們變化的速度,消滅就更難了。

  除了高突變率,不同物種間的甲型流感病毒的重組,也使其容易變異。目前所知,流感病毒基因組分布於8條RNA鏈條上。若某人體內同時感染兩種或兩種以上病毒,重組就隨時可能發生,比如H1N1遇到H2N3就可能經過互換,理論上形成H1N3、H2N1等新亞型。同時,病毒的傳染性和致病性基因也可能發生交換,使病毒變得更弱小,或者,糟糕地變得更強大……

  這也是為什麼眼下,當禽流感發生時,我們會變得緊張。

  特別是當人或其它動物被禽流感意外感染時,可能在這些被感染的宿主體內,還存在其它流感病毒(比如一位感染了人流感病毒的人,恰好又感染了禽流感),這時若發生重組變異,就可能讓禽流感病毒從人流感病毒那裡,獲得在人群間傳播的能力,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撲殺感染禽流感的家禽,能夠減少人感染禽流感的概率。1997年香港政府便在3天內撲殺了全港上百萬家禽,雖然有些極端,但許多專家認為,正是如此才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範圍內的流感暴發。目前上海關閉所有禽類交易市場的做法,在理論上也是有益的。

  另一個需要格外盯緊的是豬。研究發現,不論是禽流感病毒還是人流感病毒,豬都能感染,並且能將它們“培育”得很好——這可是一個良好的重組變異中間場所。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不建議大規模的豬飼養廠和家禽飼養廠規劃得過於靠近。事實上,2009年初出現的H1N1病毒,就混合了來自人流感、豬流感和禽流感病毒的基因。

  那麼,病毒的變異與進化,究竟是什麼機理?還是一個未知數。

  已知:流感病毒的熱穩定性很差,隨着今後氣溫升高,它們生存的時間會越來越短

  未知:目前對流感的傳播方式,了解並不透徹,有些非空氣傳播的情況還很難解釋

  目前,在與流感病毒的鬥爭中,人類尚只能處於守勢,而且形勢並不十分樂觀。

  甚至,目前對流感的傳播方式,了解也並不十分透徹。流感典型的傳播方式,是通過咳嗽和噴嚏釋放的病毒,在空氣中傳播;但有些非空氣傳播的情況,卻很難解釋。

  目前公布的預防措施,戴上口罩或者減少與鳥類的接觸,在一定程度上都能對防禦禽流感有所幫助。不過,一些人去搗毀鳥巢什麼的就偏激了,畢竟攜帶流感病毒的鳥是少數。而且如果說要把鳥類趕盡殺絕的話,那麼豬、狗、貓這些同樣可能的潛在攜帶者呢?

  此外,流感病毒的熱穩定性很差。隨着今後氣溫的升高,太陽紫外線的增強,它們在環境中所能生存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傳播力也會減弱。

  作為普通市民,我們應該知道,傳染病的傳播必須滿足3個因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所以我們通常不必過分擔心。只要減少接觸,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染病的幾率就小很多。

  而在與病毒的鬥爭中,目前人類開發出的主要治療藥物,就是設法阻斷病毒侵擾的某些環節,進而抑制病毒繁殖。目前,兩種神經氨酸酶(就是上文提到的“N”)的抑製劑,達菲和扎那米韋,被認為是治療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特效藥。但是人類距一勞永逸為時尚遠,2009年大流感中的H1N1,就已對此類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幸運的是,H7N9對達菲類藥物似乎還沒有耐藥性,在它的幫助下,上海一名4歲的男孩被治癒,當然,這必須是在及時就診的狀況下。

  實際上,之所以H7N9目前造成如此高死亡率,正是由於:

  一是其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成年人往往忽視及時就診,突然轉重後再去醫院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二是由於新型病毒出現後,實驗室檢測手段缺乏,難以快速確診,病死率由此大大增高。

  另一種目前人類與流感病毒鬥爭的武器,是疫苗。

  一支典型的疫苗最終由3種成分構成:來自乙型流感的成分,來自H1N1甲型流感毒株的成分,來自H3N2甲型流感毒株的成分。這三者,分別針對3種當年流行(或將最可能流行)的毒株。我們通過注射疫苗,讓免疫系統熟悉病毒的特徵,其實就是一種“模擬入侵演練”,從而能在病毒真正入侵時,快速準確地做出應答,減少被感染的概率。

  1935—1936年,人類從人體中分離出流感病毒兩年後,第一次進行了流感疫苗測試。1940年後,疫苗大規模試用。但麻煩之處在於,由於流感的高變異性,每年都必須重新設計和生產疫苗。

  此外,現在還有一種被稱為DNA疫苗的技術,也頗具潛力。其原理,就是將能夠表達出病毒特徵蛋白的基因,植入人體部分細胞,持續生產這些蛋白質,刺激免疫系統始終處於興奮和戒備狀態,其效果好於常規疫苗。世衛組織建議在北半球流感高發期,也就是每年的9月至次年4月接種疫苗,在南半球也有相應時間段的建議。事實證明,疫苗能夠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特別是能夠顯著減小在校學生的發病率。

  現在,我們和病毒之間的“道魔之爭”,已經進入白熱化。科學家們正在爭取儘早獲得有力的,甚至可以反擊的武器。

  但是離徹底消滅病毒,為時尚早。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2: 琴韻:替友人問:化療與否?
2012: 12個信號判斷男人得了腎病
2011: 糖尿病的誤區
2011: 福島核災害將定為7級(ZT)
2010: love陽光:治療肺癌偏方大公開
2010: love陽光:美白皮膚秘方大公開
2009: So funny!!!
2009: 沒興趣搞清病因但是可以藥到病除的神醫
2008: ZT拔牙可能會使部分記憶消失
2008: ZT紅辣椒比青椒降脂更有效圖